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葵: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能放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79 次 更新时间:2013-03-09 18:33

进入专题: 不结盟  

纪明葵 (进入专栏)  

最近媒体不断传出这样的声音,环顾中国的周边,真正能与中国称得上朋友的似乎已难寻得。针对1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087号决议,朝鲜首次对中国进行了近乎直白的批评。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抵消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缅甸停建密松水电站和蒙育瓦铜矿项目,使中缅关系蒙上了阴影等。

中国外交政策真的出了问题吗?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了却少了朋友,中国长期援助的朋友要弃我投美吗?有人甚至提出中国应该放弃不结盟政策,与俄罗斯结盟,让俄罗斯当盟主看美国能奈我何。这些关心国家外交战略发展方向的观点是爱国的,是可以理解的,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但一个大国的外交政策要坚持始终如一的立场和原则,看问题要看本质,看长远利益,不能停留在一时、一事上。

中国外交政策始终贯彻不称霸、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立和谐世界的理论,全力推进国际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改革,建立多极世界。主张公正、合理、平等、互利、共赢、友好、合作的解决国际的一切争端和问题。

时代在变,但基本外交原则不能变,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及价值取向。中国不主张霸权,反对恃强凌弱,主张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人不论种族肤色同享民主的权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战胜了来自内部外部的种种压力,GDP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但中国绝不搞霸权。

不称霸是中国政治主张。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国强必霸的道路不适合中国,称霸不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和合思想。在世界的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族始终是一个独立的强国、大国,可中国从来没在世界上搞过霸权。争霸、称霸是冷战思维,不符合人类进步的需求,是一条害人害己的道路。

新中国从诞生那一天在起,就根据两极格局给世界带来的恐怖与威胁,强调并建立了“第三世界”理论,不做超级大国、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依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两极格局体制的解体,明确提出了“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宏伟战略方针。中国永远不称霸,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对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现在和未来,中国走的是一条不争霸、不称霸和平崛起之路,在经济上争取实现国内和国际的包容性增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实现双赢、共赢来“构建和谐世界”。这改变了人类历史上强国必霸的思维逻辑,化解了冷战格局的阴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对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改变世界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多种文化相互学习借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结盟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主体构架。结盟的外交政策将使整个世界回到冷战的状态。去年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一位学者公开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应该放弃不结盟的政策。他认为,如果中国继续恪守不结盟的方针,无异于作茧自缚,固步自封。由于中国实行了不结盟的政策,导致中国在国际社会形单影只,孤掌难鸣。在不结盟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弃权外交”风格,表现得没有原则和立场,损害了中国的形象。美国学者的观点也得到了部分中国学者的认可,同样提出中国应该放弃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要不要放弃不结盟外交政策这是中国自身利益所决定的。

不结盟外交政策对我国具有现实性。中国建国之初曾奉行过一边倒战略,结果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挑战。为了打破苏联的扩张和对我威胁提出过“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使中国的外交获得了主动地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赢得了今天改革开放的机遇。应该准确的定位这些战略并不是结盟战略,而是寻求利益焦点。今天的“构建和谐世界”、“世界多极化”战略同样为我国外交赢得了主动。当今世界正在形成以区域化为主体的合作组织,主张在组织内以平等、互信、团结、合作为原则。“欧盟”、“拉美经济一体化组织”、“非洲共同体”“西非共同体”、“东盟”等。我国参加的“上合组织”、“东盟10+1”、“东盟10+3”、“亚太经合组织”等合作组织,与当年的“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达到了合纵连横寻求共同利益的需要。美国之所以提出“再平衡”战略就是为了平衡我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结盟意味着树立了新的敌人,我们是个发展中国家,不争霸、不称霸才能赢得世界的信任,而结盟树敌对我有害无益。与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友好相处,反对霸权,谋求共赢,才是上策。

政治上没有永久的同盟关系,只有利益的趋同。不结盟才能发挥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优势,不受制于人。主动和俄罗斯、欧洲、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主张世界多极化的国家交往,可分散美国的结盟力量,利用这些强国和美国的矛盾,削弱美国联盟势力。从国家战略上讲,一些国家与我有利益上的交点,也愿意和中国一起建立多极世界,不受美国的霸权控制。

国际战略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各国的利益趋向也在发生变化,不应把缅甸、朝鲜的选择看作中国失去了盟友,中缅朝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盟友间的关系,只是共同利益的交汇。加强中缅朝关系也是应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有人提出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应主动承担对朝鲜核保护措施。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设想,欧洲曾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现在欧洲提出让美国撤出在欧洲的核力量。朝鲜发展核武器是要建立自己的核能力,扩大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当今核武器仍是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无论有什么样的承诺都很难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更何况目前在国际事务中仍存在着双重标准。美国为了反恐怖需要默认了印度、巴基斯坦的核存在,这必将刺激朝鲜发展核能力,这不是靠结盟能解决的问题。

相反,只要我能公正友好的与周边国家相处,贯彻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任何分化瓦解我与周边邻国关系的作法、都不能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因为结盟、站队而抛弃本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从2009年恢复与缅甸的关系,到去年11月奥巴马第二次入主白宫胜选后,第一次出访就选择了缅甸,这是美国战略东移,实行“再平衡”战略的必然取向。缅甸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是缅甸的多边利益选项,会对中缅甸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缅甸经济离不开中国,况且缅甸北方的少数民族与中国关系密切,缅甸当局要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定要靠中国配合,缅甸要发展经济不可能离开中国经济的快车道,因此,缅甸会十分重视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2012年9月昂山素季访问美国时表示,“希望美国与缅甸交往不被视为对中国“怀有敌意”。“美国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对缅甸有益,这将对缅甸大有帮助。”面对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我国也应该明确地告诉美国,中国欢迎美国战略重点重返亚太,参与亚太的事务,同时也应告诉美国,哪些是中国的底线,否则中国绝对不会容忍。

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要求。我国始终坚持任何国家都有自主地选择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的权利,任何其他国家不得以政治、经济或其他方式,强迫他国屈从于自己的意志;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直接或间接干预他国的国内事务和外交事务,既不允许武装干涉,也不允许政治干涉、经济干涉、文化干涉乃至人权干涉;任何国家不得组织、协助、煽动、资助目的在于颠覆别国合法政府的组织或活动。我国的互不干涉内政原则获得了国际上的公认和理解,虽然我们每年的援外经费远远低与发达国家,但产生政治效果却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致认为中国的援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是真心的帮助,而不是要改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不是打着“人权”旗号制造新的矛盾、扶植反对派。在埃及、利比亚发生动乱时,很多人希望中国政府表态站队,甚至发出威胁,中国的经济项目会在这个地区蒙受巨大损失。中国并没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而是积极做和解工作,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这些国家新的政府成立后,迅速与我国恢复了各种正常关系,经济上也没有受到巨大损失,相反正在谋求新的发展。同时,我国也坚决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在中国的社会制度选择上、人权问题上捍卫了国家利益。而霸权主义者为了侵略扩张的目的,千方百计为他们的干涉进行辩解,甚至为干涉罩上“人道主义”、“保护人权”的外衣,他们提出“人权大于主权”和“人道主义的干涉”是合法的。科索沃战争,支持了阿族、打击了塞族,肢解了南联盟;“罪恶轴心”、“无赖国家”的标签,使国际关系发生混乱。这也是美国在国际事物中主导地位唱衰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政治主张,反而扩大了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组织中的影响力,在联合国和世界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在增加。南海问题、东海问题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必然反应,这不可影响我在世界大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核心利益是各国处理国际问题的准则。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维护本国利益,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求合作、共赢、提高发展中国家造血功能,才是真正帮助。在最困难时期,中国人曾勒紧自己的腰带帮助过周边某些邻国,可这些邻国却是狮子大开口,欲壑难填,用共同利益要挟我国,甚至反目为仇。因此,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不能是单向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必须是双向的,以平等、互利为原则,要坚决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不受侵害。

始终如一的外交政策使我赢得了各国的信任,不称霸推进了世界多极化、不结盟避免了冷战思维,获得了独立自主外交地位、不干涉别国内政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发展。在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方面我国增加了话语权,维护了我国的核心利益。(原题:外交政策与利益)

2013-02-17(观点中国)

进入 纪明葵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不结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92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