潘知常:《卖火柴的小女孩》:感恩的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28 次 更新时间:2014-11-20 20:17

潘知常 (进入专栏)  

安徒生并非丹麦的杜工部(甫)

在安徒生童话中,中国人最熟悉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最陌生的也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最熟悉,是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实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陌生,则还是因为 “熟知非真知”,尽管故事本身并没有改变,但是在中国读者眼中,却偏偏被加以“中国特色”的“改造”,于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就成了丹麦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故事,成了被压迫阶级的“现身说法”,成了控诉资本主义的罪恶的有力佐证。

可是,在中国,又有几人能够注意到:安徒生并非丹麦的杜工部(甫),就像杜工部(甫)也并非中国的安徒生?

“哀莫大于心死”

在中国,要读懂《卖火柴的小女孩》确实并非易事。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被告知,贫穷的根源在于富人的“剥削”,而穷人的人生目标也就当然应该是:致富。至于人生的快乐?毫无疑问,那必然是完成从“穷人”到“富人”的身份转换之后才能够涉及的奢侈话题。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人们才逐渐恍然大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不但意味着大多数的人都只能“后”“富起来”,而且更意味着:由于“先富”和“后富”之间的差距存在历时性,也由于“富”与“穷”之间的差别存在相对性,因此,无疑富人与穷人的并存局面也就将永远存在。于是,人们随之也就发现:尽管从个人的角度确实存在着“脱贫致富”与“由富入穷”的身份转换,但是,“富人”与“穷人”的并存却是一个永远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也因此,怎样做一个穷人,尤其是怎样做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穷人,就逐渐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

其实,犹如人们在致富之后所经常感叹的,富裕往往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快乐,贫穷,其实也绝非不快乐的理由。快乐,并不与富裕同行,但是也同样不与贫困相伴。快乐就是快乐。置身生活底层的贫者就必然不幸?就必然与“夕露沾我衣,鸡鸭桑树颠”的快乐日子擦身而过?当然不是,穷人,其实并不“穷”,只是不“富”而已。生活的困窘并不是、也不能成为失去快乐的理由——因为,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至少还有梦”。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连代表着积极心态和健康精神的快乐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穷”,那也才真正是人生的大悲哀和大不幸。

那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穷人?

这,才是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所要给予后人的重要告诫。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幸福的,而且,她也死于幸福

“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是一个穷人,就像今天的一个家庭贫困的失学儿童。“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她家庭的简陋:“家里也是很冷的,因为他们头上只有一个可以灌进风来的屋顶,虽然最大的裂口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年幼的她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寒冷的除夕之夜里,在“所有的窗子都射出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的时刻,还要赤着一双冻得“发红发青”的小脚为生计而奔走;她的旧围裙里有很多火柴,可是,“这一整天谁也没向她买过一根,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铜板”。

可是,真正值得注意的偏偏是在这一切之后。

在贫困面前,“卖火柴的小女孩”出人意外地转过身去。她没有象有些穷人一样埋怨世道不公,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消沉堕落,甚至滋生仇富心理,动辄要“翻身”、要“解放”,而是尽管身处黑暗,但是却仍旧渴慕光明。继续享受着生活的快乐、生活的乐趣、生活的幸福。

这样,就要说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那五次点燃火柴的著名细节了。安徒生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给人留下的震撼非常强烈,也总是为所有的人所津津乐道。但是,安徒生为什么要这样写?设想一下,如果是中国的作家,他们又会怎么写呢?写小女孩对于富人的仇恨?写苦难对于小女孩的摧残?这一切都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还有三分之二的篇幅。

但是,安徒生却用这宝贵的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五次点燃火柴。而且,这又恰恰正是安徒生的成功之所在。那么,原因何在呢?面对这一问题,就我所看到的种种回答而言,应该说,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安徒生似乎也已经猜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写到:“‘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是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幸福的,而且,她也死于幸福。

为什么会如此?如果只让我选择一个名词来回答,那我要说,是感恩。

卖火柴的小女孩很穷,但是,她还有老祖母,还有火柴,也还有在火光里出现的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幸福的圣诞树……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上帝。要知道,她“是跟上帝在一起”的,这一切,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少很少,但是,对于她来说,却已经很多很多。

也因此,她仍旧是快乐的。

我想,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小女孩死亡时“嘴上带着微笑”的原因吧?

不但要对幸福感恩,而且要对不幸感恩

事实上,读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关键,就在于要读懂“感恩”。

中国人都知道报恩,可是,对于感恩却十分陌生。因为中国的“报恩”和“报仇”一样,无非是“善有善报”和“恶有恶报”的结果。因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冤有头,债有主”,因此也“投桃报李”、“饮水思源”,等等。但是,没有“滴水之恩”的时候,要不要“涌泉相报”? 没有“投之以桃”的时候,要不要“报之以李”?

这,就是感恩的魅力所在了。

感恩的理由并不在于施恩。因此,不但要对幸福感恩,而且要对不幸感恩。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既不怨天也不尤人。有一次,霍金被记者问到是否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有过痛苦时,他用自己身上唯一能动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这样一段话:“我的手指还能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的追求,有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试想一下,相比于霍金的身体状况,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比他幸福太多太多?和我们相比,霍金不也是一个身体健康方面的“穷人”、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可是,霍金尚且对生活心存感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感恩”说“不”,对“快乐”说不呢?

记得雨果曾经被人问及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都必须烧掉,而只允许保留一本,你认为,应该保留哪一本呢?”雨果的回答十分干脆,他毫不犹豫地说:“只留《约伯記》。”《约伯記》是《圣经》里面的重要章节。其中记载的约伯是个著名的人物,他历经了种种磨难却从不抱怨,无论富贵或者贫穷,无论健康或者病苦,他始终怀抱感恩,富亦感恩,贫亦感恩,病亦感恩,苦亦感恩。对于上天的赐予,他总是觉得太多太多,也永远心存感激。

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如此,有老祖母,有火柴,有在火光里出现的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幸福的圣诞树……更重要的是有上帝,这就已经足够足够。她没有理由不快乐,也没有理由不心存感激。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要说,安徒生当然不是丹麦版的杜工部,但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确实是丹麦版的《约伯记》。

穷,并快乐着

当我们把视线从这微笑的小女孩移向她的“父亲”——安徒生,我们会更加容易理解“感恩”的深味。联想安徒生的悲惨的身世,他出生贫寒,命运坎坷,生活带给他的是诸多苦难,但苦难却无法阻碍他对生活的热爱。托尔斯泰就曾经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本来有资格成为一个坏人。当然,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安徒生也是这样。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本来也有资格成为一个坏人。然而,结果也恰恰相反。为什么会如此?其中的奥秘,就是感恩。

安徒生曾说“我的经历就像一幅浓艳美丽的油展画,展现在我眼前,激励着我的信仰,甚至使我相信好事从不幸中诞生,幸福从痛苦中诞生,我感到我依然是幸运儿,那些辛酸悲惨的日子本身带有幸福的萌芽,我以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那些不断伸进我生活的手,也仍带给我很多好处。”

确实,是什么带来了快乐?是满当当的一只钱袋吗?还是一颗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向往美好,永远充满希望的感恩的心呢?当然是后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送给穷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梦,其实,这未免偏狭,我要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送给所有人的一个美丽的梦。就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不只是写给黑奴看的,《悲惨世界》不只是写给“冉·阿让”们看的一样;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会给所有的“富人”们带来启迪。不,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会给每一个渴望快乐的人都带来启迪。

是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的不如意总是十有八九,可是,我们难道不正是因此才必须要常念“一二”?其实,并不是上天赐予我们太少,而是我们发现和珍惜得太少。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感恩,使我们变得善良;感恩,使我们变得博大。

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人类世世代代感激安徒生的理由,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穷,并快乐着;

富,并快乐着;

生活,并快乐着。

最后,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忠告:

“别等到你把所有考试都结束再快乐,别等到你拥有完美的身材再快乐,别等到你拥有心仪的跑车再快乐,别等到找到爱妻再快乐,别等到你死了或你的下辈子再快乐……别等到一切愿望都实现了再快乐:

唱歌吧,就像不被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无人欣赏一样;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伤一样;

工作吧,就像无需报酬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即是末日一样。”

进入 潘知常 的专栏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与文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029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