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伯:美国不该插手中日东海之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1 次 更新时间:2014-04-27 00:58

进入专题: 中日东海之争  

吴心伯  

 

上海——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小型岛屿主权争端中,美国一直扮演了不稳定因素。美国不仅在1971年主观地将岛屿的管辖权交还给日本,从而造成了这一问题,而且,美国还宣称美日安保联盟适用于这些小岛,促使日本敢于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华立场。

这一问题的和平解决最终取决于日本政府是否愿意承认存在争议,并寻求更为和解性的对华政策。但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华盛顿方面是否会调整策略,协助控制日本,并采取更加合理的立场,以照顾中国对其海事权和安全环境的关切。

在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访问中国之后,中日关系朝着正常化方向发展,东京和北京同意搁置岛屿主权分歧。日本称这些岛屿为尖阁诸岛,中国则称之为钓鱼岛。数十年来,这个问题基本上被忽略。

然而,在右翼的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Shintaro Ishihara)的推动下,日本于2012年9月决定对该岛实行国有化。这极大地改变了现状,打破了中日之前默认的不生是非的共识。除了作出强烈反应之外,中国别无选择:北京派遣了巡逻船前往钓鱼岛周边的领海,并保持定期巡逻,以加强对主权的宣示。

自2012年12月以来,安倍晋三(Shinzo Abe)任日本首相。这名言辞强硬的民族主义者采取毫无妥协的立场,否认岛屿主权存在任何争议。这种态度,以及更加积极的安保政策和针对中国的其他对抗性政策,展示了日本如何在安倍晋三的领导下已转化成一个更加强势的国家。这种转变让中国民众想起了日本在二战时期的侵略行为,而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美国一直在充当鼓励日本的角色。华盛顿支持东京的举措——重新解读二战后的和平宪法,以允许军队携手盟军在国土之外采取行动。华盛顿鼓励安倍晋三采取更加积极而强势的安保政策,比如逐步强化日本军队。该举措可能会使日本本属先进的空军及海军实力进一步增强。华盛顿还声称,美日安保联盟适用于东海的岛屿争端;美国军队已经加强了与日本军队在该区域的合作。

这些举措说明,虽然美国宣称保持中立,但它不仅支持日本在岛屿问题上的立场,更重要的是,它还鼓励日本采取更加强势的对华政策。北京感受到了压力,要保持并加强在东海的巡航工作,以抵抗美日联合力量。

在实现长久和平之前,当务之急是防止小冲突演变为失去控制。北京和东京应该为各自的巡逻船制定严格的避免挑衅对方的指导原则。中国和日本的海事部门应该设立热线,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在将要发生意外冲突时,避免出现误判和升级的状况。两国还应该严禁本国公民登上争议岛屿,因为此类行为势必会促使另一方做出反应。

中日两国最终需要依靠自己来达成长期协议,但在协助创造达成此类协议的环境方面,美国扮演关键角色。在这件事情上,美国需要做的是袖手旁观,而不是采取行动。对于华盛顿来说,避免直接介入争端就是一种帮助。美国不应当在主权问题上站队,或者试图充当仲裁者。华盛顿应避免公开承诺为日本提供军事支持,因为安倍晋三领导的政府可能会将此类支持当作空白支票,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美国所能做的最具建设性的事情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使东京正式承认存在这一主权争端。

解决岛屿冲突的最有效且最实际的长久之计是,达成协议,其中完全将主权问题搁置。换句话说,就像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样,中日两国应当求同存异,向前发展。

日本应走出第一步,承认岛屿主权存在争议。如果东京率先表态,那么北京就可以建议完全搁置争议。为了保持这种状态,中国和日本可以制定“三不”原则:不进入争议海域、不登岛、不飞越岛屿上空。

奥巴马总统本周的东京之行是推动达成协议的一个契机。没有奥巴马的鼓励,中日两国在东海的僵持局面可能会继续上演,从而破坏地区稳定,抑制中美关系的发展。

钓鱼岛没有多少实际的战略或经济价值,不值得为此而破坏世界三大经济体的关系。现在,是时候把这一问题收回搁置了。

吴心伯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他的文章收入了《激辩中国:美中关系十谈》(Debating China: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in Ten Conversations)一书。翻译:许欣(纽约时报中文网)


    进入专题: 中日东海之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地区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429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