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气候伦理:恢复失律气候的社会方法——根治全球化灾疫之难的实践理性道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93 次 更新时间:2014-09-24 10:02

进入专题: 气候失律   灾疫失律   气候伦理   层累原理   突变原理  

唐代兴 (进入专栏)  

内容摘要:气候乃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化的天气过程。气候运动变化具有其自身时空韵律;反之,当气候被迫丧失其时空韵律,则表现为失律态。自近代以来,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征服、改造自然的无度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微弱影响,以层累的方式积聚起来超过自身临界状态时,就变成一种强劲的野性力量,推动气候发生突变,形成失律的暴烈状态。气候失律必然导致灾疫失律,灾疫失律构成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世界性难题。要根治这一世界性难题,重建地球生境和人类生境,其根本前提是恢复失律的气候。恢复失律的气候,需要气候伦理研究为其提供全球性的伦理框架、认知原理、行为准则和社会方法。

关键词:气候失律 灾疫失律 气候伦理 层累原理 突变原理

当代人类存在境遇,正如贝克尔所言,是由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构成。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的集中表现,就是灾疫(自然灾害和流行瘟病)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灾疫这一世界性难题,其惟一出路就是重建生境。 重建生境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首要前提,是全力恢复失律的气候。恢复失律的气候,需要从理性认知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得到一种全球共识的伦理指导。所以,正面展开气候伦理研究,构成探讨气候失律的全新视角和恢复失律的气候的重要社会方法。

1、什么叫气候失律

20世纪60年代中叶,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气候异动现象,于是,"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温室气候"、"极端气候"、"极端天气"等概念得到普遍传播,但客观地看,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揭示当今气候异动的本质,因为气候异动在本质上是"气候失律"。

面对"气候失律"这个概念,须先理解"气候"。所谓气候,是指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即"下垫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化的天气过程。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变化是它的常态。作为天气过程的气候,其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在宏观尺度上表述为"第四纪气候"、"全新世气候"、或百年气候规律、灾变周期、疫病周期等等;也可在中观尺度表述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而如气温昼高夜低、晨凉午热晚寒等等,却是微观表述。同时,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其变化也可能是无规律的,比如冬暖、春寒、夏冷,或者下雨就寒冷,天晴就暴热。气候变化的无规律,是指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致使本有规律地变化的气候丧失其规律性地运行,比如人们所描述的"极端气候"、"极端天气"、"极端气温"等,都属于气候失律的表现。

气候失律是指因多种外力的作用,致使天气丧失其变化的自身规律而朝向无序方向运行的状态与过程,它同时体现三个特征:一是无节制性,气候失律就是气候运动、变化丧失自我节制(规律)而处于野性暴虐状态;二是无序化,气候一旦失律,则以暴烈无序的方式敞开;三是无方向性,气候失律,其混乱无序的异动体现其盲目的、没有持续方向感的混乱过程。以此三者来衡量,"气候变暖"或"气候变冷"都不是气候失律,因为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方向并朝着某个方向展开自身的规律性,即"气候变暖"是一直朝着"暖"的方向敞开;"气候变冷"是一直朝着"冷"的方向展开。30年来的气候变冷学说或全球变暖论,都只静态地看到了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没有看到气候变化的无序与混乱一面。概括地讲,气候失律,是指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酷热与高寒、暴雨与干旱的无序爆发。比如1955年1月和2010年1月湖南的大冰冻,2010年7月5日,北京市地面温度超过68.3℃,路面井盖上3分钟能烤熟鸡蛋,与此同时,亚洲海湾地区气温普遍超过40℃,法、德、美等国也遭受高温袭击,整个北半球笼罩在高温热浪中。再比如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就是气候失律导致的。

2、人类行为推动气候失律

由于气候是指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化的天气过程,所以气候失律与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异动变化直接相关。

在一般人的眼里,气候的变化与宇宙星球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则不然,宇宙星球的运行才是气候营运、变化的宇观动力。比如公元536年这一年全球性天气恶劣,世界各地饥荒四起,民不聊生。英国树轮年代专家迈克·白利(Mike Baillie)认为这一恶劣气候是由当年那颗陨星撞击地球,将大量寒冷尘埃播撒至全球各地所致。白利的论断并非虚妄,2004年9月3日,一颗自身拥有100万千克重量的大陨星闯入地球的大气层,释放出超过一颗千吨当量的核弹威力的能量,留下的尾迹将烟雾和尘埃扩散到大气层里,它们停悬在56-18千米的高空连续几个星期不散去。澳大利亚科学家安德鲁·克莱克希克(Andrew  Klekociuk)指出,"陨星带到地球上的尘埃的总量目前虽然无所确定,但每年大致的数量有4万吨。"进一步研究表明,太空尘埃的确可以导致气候异常,因为"它们反射阳光,使地球变得很冷,它们吸收阳光,使大气层变得很温暖,它们也可以向被子一样悬浮在大气层上,使地球上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它们还可以促进雨云的形成,给地面带来更多的降水。"[1](P32)

陨星撞击地面之类的星球运动,往往与人力无关,但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物种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异动变化,都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因为这些因素都与地面性质的变化息息相关,而地面性质的变化始终与人类活动直接关联。

地面性质即地球表面性质。森林、江河、山脉、草原等均是地球表面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存在状况及其生存倾向性,构成了地球表面性质。比如森林,它作为一种具体的下垫面,既影响大气中CO2的含量,也形成独特的森林气候,更影响周边的区域气候条件。因为森林既是天然的"绿色蓄水库",也是陆地上的"绿色海洋",更是"地球之肺",它从五个方面对人类生存发挥功能:第一,森林构成人类的林业,并成为人类饲料、燃料生产的基础;第二,森林能够防风固沙,保养土壤,栖息动植物和微生物,对人类及地球生命发挥其防护滋养功能;第三,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污染,清洁空气等生态净化功能;第四,森林为人类的存在和生存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环境美、生态美,具有心理滋养功能;第五,森林还具有生境循环功能,并成为土壤、空气、水三者实现生境循环的动力力量。然而,自近代以来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无度滥伐森林,导致森林的地球覆盖率加速减少,比如中国在秦汉时期其森林覆盖率是46%,到了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时,其森林率降低到26%。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原始森林面积为127亿方,但到20世纪末,却砍伐掉了100亿立方,天然林覆盖率仅只2%。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砍伐森林的活动还在继续,据林业方面统计数据表明,从1999-2003年期间,全国每年平均超采林木7554.21万方,减少林地1110万亩。森林面积迅速减少,森林对地球及地球生物圈的防护滋养功能、生态净化功能、心理滋养功能和对土壤、空气、水三者的生境循环功能,则被大大削弱,其结果必然影响气候朝着无序方向敞开,导致气象灾害,并由气象灾害诱发地质灾害或疫灾。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就是其滥伐森林、竭泽而渔的典型案例。

森林、草原、海洋、江河、山脉等的存在状况及其生存倾向,当然要受宇宙律动的影响,但最终直接受控于人类活动,近代以来,"人与水争地、人与草原争地、地与山争地、人与海争地、人与林争地"[2](P283)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森林、草原、海洋、江河、山脉等地面性质被无情地改变,并通过其地面性质的改变而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状况被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臭氧层空洞。科学研究表明:导致臭氧空洞出现的真正原因,一是人类大量地生产和使用诸如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二是人类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诸如汽车尾气、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工业废气等。

大气环流是改变太阳辐射状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形成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却是空气、阳光、水。阳光,是太阳运行所散发出来的热能。太阳热能的释放速度和强度,决定着气候的变化,也影响着水的凝聚和蒸发速度。水必以太阳热能的释放为动力,连接起自然宇宙和大地生命的共生链条,在"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之间循环生成。具体地讲,地球表面的水通过阳光照射和温度升高,而成为漂浮上空的水蒸汽,这些漂浮在太空中的水蒸汽经过高空冷却后,最终凝结为小小的水滴而回落到地面,这一过程就是水在大气环流中的循环过程。

空气、阳光、水,此三者能否形成有序的环流,其决定性因素却是森林、草原、海洋、江河、山脉等地面性质状况。自近代社会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日益推动森林、草原、海洋、江河、山脉等地面性质状况却越来越由人力所决定,人类为了经济增长、物质利益、财富指数而无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无理性地开放海洋、无节制地截拦、断流江河等等,是导致大气环流失律的罪魁祸首,亦是导致太阳辐射失律的最终原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即在人类活动中对气候产生的副作用;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意识地改变气候条件。在现阶段,以第一种影响占绝对优势,而这种影响以以下三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即①在工农业生产中排放至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改变大气的化学组成;②在农牧业发展和其它活动中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海洋石油污染等等;②在城市中的城市气候效应。自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随着人口的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这种不利影响越来越大。[3](P243)

3、气候失律改变一切

我们终结了自然的大气,于是便终结了自然的气候,尔后又改变了森林的边界。[4](P74)

气候失律就是对大气的终结。麦克基本此论并非虚妄。从根本上讲,地球与宇宙的动态循环,构成了活动的世界;但地球与宇宙的动态循环,却是通过气候来调节的。气候一旦失律,最终导致整个世界动态循环的生态链条断裂,从而改变整个自然。

首先,气候失律,推动了大气气温和地表温度的无序改变,这种无序改变导致了温室效应或寒冷效应。 客观论之,一方面,气候的变化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又受制于地球温度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气候失律又无情地改变了大气,大气一旦改变,则必然改变地球温度,最终改变地球表面性质。[5](P179)

其次,气候失律,推动了改变地质结构,地球结构一旦被改变,地球的存在状态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水上升,陆地淹没,海平面扩张,地球生物圈的生存空间变窄。另一方面,人造工程也可以通过改变地质结构来改变地球的存在状态,最终推动气候的进一步失律,在这方面,三峡工程之类的江河工程,淹没大量陆地,造成其江河流域地质结构和存在状态发生巨大改变,就是其典型例子。

其三,气候失律,更改变了自然界的降雨方式、降雨过程及其降雨的范围、频度和强度。2010年,南方十余省(包括遭受持续特大干旱之后西南地区)的持续强降雨,2011年9月,华西、黄淮地区异常强降雨,2012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同年7月北京等地特大暴雨灾害,都是气候失律导致降雨改变的典型例证。

其四,气候"对生物群落的形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经常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动植物必须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相适应,才能达到生态平衡,生物群落才能比较稳定。随着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种类也会跟着发生变化,生物群落也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世界上人种的差异,人口密度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6](P2)而气候失律最终导致了地球上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推动地球生物圈生存状况发生巨大改变,

其五,气候失律更影响到人类存在,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存。因为气候失律,既影响到农业、牧业、渔业,改变了农牧渔业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方式;也影响着大气与水之间的循环方式、循环节奏,并通过改变整个降雨而改变水资源状况;并且,气候失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处境,包括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交流交往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气候失律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方式,比如气候日趋变暖,给地球上的各种细菌繁殖提供了土壤,为各种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无序的高寒和酷热气候,又是制造流感、高气道过敏等等疾病的元凶。因为高寒和酷热的无序展开,从根本上扰乱了人体生物钟。

其六,气候失律,最终导致各种各样连绵不断的气象灾害: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1947~1980年全球十种自然灾害死亡121.3万人,其中由于气候灾害死亡73.9万人。[7](P3)气象灾害往往又引发甚至推动许多地质灾害的爆发。比如,气候失律导致降雨改变,导致干旱和洪灾交替出现;持续的强降雨,往往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12年7月北京的大暴雨,致使77人遇难;2010年舟曲的特大泥石流,2011年汶川灾后重建工程被大量摧毁,都是气候突变导致强降雨之后的洪灾引发地质灾害的典型案例。并且,气候失律所导致交替出现的干旱和洪灾,还引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流行性疾病。"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历史经验,最恰当地表达了气候失律如何通过气象灾害而导致疾病流行的。

4、气候失律导致灾疫失律

气候失律与灾疫频发,这二者之间构成互动互生关系:一方面,气候失律制造出各种人间灾疫,推动当代灾疫失律;另一方面,当代灾疫失律又加速了气候的恶化。气候失律与灾疫失律的互动,演绎出当代世界风险社会和全球生态危机。

灾疫自古有之,它作为自然运行的异动现象,具有偶然性、随机性、突发性等特征,但这种偶然性、随机性、突发性的灾疫,其爆发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灾疫的"准周期性"[8](P54)和"空间群发性"[9](P8)。

灾疫的空间群发性,是指灾疫在某一地区相对集中地出现,比如中国,其洪涝灾害更多地出现在南方和西部,北方更多地发生干旱和冰冻。从全球范围讲,智利、日本、中国等是地震多发国;从国家范围讲,地震多发区乃华北和西南。概括地讲,形成灾疫的空间群发性的重要因素有二,即自然和文明。威廉 H·麦克尼尔在探讨人类瘟病史时指出,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纪元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雅典、秦汉、印度和中东这"四个疾病圈":"可以推断,到公元纪元时,至少四个不同的文明疾病圈已经形成,每一个疾病圈内的传染病,一旦越出固有的边界,肆虐于以前没有患病经历或免疫力的人口,都将是致命的。疾病圈之间相互影响的前提是发生某种交流,这种交流允许传染链扩展到新的地盘,而且新地盘的人口也足够稠密,可以永久性支持这种传染病,或至少支持一两季。雅典的瘟疫似乎就是这种情形;类似的情形无疑发生于印度、中国或其他地区,只是没有留下可追溯的踪迹。"[10](P66)再比如,两宋时代320年间,共发生流行型疫病204次,但这些疫病主要集中在北宋首都开封、南宋首都临安以及成都府路三地。其间,开封先后爆发疫病27次,临安及其周边地区爆发疫病63次。[11](PP506-509)

灾疫不仅体现其空间群发性规律,而且还同时呈现其"准周期性"。有关于灾疫的"准周期性"规律,不少学者分别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予以了探索。在宏观领域,如徐道一就提出"在近五千年中已发现千年尺度以内的四个群发期,即夏禹宇宙期、西周宇宙期、两汉宇宙期、明清宇宙期。近-千年来,还出现了时间尺度较短的六个自然灾害群发时期。"[12](P5)地质学家李四光曾提出"晋宋和六朝初期"和"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为两大瘟疫期的准周期理论。[13](PP871-872)后者在微观领域,如俄国学者齐热夫斯基发现:1750~1901年间"霍乱大流行基本上是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年附近";英国学者英格发现了类似的规律,揭示1700~1979年间,"除了1889年例外,其余11次流感大流行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强的时期"。[14](P113、117)国内学者李梦东研究发现,当代甲型流感"每隔2~4年流行一次,大约每隔10~15年大流行一次。"[15](P6)

年青学者杨兴玉在整合如上两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灾疫的时空韵律性"[9](P8)。当灾疫的时空韵律性被外力所打破时,它就处于失律状态。而打破灾疫的时空韵律,使之沦为失律状态的根本力量,却是失律的气候。日本瘟病史家饭岛涉指出,"对于疫病史我们需要用更加复杂的视角来审视。其中之一就是气候变动,温暖与寒冷的交替可能会左右植被以及疾病的发生条件。"[16](P36)竺可桢先生曾通过对我国近5000年气候史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两宋时期,从公元960年到1000年间,正好处于我国气候变化的第三温暖期,年均气温比现今高约1~2℃;而从公元1001年到1279年间,则处于我国气候变化的第三寒冷期。[17](PP26-32)所以气候失律是导致北宋初期和南宋后期疫病大流行的根本原因。进入21世纪,推动全球灾疫频频爆发、首尾相连的根本原因,却是厄尔尼诺海流,即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它推动当代灾疫打破自身时空韵律结构而滑向失律状态。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SARS流行,2008年初席卷全国的高寒,2009年华北特大暴雨,以及H1N1的全球性爆发等等,都是气候失律推动灾疫失律的表现形态。

5、灾疫失律造成的后果

灾疫失律,给人类社会制造出巨大灾难。

首先,灾疫失律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11年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达24758亿美元。其中,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5164.4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7149亿元。其具体数据如下表:


2001-2011年全球与中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较

        全球经济损失(亿美元) 中国经济损失(亿人民币/美元) 中国经济损失所占全球比例

2001   350                              1942/233.6                            66.7%

2002   550                              1717/207.6                            37.7%

2003   600                              1886/228                               38%

2004   900                              1902/209                               23.3%

2005   648                              2042/253.3                            40.3%

2006   514                              2528/324                               63%

2007   635                              2517/294.5                            46.3%

2008   1810                            11752/1720.6                         64.6%

2009   550                              2523/370                               67.2%

2010   2220                            5340/847.62                           38.2%

2011   3660                            3000/476.19                           14.2%

上表所显示的仅仅是2001-2011这11年间全球和中国因灾疫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而论,灾疫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更大。比如,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被评估为8451亿,但汶川灾后所展开的全球性抗救运动所耗费的资源是多少?这无从统计和得知;其次,汶川灾后三年重建实际支付1.7万亿,却是其直接经济损失的两倍,还不包括更多的后续性支付。仅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为例,这份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118亿元,占该年GDP的3.05%;而要治理这一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却需要成本投入13674亿元(包括治理成本10800亿元和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8.6%左右。概括地讲,2004年我国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共达18792亿元,占去当年GDP的11.65%,而2004年GDP的实际增长率仅为9.5%。

灾疫失律不仅表现为自然灾害,更表现在流行性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样巨大。比如2003年为应付或者说打赢SARS这场瘟病战争,各国或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是:中国22亿美元,香港17亿美元,印度尼西亚4亿美元,韩国20亿美元,马来西亚6.6亿美元,菲律宾2.7亿美元,新加坡9.5亿美元,台湾8.2亿美元,泰国4.9亿美元,越南1500万美元,日本11亿美元。但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仅仅是指阻止、扑灭SARS所直接消耗的费用,却不包括因为SARS疫病传播本身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如这一年因为围剿SARS灾难,国务院取消"五一"长假制度而造成数百亿元旅游经济损失,沪市大盘指数从1603点急挫至1487点,单周跌幅高达7.23%,更不说企业生产、商业经营各领域正常秩序被打乱后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其次,灾疫失律制造出巨大的生命灾难。这分两个方面讲,一是灾疫失律造成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大量灭绝:"当我们迈入21世纪时,可以说人类正面临着这个星球上史无前例的环境问题的挑战。主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生命面临着自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问题。有人估计,如今每天约有100种生物灭绝,并且这一速度在随后几十年里还会再翻番。"[18](PP5-6)贾汀斯之论亦有佐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于2003年发布信息,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大约6万个生物物种灭绝。国际鸟类联盟在《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鸟类有1/8濒临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其《2007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指出,地球生物圈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大约平均每100年才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然而,人类对地球生物圈的干扰,却导致了"人类活动在雨林方面,仅是减少面积就使物种灭绝增加了1000倍到10000倍。显而易见,我们正处在地质史上一次灭绝发作的进程中。"[19](P105)二是灾疫失律造成了人类生命的巨大伤亡。2006年9月18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世界气象组织(WMO)教育与培训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介绍:自1980年到2005年期间,全球发生重大自然灾害7000多次,造成200多万人死亡。2006年到2011年六年中,全球因自然灾害而丧生的人数共达60.1577万人。疫病更是噬虐人类生命的暴虐方式,比如14世纪中叶席卷欧洲的那场鼠疫,导致2000多万人丧生,并且其后几十年里,从英国到意大利有些地方的人口持续下降了70-80%。 [20](P58)16世纪,当巴拿马被西班牙人征服后,征服者所带来的不明疾病,(从1514-1530年)共吞噬了200多万印第安人的生命。[21](P31)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横行的大流感,导致5000余万人丧失。[22]

其三,灾疫失律制造了更新的穷困。比如2003年SARS暴虐之后,2004年中国新增贫困人口80万。2010年,因为各种灾疫导致高校在校贫困学生急剧增加到527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

其四,灾疫失律造成社会凋弊、动乱甚至国家或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秩序的解体。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分析了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200年间,瘟疫如何阻止着人类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指出疫病妨碍了中国早期南方文明的发展:"在大约公元前600后,中国人在应对黄河流域冲积平原的严酷环境上取得了极大成功,无论是在物质技术上、政治上,还是在传染病的适应上。他们在大约公元前200年以后,又同样成功地在食物生产者和寄生其上的统治者之间形成了可持续的相当稳定的巨寄生平衡。然而,在微寄生层次上,出现于公元前后的意义深远的调整尚在南部广大地区进行着。从公元前211年(或更早此)即处于中国政治覆盖下的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直到汉朝消亡以后,因疾病造成的障碍还没有完全融入中国社会的有机整体。"[10](P55)再比如曾经把欧洲拖进了"最黑暗的年代"的鼠疫,直接导致了中世纪欧洲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了健康人与病人、文化主流者与文化边缘人(比如异族、外来人、乞丐和犹太人)、社会大众与文化领袖(比如政府官员、牧师和医生)之间的阶层分化,这种复杂的阶层分化从不同弱化了社会的自身协调能力;同时,由于人口骤减,大片耕地荒废,大量工作无人从事,社会性服务工作陷于瘫痪,原有经济生活的连续性被迫打断,整个社会经济陷于混乱状态。[23](P43)

其五,灾疫失律最终导致了环境生态的改变。阿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指出:15世纪欧洲大陆与美洲之间所交换的主要产品是疾病、食物和家养动物。正是这三大交换破坏甚至摧毁了富饶美丽的美洲的原生态平衡,改变了美洲的生态环境。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主要不是枪炮,而是以天花为代表的疫病。疫病以更为恐怖、更为迅速的方式,在美洲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灾难,使原本保持原生态平衡的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坟场。[21](PP21-37)

6、探索恢复失律气候的新思路

气候失律导致了灾疫失律。解决灾疫失律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是化解气候失律,促进气候重新恢复自身的时空韵律。这不仅需要气象学、气候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更需要展开科际整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需要进行气候伦理研究。

气候变化是气候的动态本性,气候按其自身的动态本性而变化不息,自有其时空韵律。气候失律是气候动态变化打破自身时空韵律的体现。如前所述,构成气候这一天气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导致气候失律的直接因素,是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的异动变化。在这众多的气候因素中,除了宇宙星球的异动变化与人类行为无关外,其它因素的异动变化都与人类行为直接相关。因而,研究气候伦理,就是探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的异动变化如何推动气候失律?为此需要具体考察两个问题:一是需要探讨并揭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各因素之间异动变化规律;二是需要探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的异动变化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人类行为无度,以及这种无度行为以何种方式影响或改变着物种生命活动、地面性质、大气环流、太阳辐射,并最终成为气候失律的强劲推手。

研究气候伦理,其努力的目标有二:一是探讨人类行为影响和改变气候各要素的内在规律,这就是层累规律。层累规律揭示:人类行为影响气候各要素的力量是相当微弱的,但这种影响气候各要素的微弱力量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失,而是以层层累积的方式而积聚起来,并采取渐进的方式而改变着物种生活状况、地面性质、大气环流及其太阳辐射。这种层层累积的和渐进推进的方式,蕴含着一种原理,即层累原理:层累规律是层累原理的内在规定;层累原理揭示了人力作用于气候、导致气候失律的生成机制。二是揭示气候在人类行为推动下突破自身时空韵律而失律所表现出来的自身规律,这就是突变规律:气候失律是以突变的方式爆发出来的,比如今年7月北京的暴雨、杭州、福州、武汉的暴烈高温、南京持续高温下的"水晶天",均是气候突变的体现。对气候失律爆发的突变规律的理性总结,就是突变原理。

气候失律所体现出来的层累原理,不仅揭示了气候失律的渐进生成性和人类行为影响气候的层层累积性规律,而且也揭示了恢复失律的气候将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原理,即人类节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学会限度生存,只能通过渐进影响物种生命改变生活状况、地面性质、大气环流的功效层层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失律的气候才可遵循突变原理而得到全面恢复。也就是说,恢复失律的气候,是可以突变的方式而展现的,但消解气候失律,促成气候重获其时空韵律的过程却是渐进式的和层累性的。

气候变化是遵循其自身时空韵律的,它与人力无关;相反,气候失律是气候打破了自身变化的时空韵律,它与人力相关:人类行为无度构成了气候失律的最终推手。并且,在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自然、改变地球的力量日益强大的当代进程中,人类愈是向地球要资源、愈是向自然宇宙进军,其行为就愈是无度;人类行为愈是无度,气候失律就表现得愈暴烈。比如,人类越是追求高技术化生存,由其所形成的高碳排就更居高不下,污染就更严重,由此所导致的臭氧空洞就越大,太阳辐射地面就愈强烈,并就愈影响大气环流,气候失律就越暴烈。面对这种状况,气候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人类行为无度扩张与气候失律的暴烈泛滥之间的内在生成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生态逻辑,以及人生限度生存所形成的生境前景,以引导人类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确立存在目的,节制自己的过度的和无度的欲望,限度自己对自然界的行为,构建一种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人类机制,努力于低污染或不污染的低碳生活追求,重建自然环境生态的生境化 ,这是恢复失律的气候的根本路径。

无论是从地球生命角度看,还是从人类自身存在方面讲,气候失律既由人类与地球生命之间以及人类内部之间不平等、不公正所造成,也进一步推动了人类与地球生命之间以及人类内部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更加普遍、更加严重。因而,展开气候伦理研究,其重要任务有三:

首先,气候伦理研究必须持有一种实践理性姿态,能够最大可能地引导人们系统考察人类与地球生命之间、人类内部(即国与国,或者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如何推动了气候的失律?在此基础上揭示气候失律所引发出来的系列道德问题,探讨气候失律所制造出来的这种不平等、不公正引起"国际关系与经济关系的特征与道德准则"等问题。[24](P78)

其次,气候伦理研究必须以其自身努力而为当代人类提供一种全球视野和全人类胸襟,并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失律带来的生存挑战,提供一个共享的世界性平台、公共价值系统、共守的限度生存原则及其行为规范体系。

其三,气候伦理研究还必须既要为"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探索一条代际公正的道路,打开一个代际储存的方向,"气候伦理涉及个体、组织、国家、国家联盟之间的多层次、多向度的复杂关系。在时间维度,气候伦理涉及代际分配、代际公平等核心问题。无论气候变暖导致人类不可持续发展这个前提是否成立,人们在论述气候伦理时都会把每个人的幸福计算在内,也便把改善或改变气候状况的伦理责任落实在每个人身上。"[25](P95)又要为"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存,探索一条更为人性化的幸运生存姿态和日常生活方式。这种幸运生存姿态,就是生境化生存姿态,因为从根本上讲,"生态危机是文明社会对自己的伤害,它不是上帝、众神或大自然的责任,而是人类决策和工业胜利造成的结果,是出于发展和控制文明社会的需求。"[26](P43)这种日常生活方式,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立即大幅减少对能源的消费[27]而过一种简朴的生活。"简朴生活方式,就是以自然法为准则和引导力的生活方式。衡量和评价简朴生活方式,其宏观指标是实施有限度的消费,推崇高尚的情感消费、健康的精神消费和创造的美学消费;其具体指标,就是健康、快乐、美。.....简朴的生活是使人性重新回复于和谐、宁静、平易的方式。自愿的简朴生活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讲不是没有能力达到,而在于我们愿不愿以简朴为美,以简朴为快乐,以简朴为幸福。自愿过简朴的生活,其行动指标有三:一是减少温室生活或使温室生活零度化。.....二是以步代车。.....三是全面推行物尽其用的社会风尚。抑制、取消一次性产品;移风易俗,改变喜新厌旧的高浪费生活习惯,抛弃奢华的生活追求。" [28](PP340-341)

灾疫失律构成了当代人类的世界性难题,推动灾疫失律的根本动力是失律的气候。因而,研究气候伦理,必须为当代社会全面根治灾疫失律这一世界性难题,构建"预防治理为主,救助治理为辅"的灾疫国策和"治理为本,防范为辅"的防治战略,提供最终的伦理依据、行动准则和宏观方法。

进入 唐代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气候失律   灾疫失律   气候伦理   层累原理   突变原理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19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