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礼庭:政治体制改革必需经济保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8 次 更新时间:2014-07-01 22:56


政治体制改革必需经济保障

我的前二篇文章《历史不允许“说不”、不允许“覆辙”》、《历史不允许再遭追究和清算》,论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避免的二种重大动乱和危机,最大危机就是党内腐败、既得利益群体挑动民众动乱,第二危机就是党内政改领导集团的分裂和内斗。现在我必须论述的第三大动乱和危机,就是目前现有的经济隐患在政改过程中集中爆发。


就经济领域来分析,目前中国经济领域客观存在的重大隐患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从建国以来长达60年的低工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再持续30多年高增长中始终不变的低工资政策造成的贫富二级分化;二是,大多数民众贫困造成的严重的消费萎缩,目前已经萎缩到GDP40%左右的超低点;三是,前期严重扩张的,包括“四万亿”在内的政府投资造成的各级政府超大量的债务,在接下来的还债高峰期和低增长和经济衰退期相遇。四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都存在严重隐患,包括上述政府超大量债务基础上的超大量政府投资所造成的超大量的供给遭遇消费严重萎缩和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遏制中国出口的后果,将成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严重隐患。


以上四大经济隐患,在学术理论界已经都有论述,在此不用展开详细论述。至于应对这些经济隐患的对策,中央也已经“方针已定”,就是所谓的十二五计划中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如果真能实现改善民生的既定方针,可以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良策——既改善了民生,有利于凝聚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又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更可以有效地提高消费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化解各级政府的还债负担!


但问题是改善民生的计划和目标能够实现吗?就目前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不要说是任重道远,实在可以说是看不到任何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任何政策“保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时间已经到达年中,但是却看不到任何能够实现这一“重中之重”目标的保障性政策有序出台。如果按目前的政策趋势来分析,我只能理解为,这种改善民生只是“增量改革”,因为我看不到政府有什么重大的资金来源的具体安排。在所有官方对十二五改善民生的政策解释和舆论宣传上,都非常一致地回避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现实问题——改善民生的资金从何而来!!我没有看到有具体的政策安排。“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在财政方面的重大改革,不去动用和切割腐败和既得利益的“蛋糕”,仅仅依靠财政在增量上的改善,明摆着的事实就是“远水救不得近火”,解决不了改善民生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仅仅“增量上的改革”,连扭转贫富继续扩大的趋势也不可能做到。


客观事实明摆着,改善民生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三大来源:一是,把改善民生的资金负担推给承担了60%到70%就业重任的民用企业来承担。就目前客观现实的趋势来说,似乎就是这个结果;二是,依靠虚发货币,通过通货膨胀来消化财政中改善民生的支出;三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依靠制度赋予民众的制度性权利,让民众自己起来通过对公共权利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来向腐败和既得利益要资金和效益!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第一和第二条出路,完全彻底地都是缘木求鱼、得不偿失!不可能解决改善民生的根本问题,只有第三条出路,才是改善民生的唯一出路!


我们现在来进一步分析体现中国客观现实的经济数据:一是,“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1】其中政府税收已三超:不但超GDP20%和超十万亿以上,而且增长率也大幅度超过GDP和民众收入的增长率:“财政部近日公布2011年全年财政收入情况,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比上年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去年财政赤字超5000亿。”【2】如此高的税收,在福利领域的支出实在是微乎其微,而既得利益的“三公消费”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实在是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2010年,财政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实际发生额为4172.01万元,包括使用当年财政拨款和上年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2026.8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776.73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368.47万元。”【3】其中还不包括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之外的“关系车”、“关系宴”、和“各种旅游性会议邀请”,另外还有国企的“三公消费”,加起来最起码翻个倍都不止。


二是,根据《中国经济网》上的文章透露:“(2011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1-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67855亿元,…… 1-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556.8亿元,……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6932.6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460.8亿元。1-12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29934亿元,……” 【4】我们无法精确地知道这些资金的用途和去向。


三是,根据《搜房》的文章透露:“2010年全国国土使用权出让收入29109.94亿元,完成预算的213.2%。”【5】也就是说政府的卖地收入已经超过GDP的6%,也超过财政收入的26%。我们同样也无法精确地知道这些资金的用途和去向。


四是,根据王小鲁先生的分析:“ 与作者前一个报告推算的2005年居民收入相比,2008年无论是9.3万亿元隐性收入,还是5.4万亿元灰色收入,都比2005年增加了差不多一倍,……2008年灰色收入大约占到国民总收入的15%。而这一比例在2005年约在13%左右。”【6】


读者在读了以上数据之后,应该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在当前中国,真要解决改善民生的资金来源,就必须,也只能通过挤压腐败利益和既得利益来获得。其逻辑结论就是——不但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且有效实现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有效地遏制腐败和既得利益。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蛋糕”就这么大,如果不能大幅度地挤压腐败和既得利益的所得,就不可能现实和完成改善民生的既定方针,甚至可以说也不可能实现和完成中华民族三千年一遇的制度转型的政治体制改革!


综上所述,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有序地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及时有效地“遏制”腐败和既得利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效益。请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遏制”腐败,而不是“清算”腐败。(既得利益是合法不合理的问题,不存在清算问题。)这是因为中国的腐败和既得利益的事实,已经严重到“积重难返”的地步,要在短期之内彻底清算腐败,如果不说是不可能的,也应该确实是很难有效地做到的。但是由于中国现实的经济隐患的严重性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急迫性,决定了必须在短期内有效地通过遏制腐败和既得利益来取得资金效益,用于当务之急的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所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需及时、有效地遏制腐败和既得利益!


面对当前中国如此严重的腐败和既得利益的客观事实,要真正及时、有效地遏制腐败,只能有效打击腐败“大老虎”后,再在“特赦过去的腐败和既得利益”基础上采取强硬的法律措施来遏制当前和将来的腐败和既得利益!这种“特赦过去的腐败和既得利益”的政策,既不是对腐败的屈服和承认,也没有什么道义、道德和法律上的扭曲和亵渎,更不是出卖和牺牲国家和民众利益的犯罪,而是一种为了及时、有效地实现遏制当前和将来腐败和既得利益目标所做出的无奈的政治妥协。几乎在所有法制国家,都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国家首脑对某些犯罪事实的“特赦权力”,在特殊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对某种犯罪行为的特赦,是民主宪政和法制社会的惯例。


具体的政策措施,可以通过立法划定一个时间界限,可以允许人们对这个时间点之前的腐败行为通过自首而获得赦免,甚至不排除可以立法通过在适当范围内,按适当比例免于追缴部分腐败利益。也可以通过赎买政策,以赦免部分腐败所得,以免于追缴部分腐败所得,使之合法化的妥协来交换这些腐败分子手中的权力。“重要的是一旦立法通过,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秋后算账。”如果在一定的时间点后顽固地拒不自首,那一定从严惩处!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对腐败和既得利益的容忍和妥协,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必须强硬地,不折不扣地实行的“阳光法案”——公务员必须如实地公开申报并网上公布个人和直系亲属的个人财产和收入状况。


就目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如果对过去的腐败不作出适当的妥协,是很难强硬地,不折不扣地实行的“阳光法案”,而不实行“阳光法案”,就根本不可能及时、有效地遏制当前和将来的腐败和既得利益。如上所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遏制腐败和既得利益,中国的国民经济不但很难有效地避免衰退和危机,而且根本不可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民生和顺利有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1】:《2011年中国GDP总量是多少?GDP怎样计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1045420.html

【2】:《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 同比增24.8%》

       http://www.cnr.cn/gundong/201201/t20120120_509083440.shtml

【3】:《财政部去年三公支出4172万》

http://news.qq.com/a/20110714/001024.htm

【4】: 《国企去年实现利润总额22556.8亿元》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201/19/t20120119_16707625.shtml

【5】:《2011年全国卖地收入预算不到两万亿》

http://news.nc.soufun.com/2011-03-07/4620423_all.html

【6】: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

      http://www.aisixiang.com/data/35147.h




    进入专题: 1、中国面临四大经济隐患   2、改善民生政策一计多得   3、改善民生的资金来源只能依靠遏制和压缩腐败和既得利益  

本文责编:dinglit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597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