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中国的绿色发展:机遇、挑战与创新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28 次 更新时间:2013-10-24 21:40

进入专题: 绿色发展  

赵建军  

 

摘要 实行绿色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破解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摆脱目前能源困境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很多因素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对于中国的绿色发展而言是一次机遇,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战略部署,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克服不利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来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不断前行。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技术观念制度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行绿色发展。之所以如此重视绿色发展,是基于以下原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实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包含了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核心思想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并使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目标是建立节约资源的经济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高度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则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提倡保护环境,降低能耗,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

破解日趋严重的的生态问题需要绿色发展。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也如同世界其他工业化国家一样,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越来越多的耕地、草原、森林及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生态问题,并呈现出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工业垃圾、城市垃圾与日俱增,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碳排放量增多,大气污染严重。因此,中国生态的日趋恶化强烈呼吁和谐的绿色发展。

摆脱目前的能源困境需要绿色发展。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正朝着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的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方向发展。相比而言,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能源结构层次低下,属于“低质型”能源结构。同时,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煤炭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利用率较低,其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与能耗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能源安全存在隐患,石油进口已超过50%,一旦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发生变化,或者时局动荡造成运输线路的不畅,都将严重威胁我国的能源安全。

在如此严峻的能源形势面前,我们只有尽快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改用高效、低碳的清洁能源,方能提高效率、减少污染,消除安全隐患,因此,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很多因素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对于中国的绿色发展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机遇。首先,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保障。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当代,就是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一面旗帜,日益深入人心,并落实在每个地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具体体现在: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正逐渐形成,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环保产业得到大力支持。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和战略部署保证了中国绿色发展的顺利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持续推行,将会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传统以煤炭、石油为能源的“黑色”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步入“绿色发展”的轨道。

其次,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是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技术作为支撑,人们通常把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统称为绿色技术,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等。①

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各国、各地、各企业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又加速了这种不平衡。这样,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即资源在全球内的重新配置成为必然。

近年来,中国通过与其他世界环境大国的合作,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为中国的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带来机遇。中国的环境标准已逐步提高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有更多机会参与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合作,促进环境友好技术的转移,使中国获得更多的国际社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我国现在掌握的部分绿色发展技术基本上与世界同步。如,绿色能源最重要的风电、核电、智能电网,以及低碳技术、高速铁路等,我们都具备与世界一流国家竞争的优势(当然在关键技术领域仍有较大差距)。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行动中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努力提升中国的绿色竞争力。

再次,健全的信息网络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改善城市环境、各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网络的健全,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环境检测体系和应急系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使得环境管理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保障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地开展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等。

环境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建立起了科学的环境检测系统、环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系统,通过信息化把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系统和社会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社会发展。

最后,区域与行业示范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那种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忽视行业间的差别,主观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的作法,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推进绿色发展亦是如此。将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作为示范单元,对其采取特殊的政策,使其优先发展,以此树立样本、总结经验,从而带动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生态省(市、区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环境模范城市、循环经济试验区、主题功能区划分等试点示范,所取得的经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决策者所接受,并开始吸引更多的目光,这种区域发展新理念正成为一股浪潮,席卷着神州大地。

在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一些传统的资源城市,注重技术创新,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形成了节能、减排、提升附加值的资源开发产业绿色链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一些地方在发展举措上尊重科学、统筹安排,实现了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双赢。行业示范增加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纵横融合、区域示范凸显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行业联动和区域互动,大大提高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可复制的范本效应。

中国绿色发展的挑战。第一,认识不清与观念落后。在绿色发展观念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和法规扶持、规范企业的活动并大力提倡绿色发展的时候,我国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仍很淡薄。一方面,由于绿色理念是一个舶来品,加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特别是在社会宣传上力度不够,因此环保意识远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环境问题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部分公众由于缺乏个人关注或信息来源的相对狭窄,使得他们对绿色发展的目标、内涵和要求都模糊不清,进而不会有意识地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措施出台相对滞后。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发展的思想还没确立,政策决策部门难以制定出绿色发展的整体策略;有些地方政府虽然制定了本地区的绿色发展规划,但对绿色很少提及,缺乏发展的前瞻性。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在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绿色发展、了解其内涵、目的及最终目标乃是实现绿色发展行动的第一步。因此,加强认识,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第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滞性。长时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即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收益、高速度低质量。这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虽然经济增长方式上出现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提出了“探索新路子”、“转变发展方式”等战略思想,但是,传统“三高三低” 的增长方式却依然存在。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经济方式的转变存在诸多客观因素。首先,特殊的资源禀赋结构使得粗放型增长方式得以产生和延续;其次,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强化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惯性;再次,重速度轻效益的思维定势拖慢了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最后,人口压力和就业问题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绊脚石。②

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逐步实现转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的清除和改造。毋庸置疑,这使中国的绿色发展进程不得不放缓脚步。

第三,国内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由“黑色”到“绿色”、由“高碳”到“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如,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较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③对中国而言,显然是一个沉重负担——这还不包括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生的巨大成本。另外,我国的科技创新进程较为缓慢,诸如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对绿色科技创新的制约;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环境管理造成的疏漏,进而影响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费用投入的信心。

 

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创新之策

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必须以新理念催生新制度,以新制度保障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克服不利因素,改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来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不断前行。

倡导低碳观念,普及绿色发展常识。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发展宣传和科普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普及绿色发展常识,使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了解绿色发展的概念和要求,提高对低碳生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其次,在宣传内容上重点强调碳减排知识,提高人们的碳减排意识,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碳减排的贡献,以此鼓励他们主动地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第三,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引导消费者实践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用方面做起,大力倡导低碳消费。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科普周、科普节等活动,加深节能减排的理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和意识。

细化规章制度,落实绿色发展方略。“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实行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社会。为贯彻落实这一发展方略,我们需要建立和落实职责明确、执行有力、奖惩分明的目标责任制,把绿色发展的各项任务量化、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层层分解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对不同区域和行业确定的重点发展项目实行地方领导负责制,并从中挑选出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对经济结构转型拉动作用大的项目成立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建立不定期督查调度制度,成立考核监督委员会,加大督查通报的力度和密度,定期召开项目工作讨论会,督促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实行公开问责,强化责任追究。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首先,发挥政府优势,利用政策支持。政府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部署科学的绿色发展战略,明确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目标。制订科学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围绕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综合节能五大板块成立相关的领导、监督、检查小组,专门从事新能源产业的政策研究和落实工作。其次,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企业是竞争的主体,新能源产业发展应强化现有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组织功能和创新示范效应。再次,加强相关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良性发展。一个产业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其关键是看大中小型企业构成结构是否合理,相关的服务性机构是否健康发展。为此,需要以战略的眼光,采取可行的政策措施,扶持发展一大批产业特色鲜明、能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并重发展。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如物流业、仓储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前两种产业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而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则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较好的软环境支持。政府应制订和实施推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区域性法规或政策文件,明确发展对象,制订发展计划,完善资金、企业行为等重要环节及其运行机制,以确保新能源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业政策的权威性、系统性、持续稳定性和协调性。高度重视并强化产业技术竞争力,制订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战略,确保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实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鼓励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新跨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绿色技术在防治污染、回收资源、节约能源三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市场。因此,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也必须着眼于这三个领域。

首先,鼓励终端技术创新,对产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公害事件的发生;其次,鼓励再生技术创新,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次,对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技术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第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加强与国外环境大国的交流与合作,引进绿色技术或联合攻关绿色发展难题;最后,鼓励内部处理术创技新,即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在有效利用资料的同时对产品进行开发,首先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将对环境有利或不污染环境作为出发点,对原材料选择、设备投资、销售方法、废弃物管理及再生利用等多因素进行统筹考虑。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对水电、风电、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既节省了能源,又不污染环境,还能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率。

西部大开发要做好绿色顶层设计。西部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资源丰富、生态脆弱的地区,推进第二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和谐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国家战略。但西部的快速发展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必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西部各省(区)、地(市)、县都必须按照十二五国家规划要求和目标,作出具有本地区的绿色发展规划。有效规划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化趋势,西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成为西部崛起的重要产业支撑。目前,新疆已经明确提出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绿色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AZX002)

注释

1、王建华:“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科技与管理》,2006年第3期。

2、曾亿武:“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困难——基于路径依赖的分析视角”,《人文社科论坛》,2010年5月,总第166期。

3、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

参考文献

侯伟丽:“21世纪中国绿色发展问题研究”,《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5月,第24卷第3期。

冯之浚、周荣:“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年第20卷第4期。

王赞信、卢英、武剑:“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与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

赵凌云、操玲姣:“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总体性危机及其转变”,《江汉论坛》,2010年4月。

杨英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新东方》,2008年11月。

王金南、曹东、陈潇君:“国家绿色发展规划的初步构想”,《环境保护》,2006年3月。

张运河、梁玉国、张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能源结构优化”,《价值工程》,2011年。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Zhao Jianjun

Abstract: Green development is a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v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getting out of the current energy predicament. It can be called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new perio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and many social factors are in an unstable state, which create opportunities and also present many challenges for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must maintain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hange the strategic arrangements, make full use of the current advantages, overcome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and transform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so as to move forward with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Keywords: gree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ncept, system

【作者简介】

赵建军,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科技哲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自主创新。

主要著作:《全球视野中的绿色发展与创新》、《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0月上

    进入专题: 绿色发展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86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