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军:中美应深化能源投资合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2 次 更新时间:2013-03-22 15:09

进入专题: 能源投资合作  

涂建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中国和美国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40%。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两国占全球原油贸易份额的37%。中国和美国如果能够携手共建透明而稳定的国内、国际能源市场,将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务实选择。历史上,中美间的能源投资长期受制于两国互信不足等政治因素干扰,但是中美近些年来的新变化决定了两国完全可以在能源投资领域深化合作、实现双赢。

中国能源产业的上游一直被国企掌控,而相关的投资机会基本不会对美国企业开放。而美国的政治环境对中国投资者而言也远谈不上友好,2005年中海油试图以185亿美元高价收购美国排名前十的石油公司Unocal,最后因美国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介入而以惨败收场就是个鲜活的例证。

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为何长期将海外投资的战略重心放在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不过2011年南北苏丹分裂、2012年美国加码制裁伊朗等事件都给中国能源公司的“走出去”战略敲响了警钟,国有石油公司又逐渐将目光重新投向政治稳定、法规健全的国家,中海油前不久以151亿美元成功收购加拿大的尼克森已经昭示出这一变化。

近些年来,中美两国能源国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相互间深化能源合作也更具政治可行性。首先,美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与中海油收购Unocal时已大为不同,2005年美国对外石油依存度高达60%,“石油峰值论”四处蔓延,但伴随着页岩气水平钻井、水力压裂等技术突破,美国的非常规油气产量开始井喷,这使得美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大幅下降到40%左右。

2012年美国能源部首次批准Sabine Pass作为液化天然出口码头。而随着多达20个同类项目等待政府批准,美国开始从传统意义的天然气进口国向出口国转变。虽然原油长期以来被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安全局列入“紧缺管控商品目录”并严禁出口,不过BP公司已成功申请到从美国向加拿大出口原油的许可证,而壳牌正在进行类似的申请。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将于2020年取代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同时变成天然气净出口国。美国能源行业的上述变化,正在对全球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能源署预言,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上升,甚至有可能在2017年取代石油,一举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2010年,中国仅燃煤产生的碳排放就已超出美国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7%。国际能源署还认为,在2017年之前,中国将占全球新增煤炭需求量增长的7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国际社会开始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加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力度,而中国也在饱受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困扰。

幸运的是,无论是美国能源信息署还是中国国土资源部的初步评估都表明,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全球第一。国际能源署指出,在碳税不高的前提下,只有低气价带来的燃料替代才能有效阻止全球煤炭消费的快速增长。而中国天然气重要性的提升意味着本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例的攀升,国际社会也将因此获益匪浅。

拿破仑曾说过:“革命是找到了刺刀的理念。”当前中国页岩气行业仍在试图寻找技术和专业知识这两把“刺刀”,考虑到中国页岩气行业的成功将为国际能源市场和全球气候议程带来巨大的好处,美国应积极向亚太地区输出页岩气开发的技术和经验,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与中国的双边能源投资。

在美国非常规油气行业成功前,国际舆论始终认为中美两个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会因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宝贵的油气资源而产生冲突。得益于页岩油气行业的井喷式发展,今天的美国对本国能源未来的掌控越来越强,因此中美之间为能源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幅降低。有鉴于此,美国能够更加有信心和底气地接受来自中国的能源投资。美国政府未来不妨尽量放行中国能源公司通过合资或购买能源资产少数权益等争议较小的投资项目,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中国企业未来在美国的各类能源投资。

由于大国之间非常在意对等性原则,如果国内公司未来想进一步加大在美国的能源投资,中国政府也需逐步放宽对外资在能源上游领域投资的限制。在去年12月举行的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不但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无一中标,而且掌握先进技术的国际油气公司也受规则所限无法直接参与竞标。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今年将突破60%,并将持续升高的大环境下,中国石油上游领域的垄断程度却与俄罗斯、沙特等主要能源出口大国不相上下的做法其实是有很大的政策研讨空间的。

纵观全球范围内主权国家和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关系,任何石油公司进入海外市场,都需要在当地投资和纳税。由于能源资产具有难以转移的特点,任何外资石油公司在主权国家政府面前其实都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只要中国政府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在能源上游行业引入国际投资不但不会危及国家安全,还能让国外能源公司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并提升国内能源行业的活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与世界上其他能源进口大国相似,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本国政府终将会选择去主动推进和建设充分竞争、高度透明的国内乃至国际能源市场,这个过程能够也理应通过中美间深化能源投资领域的双边合作而提速,这不仅能给中美两国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也将会为全球范围的能源贸易和环境议程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能源报》。

    进入专题: 能源投资合作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32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