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 祝伟伟:苏联历史上的民心建设与溃散镜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0 次 更新时间:2013-03-04 19:52

进入专题: 苏联解体  

张树华   祝伟伟  

孟子曾有一句名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其核心含义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联共产党的兴衰史再一次生动而形象地验证了这一古训。

列宁时期的民心凝聚

苏联共产党的前身是1898年3月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到1917年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就夺取了政权。在当时内忧外患,国内国际形势复杂严酷的背景下,只用了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便脱颖而出,并迅速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究其根源就是顺应民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俄国伤亡数百万人,经济濒临崩溃,工业破产,农业减产,粮食奇缺,物价飞涨。“食物一星期一星期地越来越少了。每天的面包分配量从一磅半减少为一磅,后来更减为四分之三磅、半磅、四分之一磅。而到最后,有一个星期根本就没有半点面包。”①1917年2月,彼得格勒甚至因为面包奇缺而出现骚乱,数十万计的工人农民走上街头,高呼“面包”、“打倒战争”,要求还人民以和平、土地、面包。1917年4月,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明确指出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摆脱帝国主义战争,并没收地主土地,还土地与农民。这一纲领切中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生存需求,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不仅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了苏维埃政府60%的席位,而且在反动统治的支柱—旧军队中也获得了多数。2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员总数仅1万多人,而到十月革命前夕党员人数发展到20多万,到年底甚至达到30万。②

布尔什维克执掌政权之后也处处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求的“和平、土地、面包”很快得到解决。首先是为人民群众的生存营造和平空间。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的第二天就颁布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和政府建议,立即缔结没有领土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③可惜的是交战国均未同意。经过多次交战后,最终于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与德奥等国政府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签订了停战和约。苏俄虽然丧失了近100万平方公里土地,赔款60亿马克,但是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布尔什维克不仅没有丧失威信,反而赢得了人民同情。④其次,保证工人、农民的经济利益,为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保障。在工业方面,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工人监督条例》,“规定在一切工业、商业、银行、农业、运输业、合作社和生产协作社,以及其他有雇用工人或家庭劳动的企业中,施行由工人监督企业产品和原料的生产、买卖及其保管事宜以及监督财务的办法。”⑤在农业方面,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至1918年期间进行了多次土地改革,将原来属于地主、皇室、寺院和富农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正如列宁所说的,“从无产阶级专政方面首先获得利益、获得利益最多和马上获得利益的是农民。”⑥布尔什维克的这些措施无一不是响应当时工人农民的呼声,因而取得了无产阶级的信任。

正是民心所向,极具凝聚力,才能支持苏维埃政权攻坚克难,奇迹般地成功应对接踵而至的内战。当1918年夏天内战爆发的时候,苏俄国内经济状况极其窘迫。由于原料和能源供应中断,工厂开工不足,物资十分短缺,而且粮食危机也十分严重,当时的士兵每天只能够得到四分之一的面包(不到100克)。⑦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将大部分企业收归国有,禁止商业贸易,生活必需品进行平均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于战争需求。1920年苏维埃政权最终赢得了内战的胜利,列宁指出:“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国家,竟然熬过了这样一场战争,这实在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它是从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经济利益中产生出来的,是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巨大的热情创造了这个奇迹。”⑧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又推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鼓励农业生产,并推行多种经济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迅速恢复了社会主义生产。

十月革命后俄国走到了关键的历史时刻,这时候列宁充分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他继承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思想,认识到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的社会主义,而且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拯救当时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都很落后的俄国。因此他在党内和全国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号召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理想和信念的树立光靠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狠抓意识形态建设。列宁曾经说过,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事业的长盛不衰就必须做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⑨与此同时,列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才是执政之本,无论是保持党的领导地位还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都必须与无产阶级群众紧密联系。列宁曾说:“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在暂时没有得到较先进国家的直接援助的情况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⑩他时常告诫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警惕和防止自身的腐化堕落,才能保持住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保持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这方面,列宁作为最高领导人严格做到了以身作则,勤政爱民,从不搞特殊化。1917年列宁给自己定下的工资仅每月500卢布,与当时莫斯科或圣彼得堡的熟练工人的月收入差不多。他买书的钱和给女清扫工的工钱都是从工资里扣除的。

斯大林时期的民心上扬及隐性流失

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初步建立,列宁时期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利国利民举措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斯大林执政之后,继承并成功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推动公众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在苏维埃政权巩固以后,国内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攻击和封锁,世界大战即将临近。面对如此形势,斯大林十分重视全党的思想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问题。当时的苏联党和政府也积极利用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有利条件,在国内外广泛搜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先后成立了马列主义研究院和红色教授学院等专门机构,出版发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杂志和书籍,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这一时期的工作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和确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1)随着政治思想工作的推进,斯大林逐步确立了自己在党内外不可置疑的理论权威地位。与此同时,社会中也形成了一种旗帜鲜明、颇具进攻性、强烈灌输、面面俱到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当今的俄罗斯学者评论道,当时的苏联社会“在思想理论方面,在社会意识领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铁板一块’。人们相信社会公正,相信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当时看来,不用说消灭这样一个社会,甚至连憾动它也绝无可能”。(12)斯大林强硬的“拧紧螺丝”的专制作风一方面保证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和思想建设卓有成效,并领导苏联在二战期间获得胜利,另一方面却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斯大林领导苏联走上一条大国复兴的道路,仅用短短三个五年计划不仅一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更是将苏联打造成当时的超级大国。在三个五年计划内,苏联成功地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工业大国。在文化建设领域,包括普及教育和扩大识字率方面的进展,苏联当时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奇迹。仅在1933~1937年就开办了两万多所新学校,相当于沙皇俄国二百年间开办学校的总和。从1929年到1940年,受到中等教育、或者受过完全或不完全的普通或职业教育的人从57.7万增长到140.5万人。(13)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在培养大学专业人员方面,从一个欧洲最落后的国家跃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历经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仅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国际贸易一蹶不振,而且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政治局势的紧张。对比之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凸显,不仅激发人民群众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成为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向往。之后,卫国战争和二战的重大胜利更加提升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威信,苏维埃政权的向心力激发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党员人数由十月革命时的30多万发展到500多万。(14)

但是斯大林执政后期,随着党内监察机构——监察委员会的撤销,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受任何机构的监督,原本已经高度集权的体制进一步强化。依靠不受监督制衡的无限权力,斯大林以“红色恐怖”手段,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乃至普通干部和群众开展了“大清洗”运动。仅1937~1938年期间,在大清洗运动中被处决的人数就高达约70万人。其中1961名十七大党代表中有1108名被捕;139名十七大中央委员和98名候补委员有98人被杀害;30年代767名包括元帅在内的陆海军高级军官中有512人被镇压。卫国战争期间和二战后初期,斯大林还实行极端民族政策,将12个少数民族的440多万人强行驱赶到荒凉的西伯利亚和落后的中亚地区;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和高度集权体制,严重剥夺了广大民众的利益,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野蛮推行大俄罗斯主义政策,把反对民族主义的矛头指向少数民族,助长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致使全苏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受害者,给广大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持续几十年。(15)

赫鲁晓夫及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民心流失

到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导致苏共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开始走下坡路。伴随着苏联军事实力的迅速膨胀,军费开支也十分惊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消耗,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建设方面,苏联没有抓住改革机遇,农业生产不仅没有发展反而一落千丈,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苏联农业在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年)结束时,只达到战前规模的99%;第五个五年计划(1951一1955年)农产品仅仅以每年1.6%的极缓慢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不能保障居民必需的食品供应。(16)

在意识形态方面,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揭开了斯大林的盖子,打开了面向西方的铁幕,导致当时的苏共和知识分子开始动摇和怀疑、甚至变得惊慌失措。一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用,怀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生命力。苏共内部的那些意识形态行家摇身一变、改弦易辙,将笔锋投入到了对斯大林的“揭露”和“批判”之中,结果引发了国际共运的分裂,给苏共党员队伍的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导致了大批欧洲左翼人士在思想上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17)赫鲁晓夫不仅对苏联政治环境、社会思想意识以及国际共运造成了巨大冲击与混乱,还对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六十年代人”(18)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思想烙印。

20世纪70年代以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共表面上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实际上却奉行两张皮,将其束之高阁、不闻不问。理论上鲜见创新和突破,多数情况下倾向于把党的领导人对马列主义的解释和论断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和根据。这种僵化、凝固的思想氛围使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教条化、简单化、庸俗化,阉割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功能,造成马克思主义的威望和影响在人们心目中下降。(19)在革命队伍建设方面,勃列日涅夫促成了党内特权阶层的形成。勃列日涅夫停止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尝试,赋予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以不可动摇的地位,从而使各级官员集中了巨大的权力,党内又缺乏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从而为各级官员以权谋私,演变成为特权阶层提供了适宜的政治环境。勃列日涅夫本人也在追求奢华享乐方面起到了不光彩的“个人榜样”作用,他利用职务之便供给着自己的个人爱好。(20)苏共党内特权阶层的所作所为为苏共的崩溃瓦解埋下了祸根。一方面苏共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另一方面由于特权阶层成员本身就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丧失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当他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物质丰富的生活,思想也很快倒向了资产阶级一边,甚至他们的家属、子女也大多如此。

戈尔巴乔夫时期民心的彻底丧失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展开一系列改革,但其改革的本质是推行资本主义模式。在经济领域,当时苏联的国民经济已经严重畸形。与重工业的繁荣相比,轻工业和农业极其落后。(21)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即“加速战略”,重点是优先发展机器制造业,进一步挤占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空间。到1988年,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1:3,(22)而中国当是时2:3:3。l989年苏联的1200种生活消费品中有1150种供应不足,36个大城市又一次实行凭卡限量供应制度。(23)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戈尔巴乔夫把经济搞不好的原因归咎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逐步形成了经济私有化的改革思路。认为现在国家集中的资产过多,人民同国有制关系疏远,职工没有主人翁感和积极性,因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所以要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4)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妄图照搬西方社会民主模式,在政治上推行以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全盘西化的改革,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意识形态上,以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为代表的苏共领导人开始背弃共产主义的信仰,思想上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丧失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戈尔巴乔夫曾诬蔑“共产主义”是“激进的、革命的专制思想,是绝对的完全的平均主义”。他恶毒地攻击列宁主义是“在马克思晚年已经死去的思想”,被引入俄罗斯是一个错误。(25)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强调“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社会结构、经济成份、社会利益是多元的,意识形态也要与此相适应。搞多元化,必须废除过去的“意识形态专制主义”、“精神垄断”,使马克思主义以外各种思想和意见自由存在和传播。(26)当时的美国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翻阅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的文件后兴奋地说,除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外,这个文件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几乎没有一点联系;这个文件的议题更接近于欧洲的社会民主,如果多党选举和无记名投票在苏联得以进行,那么共产党一党专政将会很快寿终正寝。(27)最高领导人的思想背离导致全党思想混乱,理想发生动摇,失去信仰,激进的西化自由主义思潮迅速泛滥起来。到了苏共二十八大,甚至通过新党章,彻底取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28)苏共完全从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蜕变为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党。放弃了信仰的苏共最终丧失了民心。到苏联解体前,先后有400多万名党员退党,85%的苏联人民认为苏共已成为党政官僚和机关干部的代表,而不代表工人农民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过程中,全国近2000万党员、2600万团员、2亿工会会员和300万既得利益集团成员,几无一人抗议和救护。(29)

结语

苏联70多年兴衰成败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民心是立国之本,执政之源。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要维持民心,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摈弃马克思主义就是摈弃了无产阶级的理论核心,就是丧失了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第二,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信仰和奋斗目标,丧失了信仰和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就丧失了灵魂,成为失去头脑的“泥足巨人”;第三,时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执政的根本,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广泛利益和基本需求才能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成功;第四,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贪污腐化不仅影响党员队伍形象,进而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而且还会动摇腐蚀党员的理想信念,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入侵提供可趁之机。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郭圣铭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②季正矩:《从人心向背看苏共兴衰》,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3727036.html.

③《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

④吴家庆,卿孟军:“和平、民主、面包与俄共(布)公信力的形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3月,第57页。

⑤苏联档案管理总局:《苏联工业国有化》,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68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⑦陈之骅等:《苏联史纲(1917~193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⑧《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0页。

⑨张树华:“苏共意识形态工作:成绩、失败及教训(上)”,《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3期,第5页,第7页,第7页。

⑩《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2页。

(11)《苏联解体的历史思考》,http://www.zhlzw.com/qx/whlw/159983_4.html?jdfwkey=gy1i72.

(12)[俄]弗·亚·利西齐金,列·亚·谢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徐昌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13)B.A.克拉西利希科夫:《追赶过去的世纪—以世界各种文明的观点看俄罗斯20世纪的发展》,莫斯科,1998年,第98页。

(14)季正矩:《从人心向背看苏共兴衰》,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3727036.html.

(15)(29)李永忠,董瑛:《从民心指数高扬到政权垮台》,《人民论坛》2012年6月。

(16)[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吴恩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17)[俄]弗·亚·利西齐金,列·亚·谢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徐昌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18)“六十年代人”系指世界观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即“赫鲁晓夫解冻时期”的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主张尊重人权、个人自由和公开性。参见:马晓明:“苏联学者论苏共二十大与‘六十年代人’”,《红旗文稿》,2012年第19期。

(20)郭春生:“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5期。

(21)[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22)郭飞:“苏联的“加速战略”及其主要缺陷”,《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45~52页。

(23)曹长盛,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24)张之峰,张国梁,单爽爽:《莫斯科上空的红旗是怎样陨落的—苏联解体10周年的回顾》,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970.

(26)岑峨:《对前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2-25427.html.

(27)[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吴乃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38页。

(28)《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苏群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来源: 人民论坛 | 来源日期:(总第394期)

    进入专题: 苏联解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75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