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林:费孝通的另一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78 次 更新时间:2013-07-14 22:44

进入专题: 费孝通  

白中林  

67年前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激烈竞争的时刻,争的是中国要走什么道路:国民党提倡的是“独裁专制”的训政之路,共产党提倡的则是“民主政治”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在这政论纷呈的关头,有本小册子颇为畅销,半年之内连续3次再版,这就是费孝通先生的《民主·宪法·人权》一书。某种程度上,这本小册子起到了普及民主政治常识的作用。而今,三联书店将此书列入“中学图书馆文库”再次出版。

费孝通的政法面孔

改革开放后,我们所熟悉的费孝通更多的是以“志在富民”的面貌展现给大家的。即使是《江村经济》、《生育制度》这些费先生早年的经典著作,给我们呈现的更多的是一个社会人类学家的费孝通。前些年,那本在法学界为提倡法治“本土资源”的学者大力推崇的《乡土中国》,似乎又给人一种费孝通先生反对法治的印象。

实际上,费先生对民主法治并不陌生,翻看这本《民主·宪法·人权》就会发现那个为当代民主法治布道者所传诵的“磨坊主的故事”,早已经被费先生娓娓道来地讲出了。这里呈现的是费先生的政法面孔。如此一来,本土资源论者与西方法治论者之间的争论在费先生这里完全可以达成了和解。

当然,说和解是一种笑谈,因为费先生不是一个分裂的人。乡土中国是费先生所处时代变革的起点,“作之民”和“志在富民”则是费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识到费先生的另一面,并不是要讲什么矛盾的费先生,相反是要看到全面的费先生。

别具一格与姑备一格

回到《民主·宪法·人权》这个小册子,我们会发现,这并不是一本有着什么高深理论创见的书,甚至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相反,这类似于美国革命时期潘恩的《常识》一书。但正是在常识中透露着睿智与洞见。例如费先生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观察,如同当年托克维尔带着法国的问题去观察美国一样,都在寻找民主政治的民情基础。

另外一个可以对比的例子则是数年前,林达出版的“近距离看美国”丛书,如果说林先生是讲故事的高手,通过一篇篇长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美国民主政治建立过程的细微之处,那么费先生在这本小册子则以对话和唠家常的形式,把民主政治的精义用大白话说了出来。

如果要给这本小册子一个描述的话,那就是“别具一格”,这是相对潘光旦先生称呼当时国民教育的“公民”审定教材而言的。潘先生戏称当时的“公民”教材是“姑备一格,宁滥勿缺”,而费先生此书一出完全可以作为“未经国定的公民读本”。

潘光旦在该书序言中交代国定公民读本最大问题在于国家、政府、人民的概念和现实中国家、政府的权力及人民的权利是两张皮。费先生故事后的按语揭示了关于政党的平凡真理:“民主国家的政党不是一个做官的,或者想做官的集团,而是整理民意,推举人才的政治机构。”

潘光旦、费二哥与孝弟

读完此书,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有两个人对费先生的政法理念影响比较大,这就是作序的潘光旦和文中人物的“二哥”。大家对潘光旦比较熟悉,经常可以在费先生的得力之作前后看到潘先生的序或跋。比较著名的当然属于潘先生为费先生《生育制度》所做之序:“派与汇”。某种程度上潘先生还开启了费先生的政治生命。因为潘先生不仅是费先生加入民盟的介绍人,也是费先生为民主而奋斗的鼎力支持者。

作为李公朴和闻一多的同事,费先生在“李闻惨案”前夕,曾经疾呼:“我请求你们大家不要害怕——让我大声疾呼,用我的声音压倒枪声……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

谁是“二哥”呢?他就是在文中喊费先生孝弟的费青,解放后曾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德国的法学博士。虽然在现实中费先生积极地为民主法治呐喊,但是在这本小册子中,正是他二哥费青教授为民主法治除了魅,防止了费先生滑向教条的法治神圣论。

当费先生讲述了一个法治象征的磨坊主的风车故事后,二哥却反过来用费先生所熟悉的人类学补偿理论解构了风车的故事。二哥认为这个虚构的故事,恰恰说明了德国法治的失败。虽然德皇滥用权力给国民以实质公正,引来了人民的欢呼,但是这个风趣和有实力的德皇却埋下了德国法治的悲剧。

对祖国、对人民的爱不是亢奋的呐喊,也不是死命的抨击,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举重若轻地去实践这些理念;当内在的信念被压制时,也要坚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当掀开志在富民的面纱,你同样能发现费先生乡土中国般、为现代公民理念而奋斗的执著和努力。

来源:《法治周末》2013年6月27日第22版

    进入专题: 费孝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70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