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中:《被围困的社会:转型中国的政治想象与乡村理解》(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9 次 更新时间:2013-08-31 11:37

进入专题: 刘晨  

谢立中 (进入专栏)  

本书的作者刘晨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希望我能为他的新作写一篇序。我欣然应允。

说实话,我和刘晨从未见过面。我和他之间的交往途径只限于电子邮件。因此,至多只能算是“神交”。我之所以愿意为他写这篇序,完全是为他执著的问学精神和强烈的社会关怀所感动。

大概一年多前,我开始收到刘晨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最初的一份邮件,好像是将他写的一篇题为《被围困的社会》的随笔性文章发给我看,之后便是断断续续持续一年多的邮件往来。有些时候是他将自己新写的文字发给我分享(收在这本集子中的文字,有不少便是他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我看过的。我在这里谢谢他对我的信任,使我能对他的一些大作先睹为快),有些时候他也和我讨论一些问题。由于杂务(公务加私务)缠身,对于他发来的电子邮件我并未能一一作复,只能对一些涉及主要问题或事项的邮件进行回应。但即使如此,小刘并未有灰心,而是一如既往地给我发来邮件,或让我分享他的学术思考和读书心得,或与我一道探讨某些他认为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在求知之路上其精神之执着,令我钦佩。

收在这本集子中的文章,一半是刘晨自己独立撰写或与他人合作撰写的研究论文,一半是他自己的学术随笔。前一部分内容涉及到“网络政治”和“乡村治理”这两个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受人关注的主题,体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且多数文章都采取了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展开作者自己的学理分析,使这些文章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后一部分内容涉及的内容则更为广泛,既有对“网络政治”和“乡村治理”等现实主题的继续,也有对吉登斯、哈贝马斯、鲍曼以及盖尔·约翰逊等学术大家的解读,甚至对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观点的问难。虽然难以说这些文章有多么高的“高度”和多么深的“深度”,但至少对于我来说,还是从这些文章中学习到了不少的信息和知识,再一次印证了“开卷有益”这几个字。

在与刘晨的邮件往来过程中,我就已经惊讶于一个硕士研究生能够在学术性创作上如此涉猎广泛而且多产!在翻阅了这本文集之后,这种感觉自然是更加强烈了。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到哲学,作者几乎都有涉猎,且兴致所至,似乎都能有所收获。不过,在欣赏作者的才华之余,我也一些担忧,这就是:作者的才华是否会过于“横溢”?

多年前,我曾经从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的陈平原教授那里听到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陈教授大学毕业准备报考研究生之时,给自己心仪的导师写了一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和表达希望有机会继续深造的心愿。导师看过信后给他回复说:(大意)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到,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有才华固然是好事,但才华“横溢”可能就不好了。言外之意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的才华限制在一个范围内,才有可能作出不凡的业绩。如果让自己的才华“横溢”了出去,即使有才华,也可能最终一事无成。

陈教授讲的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如此解释过“才华横溢”这一短语。但闭目一想,又觉得这一解释不仅别具一格,而且的确富含启迪。因此,我愿意将这故事转述于此,算是与刘晨共勉吧。

2013年5月15日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导、教授)

《被围困的社会:转型中国的政治想象与乡村理解)(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8月),作者:刘晨,定价:32.00元

目 录

序/1

第一部分:学术论文

第一章:网络政治与腐败治理/3

政治腐败新治理:“递罪逻辑”与微博抗辩中的群众监督——以“带病提拔”的微博举报事件为中心/3

政治生态社会化:微博反腐的合法性困境及出路——基于“雷政富案”等十个案例的实证分析/8

网络反腐:腐败治理的非制度选择与本土化实践——基于“同行反腐”与“非同行反腐”的案例比较分析/18

政贬抑或法治:“十八大”后反腐路线的内在逻辑——基于十四个官员腐败案例的分析/27

政府官员的“语言腐败”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37

政治公正的迷失:微博社区内的群体抗辩与权力紧张/43

网络暴力:“多数人的暴政”与言论自由的滥用/48

第二章:底层抗争与乡村治理/55

底层社会“抗争性政治”研究反思性述评/55

男女两性抗争行为特征比较与分类治理的可能——社会性别的视角/66

结构性合作视域下的农民被治理研究——基于对酒泉市西峰乡Z村的实证分析/73

乡村治理:公益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及其困境/82

第三章:乡村建设与社会保障/92

中国城乡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变迁研究综述/92

中国农村养老观念与态度的嬗变研究综述/98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的再研究(1949—2011)/106

非制度性贫困:再社会化与反贫困研究——基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115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农村生态安全分类治理研究———以“镇海经验”为中心的再考察/122

第四章:社会学理论\方法与实践/147

“后帕森斯时代”与“吉登斯时代”的关联性探析/147

社会学的方法论:演绎与尝试——基于“后社会学”的探索/154

第二部分:学术随笔

第五章:乡村治理与国家建设/163

政治与想象:乡村治理三十年的反思——兼论乡村治理研究走向及其他 /163

政府治理与乡村治理/170

乡村治理中的“语境”纪事/172

乡村治理三十年:底层叙事的“翻开逻辑”/174

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富农治村的困境/177

乡村治理的转型:从理论治理到技术治理——一个试错性的尝试与实践/180

乡村治理:村民自治与原子化的乡村/182

农村社区信息化与乡村治理/185

国家建设中的乡村治理:现状与焦虑/188

第六章:农民上访与权利诉求/190

农民上访:从利益诉求到权利诉求/190

农民上访的政治允许与其他/193

农民上访与选择性治理/196

后税费时代的农民上访激增辨析/199

第七章:农民利益与农业社会/203

“弱者的武器”何以失效/203

论城乡统筹发展:农民迁徙自由刍议/206

底层社会的抗争性与研究路径/208

何以抗争:底层社会的抗争类型/210

农地冲突:土地产权与农田市场化/213

农民与公民:为何不能对等?/217

浅析乡村债务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220

身份的焦虑:中国农村改革之思/222

失序的农业与经济社会——读《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序/224

网络抵抗:村民维权的一种新模式——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大东村村民网络举报信》为例/227

被围困的社会/232

社会场所中的行动理性——基于安东尼·吉登斯与哈贝马斯的分析/236

附(一)“成人”的哲学与哲学的“成人”——基于邓晓芒《“成人”的哲学》反思考/238

附(二)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246

附(三)于伶:人们不能只靠面包生活/249

后 记/253

进入 谢立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刘晨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19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