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民主化过程必伴随冲突甚至流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35 次 更新时间:2013-12-03 21:36

进入专题: 民主化  

杨光斌 (进入专栏)  

 

如果把民主视为“共同的善”,任何人都不能对民主说三道四。中国人的民主观接近于“共同的善”。一百多年来,我们总是对民主的期许太高,以为民主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民主在政治生活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政体,是一种调整根本利益的政体。和君主制和贵族制一样,民主本身就包含着内在的冲突性。从第一波民主化到民族解放运动,民主化都带来国内和国际冲突;而当民主遭遇伊斯兰主义时,民主所带来的冲突几乎难以调和。因此,我们需要修正对民主的一系列认识。

我们关于民主功能的认识基本上来自“自由主义民主”。据我理解,自由主义是一套政治哲学,是关于个人权利的学说;而民主则是一种政体,是关于大多数权利的主张。战后西方把个人权利(自由)和大众权利(民主)的两种不同的学说揉和在一起而成为“自由主义民主”。在西方人看来,“自由民主”的鼻祖是洛克。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洛克主张财产权时,他正在贩卖奴隶,因此他所说的财产权决不是普罗大众的权利。

“自由民主”的诞生对于文明史有什么样的影响?答案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日不落帝国”殖民体系的形成,就是洛克式自由主义即财产权扩张而形成的冲突性国际关系。比如,鸦片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840年而不是更早?其实,英国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贸易逆差,从而向中国走私鸦片。1832年宪政改革是英国历史的分水岭,新兴资产阶级上台让英国对外政策变得更强硬更具扩张性,从而强势主导了对华政策。这就是自由主义民主在国际关系中的生动写照。“自由民主”诞生后,世界秩序不是更安宁了而是更有冲突性了,欧洲、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

有趣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行“民主和平论”,即民主国家之间无战争。这只是民主国家的部分故事,并不讲英法长期争霸的历史;也不讲都是代议制民主国家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即使是所谓的自由主义民主国家日本,也会导致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

为什么是这样?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民主的性质。冷战时期,两大阵营都赋予民主太多光环和使命。比如,民主有利于和平、稳定、经济增长、反腐败、治理……这些都是来自发达国家“经验”的观念性臆造。

确实,今天的西方民主国家之间更和平、政治相对更稳定、腐败相对较少、治理也不错。但这些都是民主之功吗?更少战争,根本上是因为西方国家之间打怕了,一战二战都是白人之间的战争;政治相对稳定是因为宪法政治和福利国家建设;政治清廉更不是民主之功,而是阳光法治和完善的行政体制;经济发达是因为有先发优势、市场经济、法治保护的产权,乃至对他国的殖民掠夺,而太多的民主并不利于增长,这已经是经济史常识。一句话,西方国家发展得好、治理得不错,绝对不能一揽子归功于选举式民主。

今天西方国家的难题恰恰来自其民主体制自身。比如,美国分散的权力结构使得美国已成为“否决型政体”,别说难以凝聚大多数意志干“大好事”,就是“大坏事”也难以对付,比如在枪支管制问题难以形成多数意志,结果每年任由3万多人死于枪支泛滥。民主与治理的关系并不是传说中的正相关。

这就要求我们审慎看待民主的性质。如前,民主作为一种政体形式具有内在的冲突性。南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最后陷于民粹主义政治而难以自拔。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实现了,结果企业家用脚投票,国内经济出现问题了。中东地区多数的暴政则以教派形式表现出来,结果是赤裸裸的暴力冲突。民主制是关于大多数参与甚至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实现条件比其他政体要多要高,其中最关键的是同质性条件。当民主出现在异质性结构中,如贫富对立的两极社会结构、民族仇恨的国家、教派冲突的地区等,冲突必然发生。

根据世界民主化成败经验,民主的同质性条件至少有三个要素:一是“国家性”,即对同一个国家的认同,被林茨等学者当做民主成败的前提条件。先发国家的民主是在同一民族内进行,而后发国家则是多民族的事。不是说多民族国家不能搞民主,但至少有多元一体的“国家性”认同。二是共享信念。连自由民主的代表学者萨托利也说,没有政治观念上的共识,党争是很危险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不管是什么党,信奉的都是法治和以自由主义为基调的意识形态。很多国家恰恰是因为缺少共享信念而内斗不止,甚至导致国际冲突。三是平等性。民主本身是社会平等化的产物,平等性是同质性的首要条件。在托克维尔看来,美国基于平等的社会自治本身就是人民主权的生动体现。很多失败的民主化转型就是因为社会结构极端不平等。在不平等的社会结构里,民主不过是民粹主义的另一种说法。

世界未来的冲突将发生在不同形式的民主国家之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成为民主国家,但不可能都是“自由主义民主”,有中东伊斯兰主义民主,南美式民粹主义民主,还有中国式民族主义民主。这些形式的民主强调整体性权利,与强调个体权利的自由主义民主必然冲突。人类追求民主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但民主的内在冲突性决定了民主化过程伴随着冲突和流血。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类为了自己当家做主,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来源: 环球时报

进入 杨光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民主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01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