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明:中国社会需要推广和平教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4 次 更新时间:2014-10-13 13:04

进入专题: 和平教育  

韩方明  

中国“两会”召开前夕的3月1日,新疆一股分裂势力在云南昆明策划实施了骇人听闻、惨无人道的暴力恐怖事件,致使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儿童和老人。恐怖分子虽已被当场击毙或逮捕,却永远无法抹平对死伤人员及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创伤。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不断有人对死难者表示慰问和祈祷,同时对暴恐行为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但也有不少声音在鼓吹以暴力对抗暴恐行为。这让笔者感到隐隐的担忧,也更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应如何应对战争和恐怖活动、如何才能获得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应对暴力只是一种能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暴制暴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只有通过和平的手段,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发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学者对人类浩劫进行了反思,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学”。随着全球和平与发展主题的不断深化,世界大国都十分重视和平研究与和平教育。

和平教育以创造和平、传播和平、保护和平、维护和平为宗旨,教育人们了解和平的意义以及如何达到和平,让这种和平的理念深入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中,尤其是青少年学生。

在美国,136所高校开设了和平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计划与制度。美国的和平教育更侧重于冲突解决教育,旨在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冲突产生的动因,掌握交流、创造性思维、建立人际关系、公平、和平的管理和处理冲突的技能。

在德国,和平教育由教育部或地方教育局制订计划、规划课程,其教育形式分为正式课程和课外活动两种。正式课程即在社会研究课中开设和平课程,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剧团,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犹太人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

在日本,虽然仍有一股极右翼势力罔顾事实、拒不反思战争,甚至否认日本发动战争给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造成的伤害,但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和平教育课程,有的大学已将和平教育课程列为学位必修课或研究生课程,并陆续出版了专门的教科书。作为和平教育的另一种补充方式,日本在各地纷纷建立了和平博物馆、和平团体等组织。

英国的和平教育以渗透入其它课程的方式存在,如公民课、宗教教育、历史课等。

和平需要教育

改革开放35年,中国凭借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一些以往没有出现的问题。近年来,这些伴随着中国崛起而日益凸显的矛盾和冲突,已成为发展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经济实力来看,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且能够更好地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在国际社会上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尽管和平学在中国还属一个新兴课题,但在推广和平教育方面,中国拥有良好的基础。中国的传统儒、佛、道文化中,都蕴含与当代和平学相通的思想精华,因而追求和平的思想理念,已深刻于中华文明之中。

遗憾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还很不够。在推广和平教育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和平学理念相结合,倡导和谐世界,更易让世界接受中国。另一方面,借助中国传统思想精髓,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批判性地结合西方和平学理论,在中国积极推广和平教育,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更有利于中国国际形象和地位的提升。

可喜的是,一些中国学者在和平研究和和平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全面推广和平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南京大学一批学者主导、参与编写和翻译了全套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和平学教科书,并且翻译了近10本最具代表性的和平学著作。此外,还在南京当地最好的高中开设了和平学课程,积极探索中学和平教育。

笔者认为,应从中小学到高校全面铺开,推广全方位的和平学教育。首先,高校应发挥精英、专家、学者的积极推动作用,在历史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等相关院系开设和平学课程外,还亟待组建一系列和平研究中心,从而汇聚中国和平学方面的专业研究力量,从事专门的和平研究,从而在国际和平学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第二,和平学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影响力,更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接班人。因此,应该大力推广中小学校的和平教育。尤其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应全面开设和平教育课程。和平教育可以结合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年轻一代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扩展他们的国际视野,让和平意识和理念扎根于中国青少年心中。

在全球化的今天,和平教育是一种全球化的教育,和平理念是未来国际化人才所必备的。一个国家不仅仅为本国培养人才,也是在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培养有国际化视野、和平理念的下一代,不仅能造福中国,也能造福全人类。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进入专题: 和平教育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8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