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佐:对建构中国民主基础工程的有益探索——评徐勇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6 次 更新时间:2014-09-23 20:34

进入专题: 民主   村民自治   农村  

王邦佐 (进入专栏)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论述方面有两点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论述了共产党执政与推进民主的关系,认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二是论述了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以上论述既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努力方向,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由徐勇教授撰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一书,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步地前进。"对于这一命题的前一论断已没有什么争议。而民主化怎样一步一步前进,却仍是一个实践中尚待探索的重要课题。显然,中国的民主化不能,也不可能照搬外国模式,只能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生长发展。而中国的重要国情之一就是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如果民主不能深深植根于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就难以顺利发展,也缺乏牢固的基础。所以,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导入民主和法治的轨道尤为艰难。农村基层民主可说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伟大基础工程。对这一基础工程的构建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地探索和研究。

西方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具有强烈传统色彩的农民是行将被历史抛弃的消极存在,缺乏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民主只能从城市和市民中产生和成长。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表明,在中国农村和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80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以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农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大众参与为特征在法治规范基础上运作的村民自治。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村领导人,并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随着80年代后期以来村民自治在乡村田野悄声无息地兴起,有些外国学者和政治家为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和成效而惊叹,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基层正在出现静悄悄的民主化"革命"。

村民自治的兴起和发展,显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将人口众多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导入民主和法治轨道寻找到一种有效形式。其次,它对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民主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三,它以有力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正在扎扎实实地成长和发展。尽管这一道路还很艰难,但它一经启动,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国内第一本较为系统论述村民自治的专著。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作为农村经济改革后果的农村村民自治也是在农村基层实践中逐步发育生长起来的。但它开始时并不为人所重视和注意,理论研究亦十分薄弱。只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才逐步介入。徐勇则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徐勇较早地注意到应从中国政治实践中寻找理论的泉源,注重政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他1992年出版的38万字的专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一书,便展现出了这方面的才华。随后,他的研究进一步深化,着眼于制度和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注重深入的实地调查。这一治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使徐勇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村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而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一书便是其主要研究成果。该书首先从宏观上考察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背景及基本制度框架,随着着重分析了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接着又从实地调查中选取了11个案例进行具体详尽研究。由宏观到微观,由一般到具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颇具逻辑性。由于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使《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一书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从理论上对村民自治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由于村民自治的实践性强,加上理论研究的滞后,有许多理论问题较为模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首先从国家和民主的关系方面分析了村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当今世界上的各种自治形式进行了比较,论述了中国村民自治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该书指出以村民为主体的村民自治与村庄为主体的村自治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这两个概念在国内外常被混同起来,遂造成不少理论上的误区。

二是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村民自治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该书以宪法、《村委会组织法》、地方法规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依据,分析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在结构、组织角色和功能。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制度不会,也不可能在实际运作中完全复制下来。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度后果往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基于此,该书十分注重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再加以理论探讨。

有必要指出的是,注重实地调查是该书的突出优点。正因为如此,作者能够勇于根据实践经验突破流行观点的束缚,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必须建立在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基础上。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村民自治难以健康发育。但政府的过分干预,却会导致形式上自治而实际上行政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走出书斋注重实地调查的治学态度。没有这一艰苦的工作,《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一书是难以达到如今的水平的。作为青年学者,徐勇教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治学态度,在当下较为浮躁的学界是难能可贵和值得倡导的。

正如村民自治是中国的一场民主实验一样,《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一书也尚是从国情和实践出发探索中国民主化道路的一种初步尝试。该书提出的问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我衷心希望作者继续大胆尝试和探索,使研究再进一步,为构建中国民主的基础工程作出更大贡献。

进入 王邦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民主   村民自治   农村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学人与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799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1998年0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