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隆:如何看中国文化的崛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6 次 更新时间:2013-05-13 10:55

进入专题: 文化崛起  

刘宇隆  

郑永年教授最近有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崛起》,就这一命题讨论的前提是:中国文化之崛起乃必要之事。目前,类似的研究不少,我倒有一问:中国文化真的有必要崛起吗?或言,我们应怎样讨论中国文化的崛起?

郑教授的这篇文章谈得还不能算是中国文化的崛起,而其实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每当出现“1840年”这个年代,再想从纯文化角度谈论“崛起”的学者也休想控制好命题的外延。当然,你也可以说:不存在“纯文化”这回事,中国文化的崛起就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即便我们采取文化的狭义概念,也会发现:“崛起”是个很不容易掌控的话题。这个话题为何不易掌控?

首先,那些用于宣判中国文化是否崛起的标准值得怀疑。文化崛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文化嘛,软实力是也,一国的商品能走向全世界,他们的价值观也会随之走出去。但我们看看历史:古罗马的皇帝视中国来的丝绸为至宝,但并没有提出:要不我们罗马人试试汉朝的政治制度,哪怕试试他们的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在今天,好莱坞、麦当劳等等涌进中国,我们消费得不亦乐乎,可自由主义、三权分立那套想真正打开影响,不知困难多少倍。一国的商品漂洋过海并不难,在今犹是,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化已经崛起了,因为我们只在历史上很短暂的几年是贸易逆差,而中国人的吃苦耐劳、逆来顺受更随着“中国制造”为全世界所知;而美国文化恰恰没有崛起,他们的商品固然进来,价值观还在我们的安检门前堵着,等着宽衣解带,受一寸一寸的排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并不只有中国官方拒绝美国文化、美国价值观的输入,中国的国民对他们的那套也是相当挑剔的。尽管网上有很大的声音呼吁民主,但美国式的民主,很多人觉得在中国会水土不服,我们必须加入“中国特色”。可如何操作下去?前面无论怎样拍胸脯,此问一出,也要闪烁其词。总的来看,从消费的角度寻找文化崛起的标准是靠不住的。消费品本身就是一个终端,它隐去了太多真正具有文化意味的东西。当今的消费品还和当年的丝绸、瓷器不同,虽然都在标榜其艺术化的设计,但本质上不是艺术品,在营销的导向下,人们对它迅速感兴趣,而对它是怎么来的毫不关心。

文化崛起的标准还会是什么?也有人说:一国文化被接受的程度。在这个角度,中国相比美国,与先前站在消费的角度看完全掉了个个。显然,不只是中国人,全世界人都在被迫进入美国人的文化模式,媒体的风格也好,娱乐的方式也好,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思路等等。我们倒不必不忿,从历史的大视野看,美国担当这一角色是充满意外的,中国曾有机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梦幻大国,但人类文化模式趋于统一则毫无意外,取决于生产力的革命,沟通方式的革命,社会价值观的革命等等。问题是:我们就因此认定美国文化已崛起了吗?人类文化模式趋于统一是看得见的,所谓的美国文化其实是各国文化,美国精神是一种普遍精神。自由民主人权等等,都已作为普世价值,言下之意:不是你美国人的贡献,是人类走到这一步的必然。造物主决定把某一名山大川放在哪儿是他的事,我们作为人类谁摊上谁骄傲;命运女神、历史女神一样,我们作为被选择对象同样是很被动的。如果以美国文化的被接受程度较高论美国文化的崛起,全人类都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崛起了,只是美国人代表我们上台领奖。

再而,如果以一国文化被接受的程度论,我们必须看到:不同国民之间,相互了解是极其肤浅的。常常是还没怎么认识,出于人的善性,已经接受了你。我们说中国文化的崛起,如果以五湖四海唱京剧、背《论语》、写方块字这些来判定,可以断言:永远不会有那一天。中国文化今天的大格局早在两千多年前已形成,世界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认识中国,但他们到今天对中国文化还是普遍无知,且谈不上什么认真的好奇的。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比1840年那时候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多。属于你民族的那一套,就安安心心地储蓄在民族文化的银行里,不要苛求拿它去贩什么高利贷,能慢慢地贬值就已经很不错了。一切拿本民族文化贩高利贷的做法都属于和国际“硬接轨”,拉郎配似的,全不在乎两厢情愿。能与中国文化产生共鸣的国家,遍看世界,不能说一个没有,起码不太多。事实上,我们对人家的文化就那么关心吗?也不是,大抵凑热闹而已。总之,我们很难以中国文化被接受的程度来作为中国文化崛起的标准,在普遍的以之为中国文化崛起的年代,中国文化的实际影响还是限于亚洲的几个地方。美国、欧洲的文化为什么相对容易?一方面要多谢命运女神、历史女神的选择,他们是现代化快车的第一批乘客;一方面,客观上,欧洲也好、美国也好,要么联邦,要么邦联的,分出了许许多多相似度极高的文化区域,这些区域彼此联系,又轻度隔膜,既能保持特色,又在精神上比较统一,给外人看来:文化的盘子很大,花纹又精美。中国文化的统一度太高了,尤其宋以后,给人的印象:这是一面墙,是一座长城,格局恢弘,但每一块砖都差不多。《红楼梦》之类自外于主流,不甘于做长城一砖的,实在少之又少。

除了怀疑评价崛起的标准,其实我还想问:为什么所谓的崛起,单单缺少自我的认同?非得是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文化,不论中国的商品还是中国的艺术,而不能想一想:其实中国人自己认同自己的文化,就已经是一种崛起了。是的,我想请各位抬眼的正是这内在的认同。

我不认为今天的中国人有多么认同自己的文化。这里还有一个前提要探讨:今天的中国文化,即那个等着被认同的中国文化,其血缘是追溯到古中国还是马恩列斯毛,或者难听点,根本没什么血缘,是一头沾着祖宗的血的野兽,而身在现代化、现代性的牢笼中?不好下这个结论。那,今天的中国人,更愿意认同具有哪一种血缘的中国文化?

这里披露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也是很肤浅的,所以根本别想着怎么放债给外国人,银行的金库里很可能就剩财富的传说了。在这种心灵背景下,我们对文化血缘的选择不会统一——曾经阔气的要复古,即回到马恩列斯毛的棋盘里;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并不惮于做一头只会舔伤口的野兽;未曾阔气的要革新的,可什么是新的呢?古典的东西挺新鲜,于是有国故派;西方的也新鲜,于是有洋派。中国人看中国文化,如今大抵如此,大抵。

这就很难产生内在的认同。各家有一套文化的仪仗,虽然旗子都是“中国”,但你是锣鼓点,我是交响乐,他是《春天的故事》……所谓中国文化的崛起,根本就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崛起,多少人利用这崛起的口号、旗号,倒行逆施其并不邪恶,然而深陷无知的用心。探讨中国文化的崛起其实是个并不知从何下笔的苦事,你能说马恩列斯毛的那一笔资源就不在中国文化里面吗?未免狭隘。但回到古典去的话,多古才叫古典呢?五四怎样?乾嘉怎样?《红楼梦》怎样?前七子、后七子怎样?……近代以来,尤其建国以来,中国文化缺少一批连贯作业的整理者,倒有不少挖空心思的破坏者。

在这以前,五四时的章太炎、鲁迅,另一个路子的辜鸿铭、钱穆、陈寅恪等等,甚至胡适、顾颉刚,都在充当整理者。不管鲁迅同不同意,他是留下《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一系列研究的,间接的还有他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相当于开了一个后门,但没有堵塞前门。更前面,曹雪芹是一个整理者,这个整理者更特殊,不需要与任何人拼成一副文化历史的司南,他自己就是东西南北了。曹雪芹起到的一个作用五四那一代人其实是接力过来的,就是整理中国的语言,再确切些,中国的白话。中国古白话的传统肇极于《红楼梦》,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说话的,各个阶层,各种背景,甚至同一阶层同一背景里不同的性格,《红楼梦》是一部古白话的辞典。整理近代白话的工作就到了鲁迅、胡适的手里,翻译体的白话怎么说,鲁四老爷、灰五婶的白话怎么说,庄木三和爱姑们的白话怎么说等等。白话文的传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而来的,如果能自然发展到今天,不受到革命话语和革命官僚话语的横切,我们面对“中国文化”四个字,可能还没那么难以下手。失去白话文传统,外来语和网络语言大闹现代汉语,我最难过的事就是:上网遇到的是一套严重雷同,同时极其粗俗的语言,到哪里都是“吐槽”;学习、工作中是两套味同嚼蜡、刻板虚伪的语言——学术八股和作报告用语。想要对自己的文化发生认同,起码要有语言上的认同,语言之于文化的关系在此不探讨了,但我们谁都知道:没有语言上的融洽,凭什么去谈文化上的和解?

倒不能说中国文化的崛起完全是中国人会否认同中国文化的问题,也不能说这种认同须以语言上的融洽为前提,文化这件事本身难说必要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文化固然可以作为一种实力,但它首先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总感想。我的想法很简单:让中国文化在中国人中间先崛起;让中国人先爱上,而非不得不用中国的语言。

写于Swansea山中寓所

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进入专题: 文化崛起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90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