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教育本质的新视角

——对当代教育本质学说的批判与超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79 次 更新时间:2012-11-21 09:46

进入专题: 教育本质  

柯领 (进入专栏)  

提要:本文在批判当代教育本质的五大学说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美是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才是教育的本质。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对人类摆脱地球的生态危机、国家的国民素质危机与个人的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具有最佳的促进效果;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思想性、整体性与创造性: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美对人格结构的建构与智能结构的建构起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他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及其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水平,美的教育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形成道德价值、认识价值与信仰价值的教育,美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与创造性人格及其创造能力的教育;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可操作性:美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创造性的教育,教育内容的五育结构应该是美、德、智、体、劳的有序结构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当代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本质”的概念,是在前苏联与中国的教育学著作里明确提出来并作为重点讨论的概念。教育本质是教育研究中最根本的经典命题。教育的本质实质上是对“教育是什么”的终极关怀。对教育本质的探索是全世界教育界的一道难题,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难题。欧美因为是重视个人主义的国家,对教育的探索往往重视个性而忽视共性,前苏联与中国是重视集体主义的国家,往往是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

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共性问题的探索,对教育本质的探索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从教育的理论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的本质,才能建立起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学体系,只有顺应了客观规律的教育学体系,才能高质量地造就国家的建设人才,更好地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

从教育的实践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的本质,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综观全局、胸有成竹地以不变的教育信念去指导万变的教育实践,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科学化,首先应该确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正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教育缺少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片面的、盲目的,理论上的片面性与盲目性,导致了实践中的片面性与盲目性,使教育实践多次失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内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教育效果仍然很差。

对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来说,不明白教育的本质,导致了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代替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连基本的素质要素都不健全;对教师来说,不明白教育的本质,导致了注重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的教学风格与题海战术,把学生们培养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与解书面练习题的能手,失去了个性与创造性;对家长来说,不明白教育的本质,导致了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就不知道还应关心孩子的其他什么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片面重视智育的超负荷的解题训练与家庭作业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使渴望美的心灵得不到艺术的滋润,渴望动的肉体得不到运动与玩耍的哺育,渴望独立、探索与冒险的精神受到了家长无情的压制,久而久之精神就萎缩了,再加上社会上世俗文化的影响,就会走向厌学、走向功利、走上享乐主义的人生道路。

可见,教育的本质对教育的理论与教育的实践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正是因为教育的本质,有如此巨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才使教育的本质问题成了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激励了许多教育专家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以期望揭开教育本质的秘密。

我们可以把当代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大致概括为五大学说:①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说;②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说;③教育的本质是多质说;④教育的本质是关系说;⑤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说。

1.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说

这种观点被称为传统派的本质观。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论。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决定表现在:经济关系和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经济关 系发展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与此相适应的就有五种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以及由上层建筑决定的教育模式,因而,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核心的作用,它对教育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具有制约作用,而教育目的无不 受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能集中体现出一定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和意志,由此看,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

2.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说

这种观点被称为现代派的本质观。持这种观念的理论根据是“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语),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由途径,尤其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生产,更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把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生产力“智化”为劳动者所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教育实践来看,不仅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更新,要受生产力的制约,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思想也要受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所以,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3.教育的本质是多质说

这种观点被称为折衷派的本质观。所谓多质论,就是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不好将一种属性看作本质,因此,不应把教育的本质简单归纳为上层建筑或生产力。

4.教育的本质是关系说

长时间作为全国高等师范学院统编教材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中指出:“我们把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上述定义反映了包含在教育过程之中的几种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也反映了这几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特殊矛盾运动。因此,它也就是教育(狭义)的本质。”

5.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说

这种观点是从教育自身的规定性立论的,认为教育的本质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不是硬要把教育归属于上层建筑或生产力的范畴之中去。

我认为这五大学说在解释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是片面的、空洞的,它基本上不能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任何有益的帮助,却相反,只能把教育导向混乱与贫困。片面的地方就在于这五大学说中1、2是从教育外在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来阐述教育的本质;3是从教育的外在属性上来阐述教育的本质;4是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上来阐述教育的本质;5是从教育的普通定义上来阐述教育的本质。

这五大学说并没有真正揭示出教育的本质,所以只能把教育导向混乱,引向功利主义:当社会重视政治建设的时候,教育就成了传播政治信条的阵地,政治运动无情地冲击教育系统,我们曾有过痛苦的教训,文化大革命中政治冲击教育,导致了“读书无用论”,使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学习与健康成长的机会,人才资源的枯竭造成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巨大损失;当社会重视经济建设的时候,教育又成了传授实用知识与实用技术的土壤,无灵魂的实用知识与实用技术的教育同急功近利的经济浪潮相结合,又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新的“读书无用论”,流行音乐,经商热,社交热抑制了读书热成了校园文化,躲避崇高的染色头、追星族、玩家成了时代弄潮儿的象征,许多学生放弃了认真读书与刻苦专研科学知识的精神,其结果又只能是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受害者,又将会使国家、社会与个人蒙受巨大的损失。

我认为教育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独立的发展规律,我们只能顺应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教育来说,国家、社会、个人确实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这终归是作为教育的结果而自然形成的。利益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教育的结果。

教育应该是在一个永恒价值观念主导下的培养人的伟大实践:教育的最高目的绝不是对任何功利主义的灌输,而是顺应人性的对美、真、善的唤醒;人类文明与进步阶梯的教育阵地应该永远是人类文化的传播中心,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训练中心、勇敢探索真理的批判与创造的学术中心;教育不仅要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教育要高高举起弘扬美、真、善的理想主义的旗帜,用全人类优秀文化的价值来提高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以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向更高层次、更文明、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教育应以探索人的幸福作为出发点,通过教育的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确定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

为了能够认识教育的个性与教育的永恒价值,使教育成为一种探索,而不是一个固定功利模式的灌输,我们就需要再一次认识教育的本质。

二、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我之所以要批判当代教育本质的五大学说,是因为这五大学说都是“盲人摸象”,犯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错误。教育的本质不是一种外在功能,不是教育的外在属性与定义,而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应该回到教育本身、回到对教育内在结构的剖析上,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清楚教育的本质。

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出发点。

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属性,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出发点。

遵循教育本质是教育内在结构的方向,让我们从分析一个大家所公认的教育命题入手来揭示教育的本质。

●命题: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推理:教育是培养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社会活动

心理决定行为,所以心理比行为更根本。

心理活动由两大部分组成:意向活动(情意活动)和认识活动

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

认识活动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意向即人的意愿所向,它是人活动的动机部分,也是人活动的动力所在。在心理活动中,意向活动是第一性的、居核心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是在意向活动主导下的认识活动,意向活动是在认识活动指引下的意向活动。

在意向活动中,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体,是有机体向外扩张的一种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发展的潜能,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情感,情感内化就形成价值观,情感活动是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是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结构,情感决定意志、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方向,决定认识活动的深浅程度,决定行动的方向与大小。

在情感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情感就是审美情感:因为爱美是人类的共同本性,只有美的价值才是社会永恒的共同价值,只有建立在共同人性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才能使人们产生普遍的审美共鸣,形成一致的认同感;美是价值的本质,美的价值构成价值体系的根部,是各种价值相互渗透的中心,所有价值从某方面说都是审美价值;美的价值是评价社会一切价值的标准,是社会最基础的价值体系,所以,建立在审美价值基础上的审美情感就是最基本的社会情感。

审美情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通过心灵对客体的审美共鸣而产生的情感。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也就是说,审美情感是人摆脱动物性的根本出发点,是人走向理性、走向精神生活、走向创造性实践的逻辑起点。

●结论:因此,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活动。

由此可见,审美情感的教育在教育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与本质的特征。所以,健康审美情感的教育就应该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出发点,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换句话说,美是教育的本质——也就是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才是教育的本质。正如美学家李泽厚说:“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级的峰巅。”(1)

美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感性与理性、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中介。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本质及其人类文化本质的最完美的展现。

美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文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美。

美既是走向真与善的基础又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美才能进入真与善的结构。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是崇高,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真是什么?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真是科学的美。

善是什么?善是一种利他的行为意识与行为实践。善是道德的美。

人有美真善与丑假恶的两面,美是引导人抑制丑假恶走向真与善的伟大道路。美真善构成了人类健康的精神世界,是健全理智与完整人性的象征,所以,作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的最高使命就是永远追求合目的性的美与合规律性的真以及合完美性的善的和谐统一。

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把美、真、善的价值与美、真、善的方法,通过训练与实践逐渐内化为人们稳固的心态习惯,这种稳定的使人高贵的情感体验模式是使人作为人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的核心品质。

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价值定向功能与教育的价值创造功能。

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思想性、整体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

(一)、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

美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统率全局,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对人类摆脱地球的生态危机,国家的国民素质危机与个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具有最佳的促进效果。

1、地球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非人道化应用的结果。现在世界上随着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气质量越来越变坏。目前,世界环境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臭氧层破坏将使人类失去头上的保护层,直接暴晒于烈日之下,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严重创伤,皮肤癌猛 增,甚至有人预言,臭氧层减少到五分之一时,将是地球生物死亡的临界点;温室效应使地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台风、热浪与洪水将使全球百分之七十的城市沉入海底;酸雨使森林岌岌可危,使道路桥梁腐败,土地干枯,粮食颗粒无收。

二十世纪是环境破坏的世纪,是我们人类自己在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本世纪面临的上述三大环境问题,将严重损害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

解决地球生态危机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出路就在于使全世界的人民明白:自然是有生命的整体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处理好相行克关系的唯一原则就是“双赢原则”,从而团结并积极行动起来,在“双赢原则”的主导下把美的教育同法制相结合,由以人为中心的,征服自然的机械时空观转向为以自然价值观为中心的、与“天地人”和谐相处的、东西方智慧结合的系统生态时空观,建立人类生态的生活方式,执着地奔向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艺术化生存的太阳能 时代。

2、国家的危机有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交通、人口、资源、污染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核心的危机主要就是无灵魂的教育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人是危机的总根源。

当代的厌学、唯利是图、享乐主义、封建迷信、不道德、犯罪、吸毒、艾滋病等美感错位的不健康的现象呈上升的趋势,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敲响了走向毁灭的警钟,人类需要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重新回到教育的本质,找到正确的突破口,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入手,以审美教育为 中心,通过改革教育,用以自然为本的美育型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具有生态世界观与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以摆脱当代无灵魂的教育所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我们要永远记住:美感错位的不健康的现象,只有通过美感正位的健康的教育,才能根本纠正,而这需要从儿童教育开始。

人类的知识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宗教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维一体的知识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根据与判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对20世纪的世界教育进行一番富有说服力的理智的批评并为21世纪的世界教育实践指明一个正确前进的方向。

二十世纪全世界的教育在“实用主义”与“经济中心主义”的主导下都片面地重视了第二类与第三类知识的教育,而轻视了第一类知识的教育,轻视人文精神的教育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缺少人情味的人,手脚放大了,可充满批判意识的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价值判断丧失了,人投机取巧、追名逐利地无根本的工具般的活着,沦落成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偏偏倒倒的没有精神家园来回不安游荡的、无本质的痛苦的存在。试想一下,一个缺少审美价值判断、缺少灵魂与健康价值观、缺少人道主义思想、没有健全理智的人,能够创造性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吗?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人类探索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经验表明:科学研究的最高使命就是从混沌与杂成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科学研究必须要在哲学与艺术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才能更好向前发展;头脑只有借助对科学、艺术、哲学的思考,才能趋于完善;只有完善头脑的人,才能更好综合多元知识的优势、对准问题、胸怀全局、放眼局部地探索规律的世界;只有完善头脑的人,才能建设一个完美的世界。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由重视分数的应试教育真正转向为重视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诸多的迹象表明,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中心,从审美情感教育入手,以点、面、体的建构方式,通过审美素质的提高来带动其它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提高全世界各民族整体素质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3、个人的危机其实质就是精神的危机,集中表现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生存危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关于这种状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描述,如颓废、道德沉沦、抑郁、失落、空虚、绝望、缺乏值得信仰和值得为之奉献的东西等等,物极必反,危机的尽头就预示着改变危 机的新时代的来临——世界正面临文化价值观与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实践的转型,我们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价值沦丧的局面,重新确立永恒的能够 值得依赖的美、真、善的价值体系,并努力把它扩展成各方面的价值实践。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与社会互动的生存哲学。

人的成长过程同人类的成长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尝试失败而选择成功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有两次诞生:一次是肉体的诞生,一次是精神的诞生,而自我意识的产生则是精神诞生的标志。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在人心中灌注生气与活力的情感动力,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产生于一系列的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的选择之中,它与人格的建构是一致的,遵循“自由—选择—责任”的建构辩证法。精神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需要通过驾驭理想来把握现实,需要通过驾驭目标来把握未来,需要通过驾驭简单来把握复杂,需要通过驾驭有限来把握无限,需要通过驾驭信仰来把握永恒,这是稳定而积极生活的基础,也是人作为人能主动选择未来并出自内心积极承担责任的最完美的生存哲学。

由此可见,理想、目标、信仰是精神的核心,而美的教育就是从审美情感教育入手,以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审美情感教育在美、真、善价值的主导下鼓励人们以审美的眼光来面对人生,鼓励人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与勇于创新,鼓励人们通过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的选择来发现生活的意义,充满想象力地建构自己的理想、目标与信仰,以塑造自己的灵魂,由生物体进化成智力体与精神体,从而胸怀理想、充满希望地去求生存与求发展,以摆脱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肩负着立人之本与立国之本的使命,教育必须要顺应人的本质,以审美教育为中心,通过美来塑造人们做人与做事的本质力量 并提升人的层次,才能最大程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只有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同法制有机结构,才能综观全局、标本兼顾地实现对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人口、社会秩序的有效控制。总之,审美的育人立足点就是教育中与社会动态发展控制中的阿基米德的力的支点。

(二)、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思想性、整体性与创造性

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问题,也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问题。人类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只有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开发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美对人格结构的建构与智能结构的建构起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他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及其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水平。

1、美的教育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形成道德价值的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法的关系通过法典为个人规定严格确定的行为准则,破坏这些准则就会受到国家政权的惩罚,道德关系通过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把个人同社会整体联系起来,这些规范与准则不强加于人,但是受内心的道德价值约束与社会舆论 的监视。

实践证明:通过审美价值促进道德价值的形成,培养出某种程度的自觉定向是道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个人接受社会环境中关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审美价值,使他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崇高与卑下、悲和喜等有一个正确的感知和体验,形成审美判断。当他在生活中遇到美、真、善的东西就获得审美愉快,由衷地表现出欣赏与支持;遇到丑、假、恶的东西就表现出痛苦与愤怒,进而出自内心地自觉抵抗。所以,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

这就是以美助德的教育原理。

2、美的教育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形成认识价值与信仰价值的教育。

美的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培养人的审美鉴赏力的教育:美教会人们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该发扬什么,该遗弃什么;教会人们对待世界文化,该拿来什么、该回避什么;教会人们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价值世界里,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进而学会艺术化的生活。

美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是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是人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系统,情感是一个有层次的动态结构,可分为本能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人的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

本能情感是由生理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以及生理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如:食欲,性欲,睡欲,趋利避害,原始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绪等。

审美情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通过心灵对客体的审美共鸣而产生的情感:

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如愉快感、优美感、崇高感等。

审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痛苦感、悲哀感、愤怒感等。

理智情感是人的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

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积极的理智情感。如:认同感、求知欲、认识兴趣、追求真理的情感、道德情感、利他主义的情感、爱的情感、创造情感、光荣感、责任感、自信感、积极的理想、希望、信念等。

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消极的理智情感。如厌恶感、厌学感、冷漠感、缺德情感、逃避感、恨的情感、自卑感、消极的理想、希望、信念等。

本能情感是人与动物都共同拥有的低级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是人所独有的高级情感,而积极的审美情感则是走向积极的理智情感与积极的理智行动的动力基础,总之,只有通过审美才能走向理智。

有了对情感结构的全面分析,升华了我们对情感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我们能够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更主动、更有效地利用情感教育来为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服务,以实现教育过程与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情感是主体认识与行动的动力,主体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情感活动主导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情感活动的强弱,决定认识活动的深浅程度,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向与大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以审美情感教育入手,以美育美(美育)、以美助德(德育)、以美启智(智育)、以美健体(体 育)、以美促劳(劳育)来充满美的活力最高层次地促进人格结构的建构与智能结构的建构及其创造性才能的开发,从而取得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 效益。

这就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形成认识价值的教育原理。

美育、德育与宗教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建立人类超越个人功利的崇高信仰。信仰就是在人们心灵深处产生的恒定不变的内心信念,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审美的价值判断,是人生摆脱精神空虚、走向幸福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具有无限自我意识的有限自我对人生与宇宙的一种把握方式。共同的信仰则是民族、阶级与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纽带和凝聚力。信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觉醒和认识发展而出现的观念形态,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和环境的理解与直觉体验,并影响和 制约着人类的感情、意志和生活方式。

美、真、善是人类终极关怀的最高价值,理应构成人类的共同信仰。

没有信仰的人,一定缺少审美价值判断,心理是一种不稳定的、消极的被动状态,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从而走向功利、走向投机取巧、走向享乐主义的人生道路。

有信仰的人,信仰确定方向,有明确的审美价值判断,会产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内心信念,心理是一种稳定的、积极的主动状态。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人生需要信仰、社会需要信仰、世界需要信仰。对美、真、善的共同信仰,把个人同社会、国家与全球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类走向健康的信仰主要有三条道路:

(1)、由美育模式走向信仰:受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崇高形象的启示而走向对美、真、善的信仰。

(2)、由理性模式走向信仰:受人生哲学、科学、道德伦理、政治信条的启示而走向对美、真、善的信仰。如对“人生即选择”的信仰、科学信仰、伦理道德信仰、绿色和平信仰等。

(3)、由宗教模式走向信仰:受神的启示而走向对美、真、善的信仰。

信仰不是强制的、给予的,而是发现的,是由心灵的审美共鸣,经长久的审美内化而形成的审美价值判断。一个人一旦在心灵深处形成了关于美、真、善的审美价值判断,并把这种审美价值判断用于指导自己的认识与行动,使认识与行动受美、真、善价值的约束与支配,这就标志着这个人有了信仰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 对美、真、善的崇高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这就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形成信仰价值的教育原理。

3、美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与创造性人格及其创造能力的教育。美的教育决定人的审美价值定向并同时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从积极意义看,人对世界的关系永远是一种审美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永远是一种创造的关系,借助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理解与欣赏,在审美体验中人的所有基本的精神能力——感觉、情感、意志、理智和想象都在审美共鸣的交织中最充分的调动起来,通过审美的途径,把外在的美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情感与理智的 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在各种建设性的创造领域里是必不可少的。

审美情感是一种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心理动力,它鼓励人们冲破结构性的生存,追求变化、多样与创新,追求动态平衡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走向对未来勇往直前的创造性的探索。

审美教育能超越功利形成审美人格,由审美人格到创造性人格再到创造性的精神向物质的转化,这是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最佳途径。人格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大致可分为功利人格、审美人格与创造性人格三种类型:功利人格追求的是物质利益第一、精神利益第二;审美人格追求的是精神利益第一、物质利益第二。审美人格可以走向创造,功利人格也可以走向创造,但是,功利人格立足的是求生存而创造,以满足自己生理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为主,审美人格立足的是求发展而创造,以满足自己审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其创造的层次及其创造的数量与质量都会远远高于功利人格的创造。因此,由审美人格到创造性人格再到创造性的精神向物质的转化,这是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最佳途径。

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教育是一种激发人们美感潜力的教育。美感具有直觉性与整合性的特点:美感的直觉性表现为对事物进行形象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美感直觉性强的人悟性好,就比一般人更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洞见事物的本质,从分散的现象中去把握事物整体的内在联 系,从特殊的现象中去发现普遍的规律。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已向我们表明: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依靠直觉思维发现结论,而依靠逻辑思维来证明结论的过程。

美感的整合性表现为一种力的结构,这种力的结构具有以审美价值为中心,把分散的、局部的、无序的要素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有序的结构的倾向,人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也因为这种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整合力的作用而得以建构,这种由美感的整合性而形成的整体而有序的思维过程,是由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的运动过程,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创造是一种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受理性直觉的美感所支配。所以创造力强的人,往往就是美感极其丰富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与哲学家大都具有强烈热爱艺术并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原因,因为艺术是增进美感的最好方法,也是培养人们形象思维 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

审美教育能促进一切创造活动,因为它揭示了审美价值与创造的关系。美指导我们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原型启发,人们获得了美的观念与美的创造技巧,并通过实践内化成的创造能力,进而才能建设一个美的世界。

凝聚着审美观念的创造是人的优秀能力的表现,作为制作世界中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的力量,证明人的强大和他的无限可能性,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获得最高的审美享受,这是人的创造活动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

创造就是独特的发明或发现或者是新的综合。

创造就是把自我意识灌注到世界中去的一种情感冲动,是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

创造就是人的审美观念及其情感力量、智慧力量与意志力量的外化。

通过以上全面的讨论,我们应该有充分的理由牢固地建立一个关于什么是文明教育的观念,即文明的教育结构应该是在美、真、善理念主导下的以自然为本的、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一个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最大程度开发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文明的结构;一个善于接纳世界文化的全面开放的结构;一个鼓励人们勇敢探索真理的批判与创新的结构。这种生态主义的主体文明的教育结构、全面开放的教育结构、批判与创新的教育结构合三为一地结合成了一个永恒 的教育模式:以自然为本的美育型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能把自然利益、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通过超越时空的美、真、善的价值观,最优化地结合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因此,也就理所当然地构成世界教育共同选择的最优化的教育模式,从而理直气壮地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实践的奋斗理想。

以下的论述就是对这种全球教育理想模式的操作层面的具体展开。

(三)、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可操作性

教育是围绕培养人们做人与做事两方面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人与做事需要有健康的价值观与优良的智能结构及其有创造个性的操作技能。为了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需要应用建构主义的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如果我们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待教育,那么,教育的过程就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建构,即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的建构与外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内在心理结构由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两个部分组成。所以,我们可以把教育的任务明确地概括为实现三个方面的建构,即人格结构的建构、智能结构的建构与专业技能的掌握,为此,我们需要遵循以下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建构模式。

1、人格结构的建构,即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建构应遵循:"需求——满足——价值观"的因果建构模式才符合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模式是靠满足内在需要而引起审美共鸣作为动力驱使才得以建构的,那些感动过我们的正在构成我们自己。这个建构模式的有效性就在于它把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放到第一位并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使教育的实践永远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通过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来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基础上,从而使我们牢固地树立一个永恒 的教育信条:只有顺应人的内在成长规律,才能取得育人的最大效益。人的内在成长规律主要由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所组成,人的情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人的认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动作把握到形象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建构过程。这两大以操作内化为中心的建构规律,为我们制定教育方针、设计教育内容与应用教学方法指明了一个合规律性的前进方向,并作为我们预见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判断原则。如果我们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要而引起审美共鸣,那么,任何强制灌输的教育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的教育的努力方向应该是顺应人的内在的情感 成长与认知成长的规律,用美、真、善的价值与美、真、善的方法来满足与提高人的需求而形成决定个体行为的积极而健康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这应该永远是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出发点。

2、智能结构的建构应遵循"学科=学科精神(哲学精神、美学精神与科学精神)+学科理论+学科技能"的三维立体建构模式,才能形成具有哲学精神、美学气质与科学实证的富有创造个性的智能结构。认识与掌握一门学问,只有把它放入过程的联系中去认识与掌握,才能完整与深刻。学科精神、学科理论与学科技能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在我们掌握或传授一门学科的时候,永远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去理解学科的内在结构与普遍的哲学原理。掌握的理论与技能,如果没有一种隐藏在更深处的综观全局而又生机勃勃的哲学精神、美学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内在支持,那么,无精神的理论与技能只不过是一种苍白无力而又缺少创造性的笨拙的工具。因此,建构有哲学精神、美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智能结构就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制定、教材编写、课程结构设计与学科内容展开的最高指导原则并坚定不移地转化为我们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专业技能的掌握应遵循"心——技——体"的训练模式,才能形成神形合一的有爱心、信心、恒心支持的、具有审美精神与创造个性并且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整体功能的操作技能。学习专业技能需要一种美学价值作为内在支持,也就是说学习专业技能不应该只是一种单纯的操作技能的掌握,而应该是一种有哲学精神、美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操作形式的训练,这样就把专业技能的学习变成了一种神形合一的艺术修炼。一种技能只有当它提高到艺术的境界并以审美的态度去把握的时候,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创造精神,从而心领神地充满爱心、信心、恒心去创造地掌握与应用,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与应用效果。

人类的文明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精神文明,一种是外在的物质文明。历史的经验与创造的实践告诉我们: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没有内在的精神文明就没有外在的物质文明;没有伟大的梦想,就没有伟大的现实。这就是一切强大的国家、一切强大的民族与一切强大的个人走向成功的内在秘诀。因为它充满想象力地最充分地开发了人的创造潜能,是人类进化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人类的教育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与健康的价值观主要产生于密切接触伟大的文学、艺术与哲学作品的过程之中。伟大的名著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名著是许多为美、真理与正义而献身的高尚心灵的创造,在于它怀着爱与崇高的情感保存了人类最多、最丰富的美、真、善的价值,是人类价值体系承上启下的最坚实、最完美与最可信赖的纽带,对人类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起永恒的价值导向作用。

以上关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宏观论证与微观分析,为我们承上启下理解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基础。

立足于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是一个在美、真、善理念主导下的通过改变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来改变人的外在物质世界的最优化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教育结构。

美是人类的普遍精神,理应构成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教育内容的五育结构应该是美、德、智、体、劳的有序结构,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的教育与创造性的教育,应该统率全局地成为教育的核心与出发点。

美是走向道德的基础,美是内在的道德,这就是美德的含义。所以,以美助德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突破口。

一个没有高尚情感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就是以美启真的道理。

一个缺少体育美学精神的人,不可能把运动技能提高到艺术的境界并高超地发挥出来。

一个体会不到劳动美的人,不可能走向创造性的劳动实践。

道德是内在美真善价值与外在行为规范的统一。因此,德育主要表现为外在的人生哲学教育与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如何做一个有主体性的人,即做一个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追求美、真、善的有理想的人。德育的内容必须要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要而引起审美共鸣,才能真正内化为个体的自觉意识,通过积淀最后形成决定个体行为的美、真、善的道德价值观,再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智育、体育、劳育也是一种外在的认知规范与行为规范的教育,智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事的本领,即做一个善于利用知识与工具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人,体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运动的身体健康的人,劳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并且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它们的内容也必须要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要而引起审美共鸣,才能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通过积淀形成决定认知与行为的价值观与操作技能,再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美的教育(美育)就是通过美的观念与美的形态(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学美与哲学美)来进行的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创造性的教育。

美育对人的作用,至少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描述:

第一,通过美育来培养高尚的情感与健康的价值观。这是美育的核心的本质功能。

第二,通过美育来塑造具有创造个性的人,以及使人按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第三,通过美育来建立审美的人生态度,从而走向艺术化的人生。

如果我们从发生认识论的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考察人的美感的形成,那么,人的美感的形成就是一个由美的内化到美的外化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被动感受——主动接受——实际表现这么三个阶段,与此相应的审美教育也可大致划分为感美——立美——创美这么三个阶段。婴儿时期主要着重进行感美的教育,即侧重用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形式来培养小孩感受美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幼儿时期着重在进行立美的教育,即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使幼儿已萌发的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得到确立,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创造美的活动(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朗诵、写作、手工、游戏、运动等);进入中学和大学后就着重用世界文化的精品来进一步提高感美与立美的水平并重点进行创美的教育,即逐步使学生们的审美意识的冲动在对世界文化精品的欣赏、模仿与创造性的表现中,在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与哲学美的综合理解中,得到较复杂和较高级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从一般意义看,美育可分为广义美育与狭义美育。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美育:美育就是自然美育、艺术美育、社会美育、科学美育与哲学美育的总和,是指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一切教育。

美无处不在。教育要处处表现美的理念与美的形式:从教育方针的制定、教育环境的布置到教材的编写、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都要处处表现美。

美的形象性、情感性与创造性的原则应贯彻到美、德、智、体、劳的具体学科中,每门学科都要表现美的理念与美的形式,形成一个审美教育场:使音乐教育由综合乐感训练代替单调的歌唱识谱训练,用对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欣赏与评论代替中学语文的杂文选读、篇章结构分析与作文训练,用中外美术名作欣赏与美术技能训练代替单纯的美术技能训练;使德育的道德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光辉形象,变成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生哲学教育与营造美、真、善 的行为规范的教育;使注重死知识灌输的智育,变成一种应用活方法的激动动人心的智力探索,使死板的记忆变为主动的想象与丰富的形象记忆,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变成人类探索自然的结构美与规律美的伟大发现;使体育的注重运动技巧的教学,变成一种在体育美学精神指导下通过运动以强身健体并且磨炼意志、塑造勇敢顽强性格的训练;使劳育成为培养学生审美的劳动态度与美化生活的技能训练。

只有美的东西,才能把渴望成长的心灵导向正确的方向;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激发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变成一种激动人心的智力探索,一种愉快的审美享受,一种怀着希望的文化旅行。这时,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审美的需要,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美育: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艺术作为实施美育的核心和主要手段,具有最好的思想性、整体性与可操作性。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伟大创造,是许多高尚心灵的展览,艺术的形象性与情感性对心灵具有最强的渗透与感染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高雅音乐的节奏与情感经听觉接触心灵来建立儿童最早的认知结构(元认知结构),当儿童的理智达到能够熟习语言的时候,再配合诗歌、文学故事、绘画、舞蹈、游戏、运动、玩耍等艺术形式来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以培养美的人格、建构优良的智能,形成 高水平的认知结构,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与创造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与认识基础,从而充满后劲、朝气蓬勃地走上追求卓越的人生道路,这是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个体人生是否幸福的重要开端。

古希腊哲学家与教育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向我们最完美地揭示了音乐启蒙教育的作用:"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是不是为这些理由?第一层,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 化。其次,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 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他从理智还没有发达的幼年时期,对于美丑就有这样正确的好恶,到了理智发达之后,他就亲密地接近理智,把她当作一个老朋友看待,因为他的过去音乐教育已经让他和她很熟悉了。"(2)

亚里士多德说:"音乐之所以必须学习,不只是为了一种益处,而是为了许多益处,这就是说:①为了教育;②为了心灵的净化;③为了理智的享受,为了紧张劳动后精神宽驰和休养。(3)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

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份。(5)

从古代智者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艺术教育是育人的必要途径。

就人格的形成而言,情感是最为基础的东西,由于艺术包涵了十分丰富的情感,因而没有什么东西比艺术更能有效地铸造人类的人格了。

艺术是社会的中心,而不是外围:艺术能帮助个人用艺术的知识与审美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使人生富有意义与充满生活情趣;艺术能用人道主义的思想照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之灌注崇高的精神;艺术是一所情感的学校,通过艺术来丰富与培养学生们高尚的情感,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只有艺术教育同其他教育有机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

总之,艺术和美是文明社会的灵魂与价值中心;艺术的审美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核心力量的作用;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上文明复兴的道路,就得首先从繁荣艺术开始;只有当美的性格在一个民族中得势,一个有积极健康心态的高度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的民主与法制国家,才可能真正的建立与动态平衡地完美发展;只有当国家的民族精神经过美的教养与升华上升到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这个民族才真正地走向了世界;只有当国家的发展由自然国家到道德国家再走向审美国家,这个国家才真正能够在文化、政治与经济方面实现个体与整体、民族与世界、国家与全球的全面整合。

人类文明的经验表明:

(1)、对美的认识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一个人的发展的高度。

(2)、美育是改造人的世界观、陶冶人的感情,促进科技发展的最好途径。

(3)、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美的特征,就显示出人类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自由;它的自由度和审美度越高,便表明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愈高。

教育实践证明: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是使学习、教学、教育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情感是内在动力,它使心理与行为自动化:美感是热情与创造的根本动力;伟大的理想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动力产生伟大的行动;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兴趣;激发热情与培养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尝试成功。

一个人只有感到学习有乐趣,体会到学习的美,并不断尝试学习的成功,才可能真正把学习搞好;只有意欲接受教育,才可能被教育好;只有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这就是由他励走向自励的教育真理。所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6)

关于美的教育的重要性,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教育家、艺术家与哲学家做出过许多天才般的论述:

郭沫若说:"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7)

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8)

卢梭说:"只要有热情和才能就能养成一种审美的能力;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联系的道德观念"。(9)

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10)

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

"政治方面的一切改进都应从性格的高尚化出发"(而性格的高尚化只能通过艺术)。

"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的东西。"(11)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2)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的要求奠定道德的美,使人对一切卑鄙和丑陋的东西,持毫不调和和不可容忍的态度。"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1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14)

高尔泰说:"美是自由的象征"

"美是人的人化程度的标志,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境界"。

"美是规律性和目的性、主体和客体、内在的精神世界同外在的物质世界的统一"。(15)

由此可见,美的教育即审美的情感教育与审美的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审美的创造性的教育,是使人走向健康成长的出发点;是增进社会道德,提高教育质量与有效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基础;是控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成败的关键。

关于教育的本质,现在全世界的教育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搞清楚,正因为缺少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缺少一个永恒、健康而有效的价值观念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所以,全世界的教育都处在一片混沌、混乱与贫困之中。

当代的教育危机与世界危机其实质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危机。

全世界的教育都陷入了功利主义,以追求功利为目标,把人培养成了追求功利的机器,以致演绎出了当代世界的三大危机:

(1)地球的危机:科学技术非人道化应用造成的生态危机;

(2)国家的危机:无灵魂的教育造成的人的素质的危机;

(3)个人的危机:无意义生活之痛苦的精神危机。

人类正处在"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目前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可选择的道路:

人类走向毁灭之路:如果继续按现在的本末倒置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走下去,人类必将灭亡,全球生态系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环境的破坏使有机 体正在加速地走向死亡,生态破坏的极限就是人类的末日,正像罗曼•罗兰说:"人类在通往天堂的大道旁边,有一条小路也在通向地狱"。

人类走向生存之路:唯一的选择就是整体地转换价值时空观——在系统生态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生态人文科学主义的价值时空观,从而使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把美的教育同法制相结合,把美作为教育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以自然价值观为中心,在"天地人"和谐相处的理念主导下,塑造人格、建构智能与 掌握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有整体观念与审美修养的人,因为只有美的人,才能建设一个美的世界,从而真正实现人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伟大梦想。

美确定方向,为我们确定了一个一直遵循到底的生活模式,而对美的追求也正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发展的最本质的动力。

美是内在的道德,美是内治、法治是外治。所以,只有美与法治有机结合,才能拯救世界。

美是人类心灵克服自私,走向自我觉悟、走向宽容、走向团结互助的必由之路。

美是天地人的共同精神,是宇宙、人生与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

只有美才能把人类的精神从物质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导向超越,走向创造,走向人天合一的最高审美境界。

只有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最大程度开发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才能以最人道的方式形成人与美真善、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双赢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明走向融合、走向相互学习、走向彼此欣赏,使"阳盛阴衰"的西方文化与"阴盛阳衰"的东方文化在美、真、善的价值结构内,在系统生态的"自然中心主义"的主导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而形成阴阳平衡的世界文化,这种吸取了东西方智慧精华的世界文化是感性主义、审美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统一,是生态主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是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最终走向"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和谐统一的世界文化将促进人类在"团结互助、共创未来"的崇高精神信念的指引下,充满自信地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走上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这正是21世纪全球教育与发展的主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结论:

1、美是无限的潜能,是热情与创造的源泉。

2、只有把美的教育作为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最高价值,才能发挥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只有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是人类走向创造,走向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走向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

最后,我总结性地将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化成以下的四大信条。

三、结论

我相信:对美是教育的本质的揭示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是转变当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突破口。

我相信: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激发高尚的情感,塑造道德意志,建构优良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是开发人类潜能,使人类摆脱地球的危机,国家的危机与个人的危机的最好选择。

我相信:通过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从审美情感教育入手,以美育美(美育)、以美助德(德育)、以美启智(智育)、以美健体(体育)、以美促劳(劳育)是人类走向潜能开发,走向创造,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的最佳捷径。

我相信: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审美为立人之本。

注:

这篇文章是我的教育观的最早胚胎,是我十几年办学经验的理论总结,以后的教育思想与体系就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展开的。我1997年1月6日的早晨直觉地发现了“美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内容的“五育结构”应该是“美、德、智、体、劳”的有序结构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直觉发现的结论需要经过逻辑论证才能让人心服口服的接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篇文章完成于1998年1月14日,最早发表在四川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师之友》2001年二、三两期杂志上。

(1)李泽厚著:《批判哲学的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73页。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合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4)孔子:《论语》第八篇。

(5)庄子:《庄子》天下篇。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0页。

(7)郭沫若:《青春和美》第7页转引自王函主编《审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8)凯洛夫:《教育学》转引自王函主编《审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9)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57页。

(10)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1页。

(1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第9封信。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13)苏霍姆林斯基:引自1981年7月29日《光明日报》。

(14)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第6页。

(15)高尔泰著:《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8、40页。

主要参考资料:

1.孙喜亭主编:《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1989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2.叶上雄主编:《教育学》199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潘菽著:《心理学简札》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5.腾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本质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29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