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增强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自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5 次 更新时间:2014-10-14 21:46

进入专题: 社会工作   理论自觉  

文军 (进入专栏)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现实的认知需要,回应时代所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职业化的助人工作,是现代性的产物,从其诞生之时起就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并被逐步定位为解决现代性所衍生的各类社会及人类自身问题的一个实务工具。于是,社会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运用社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认为只要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性的实务技术就可以了,致使社会工作学科发育滞后,理论建设与实务技能分割运行,影响到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一大瓶颈。   

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欠缺及其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从业者一直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而不是一门理性的知识。这种过度强调实务的取向不仅使社会工作实践的宝贵专业价值更多地流于经验层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工作学科长期处于一种“理论欠缺”的状态,从而造成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实务的随意性和破碎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策略和理论,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很可能会在没有准确领悟到服务对象真实问题的前提下,随意地开展实务工作,这会直接加剧专业实践的破碎性,误导社会工作从业者对于理论的选择和运用,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无法体现完整,而且会在学科内外形成一种社会工作只注重实务方法而不需要理论支撑的错误认识。   

专业理论研究方法的片面化。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大体来源于两方面,即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演绎与推理,以及对在长期专业实践中形成的实务理论的归纳与总结。但综观当今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运用,实务理论仍占较大比重。而实务理论自身来源的特殊性,又会使社会工作者产生“经验归纳就可成为理论”的片面认知。如果仅靠大量的实务经验总结归纳成为理论,一个特例的出现就很容易将之前所得认识推翻。   

社会服务的过度市场化和服务流程的过度技术化。随着社会服务模式的不断市场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为追求服务效率和成本最低化,一项完整的社会工作活动往往被拆分为多个独立模块,不同模块的运行也多是雇佣专业素养和能力较低但技巧熟练、经验丰富的从业者进行。过度追求市场效率和服务技术的做法,会导致社会工作者理论敏感性和自觉性的缺失。   

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的淡化。以接纳、尊重、个别化、案主自决、保密等为核心原则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层面上,它是理论取向和专业目标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它是社会工作者的价值标准和实践动力。因此,社会工作理论引导与实践激励对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维系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专业理论建设长期滞后,就会导致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的淡化。   

社会工作学科理论欠缺的主要原因   

纵观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历程,实务方法始终贯穿整个产生、发展过程。相比之下,社会工作理论却“姗姗来迟”,且通常被解读为只是对社会工作“形成专业或学科”的一种补充。由于过于强调“以案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及各类服务方案的设计等,造成社会工作实务成果呈现的流逝与理论的松散等缺陷,致使社会工作学科更加朝着实务操作的层面倾斜,“理论欠缺”的状况也便由此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工作学科专业理论和实践脱离。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工作者自我认识变化的结果。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渐渐忽视了整个实务过程中的接案、策划、评估等环节所包含的理论线索;另一方面,也逐渐改变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做法,转而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获得与技巧的养成,这样便更加弱化了社会工作学科中专业理论的地位。   

理论和实务发展失衡。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实务的发展,许多高校在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之前缺乏对社会工作学科特征的清醒认识,认为社会工作专业主要不是一个理论研究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务层面的操作问题。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上,往往只追求实务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社会工作本土理论缺失。本土理论的缺失是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高校恢复和重建社会工作学科以来,对于社会工作理论方面的教育大都套用西方主流社会工作理论,缺少对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的理论总结与传授。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研究和运用的热情,也导致他们在选择有效理论指导实务时感到无所适从。   

强化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理论自觉   

理论自觉意识的培养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不可或缺。一个学科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理论的更新和完善作为支撑。当前,社会工作学科中的“理论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工作从业者缺乏必要的理论自觉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的理论自觉。   

培养问题意识。理论自觉要求研究者在面对专业问题时具有理论先导意识,用专业理论的视角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学习者而言,要注重对经验技巧和既有理论知识的批判和反思,学会用专业理论的视角了解实践的专业化程度,经常反思存在的专业化问题。   

增强对理论学习的自觉。专业理论意识的培养往往建立在对学科理论发展历史不断了解的基础上。然而,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由于其专业理论长期借鉴其他学科,使专业学习者在建构自我的理论意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惑。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借鉴西方有益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要自觉吸收本土理论中的传统资源。   

强化对理论的自觉运用。在熟练掌握一种学科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把握该理论主要精神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这种理论,在运用过程中自觉纠正各种错误倾向,才能提高专业理论自信。这种对专业理论的自信所带来的理论自觉运用,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理论自觉意识产生积极影响。   

反思过程中不断创新。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不仅要反思既有理论在实务当中的应用维度和效度,还要在自觉反思中不断创新,才能确立、维护自己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要成为一门反思性的学科,才能够成为一个具有理论自觉的学科。而且,社会工作应当将专业反思发展成为必须具备的理论品质,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反思专业的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经验表达。   

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历程证明,无论是“脱离实践的理论”还是“脱离理论的实践”,都无法引领社会工作学科更好地发展。因此,促使社会工作从“理论欠缺”到理论自觉的转变,不仅会强化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认知,体现专业实践运行的知识性,也会对整个社会工作学科的有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理论建设是一个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其专业合法性存在的主要依据。对于后发的中国社会工作来说,社会工作者必须强化理论研究意识与学科建设责任,通过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架构和理论研究范式。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本文发表于《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0日 07版)。

进入 文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工作   理论自觉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92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