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义林:底线思维是积极的改革方法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48 次 更新时间:2014-05-15 23:23

进入专题: 底线思维   改革方法论  

伍义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的“底线思维”,得到了领导干部的共鸣,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热议。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如何从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现实需要出发,更加积极把握、主动运用底线思维,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对底线思维的认识目前仍有偏差

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有着明确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一年多来,底线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意义受到广泛重视,一些省市把底线思维写入年度工作部署中,将其视为工作的基本指导。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对底线思维的认识还有待深化,需要克服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同志不同程度地将底线思维简单地等同于忧患意识;有些同志认为底线思维只限于经济工作领域,是处理涉及民生问题时需要树立的工作方针;有些领导干部消极被动地看待底线思维,一看强调底线思维,就更加“怕生事”,一些原先酝酿和谋划好的改革措施就搁置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没有忧患意识,难有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不断外患频频,忧患意识几乎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中。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全党同志“常怀忧患之心”。正是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底线意识被提出后,很快引起党内外和全社会的共鸣。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忧患意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心理积淀,是一种执政意识,底线思维则基于这种社会文化心理和执政意识,更加侧重的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所要掌握主动权的方法,即“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是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一种蕴含了辩证法、实践论的系统思维,是用两点论看待问题,既看到机遇和有利因素,又看到挑战和不利因素,未雨绸缪、科学研判,守住底线、不破红线,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并促进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工作的主动权。今天,认识和把握底线思维,不能简单地认为“底线思维”是“忧患意识”的另一种表述,也不宜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而需要更多地将其视为改革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是行动哲学。

 

二、底线思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法论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各种矛盾凸显,各类风险不断。因此,应对多变复杂的局面,进行重大决策,积极稳妥处理纷繁杂乱的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推进改革开放等,迫切需要树立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是积极的改革方法论,具体包括以下基本层面:

1.底线思维是勇于面对事实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差情况,主动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等“底线”的界定与防范。

2.底线思维是充分觉悟到,一旦处于底线的位置上,对于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大一些、足一些,对不利因素作更加充分估计,从而激发自己奋发向上,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3.底线思维是立足全局,高瞻远瞩,突出重点,善于取舍,看到事物的远景而对下一步的行动心中有数,对各种预备方案和解决办法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

4.底线思维意在最大可能地释放改革的红利。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底线思维的方法,重在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研究思考,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5.底线思维是新时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观念准备和实践要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不断健全正义的社会制度。当前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分配就业、历史遗留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样频发,实践反复证明,减少社会矛盾,归根结蒂是让广大群众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获得实惠。现阶段贫富差距虽难以消除,但必须下大力气多措并举解决违法违规而导致的贫富差距,不断推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实现。这就要求国家治理必须牢固确立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的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治理的能力,绝不能因维稳而突破法律的“底线”,绝不能因担忧上访闹事而迁就个人的非法要求,绝不能因个别正义而牺牲普遍正义。

 

三、对改革各领域底线思维的认识需不断深化

作为积极的改革方法论,底线思维并非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领域,也并非只适用于解决民生方面问题,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的改革。

从经济领域来看,增加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强化底线思维。十八大以来,中央设定了增长率下限、物价涨幅上限、18亿亩耕地红线等经济体制改革的底线,这些都不容忽视。其中,一些重要的底线尤其受到重视。如政府调控思路正由以往出现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至强调“底线思维”,宏观调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高风险行业。历史上和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生产力破坏,而且加剧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金融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对潜在风险隐患,要密切监测、早作预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出手、有效应对。守住底线,就是要坚决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守住底线,就是要通盘考虑,保证普通民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稳中有升。强调守住底线,意味着必须时刻关注民生,下大力气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实质就是市场效率最大化。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也考验治理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必须积极主动地用好底线思维的方法,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行动上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从政治领域来看,巩固战略定力需要强化底线思维。随着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样“改革药方”纷纷开出,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考验,既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更要树立底线思维,不断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守住底线,就是要坚决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条底线,坚决反对任何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图谋。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不是为了赢得某些人的掌声,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诉求。所谓战略定力,就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惑,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和制度模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程,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

从社会领域看,释放社会活力需要强化底线思维。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亟须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的原则,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在政府、社会、市场、公民个人之间形成合作与良性互动的新型伙伴关系。政府必须放下身段,学会尊重,懂得平等对待合作伙伴;既要善于放权,学会为自己减负,也要增强自信,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努力为其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发展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释放社会活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要步骤。目前,全国社会组织达49.2万多个,社会组织活动已经涵盖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但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互助性的行业协会、商会多,学术性的研究会、学会少,事务性的多,公益性的少,公开性、透明度不高的多,公开性、透明度高的少,已正式登记注册的不少,但没有正式登记注册的更多。这表明以往政府包管一切的管理模式已逐渐难以适应社会组织成长的需要。向社会组织放权,需要创新和完善审批监督管理方式,确保社会组织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创新和完善审批监督管理应遵循“底线思维”和“负面清单”管理方法,即明确必不可少的最起码的条件要求和目标任务,列明不允许做的事项和条件,除此以外都可以放开。具体说来就是实行“宽进”,降低设立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努力把大量游离于管理之外的非登记社会组织纳入监管范围;实行“严管”,加强对运行过程的严格规范管理,对登记后的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引入或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强化“淘汰”机制,在严格规范管理基础上,及时注销那些违规或违法的社会组织。

从文化领域来看,增强文化塑造力需要强化底线思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这个时代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多样,社会各方面、上下各阶层,展现出空前的开放、包容。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乘着市场东风,文化发展比以往更加繁荣,但是,有识之士不无担心地指出,一些存在于个体私人空间中的“另类”文化原本无碍,却从边缘的私人空间跻身公共空间且僭越主流文化的位置,出格的言论被看成“率真”,一些网络媒体“把无耻当可爱、把隐私当噱头”,沦为低俗价值观放大的公共平台,甚至连一些地方政府,也难脱低俗之风。在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日益凸显的今天,不能不令人唏嘘不已!因此,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不需要有底线思维?对此,不能有疑义。文化体制改革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又与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涉及领域和范围很广。中央强调,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守住这个底线,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塑造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从生态领域来看,提升生态承载力需要强化底线思维。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是,赤字大,欠账多,问题突出,大气环境形势严峻,水污染问题突出,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递增,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严峻的环境形势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健康及社会稳定,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彰显了突出底线思维的国家意志。生态红线是为了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我修复的要求,划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基准线,是保证我们不犯终极错误、引发生态灾难的环境保护底线。无论小康社会还是美丽中国建设,好的生态环境都是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当代人,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进行。超过了这个底线,不仅危害当前,还会危及和影响长远的发展。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有利于提升环境承载力,提升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子孙后代发展预留更多的空间,让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从党的建设领域来看,增强感召力需要强化底线思维。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行为准则,是党员干部从政的底线。“九功不抵一过”,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廉政上出问题,所有的成绩和名誉都会毁于一旦。领导干部要明白什么对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从而善于取舍,守住为官从政的底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政治文明的一大基本智慧,将“修身”当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和基本功,重视“修身”在政治生活生态、政治运行体系和政治执行能力中的基础性作用。党员干部的腐败,所影响的是各行各业和整个社会生活。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党员干部守住清正廉洁从政的底线,就能大大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党的凝聚力,只要党员干部做好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就有了希望。

 

作者:北京日报社副总编、理论部主任、高级编辑 伍义林


    进入专题: 底线思维   改革方法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77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