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质性社会学研究的宏观图景与微观“行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65 次 更新时间:2014-10-01 22:54

进入专题: 社会研究方法  

石英  

质性社会学到目前为止至少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描述、分析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理论体系。它的出现,既有延续社会学发生时期传统学科脉络中关于社会认识理念的必然性,又带有反思当今主流社会学研究的必然性。

到目前为止,尽管对社会学的质性研究已经或多或少得到了认同,但作为一门成熟的质性社会学,显然还远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这是因为,一方面,从事这一领域的部分研究者有感于传统社会学的“结构”束缚之“苦”,不愿意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不想再为质性社会学的发展制造新的知识“牢笼”;另一方面,对于这个分支学科还缺少深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上的不断反思,学科积累还显薄弱,倡导质性社会学的表达条件还没有来到。

客观地说,对社会的“质性研究”或“质的研究”在国外学界已有较成熟的发展,它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融合。如果非要归纳出质性社会研究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反对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而转向解释、建构的知识立场,试图从人们的经验感受和日常互动去寻求了解和解释社会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又是如何发生和建构的。社会学的质性研究为认知人的行为、互动关系、人类社会提供了宽广、丰富而又不同于传统社会研究的视角。

中国社会学界从它的发生之日起就自觉和不自觉地参与社会质性研究或质性社会学的建构中。在此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社会学成长的关键时期,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社区学派便体现出十足的质性研究的味道。中国社会学的前辈们,以志在富民、文化关怀、深入田野、自我反思的学术传统,融合人类学、民族学知识,无论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还是在推动社会学学科建设方面都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一社会学发展的学术脉络,也因此影响和培育了中国社会学界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之间剪不断的、密切的逻辑联系和融合的基础。

质性社会研究发展到今天,好像迎来了质性社会学建立与成长“因缘具足”的时机。在这个时期,对社会的质性研究成果日渐增多,需要寻求某种综合来认识和提高质性社会研究的呼声渐渐高涨;反抗社会学界实证主义霸权的意识日渐抬头;人们也意识到传统研究取向对质性社会研究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障碍;关键一点还在于,社会的质性研究随着逐步成长,尤其是质性社会学的提出,相关研究者已经感受到学科发展需要跨界的对话、积极的实践和理论的建构。

纵观目前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或质性社会学状况,可以发现以下欠缺:其一,质性研究虽然逐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点,但自觉地站在社会学质性研究的立场,运用质性社会学分析范畴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二,社会学质性研究的成果更多是围绕较边缘的社会领域,其成果形式和数量也还未能纳入社会学研究的主流;其三,质性研究方法也还远不够成熟,分析工具过于简单;其四,一些学者更多的是将质性研究当成工具,而缺乏方法论的反思。

建构质性社会学分支学科,就要有自己的分析术语,而不能被禁锢在定量研究的语境和话语体系中。要培育质性的思维,不是用二元对立的观念去看待世界,而要关注日常生活,用体验、感受、事件去发现认识社会的线索,用经验论的立场去分析社会。

质性社会研究一定涉及知识的生产。对于这个过程,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取向,其一是“协调派”,依附于主流的概念和思维阐释质性研究;其二是“对立派”,强调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间的不可通融性。无论怎样,质性社会研究的发展,可遵循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重新理解“社会”。随着“社会”被概化,它所强调的不单单是一个整体的意义,而且是“本质”性特征。人们的思维被固化在这样的词语中,很难探索社会的结构化过程。正是如此,定量思维才有了活跃的学科空间,而质性的观念被置于另类的位置。不解构习以为常的“社会”的存在,就很难突破已经建筑起来的“概念牢房”。

策略二:不拒绝数字。质性社会研究并非要拒绝对数字的使用,并非意味着不要数字、量的描述。不然,它很可能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包袱。数字其实也是一个“质”的符号,其真实意义还要在各元素的交互作用中得以体现。在这里又不得不感谢从事定量研究的输出者,他们对定量研究的反思、走向精致化的过程,给质性研究者带来了新的启示,促使质性研究者理解对方的观点,反思自身。

策略三:横跨超越的胆识。质性社会学不应追随传统社会学定量方法,一味迷恋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普遍的准则及“莫须有”的“客观性”观念,而需要积极回应来自这些危机的挑战,重新认识经验的价值。应聚焦于社会的细节处,而不是统一的、完备的概念,应重新分析不确定的社会现象及其知识,重新认识社会。

策略四:搁置以往的概念。这是常常采用的方法,比如将“结构”变为“结构化”,将“差异”变为“延异”,将“性别”变为“社会性别”, 将“抽样”变为“理论抽样”,将“效度”变为“实践效度”等,体现的是对原有意义的发展与重新解释,使其更能反映社会现象,为传统词汇充满新的解释力。另外,过度引用外来理论和方法,脱离文化联络、情境,过度局限于定量思维的构架内去修正方法,通过“技术化”结果完成建构,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借鉴“以熟换生”的办法,才能发现新的成长点。

策略五:“内观”而非“俯视”。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视角是很难理解质性社会研究的追求和目标的。质性社会研究要立足于人的经验、感受,从本土的知识中提炼相关的理论概念,这是一项很有力度的实践活动。质性社会学的发展要有多区域、多文化的视角。将中外质性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深度研究本土经验和对定量研究展开反思都是深化质性社会研究的方法。

为了中国质性社会学的发展,首先,需要对经典/传统社会学思想体系和已经形成定式的多元质性研究实践展开反思性讨论。在建构中国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特色过程中,要将多元的本土经验作为知识生产的基础。其次,探讨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离不开对作为其存在背景的不同社会学理论的理解与阐释,也需要在大量实践经验/案例和文献成果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社会学质性研究体系的主张。再次,社会学质性研究既然是认识社会的另一种取向,也就存在有别于其他社会学理论流派的不同研究方法。它在知识生产中更强调建构性、权力关系,不拒绝“整体”“科学”,但更热衷于感受和经验。又次,要有“去西方化”“去经典社会学中心化”的勇气。在社会学领域,其基本分析范畴和知识生产中的权力关系,大都由“西方”控制。同样,传统社会学的定量研究也以“规范”标榜,成为学术主流。开展社会学质性研究可以扩展强调定量研究无法触及的领域和主题,丰富与发展中国的、属于人民的社会学。最后,中国社会学本土资源具有“通融性”的特征,这是挖掘“质性研究”的文化优势。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建立中国质性社会学分支学科体系的主张。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有如下重要的工作要做。

其一,梳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脉络。阐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阶段社会学研究的流派、理论体系;厘清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的取向差别;探讨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区分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与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在理论背景和取向上的差异。

其二,分析社会学质性研究的基本理论、概念与方法。回顾经典/传统社会理论、后现代社会理论与质性社会研究的关系;整合人类学、现象学、符号学、精神分析、批判理论与质性社会研究;分析质性社会研究过的基本方法/工具及其优势与局限;提出社会学质性研究过程中的价值观与伦理。

其三,分析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质性研究案例。以中国本土质性社会研究经验为主线,结合本研究团队以往从事质性社会研究的经验展开讨论与分析。归纳质性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包括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观、参与性、建构性、实践性理念等;总结质性社会研究实践,包括人类学、民族学取向的社区研究、社区发展实践等;分析质性社会研究中的方法(工具/技术),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个案深度访问、焦点小组、行动研究、影像发声等方法讨论上;探索质性社会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包括不同年代的研究结果的“再现”与文本书写等。

其四,跨国界、学界、方法和使用工具/技术的比较分析。将后现代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它们在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明晰社会学质性研究的特征。将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质性研究方法在各自领域的成就及可能互补的前景。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梳理其各自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上存在的优势和需要警觉的地方。对质性研究的具体方法进行比较,反思在实践语境下工具使用的差异性。

其五,总结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尝试提出社会学研究中视域融合的理论构想;提炼描述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理念、核心概念、关注领域和应用空间;揭示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潜力、局限与创新点。

其六,阐释质性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从质性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质性社会学的理论基础、理论建构,揭示质性社会学的理论倾向;描述质性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议题和重要方法;提出建立质性社会学分支学科体系的主张。

其七,倡导质性社会研究实践。鼓励学界勇于跳出定量研究的“樊篱”,应用质性社会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实践;也非常赞同这样一种取向,即使在定量研究占据主流的背景下,在实践中也将培养持有“质性”思维和情感投向社会的“质性情怀”,探讨质性社会学的健康发展之路。

在原有的社会学理论空间内生产质性社会学知识,不如创立质性社会学新的社会学空间。希望关心中国质性社会学发展的同仁能通过这本《质性社会学研究》打开交流大门,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为推动中国质性社会学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为《质性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刊首语。

    进入专题: 社会研究方法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研究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5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社会学吧,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