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森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探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3 次 更新时间:2013-10-31 23:26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刘洪森   田克勤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命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呈现出:改革与建设相互伴随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继承与超越深度结合创新发展的理论特色、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民族特色、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和平发展的时代特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特征;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也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立足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性论题。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与建设相互伴随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

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实践的需要,苦难的中国人民才在“诸路皆走不通”的情况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救国的良方。正是由于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才会在“异国他乡”获得勃勃生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改革开放的启动为契机的,同时它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0多年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筑了宽广雄阔的平台。“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历史一再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要是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这一主题经历了从否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到回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否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3],同时,对这条道路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3至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被明确提出来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党的十六大省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直接表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重和凸显了“中国特色”。党的十七大在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这表明党在基本厘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前提下,致力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对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使改革与建设相互伴随、紧密结合,贯穿于科学发展之中。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充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精神。无论是改革还是建设,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世纪新阶段,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色,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继承与超越深度结合创新发展的理论特色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但理论的指导不是一劳永逸的,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列宁也强调,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随后,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使中国丰富的实际不断马克思主义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新时期“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指明了根本的方向。”[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形态,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先导,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另辟蹊径,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8]。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走共同富裕道路。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建设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建设方面: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等。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开创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邓小平曾评价到:“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要继续发展。”[9]

继承与超越是统一的。继承并非抱残守缺,抱残守缺必会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超越亦并非另辟蹊径,另辟蹊径必会导致改旗易帜的邪路。新世纪新阶段,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色,就要坚持继承与超越的统一,不断增强全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继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和谐发展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理论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排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凝聚力、向心力。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又使当时一些西方政治家欣喜若狂,他们欢呼所谓“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大失败”,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新世纪新阶段,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各种思潮粉墨登场,企图否定改革开放,改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给各种错误思潮以有利的回击,凝聚了党心,并确保了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核心主体。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人民性特点。首先,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体现了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的显著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围绕着人民展开。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大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关注民生,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幸福。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些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与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的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也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现实的利益问题。马克思曾讲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就是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提出切合实际、针对性强、满足群众需求的科学答案,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种越少从外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硬灌输给人民,而越多由人民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的方法,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民的心坎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的形式转为中国的形式,从西方的语言转化为中国的语言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党的优良传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范畴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内涵,提出了诸如小康、和谐社会、不折腾、中国梦等耳熟能详的判断,使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能够和乐于接受,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切感和亲近感。

党性和人民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新世纪新阶段,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就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和谐统一,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四、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和平发展的时代特色

准确把握一定历史时期世界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列宁曾指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那个时候到20世纪70年代,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发生了世界大战和一系列抗击外来侵略、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尽管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日益增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要特征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去思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是中国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历史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曾为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但进入近代以来,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的敌视,经济上的封锁;尽管我们曾一度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建立联系,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也不得不中断了。在总结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时,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4]202,“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78。从现实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3]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373此外,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国际环境。局部战争、恐怖主义蔓延、领土纠纷等都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突出贡献。中国人民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了世界的进步。经济上,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以来,中国通过购买别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债券等形式,为走出危机困境提供实际支持。国际事务上,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不渝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无论是同大国关系的巩固发展,还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无论是调解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是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都秉持公道,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下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并存、通过竞争与合作相互包容而不断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的发展繁荣同世界的发展繁荣密不可分。新世纪新阶段,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色,既要着眼于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价值和中国意义,又要以全球化的视角透视世界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实践特色是基础,理论特色是指南,民族特色是精髓,时代特色是动力。它们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特征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6]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

[7]阎治才.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8.

[8]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求是:2008(7):9.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2]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92.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作者单位:刘洪森,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10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东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