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茶文化与儒佛道的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46 次 更新时间:2021-01-18 16:33

进入专题: 茶文化   儒道佛   茶禅一味   士子   佛学  

丁文  


内容提要:中国茶文化产生于中国宗教文明的“泛神论”时期,具有某些宗教的文化基因。儒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用儒家的周礼去规范茶礼,用儒家的乐感文化熏陶茶文化,用儒家的仁学规范茶学。中国茶文化的主体建构多取材于儒家学说。中国的茶叶沐浴佛的光辉,由名山、名寺植名茶到饮茶成为“和尚家风”,并因为“禅教合一”而出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新景观——“茶禅一味”。中国的禅宗茶道悟的是“中国禅”,突出直觉智慧,落脚到肯定生命(道)和肯定人生(儒)。在道教未正式形成前,茶便已和道教的神仙结缘。自古以来,茶便是沟通人神、人鬼关系的物品,难免带上几分仙气、神气、鬼气。儒教讲“中庸”,道教讲“天人合一”, 佛教讲“中观”,茶与三教间的单向结合,分别产生了儒教茶、道教茶、佛教茶。三种茶的内涵虽有差异,但“和谐”二字却是共同的理念。茶文化与儒佛道的结合靠中国古代的士子饮茶族来实现,具一定宗教倾向的古代士子是茶文化的主体队伍,深受儒佛道三教文化熏陶的茶神陆羽是茶文化的领军人物。儒佛道三教为茶文化提供了一个神秘的解释系统,茶文化是儒佛道三教文化的产物。


关键词:茶文化、儒道佛、茶禅一味、士子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自晋而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佛)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金明馆丛稿》)?

中国的宗教是十分复杂的,简而言之,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多神论者、泛神论者,也同时是个无神论者,但中国人还是经历过一个宗教文明的时代,并且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系统。这个时代是以儒释道三教的分与合为特征。元朝文士刘谧在《三教平心论》一文中对三教合一的思想基础有很精辟的论述,文曰:?

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此中国有三教之序也。……

陆羽的《茶经》忠实地总结了儒佛道三教对茶事的不同解释,其中的《七之事》列举了唐朝之前著名知茶者30余人,包括儒者、和尚、道士,以及有一定宗教信仰的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

中国茶文化产生于中国宗教文明的“泛神论”时期,具有某些宗教的文化基因,这是毫无疑义的。它有自己的自然崇拜物(茶树),有自己的职业神祗(陆羽),有自己的道场(茶室、茶寮、茶肆等),还有自己的教徒队伍(广大茶人)。特别是中国唐、宋、明、清的士子,对茶具有宗教般的迷狂,——当然这种“宗教情结”只是一种“心态”,正如拙著《中国茶道》一书所提到的,他们视茶为灵魂之饮。

日本国学者仓泽行洋先生所著的《艺道的哲学》中称“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并说“茶道是宗教的一种存在方式”。仓泽先生的话不无道理,茶道的确是宗教存在的一种方式;换一句话说,茶道这门生活艺术负载了宗教文化内涵,但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只是说中国士子对茶的迷恋可与宗教徒对某种宗教的迷狂相比况。但士子心灵中的“茶”决没有外化为“茶宗教”。

就茶文化而言,较之道、佛二教,儒教的作用更为突出。在建国之前,“马列学说”虽已传入但尚未成为“统治阶级的统一思想”,所以数千年里儒教一直作为“国教”而存世,它的思想和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就实际情况而言,中国的儒者不一定是和尚和道士,然中国的和尚和道士却多有儒学的根底。

儒家宗孔孟,孔孟之学曾照亮中国历史文化25个世纪,而且还会继续产生影响。因为儒家茶缺乏特色,儒教又非“准宗教",故易为研究者所忽视。其实,儒家思想对中国茶文化的强大幅射非佛、道可比。儒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用儒家的周礼去规范茶礼,用儒家的乐感文化熏陶茶文化,用儒家的仁学规范茶学。中国茶文化的主体建构多取材于儒家学说。

“乐感文化”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文化特征。 乐感文化与茶事的结合从而构成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茶文化中最生动活泼、最有情趣的组成部分,它使茶文化中“形而下”的茶艺部分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室内艺能。

饮茶的乐感体现在以茶为饮料使口腹获得满足,体现在以茶为欣赏对象在审美中获得愉悦。正因为饮茶有“乐感”,茶事才有可能连绵千载并风靡全球。习俗传承的奥秘在于“益、乐”二字。?

茶事之乐主要体现在“烹茶”和“饮茶”中。“烹”指操作法,包括煮、熬、煎、点、冲等,其环节包括择茶、鉴茶、煮茶及对茶汤的品尝和评定。对于一个嗜茶的人来说,烹茶的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当他喝了一次好茶留下难忘印象时,他会久久回味那隽永之感觉,于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其事,一次次找回那种感觉。因“乐感”而形成“爱好”,“爱好”便成为这种日常生活行为的动力。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健康”自然是“乐感”之一,茶能健体,何乐而不饮!

给茶人以口腹之乐的是日常生活饮茶,如布帛菽粟一般重要,不可或缺。所以,茶道的基础是烹好茶,你想以茶悦心志、参禅悟道就首先要精研茶艺,烹好茶喝好茶,有了起码的快乐的感受,才有兴致踏上“心茶之路”。所以陆羽著《茶经》不高谈阔论,而是以平实的文字言茶之种、造、选、炙、煮、饮,以及相关的择水、择器、茶功、茶事,涉及茶中之“道”只有“精行俭德”四个字。

日本茶道的大宗师千利休有很深的理论休养,他发展了日本的“草庵茶”,在珠光“茶禅结合”的基础上,将茶道还原于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他在其《南方录》一书中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弟子问其茶道秘诀,利休说: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暖和,炭放得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秘诀。”这段话的关键是“可口”,“可口”则“可乐”。什么样的茶才可口呢?当然是那些给人的感官眼、鼻、口、舌能留下良好感觉的茶叶及其所烹的茶汤。乐感文化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诉诸感觉及对感性的肯定。古代茶人从不用什么仪器或通过什么实验,而是凭感观定茶之优劣。

饮茶之乐有三个层面:

一为“小乐”:即口腹之乐,耳目之乐,主要是物质享受和浅层次的娱乐文化,以市井文化为背景,具大众化和世俗的特点;?

二为“中乐”:这是知识阶层的人士所能领悟的乐趣,如汲水煎茗、山林煮茶、扫雪烹茶、烹茶对书、茶会联句、饮茶著书、红袖捧茶、茶助清谈等,以士文化为背景,具文人化和高雅的特点。?

三为“大乐”:这是个别个性内向且有悟性的高尚之士,在品茗中“吾日三省吾身”,参悟人生;或个别茶中隐者在茶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所谓白石清泉加苦茗。这是一条“茶心之路”,即“以点茶吃茶为机缘的深化、高扬心境之路”,又“以被深化、高扬了的心境为出发点的点茶吃茶之路”(日本国学者仓泽行洋语)。饮茶进入“大乐”便已具宗教的某些特征。但即使饮茶有此“大乐”,亦不能认为茶是宗教。因为它的本质是审美,是理性与感性的谐和。? 茶带给人以快乐,其奥妙在于恪守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茶文化正是吸收了儒家的“中和观”,才以一张迷人的笑脸令国人倾倒,又征服了东瀛日本、中亚阿拉伯和英伦三岛,并风靡全球。?

唐宋时代茶道大行,茶叶的生产、饮用、贸易已具前所未有的规模,我们可以举出许多条发展的原因,而决定因素是李唐朝廷和赵宋朝廷的提倡,确立为国饮,并运用政令和选派官吏用多种方式发展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开辟财源,富民富国,使饮茶之俗风靡全国并传播海外,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比不上国家机器运转的作用。茶道靠王道而发展,并成为弘扬王道的特殊方式。?

我们剖析自李唐王朝开始的贡茶制度,可见王道与霸道并见于茶道,仁政与苛政并见于茶事。贡茶之制颇合孔孟仁学要旨,《诗•小雅•北山》说:“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公贵族食毛践土,自然包括誉为“山中灵芝”和“麒麟草”的茶在内。? 暂且不论贡茶苛民之事,贡茶之制的确刺激了茶业的发展,其益处是:推动了茶叶的广泛种植,推动了茶业科学研究,出现了诸多贡品名茶,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官办茶叶加工场。

无可否认,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茶叶便开始沐浴佛的光辉,伴随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种影响也日渐加强,由名山、名寺植名茶到饮茶成为“和尚家风”,因“禅教合一”而出现中国茶文化的新景观——学者们称之为“茶禅一味”。僧人在茶艺的研究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僧家造法极功夫”(道士吕岩语)是十分公允的评价。

在佛门,茶不仅用于祭祀。饮茶也是僧人生活习俗,后来茶礼竟纳入僧家法律强制施行。《百丈清规》对于刚出现的佛门茶俗的发展和巩固起了决定性作用。

怀海制定《百丈清规》后半个世纪,佛门茶事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不再执着于驱睡悦志,也不止步于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僧人在饮茶中发现自己,见性成佛,向佛学和美学的最高境界——禅境靠拢。

茶与禅的结合首先基于僧人对茶的认识。中国僧人认为茶有三德:①坐禅时,通夜不眠;②满腹时,帮助消化;③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丁文《中国茶道》)在寺院,品茶是参禅的序曲,品茶又以参禅为目的。必须指出的是:“茶有三德”只是僧人对茶功的初步理解,对于茶的文化内涵尚未窥堂奥。认识虽然浮浅,但确已促使僧人以满腔的热情进入茶文化圈内,并使饮茶成为“和尚家风”,然后浸润日深,逐渐加深理解,实现由物质到精神的飞跃。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总结了日本和中国的茶事 ,提出“茶有十德”说:①诸天加护;②父母孝养 ;③恶魔降伏;④睡眠自除;⑤五脏调和;⑥无病无灾;⑦朋友和合;⑧正心修身;⑨烦恼消减;⑩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对茶的认识较全面、深刻,“茶有十德”说对茶的养生作用及修身养性作用作了概括,不仅是佛教的,还吸收了道教和儒教的思想。

诗僧兼茶僧皎然、齐己二位对茶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皎然的“三饮论”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无庸置疑,皎然已领略茶道真谛。他学习道教茶,于创立佛教茶有很大功劳。齐己虽不像皎然那样去潜心悟茶理,但在几首诗里已表现出他对茶事的深刻理解,诸如“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齐己《尝茶》)、“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齐己《谢中上人寄茶》)、“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齐己《咏茶十二韵》)等千古名句皆出自这位诗僧之口。

僧家茶文化的飞跃发端于从谂禅师(778——863),人称“赵州古佛”。赵州禅师嗜茶成癖,动辄就说“吃茶去”,因此而形成一桩“公案”。《五灯会元》卷40载:

有僧到赵州,从谂法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禅师是禅的参究者,他们透过心的感悟传承禅的生命、张扬禅的思想,但其思想深处的许多东西却难以用文字去阐说,多半要靠学人用“心”去感悟、揣摩、契会。因此,对于“吃茶去”这则公案的内涵是什么,我们也只能感悟,而不要希图诠释。大体的意思是:一是间接地说明“道”是什么,二是用独特的方式接引学人。

“吃茶去”是一扇半掩半开的哲学的门,里面溢出的是生活的禅意。也就是说,“吃茶去”是“生活禅”的奠基石。说简单一点:“生活禅”就是“禅”的生活化。一方面是体悟生活中禅意,以修身养性;另一方面是享受生活中的禅意,以愉悦我们的身心。

在禅者的心目中宇宙是完整的,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所以禅者认为:“何处青山不道场”。四时美景充满禅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禅意与禅境,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生活得非常轻松愉快、潇洒自在。“生活禅”凸现了中国禅宗“平常心是道”的理念,“生活禅”使中国禅宗走向生活化、平民化、大众化,更具随意的风格,从而扩展了“禅学”的外延,这也是中国禅学至今具有活鲜鲜生命力的缘由。

中国的禅宗茶道悟的是“中国禅”,突出直觉智慧,落脚到肯定生命(道)和肯定人生(儒)。

在这里要提及的是,日本茶学家对于茶、禅关系的理解很深刻。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谓:“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归依。”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另一位日本茶学家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一味清净(清心),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国)太平。”几位日本茶学家的话道出了日本茶道的真谛,也道出了茶禅文化和禅宗茶道的真谛。

当然,就中国而言,茶道流派很多,有“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世俗茶道”四大流派(丁文《中国茶道》),“禅宗茶道”仅为其一枝,而不是全部。

道教是中国的土特产,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宗教,是中华民族的“族教”。鲁迅先生说:“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程杰等著《中华宗教篇》)他告诉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要真正读懂中国人,透视国民性,就必须研究中国的道教。?

在道教未正式形成前,茶便已和道教的神仙结缘。如茶的发现,相传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德昂族,属古越族后裔,古越地是古老茶区,这两个族以茶为图腾,认为茶是日月星辰之由来,是民族的始祖。他们视茶为神,无茶不祭。云南崩龙族《始祖的传说》诗云:“茶叶是茶树的生命,茶叶是万物的始祖。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茶叶的精灵化生。”?

大体说来,我国原始迷信对“亡灵”、“神鬼”的道术有三招:一是尊敬、屈服、巴结谓之“乞术”,二是威吓、咒骂、驱赶谓之“驱逐”,三是惹不起躲得起谓之“躲避”。而祭祀、巫咒仪式上用茶多为前者,因茶是妙品,故用以结交鬼神。如在民俗祭祀中有些地方的仪规有“可不留饭,不可不敬茶”的说法,苗族流传至今的巫祝仪式14个环节只有其中6个不含驱逐恶意的环节中用茶。?

自古以来,茶便是沟通人神、人鬼关系的物品,难免带上几分仙气、神气、鬼气。陆羽《茶经•七之事》有几条颇为有趣的记载,为茶文化注入了浪漫怪异的神仙思想,反映了道教对茶的独特解释,是道者将茶由凡品升为仙品,由世俗的饮料升华为仙界灵芝。

道教鉴于陆羽的贡献,封他为民俗的职业神祗,誉为茶神,烧造偶像,或木刻,或陶制,或丹青。然茶神并不轻松,中国人惯以软硬两手对付神仙,如古代茶铺供茶神,生意兴隆则祀之,生意萧条则以茶水灌之,言语咒之。此等战术自然源于道教的道术。?

中国茶文化中的神仙思想在诗歌中颇有体现,勘称经典的如: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送郑容》诗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类似的诗句不胜枚举,这些诗咏饮茶效果总是离不开羽化成仙,原因在于道士亦称羽士、羽客、羽衣、羽人,其由凡到仙称冲升、上升、升天、登天、轻举、冲举、飞举、升真,这说明道教对于茶文化的影响贯穿古今,不可磨灭。茶与神仙交往日久,便有奇异的茶神话产生,谈玄说怪,其荒诞不经成为茶苑一大文化景观。

茶文化核心理念是个“和”字,似已为学界认同。综合言之,茶文化“和”的核心理念的基石是三教文化奠定的。

儒家“中庸”学说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和”。《中庸》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中和即中庸,只有节制理性和情感才能做到中庸。这是一种人生的平衡术,平衡诸方矛盾以致太和。

饮茶文化“和”的理念,深受佛教“中观论”的影响。佛教主张是否定“边见”、“不落二边”为特征的,即不偏执于矛盾的任何一方,不求极端,主张折中。“中观”见之于生活艺术,要求节制精神欲望,做到不偏不倚,保持恬淡适度,即要做一个平常的人,而做一个平常的人就要有一颗平常心。禅宗公案多处涉及如何是“平常心”。《五灯会元》载:“如何是道?”“平常心是道。”

饮茶文化“和”的理念,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综上所述,中国饮茶文化的源头基因是儒、道、佛三教文化,儒教讲“中庸”,道教讲“天人合一”, 佛教讲“中观”,茶与三教间的单向结合,分别产生了儒教茶、道教茶、佛教茶。这三种茶文化呈现不同的格局:儒教茶重礼法、重功利、重现实人生,故以茶正纲常、序人伦、行教化、图享乐,并以内省为境;道教茶重自然、重养生、重无为,故以茶载道、延生、逃世,以悟为境;佛教茶重道德、重清规、重茶艺,以饮茶为出世之途、和尚家风,故以禅为境。三种茶的内涵虽有差异,但“和谐”二字却是共同的理念,故为政者用之,并创建饮茶“致清导和”的核心价值体系。

茶文化与儒佛道的结合靠中国古代的士子饮茶族来实现,他们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包括文士(骚人墨客、学者艺人等)、王士(王公贵族)、道士(道士道冠)、大士(和尚尼姑)等族群。他们在品茗的愉悦中抒发他们的宗教情结,或独饮、或对饮、或聚饮,或家饮、或野饮,或办茶会、或作草木游戏,或以茶伴读、或以茶伴吟诗作画、或以茶助清谈,或以茶结友、或大隐于茶,总之,茶境成为他们心灵的道场。

士子茶具很高文化品位,体现了他们的美学追求,如静寂枯索、淡泊闲适、高雅脱俗、自然质朴,亦贯彻了三教的美学思想,如儒教的内省、中庸、文质彬彬、阴阳平衡;佛教的坐禅、圆融、圆相、梵天合一;道教的悟道、平常心、贵生、天人合一。

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茶文化的底蕴是儒佛道三教文化,不从三教文化入手,便无从了解中国茶文化;因了三教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才成为一门内蕴很深的高层次文化,而有别于一般浮浅的物质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茶文化才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连续性、实用性和雅俗共赏的特点而独具魅力。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以“三教融合”为文化基础,具一定宗教倾向的古代士子是茶文化的主体队伍,有一定宗教文化背景的茶神陆羽是茶文化的领军人物。

当我们由宗教这一文化视角切入茶文化研究,会发现是儒佛道三教为茶文化提供了一个神秘的解释系统,便会得出“茶文化是儒佛道三教文化产物”的结论。

所以,著者提出了一个命题,是:?

中国茶道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中国士子创立和发展了中国茶道,并以茶道为心灵的宗教。?

---

主要参考资料: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元•刘谧《三教平心论》、唐•陆羽《茶经》、日本•仓泽行洋《艺道的哲学》、日本•千利休《南方录》、《中庸》、《诗•小雅•北山》、唐•怀海《百丈清规》、《全唐诗》、《五灯会元》卷40、日本•山上宗二《山上宗二记》、日本•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程杰等著《中华宗教篇》、云南崩龙族《始祖的传说》

    进入专题: 茶文化   儒道佛   茶禅一味   士子   佛学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97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