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玉:从争论一个称谓的是非谈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14 次 更新时间:2005-03-25 00:58

进入专题: 教育  

于成玉  

2004年11月10日《网易》转《广州日报》消息,大标题是《中国首条差生拯救热线将于今日在深圳正式开通》,消息说“据深圳某公司心理辅导专家何华彪表示,中国差生拯救热线将于今日正式在深圳开通,这将是国内首条专门针对差生的心理辅导热线。热线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习成绩差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或者是有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学生”。把“差生拯救热线”当成专业用语、并连说多个“差”、为“差生”分类的做法,着实引起不少人关注,并引发争论。

如苏中杰先生在《是学生差,还是教育者差》(《杂文月刊.选刊》2005年第2期)一文中就说:“‘差生’,即‘差等生’之简称。把未成年而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是某些教育者的习惯做法。过去用的标准是‘红与专’,现在用的标准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无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者初衷如何,即使是出于技术操作上的需要,如此分级论等,而且是公开的,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格侮辱和人格歧视。因为在教育者面前,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首先是作为人出现的,他们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即使有某些缺陷,也不是分成‘上中下’并公开的理由。这样分等并公开,使有关受教育者处于人格侮辱和人格歧视之下,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心灵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连这一点都不懂,竟以对物的分类法来对人,作为教育者够格吗?”

但也有人对苏先生的观点不以为然。如郭霄峰先生在《为“教育者”说句话》(《围城杂文》2005年2月5日)一文则反驳说:“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存在差异,而且随着年级和学历的升高,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人们在讨论、研究这一现象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加以区分,并规定一个名称是必要的。如对学习差一些的学生称“差生”,只要不具体指某个学生,就与‘人格污辱和人格歧视’无关。”

由此看来,对“差生”这个称谓究竟是对是错是存是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扬抑,意见不一,似乎无法分辨其是非了。其实不然,只要回顾人类教育史上所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直面当代中国教育现实,擘肌分理,关于“差生”这个称谓究竟是对是错是存是废还是可以说得清的。

其实,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差生”,并不见得就是“掌握知识方面的能力差”,确切地说应该是在一定的时域内,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差,即“差生”的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等不能完全驾驭和应对由考试范围所框架的学习内容。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天生的就比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差。一般说来,大多数包括孩子在内的人,在天赋资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就天赋资质说,哲学家与街上挑夫差异比猛犬和猎狗的差异,猎狗和长耳狗的差异,比长耳狗与牧畜犬的差异要小得多。”(《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第15页)心理学研究表明:真正的天才和白痴都是很少的,人的智力成正态分布。仅就孩子的智力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没有理由用“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的称谓来区分其“差异”。即使这种区分与“人格污辱和人格歧视”无关,起码也是对“差等生”潜在学习能力和自尊心的严重歧视和打击。

然而 ,正如郭霄峰先生所言:“在同等教育环境下,即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同一老师授课、同样完成作业而学习成绩不同,”也是屡见不鲜的不争的事实;同样,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有的则庸庸碌碌过一生,有的则却很出色,如有的在科学技术方面出色,有的则在文学艺术方面颇有造诣,也是屡见不鲜的不争的事实。但这都是由于后天的个人努力、所分享的学习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能力各异的人。而与人的天赋资质的差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奥多.斯维德伯格,少年时期在他家祖孙几代都在这里开办造纸厂的当地的一所公校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即是我们现在所常说的“差生”。凑巧这所公校的校长是西奥多.斯维德伯格父亲的好友,所以校长对西奥多.斯维德伯格特别关心。有一次老校长指着窗外的他家开办的造纸厂,对奥多.斯维德伯格说了句恨铁不成钢的气话:“瞧着,二十年后这座造纸厂就要倒闭在你的手里!”这时,西奥多.斯维德伯格低垂着头,涨红了脸,内心愤恨极了,第二天就悄悄转到斯德哥维摩去读书了。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发愤学习,以优异成绩来洗刷耻辱。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西奥多.斯维德伯格终于成功了。不仅担任了德国、英国、印度、美国等国家科学院的荣誉院士或荣誉会员,而且由于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荣获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事实证明,“差生”在某个时域里的“成绩差”,并不能说明这个孩子潜在的学习能力也是“差”的。

诚然,如前文所援外郭宵峰先生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存在差异,而且随着年级和学历的升高,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云云是不争的事实,而有些孩子在天赋资质方面也确实比常人差些。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这样的孩子就永远与“差生”为伍,不可能成才成家。如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小城镇的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与一般孩子相比,海伦·凯勒的天赋资质被一场重病几乎被剥夺得一乾二净,所剩无机,真可谓“差”矣。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在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小姐以特有的坚强、耐心、毅力,特别是爱心的陪伴和引导下,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第一流高等学府一一哈佛大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从而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不幸中播种希望、顽强、勤奋,身残志不残,终于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奇迹,有志者事竟成,难道事实不正是这样吗?正如西奥多.罗斯福所言:“普通人成功并非靠天赋,而是靠把寻常的天资发展到不同寻常的高度。”也正如使数家“疲软” 的医院生机再展,并因此美誉遐迩的一位医院院长所说:“成功哪是靠什么天才,有一大瓶胶水就够了,往你裤子上抹一把,再往你椅子上抹一把,然后就坐下吧,不干得如花似锦就别起来。”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的主观客观条件有所不同,学习成绩的差异在任何老师的教育下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学习成绩的差异决不能成为任何老师分配爱心和学习条件的一个关键指标,让那被称作为“差生”的孩子吃碗边子饭,下等食。只要老师在分配教育条件特别是对学生的爱心时,不搞“两极分化”,那么,孩子学习效果所出现的差异,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和负面影响。

其实,仔细想想,每一个孩子,自出生之后,都是完美的,也是独特的。老师的教育,没有权利改变每一个孩子天生的完美性与独特性。老师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爱心去帮助引导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不断地发展其原有的完美性与独特性,并使其原有的完美性与独特性,能够充分自由地展现和发展。因此,教师没有权利,动不动就对学生说,“你太笨了!”、“你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你是坏学生!”、“你应该‘争章夺星,做先进少年’”、“你必须背诵资料!”、“你不能违背书本的观点!”等等。笔者曾听到一位老教师说过,一个孩子最令人担心的是自己的自尊敬心的“流失”,失去了起码自尊心的孩子,就失去了追求进步的最初动力。海伦.凯勒之所以成为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两位奇人之一,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安妮.沙莉文老师始终把无限的爱、快乐和激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她,以致使其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人生的终身伴侣。可是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就是要教孩子忘掉自己,去变成另一个被称为标准的人,不是这样吗?从小学起就在孩子与孩子之间评三好,树标兵,学雷锋,学赖宁……否则,便斥责孩子:\"你那样子不合行为规范,不可耻吗?\"

海伦.凯勒在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说:“是莎莉文老师让我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爱的喜悦和惊奇之中,让生命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爱意。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让我体味世间一切事物的美,她每时每刻都在动脑筋、想办法,使我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更有意义。她认识到孩子的心灵就像溪水沿着河床子千回百转,一会儿映出花朵,一会儿映出灌木,一会儿映出朵朵轻云,佳境不绝。她用尽心思给我引路,因为她明白,孩子的心灵和小溪一样,还需要山涧泉水来补充,汇合成长江大河,在那平静如镜的河面上映出连绵起伏的山峰,映出灿烂耀眼的树影和蓝天,映出花朵的美丽面庞。” 海伦.凯勒用优美的文笔,飞扬的文采,把安妮.沙莉文老师给予她的爱心和快乐刻画得多么深刻和发人深思啊!

海伦.凯勒接下去更意味深长地说:“ 每个老师都能把孩子领进教室,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使孩子学到真正的东西。我的老师与我相亲相爱,密不可分,我永远也分不清,我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有多少是自己内心固有的,有多少是她赐予给我的。她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沿着她的足迹前进的。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属于她,我的才能、抱负和欢乐,无不由她的爱所点化而成。”

所以,在笔者看来,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教师要像安妮.沙莉文老师对待海伦凯勒那样,把一片爱心洒在帮助引导 孩子如何获取知识与智慧上,而不在于如何对孩子强迫灌输知识材料和应对考试的死记硬背的技巧上,夺得“状元”上,变成另一个被称为标准的人。所有的知识材料,都可以在图书馆、百科全书或资料库中找到,孩子没有必要为了考取当代“状元”而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花在记忆这方面的资料上。比较好的教育模式,应该是教学生,如何查阅、分析、组合、判断与掌握知识材料,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材料以迎接考试。前者可以帮助学生,如何查阅与掌握资料;后者却只能记忆资料。其实人类的知识材料浩如烟海,实在太多了,学生如何能够记得完,或背得住呢? 至于让孩子统统都变成另一个被称为标准的人就更不符合实际了。马克思在《批判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察令》一文中曾经说过:“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改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一一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马克思在这里虽然指的是“精神”,但对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纵观当下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其实,不啻是一种畸形竞争的教育机器。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孩子在家服从父母、在校服从老师、在社会则服从长官的思想意思和长大了当官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的思想意识。在这种教育思想烘托的教育氛围中,把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不断地发展其原有的完美性与独特性,并使其原有的完美性与独特性,能够充分展现并自由地发展的教育活动,已经逐渐嬗变成学生与学生在竞争今后的社会位置;老师与老师在竞争业绩;学校与学校在竞争升学率的“比武打擂”上了。“分数高”似乎已经成为衡量好学生、好老师、好学校的唯一标尺。当然,出现这种不尽人意的教育现象并非是孩子们的错、老师们的错、学校的错,当然更不是家长的错,而是由整个教育系统的行政化体制的引导而自发形成的。倘若从人的爱心与正义的观点来审视,这种“引导”已经成为一种残害或异化人的工具,而将孩子由死记硬背所换来考试分数的多少和服从程度的高低作参照系,分为什么“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只是留在这种工具上的一个“瘢痕”而已,至于什么普通班、普通校云云,自不待言。然而,如果教育不把培养孩子身上的完美性和独立性(特别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那么,这种“教育”岂不就算是白教育了吗?

当然,笔者并不反对对学生学习成绩作评估和公示,只是觉得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不能仅限于知识性的考试和思想道德的鉴定及其分等,它理应包含学生的创造力、责任感、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毅力、耐心、乐观的态度、合群的性格、审美的能力、运动的魄力等,所有这些都应该明确无误地标示出来。否则,只是根据考试成绩和道德表现分成什么‘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很显然是不符合人类教育的宗旨的。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孩子的素质,而且往往导致将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尽量往“优等生”身上撒,以让他们在“锦上”再“添花”,好在“中考”、“高考”时中“状元”,而却不给同样缴纳学费而处于“雪中”的“差生”及时“送碳”,而让他们在渴望中 “吃盐”,“雪上加霜”的现象普遍发生和蔓延,显得十分不公平。而作为老师个人,虽然没有能力消除这种现象,但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利于消除这种现象的一些小事还是可以办得到的。比如,平等的分配自己的爱心给每一个孩子,不称一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为“差生”,不按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排座位不就很好吗?

2005年3日19日

    进入专题: 教育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98.html
文章来源:燕南首发(http://www.yannan.cn)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