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强:政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40 次 更新时间:2012-12-11 21:59

进入专题: 政党发展   价值观  

蔡志强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领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引领和维护社会崇尚的价值和规范,并在运行过程中增进公共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而获得社会认同。这个过程也是政党发展的过程。

一、政党价值观建构与维护:政党发展的内核

政党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民主政治和政党现代化相联系。在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的现代社会,执政党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其组织运行、制度安排及功能发挥,实现政党目标和社会价值与利益,直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

政党价值观是对政党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功能的界定,是包涵政党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行为尺度在内的价值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规范性和政治性特征。其功能是凝聚党员和社会成员力量,实现政党目标。政党价值观对政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强的导向、规范作用和价值关怀意义,反映了政党建设的根本态度和取向,并影响政党的制度运行和组织变革。因此,政党建设及其发展是否维护其价值观,并对社会价值演进产生积极影响,直接决定了社会对政党的认同与否。实现政党、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协调是政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政党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意义上,政党是部分人利益和价值的集合者,是代表特定社会团体实现其政治目标和公共诉求的政治组织。但在实践中,政党不是利益集团,也不可能在执政中仅仅代表部分人的利益。执政是掌握公共权力配给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政党领导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执政过程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政党在实践中不可避免要承担社会意志凝聚与表达的功能。所以,多数政党在执政后,都会依循社会变化校正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主张,适应多元社会主体的需要以获得支持和认同。任何政党只有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群体的利益,实现政党认同,才可能实现政党现代化和科学化。

要实现政党认同,首先,党员必须体验到组织内部的一致性,即组织要提供所有党员一致的价值观、原则和社会期望,并使得党的宗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内化为党员的信仰,进而指导、规范组织与党员的行为。其次,政党的价值理念特别是核心价值应该是持续而稳定的。如:毛泽东在1933年就提出,苏维埃是改善群众生活的组织者。这一思想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也建构了党执政的价值起点。此后,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始终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又比如,在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党的宗旨、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却始终没有改变。再次,政党认同在现代政治体系中还体现为组织运行的连续性和规范化,体现为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就是说,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现实作用,体现了认同的尺度。信仰的过程就是价值观发挥作用的过程,本质上是对党员和群众权益的维护与落实的过程。哈贝马斯指出:一种被正确理解的权利理论,要求有一种承认的政治,这种承认的政治能够保护个体在他或她的身份认同得以形成的生活背景中的完整性[1]。认同的理想状态是人们对党的理念和所有政策的高度尊崇与积极参与。但在实践中,实现全社会普遍的归属感和有效参与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国家的文化出现了支离破碎。在迈向现代化的复杂世情中,由于种族关系、宗教信仰、个人道德观、生活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其个人认同正在变得千差万别。在这些领域里,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着彼此的一致性了[2]。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价值直接影响不同群体对政党发展的价值判断,但是政党需要在变动社会中实现并巩固党员的认同。党的理想信念和党员的行动要能够为利益不一致的人们提供价值沟通和利益互惠的可能。唯其如此,执政党和政府的效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二、价值观建构与政党发展的机理

政党都有自己的纲领章程、理论框架和组织制度,并以此树立形象,引导社会行为。政党的纲领和政治主张需要通过掌握政治权力或至少需要拥有公共资源来落实。一旦一个政党长期无法获取政治资源(物质的和精神的),则难以维持其运行,更遑论实现价值追求和政治主张。由此,政党需要掌握权力或者参与政权,完善政党理论以获取资源,同时不断协调与社会的关系,巩固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政党掌握公共权力后,一方面为其实现政治主张提供了物质和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受不同利益群体影响,政党权力运行过程容易发生偏移。这既来自权力本身的侵蚀性,也来自社会分化引致的政党价值变迁。我们知道,执政本质过程,就是政党权威地运用公共权力来配给资源,推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政党获得社会认同需要解决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群众利益。即执政党能否有效保障和实现群众的利益需求,并正确处理党的宗旨和党员个人正当、合法利益需求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运行权力。包括权力行使的科学性、高效性与公正性问题等。基于此,权力主体必须自觉接受监督,政党和国家需要建构完备的监督体系来防止权力运行失位与失范。这是实现党内思想统一和社会团结的重要内容。

政党通过掌握群众获取政权后,即拥有了配给社会资源的能力。其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必然体现党的核心价值。但在执政实践中,各种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利益表达、政治监督、进入政治体系来参与政治,维护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尤其是一些无法进入政治系统的利益集团往往通过腐蚀执政党的干部来拓展其利益,这一切极易造成政党价值观流变。因此,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会经受执政的考验,都存在巨大的脱离群众的危险。

中外政党体制的实践表明,在竞争状态中的政党并不必然具有活力,其凝聚力体现为政党价值和主张能够获得党员认同,并避免政党的分裂。反之,当一个政党的主张难以整合党员的时候,其理论感召力和组织凝聚力势必遭削弱。苏共垮台的原因之一是它在掌握权力之后,日益被有权有势的社会力量裹挟,逐渐疏离了原有阶级,失去群众的支持。犹如组织管理中的“熵”,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或环境对系统的不可控输入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很难继续围绕目标进行控制,并在功能上表现为某种程度的紊乱。管理“熵”表明,任何一种管理的组织、制度、政策、方法等,在相对封闭的组织运动过程中,总呈现出管理效率递减效应。政党运行过程也是如此,如果一个政党无法在变动社会中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缺乏对不确定性的有效预应,则可能在危机状态下失去领导地位,甚至丧失自我恢复的功能。因此,一个现代化的政党,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组织管理创新,并维护和彰显其价值。毛泽东曾指出,民主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兴亡周期率的根本。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让人民监督政府,其实质在于以制度形式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保障权力运行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政党地位的改变,不同历史阶段政党中心任务的改变,都能够影响政党的运行方向。例如,我们党的革命性作为与工人阶级政党党性并行的重要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语境中,其内涵分歧容易造成对立的价值判断。但是就服务对象而言,革命性、阶级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内在统一确立了先进政党的价值框架。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建设实践表明,政党发展有以下价值鲜明的标志:一是政党要能够承担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任。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历史地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推翻反动统治的重任。党的建设的过程,就是寻求民族解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二是政党要能够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理论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三是政党要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凝聚和团结社会群体实现奋斗目标。四是政党发展的所有环节,都应该和人民群众现实的利益需要紧密联系。

三、价值观建构与政党发展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的经验与启示

政党发展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相统一的政党建设科学化过程,也是实现政党认同和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实践,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安排落实党的宗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形成了科学的价值观,并有效整合社会,推动了科学发展。

(一)坚持与时俱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纲领

党的纲领、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党用以凝聚力量推进发展的根本,也是引导人民前进的旗帜。能否制定科学的政策,实现与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体现着政党的活力和社会凝聚力。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和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党性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社会主义建设。这期间,党逐渐形成并长期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小康社会新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制定并不断完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彰显着政党的基本价值和任务,表明人民利益与党的价值的高度一致性。

社会结构变迁和利益分化直接冲击着党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同时,着眼于人民幸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观落实在保障人民健康的生命、正当的利益、自由的精神、快乐的劳动、无私的奉献和自我实现的目标上。许多西方学者之所以将生态文明界定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在于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主义体制才能够节制人类过度贪婪的欲望,保有幸福的家园。

(二)立足价值引导,完善政党社会功能发挥的体制机制

在领导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党始终重视发挥社会功能尤其是社会整合功能。这里讲的整合包括意识形态整合、利益整合和资源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整合和非政治意识形态整合(文化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等以及相关价值的整合)。通过整合对内统一党员思想,凝聚党员意志和力量,对外增强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团结社会力量,实现政党目标。具体而言,一是在价值层面上,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国家利益,倡导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保持党的政治主张和基本价值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在组织框架内,推动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保障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社会适应性和开放性特征。保障组织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政治流通顺畅,权力运行科学,党内民主和党内团结有效落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通过基层党建创新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三是制度体系建构体现党章精神并维护中央权威。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根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的纪律,并服从、服务于党的宗旨和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一系列制度,其运行过程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过程,就是党建科学化的过程,是防止组织逆向运行和领导干部蜕化变质的过程。

保障权力以廉洁廉价的方式运行,实现并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党认同的社会基础。亨廷顿指出:“一个强大的政党能使群众的支持制度化。政党的力量反映了大众支持的范围和制度化的水平。凡达到目前和预料到的高水平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是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3]政党功能发挥和政党结构的完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互动性。新时期强调组织创新和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其本质就是发挥政党功能,完善党对社会和市场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着眼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党建绩效评价体系

党建科学化要求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衡量党的建设绩效,并保证公共行政过程不偏离预设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一系列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以下评价标准:一是合理性,即执政党必须依循党的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推动政党现代化。二是实效性,即党的建设绩效要体现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有社会基础秩序,维护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三是执政基础的广泛性,广泛性受实效性影响。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实现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中,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和人民幸福这一价值中轴,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实践中。由于党始终将自己视为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实现其历史任务的工具,从而拥有了实现组织创新和能力发挥的巨大动力,并在动员全社会推进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四)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重要价值理念和政治路线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1928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提出把工作重点转向“争取群众”。192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专门强调要树立群众观点,重视群众工作,提出各项工作都“要经过群众路线”[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构成党的建设的重要逻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群众路线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其中维护实现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师等内涵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监督政府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避免社会冲突;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降低公共行政的成本。

现代社会的政党发展,就是在坚持党性、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维护和落实核心价值,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创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政党与国家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4.

[2]David Miller. Citizenship and Pluralism.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III. pp432-450.

[3][美]S·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96.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6-39.

    进入专题: 政党发展   价值观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8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