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志:和谐社会十二条

——提交大会发言组的发言稿 农历大年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34 次 更新时间:2005-02-28 00:52

进入专题: 和谐社会  

邓伟志  

建设和谐社会,合乎马列,顺乎人心。联系当今实际,我提一个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纲,供决策参考。

一、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各国都有,并将长期存在,问题是不能太大。贫富悬殊是社会的振盪器。对此,马克思打过一个比方:房屋不管多小,只要左邻右舍差不多,他都不会有太大意见。可是,一旦旁边耸立起大厦,他就会感到自已小得可怜了,就会不满意了。近年局部地区不太平的主要缘由是贫富差距偏大。邓小平是三句话:第一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是共同富裕;第三是不能搞“两极分化”(至少讲过十多次)。三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

二、调整阶级阶层关系。阶级阶层结构以“橄榄形”为最和谐。我们的阶级阶层结构是什么“形”?有人说是洋葱头形,有人说是哑铃形。总而言之,是少数人太富。我们长期不提“弱势群体”这个概念,结果是越不提,弱势群体越大。我们批判中层阶级,结果是越批判,中等收入的人越少。阶级阶层结构要形如橄榄,必须大幅度扩大中等收入。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保障主义。“利为民所谋”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可以不搞高福利,不可没有中低档的福利。这些年用于社保的资金虽有增加,可是还嫌太少。由全国民政系统掌握的社保资金抵不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多少分之一。要积极地贯彻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权是公民的第二权利。

四、处理好第一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的关系。社会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次分配。可是,第二次分配在缩小贫富差距中的作用是扬湯止沸,第一次分配在缩小贫富差距中的作用才是釜底抽薪。为了政府行为的方便高征税是不对的;为了少数人的更富,低征税也是不对的。我们在所得?、遗产税方面的税率太低了,助长马太效应。要改变分配中“资高劳低”的现象,适当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例。

五、处理好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分配很重要,所有制更重要。是所有制决定分配,而不是分配决定所有制。这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讲得很清楚的。要一手拉着公有制,一手拉着非公有制:二者都是经济命脉。二者之间也有一个和谐的问题。主体就是主体。主体的地位如何体现?当从长计议。

六、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各项改革应当是配套的,同步的。政改要像经济高速一样高速向前。要处理好党政关系,党政之间该分工的分工,该分开的分开。要处理好上下关系。上级竭诚服务下级,下级才会心悦诚服地服从上级。官本位是权钱交易的温床。要坚决打掉官本位。监督要硬,软了不行;要全方位,要建立民告官的保护机制,要放手开展舆论监督。

七、和谐社会应当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平等就不和谐。平等是和谐的的根基。公民社会就是民主社会。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要扩大社会参与,克服社会冷漠。要提高社区自治,细细咀嚼一下“自治”的“自”字。要扩大选举面,提高投票意识。在选民眼里选票应该重于黄金。在官员眼里选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爹亲娘亲没有选民亲。”

八、要发展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是政府的伴侣。不要把社会组织都看作海啸。社会组织能起到政府起不到、也不应当起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交融的粘合剂,是社会矛盾的稀释剂,是社会冲突的“靠球”。 社会组织还是政府的“减肥剂”。“大社会”大不了,“小政府”就小不了。“大政府”难以成为?娬??7⒄股缁嵬盘逵兄?诮ㄉ柰盘迳缁帷I缤乓?Ρ苄姓?????娚??Α?r

九、加?姸嗟澈献髦啤U?呈侵匾?纳缁嶙试础V泄?陌烁雒裰鞯撑墒呛托成缁嶂刑??诺囊舴?9膊?沉斓嫉亩嗟澈献髦剖侨嗣竦难≡瘢??返慕峋В?幕?娜贤?5撑傻淖橹?杂Ω哂谏缤拧5撑梢?銮恐凑?车牧斓家馐叮??币?〉郊喽降脑鹑巍2患喽骄褪嵌灾凑?趁桓星椤<喽秸吒?κ芗喽健V凑?巢桓阒丈碇疲?握?骋膊灰?阒丈碇疲还膊?骋?3窒冉?裕?裰鞯撑梢?銮棵裰餍浴T诿裰髀飞弦?醮蟛健?r

十、向社会管理倾斜。不论政府职能如何变化,社会管理都是其中不可少的。要加大对科教文卫体安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社会事业的硬件上不去,社会问题少不了。这是全人类的共识。不过也要看到,现代社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要有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是管理的指南,考评的依据,发展的导向。

十一、制定透亮的社会政策,做好各项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是面向全民的,面向全民的政策要动员全民大讨论。要极力避免由不穷的人去制定管穷人的政策。社会政策要靠社会工作去落实。社会工作是一门学问。要培养一大批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大批志愿者。地方领导都要争做一号志愿者。年轻力壮的人不做志愿者,不能加入共产党。

十二、繁荣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目标一致是和谐的首要条件。目标就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植根于文化之中。“一花独放不是春”,文化永远是多彩的。多彩是最大的财富。“高和谐”高就高在能够做到多元一体。56个民族的文化构成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文化的繁荣是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

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指引下,一个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规范先进而有序、社会运筹得当而灵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变成光輝的现实!

界别:民进

工作单位及职务: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分层 文化共识

    进入专题: 和谐社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8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