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献给六一前倒地的孩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6 次 更新时间:2014-06-02 17:47

进入专题: 六一  

杞人  


小学毕业40年后,于六一前夕应邀到山东省一所重点小学参加一次国学教育启动仪式,颇有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感慨校门口车水马龙的送子车队,感慨学校里楼瓦亭台和现代化操场,感慨那洋气而又宽敞的多媒体教室,对于我们这些依靠讨饭才勉强读完了文革后期的所谓小学的一代人,今天的小学设施简直是恍若梦中。然而,二十分钟的启动仪式结束之后,我的心情却急转直下,由感慨转为深深的感叹和深重的忧虑。

这是一个难得的晴天,雾霾暂时退隐,早晨的阳光普照在绿色的操场上,不一会,各年级的孩子们鱼贯入场,一个二千多人方阵很快就布好了。就在孩子们布阵之际,校长不经意间提及,每次周一早晨升旗时,都会有孩子当场晕倒,因为承受不了短短十几分钟的站立的繁重劳作。这样的消息我已经在网上看过多次,此时校长的说起只是印证了网上的传说而已。毕竟,眼前的情景令人想起的只有壮观二字:二千多个少年,统一着装,笔直而立,排列整齐,是真正的气势不凡!

简单仪式开始了,校长讲话,我致辞,向学生代表赠送经典,解散。我们在主席台旁边站立,让孩子们先走,因为他们就要开课。就在队伍经过了将近一半的时候,校长突然指着不远处一个学生轻声喊了一句:"看,又一个!"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离国旗的旗杆不远处,一个女孩正在推金山、倒玉柱,摇摇欲坠地向着地面倒下去。辅导员老师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又上来一个老师搀扶起她,架着她朝着我们的方向走来,经过我们的时候,但见孩子面色萎黄,两眼微闭,步履蹒跚地依靠在两个老师身上。

此时此刻,我有一种突然遭受电击的感觉。据生理学家研究,十二、三岁是身体生机最为旺盛的年龄,可是,这些鲜活的少年竟然承受不住二十分钟静立的打击,就在我的面前倒了下去。理论是灰色,一千次的闻说都不如一次地眼见更足以震撼你的心灵。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后代怎么了?中国教育的问题,以最为典型、最为荒诞、最不可思议而又无法逃避的形式凸显在我的面前。

然而,校长却是出奇地平静,不用他亲自参与事件的处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因为习惯成自然了。我问他:这孩子需要去医院救治吗?他说一般不用,过一会儿就好了,他们只是体质虚弱而已,出现其他症状的才去医院。他们毕竟要上课。我这才忽然领悟到,早先校长预先提到每周一都有孩子升国旗时晕倒,莫不是为了给我们几个新来的客人打预防针吧?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吧!如果每周都有孩子在升旗时晕倒,你又能怎样呢?

接下来,我给三年级一个班的孩子上了一堂课,讲的是教育家孔子。四十分钟的时间里,不断有孩子打哈欠,我从讲台上望去,不少孩子面色发黄,萎靡不振,我想象着下一次升旗时,他们之中会不会有人加入到倒地的行里。但是,令我意外的是:一旦提问起来,他们却立即精神抖擞,争着抢答。我的课件上列出了《论语》中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简单地讲解了大意后,我请小朋友们总结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十几个小手同时举起来,我点了其中的一个,他说:"孔子的意思是教育学生要先教好他们如何做人,可是现在的教育却是只知道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了做人",我说:"小朋友,你是孔夫子的知音,你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得一清二楚。"受到鼓励的孩子们回答更加踊跃。

他们的回答证明他们在聪明程度上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可是,钱学森之问再一次出现在我的心中:这样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其实,那个刚才摇摇欲坠的孩子本身就是回答。将一代人的身体素质搞成这样,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已经完全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这样的体制下要求一个身心健全的学生都已经成为奢求,何来大师?如果中日战争再度打响,这些孩子们会怎么办?

梁漱溟先生曾经将现代中国教育定义为不中不西的教育,所谓不中就是完全丢掉了传统中国教育以人格培育为基础的传统,所谓不西就是它只是借鉴了西方学校的形式而无法学到它的创造力。他以沉痛地语气写道:现在学校教育只知道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无视青少年时期更为迫切的身心健康问题,一任学生的身心荒芜衰弱,这样的教育只会使聪明的人变愚笨,使有能力的人变成无能力的废物。梁先生的断语,正是对于钱学森之问的提前回答。

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社会各界又在欢庆这一年一度的孩子们的节日,仿佛各种问题并不存在。然而,一切问题毕竟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连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都变成这样,这是成年人的耻辱。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不能发现问题是无知,发现了却视而不见是懦弱,敢于正视却无力改进则是无能,我们这一代成年人属于上述哪一种?

 2014、5、31


    进入专题: 六一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517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