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从技术到思想:一种新的历史视角

——读杜君立先生《历史的细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0 次 更新时间:2013-05-06 19:15

进入专题: 历史视角   杜君立   历史的细节  

邓峰  

在喧嚣的图书市场上,杜君立先生和他的《历史的细节》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案例。上市一个月以来,一周售罄,3次加印,连续数周在历史类新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作者的处女作,没有新书发布会,没有签名售书,也没有名人作序和推荐,甚至连媒体宣传也没有,但却受到无数读者的青睐,这说明读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缺乏思想和判断力。

这本严肃的思想类读物的诞生,可以说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中国民间启蒙运动复苏的标志。一个草根思想者,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自由,迅速完成了公民化的自我启蒙,并从阅读走向写作,从渡己到渡人,这是技术改变历史的一个重要细节。事实上,这也是《历史的细节》想要表达的内容。

一年前,我读过一本书,名为《枪炮、病菌与钢铁》,对里面的观点与视角极为欣赏,给人一种清新而独特的感觉。当时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还未面世,我只是从网上浏览了部分章节,就有一种异常强烈的感觉——这几乎是中国版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历史的细节》是一本从“大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物质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的文本,书中抛离各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选取马镫、轮子、机器等三个技术史上的细节是如何深深影响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些历史事件的结局。正如作者所言:“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对新历史和大历史的确认,与其说是大人物改变了历史,不如说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因素或者说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历史——这个‘人类历史’包括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

长期以来,历史研究一直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探讨细节如何影响历史的演变,一种则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来分析历史规律。

在前一种研究中,细节被看得很重,甚至会有人说,细节决定着历史。这种观点有的时候看起来会觉得匪夷所思,不过自有它的道理,因为确实不乏很多历史事件是由漫不经心的细节导致的,只是不能凡事都往细节上推,就像不能简单地认为拿破仑患痔疮导致滑铁卢的惨败。倘若换个说法,认为历史是由无数个细节决定的,那毫无疑问是对的,因为无数个细节汇在一起,自然会构成历史的必然。

在后一种研究中,认为历史是由长时段的种种事件聚在一起决定的,只是这种研究容易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给人感觉历史仿佛都已经决定好了,而人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道理,当它们混在一起,有的时候单个细节更重要,有的时候长时段的社会演变更重要,那么历史便能走出迷雾。

在国内的史学研究中,要么常常充斥着各种历史决定论,使得人的主动性显得徒劳无力,要么则认为历史都是那些帝王将相式的人物决定的,而广大普通民众则显得可有可无。在这种迷雾重重的局面下,《历史的细节》横空出世,无疑是给乏味、局限、单一、机械的“阴谋历史热”注入一股清新剂,让人颇有一种走出历史幽暗的隧道之后,眼前顿时豁然开朗的感觉。

杜君立说,所谓历史的细节,就是打破宏大叙事的传统历史模式,别具只眼、洞隐烛微、见微知著,以不经意的细节别开生面来梳理历史的脉络。在书中,作者既强调某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包括马镫、轮子、机器对于历史的重要影响,又有一种大历史的视角,认为无数人的细节连在一起,决定着历史。同样是历史的细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境遇。在欧洲,它们影响着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正如培根所言: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虽然最先发明它们的中国,除了自诩为文明古国外,却未能利用好它们,别提谷登堡革命,更别提航海大发现,就是连子弹都难以产生,如同鲁迅所感叹的:“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呢?星星之火,未必成燎燃之势。除了某些关键性的细节外,历史的发展还需要其它因素的合力。而古代中国虽最初发明这些技术,却无法利用好这些技术,并造福于社会。换言之,古代中国缺乏一些可以促进技术大发展的因素。

虽然说这只是一本非专业的通俗读本,但不经意之中,作为业余写作者的杜君立用他的《历史的细节》,为今天国内的历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这必将打破长期存在于国内的历史决定论和阴谋史、帝王将相史、才子佳人史。

每一种历史研究的视角,都不免会出现一种问题,即过度看重本视角,而忽视其它的视角。每一位研究者,在研究的历史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和判断,或者说是自己的视角。有了这个视角后,再从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可以符合自己视角的史料,将其往上提。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这些史料的不断发掘,自然导致另一些史料的忽略,因为作者选择史料是有一个视角的。因此,任何一位作者,在面对复杂的历史时,都会有一种偏见,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恰恰是因为这种偏见丰富着史学研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历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每个时代的人都会以本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而这又在无形之中,让历史变得生生不息,永远散发迷人的光芒,因为谁也无法说自己完全看透历史,且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自然需要不一样的历史视角。

在一个历史长期被权力歪曲的国度,《历史的细节》的降临,或许是一种福音,是万马齐喑的历史中的一道星光。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视角,并非历史的全部奥秘所在。当所有的视角汇在一起,当所有的偏见可以自由的对话,那么离历史的真相便会更近一步,历史自会慢慢掀开她那迷人的面纱。

在《历史的细节》朴素淡远的封面上,有一只蝴蝶,鲜明而又突兀地存在着,让人无法忽视,似乎在透射作者的某种寓意。蝴蝶代表着蝴蝶效应,反映一些细节是可以改变历史的。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忽视细节,期待结果,却不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所谓的结果正是由无数的细节连缀而成。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劝告秦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法国年鉴学派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根据长时段的各种事物的演变来看待,因此才会导致在布鲁戴尔的《地中海传》中只有自然气候和农作物的变化,却很少看到政治事件。

这些无疑在告诉人们,任何个体的努力都是很重要的,纵使影响再小,个体力量再弱,都不能妄自菲薄,因为正是有无数个这样的努力,才促成历史的巨变。历史是由当代人决定的,是由无数个弱小个体一起决定的。你的所作所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你所生活的那一片土地。当你多一份努力,这片土地便多一份希望;当你多一份光明,这片土地便不再漆黑一片。

人们常常用时机这个词来断定现在的努力是否合适。可是,实际上,现在是否是历史时机,完全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任何人都无法确定时机是否到来,顶多只能预测,倘若没有现在的努力,所谓的历史时机,便永远不会到来。没有什么付出是不值得的,没有什么努力是完全枉然的,只要你想,你都可以影响你周围的小小的圈子,当更多的人的努力合在一起,世界便因此而改变。

现在看来,杜君立的付出是值得的。《历史的细节》是喧嚣的图书市场中一本难得的好书,信息量极其大,视角独特,文字典雅,通俗易懂,行文流水,尤其是作者那篇自序,让每个草根阅读者都有一种会心之感。对于那些深陷中国旧历史观的人,不管你是否已经完成启蒙,《历史的细节》绝对是一本值得读的书,值得你在漫漫长夜与深沉而敏锐的杜先生进行秉烛夜游地思想对话。

正如杜君立所言,一本书改变不了世界,但一本书可能改变个人,从而改变历史。那么,改变就从阅读《历史的细节》开始。

    进入专题: 历史视角   杜君立   历史的细节  

本文责编:banx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书评与书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6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