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哲:关于加强信仰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87 次 更新时间:2012-10-10 21:02

进入专题: 信仰建设   反腐倡廉  

黄明哲  

【内容提要】 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是党内滋生腐败现象的总根源。只有将信仰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加强信仰建设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认真解决执政党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警惕和防止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培养党员的信仰意识。

【关键词】信仰 反腐倡廉 建设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想、主义或学说的推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现实社会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时代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对于每个具体人而言可能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但一个健康的、积极发展的社会,至少在核心理念上需要有能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信仰。这是维系人心、团结大众、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重要精神支柱。人们通常认为党内腐败现象严重脱离群众,败坏党的形象,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而笔者认为少数党员信仰缺失是党内滋生腐败现象的总根源。

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程充分证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使只有几十个人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从1921年几十名党员发展到现在8000多万党员,不要说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是金钱作用吗,不是;是宗教作用吗,不是;是武力强迫吗,也不是。这是信念的力量。时代造就了一代仁人志士和热血青年,造就了毛泽东等一代领袖人物、英雄群体和英雄人民。《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信念的“天书”,信念的“纲领”,信念的“源泉”。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依靠信念从党的创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夺取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也是依靠信念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夺取了中国特色建设和改革道路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千方百计解决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出了巨大利益牺牲直至生命的代价,最终建立人民政权;千方百计解决执政社会主义时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矛盾,同样作出了巨大的付出直至坎坷的经历,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奋斗的历史。90年的风雨春秋,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的宗旨,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一、加强信仰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前提和基础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信仰建设比我党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现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各种腐朽思想和政治风浪的影响与侵袭不断出现,对全党每个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严峻考验。加强信仰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1.加强信仰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需要。中国的事情处理得如何,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也就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等的蜕化变质,充分说明了党在执政后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把人民给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损害了党的事业,最终葬送了自己。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重演,必须加强信仰建设,不断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纯洁党的队伍,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共产党不能不讲共产主义,没执政的时候要讲,执政之后更要讲,而且更有条件讲了,思想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占领,共产党要为共产主义的早日实现作不懈的奋斗,要教育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清正廉洁,顾全大局,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加强信仰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必须把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内化为每个党员的理想、信念、信仰,才能使他们产生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是否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发展方向,所以,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只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才能明确。

3.加强信仰建设是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一方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会使资本主义一些不好的、腐朽的东西和思想随之而来。譬如,近些年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颇有市场;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如黄、赌、毒等也屡禁不止,还有一些人颓废、堕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出现,必然会影响到党内的和谐。因此,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信仰教育,才能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有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4.加强信仰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当今世界,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存在腐败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丧失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这方面,成克杰、陈良宇等颇为典型。这从反面也说明了共同理想信念问题在遏制腐败中的极端重要性。因此,遏制腐败,基础的、根本的方面,是要加强信仰建设,让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5.加强信仰建设才能彻底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土地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我们在思想政治方面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当前,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还广泛存在。从政治领域来说,宗法观念、等级观念、特权思想、专制思想、权利义务观念薄弱等等,都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从经济领域来说,“官商”思想、地方保护主义、平均主义、不承认教育和科学的极大重要性、缺乏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等等,都是广义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与前两个领域相比,文化领域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影响不但更为严重,而且危害更大。如果说前两个领域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影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较快地被清除的话,那么文化领域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影响的彻底克服则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这一领域涉及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问题。所以,要想在文化领域的深层部分和核心部分克服、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大力加强信仰建设,使每位党员都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6.只有加强信仰建设才能克服和消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进步作用。市场经济使“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效率、开拓创新、平等竞争、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它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市场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追求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是一种求利的经济,这一求“利”特点,容易把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和经济领域的求利原则泛化,即从经济领域泛化到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由此,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培植起拜金主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唯利是图等现象,滋生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而如果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和膨胀,就会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及奉献精神的减弱,这样,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就会逐渐淡漠。可见,只有加强信仰建设,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才能克服并最终消除市场经济对广大党员的消极影响,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7.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失败以后,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沉痛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迫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找出路。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个年轻的政党,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最终将国民党反动派赶到台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把马克思主义的美好设想变成现实。“十年文革”,十年内乱,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没有倒下,靠的就是一大批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虔诚信仰与忠实实践。在结束十年内乱以后,在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又一关键时刻,最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地解放思想,把中国引上了一条富强之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之路的问题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与当代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只要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反之,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是党内腐败现象滋生的总根源

长期以来,有人把腐败的发生归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等等。但是,透过贪腐官员的“腐迹”和他们的“肺腑之声”,我们不难看出,少数党员信仰缺失是诱发和催生贪污腐败的总根源。

1.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从总体上说,党员干部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是一些人缺乏正确的信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不真信。存在着口头表态得好,会上讲得好,正规场合说得好,但内心却不信,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台上台下不一样,人前人后不一样,说的做的不一样,背后说一些灰色段子,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对社会上消极现象见怪不怪,对腐败现象麻木不仁,把攀领导当资本,傍大款当本事,交异性当时髦。如,胡长清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为此,胡长清全家都办了化名身份证和因私出国的护照,准备一有风吹草动时就开溜国外。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不诚心。没有利益考验时,对党对组织表现得都很忠诚,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时思想就产生波动,看到别人提升,首先想到的是拉关系,走后门了,根本不考虑工作表现、能力素质、岗位需要、年龄要求。如,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对其部下私下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出路。”中共合川县原县委副书记高万成说得更是坦率:“1991年岁末,苏联解体,使我的信仰发生了大裂变。我想,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顶住,变不变也很难说呀!两个月后,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我误认为中国要搞的市场经济和苏联解体后的自由经济是一回事。自由经济就是自由捞钱。于是,我便用手中之权大捞钱。”三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坚定。表现在对党的领导信仰不坚决,对组织做出的决定如对自己有利就执行,一旦与自己的意愿违背,就对领导有意见,对组织有抵触,到处说说讲讲,四下埋怨。少数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出现动摇,为了金钱、权力、享受,丧失原则,腐化堕落。如,原北京电子动力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曾说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在地球爆炸之前,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四是对马克思主义不专一。少数党员干部一边相信组织,一边又相信迷信,表面上说对党坚信不疑,背后又烧香拜佛,嘴上说相信科学,暗下又找人算命,对党的信仰摇摆不定。如,原广东省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叶树养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被发现问题,而且一路升迁,他贪污受贿是为了实现“留下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的“宏伟”目标。又如,“河北第一秘”李真:“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事皆空,不如权力在握之时及早做经济准备。”

2.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带来的危害。信仰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党员干部的信仰一旦出问题不仅负面影响大,而且破坏性强。对马克思主义不真信,就缺乏忠诚。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从内心里真正信党、爱党、忠于党,他就不可能对党忠诚、对党负责。反思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他们用党的身份做掩饰,把对党的信仰放在武装嘴巴、装饰门面和包装自己上,背地里却干起了与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党员身份极不相符的坏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对马克思主义不诚心,行动就偏向。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面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个别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领域和隐蔽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缺乏足够认识,在理想信念、人生追求、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陈良宇、王守业等违法犯罪分子,虽然受党培养教育多年,但由于他们对党的信仰出了问题,视自己高人一等,凌驾于组织之上,把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放在脑后,把党组织的管理约束放在一边,最终偏离了航向,受到了惩处。对马克思主义不坚定,就容易变质。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是保持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本色的精神支柱。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少数党员干部信仰不坚定,党性观念淡化,道德修养滑坡,言行举止失范,不信科学信迷信,不信组织信金钱,少数党员干部面对“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缺乏应有的警惕,经不起各种诱惑,投敌卖密,贪污腐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对马克思主义不专一,追求就难久。一个信仰不专的人,不可能对党的追求保持长久。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表面上信党,背后信佛,会上说党好,私下埋怨党,把对金钱、权力、地位的追求视为一种信仰,把财富的积累当成人生唯一目的,把金钱的多少看成是成功与否的标志。这种盲目追求,导致一些同志思想发生变质,走到人民的对立面。

3.少数党员信仰缺失是腐败堕落的总根源。作为一种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在它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现实当中,一些党员干部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经不起考验,蜕化变质,跌入了腐败的泥坑。其总根源就是这些人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丧失是陷入腐败泥坑的根本因素。很难相信,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会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去搞腐败的。

三、加强信仰建设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的讲话指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指明了加强信仰建设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努力方向。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对这种理论坚定不移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人类历史的发展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中国共产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背后,恰恰是这种信仰的丧失,因此,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很多党员干部信仰淡化是因为少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党员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地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信仰就能坚定起来。二是要把信仰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个人价值实现最为充分的人,一个受到人尊重的人。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信仰教育。党员信仰教育根本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党员信仰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切入个体的心性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在党员理想信仰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在信仰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党员信仰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党员信仰教育的视野。在党员信仰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党员的个体价值、做人尊严和人格完整,实施“人性化教育”,营造舒心环境,增强教育的“人情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是信仰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心理学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四是信仰教育的方式要创新。我们过去的信仰教育主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进行灌输。这种方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谴责、法律惩罚、反面教育不失为是正面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过去怕暴露党和政府的腐败阴暗面,怕影响形象和群众承受能力不足,现在看来,敢于自揭其短也是一个心怀坦荡的执政党应有的胸怀,对于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行为的严厉惩处,可以起到震慑人心的作用。揭露可以促使一些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干部猛醒、反思,起到警戒人心、惩恶扬善、巩固信念的作用。

2.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信仰建设。党员干部信仰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贯穿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信仰建设。一要积极应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腐败现象对信仰建设的影响。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腐败现象,不仅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也给党员的信仰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加强党员的信仰建设,一定要引导党员正确看待党内这些现象,认清党的主流是好的,腐败等问题毕竟只是局部问题;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党员自觉拒腐防变,憎恶腐败,远离腐败,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防范和抵制腐败现象的腐蚀侵袭。二是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增强其宗旨意识,夯实信仰之基础。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常怀为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尤其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三是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构建党员干部信仰确立的长效机制。要探索确立信仰教育宣传机制,把信仰教育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要探索建立标本兼治机制,促进职能转变,规范管理制度,不断从源头上解决党员干部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探索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党员干部的信仰教育作为考核党的执政能力、评价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的考评范围,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3.警惕和防止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处理好市场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原则,会刺激一些“党员”产生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会对党性原则产生腐蚀作用;市场经济求利性原则,在局部上会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一致;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原则,对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提出了新的考验。党员无不生活在市场经济中,天天要同市场经济打交道,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经不住市场经济运作中的利益诱惑,追名逐利,私欲膨胀,导致道德失范,成为拜金主义的奴隶,动摇社会主义信念,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因此,加强信仰建设,必须警惕和防止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处理好市场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这就要求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党员干部在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应有自己正当的物质利益。坚持党性原则和市场经济原则,并不排斥党员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党员个人利益只有在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实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在于奉献大于索取,奉献不为索取。在此前提下,党员应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二是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必须在实践中解决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问题,必须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全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特别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总之,既要引导党员干部掌握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范,又要帮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做反对和抵制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影响的先锋;既要在经济生活领域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要在思想领域和政治生活中防止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侵入。要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的关系,使信仰建设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4.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化解国际环境的剧变对信仰建设的负面影响。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政治身份、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充分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化解国际环境的剧变对信仰建设的负面影响。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犹疑和动摇甚至丧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缺乏信心。在当代,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些国家的执政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路线。这说明,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就为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例证。当代资本主义大国,虽然通过自我改良,在经济科技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仍然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犹疑和动摇甚至丧失,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帝国主义和平演变对党员信仰建设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党员的反和平演变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

5.培养党员的信仰意识。正确的信仰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党员干部有了这样的信仰,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无数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都是因为有坚定正确的信仰的激励。相反,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革命遭受挫折、面对艰难险阻时产生迷茫、彷徨,甚至变节投敌;之所以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甚至违法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摇或丧失了正确的信仰。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仰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个党员干部如果理想动摇了,信仰崩溃了,就会目光短浅、意志消沉、浑浑噩噩,甚至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培养和树立信仰意识,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防治思想“沙化”。所谓思想“沙化”,就是人的思想“养分”流失,价值取向失衡,道德标准错位,理想信念迷茫。防治思想“沙化”,应加强政治学习,加强理论武装,经常为头脑“充电”,为思想“除尘”,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让信仰真正在思想深处扎根。当前,特别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含义理解透,把握准,在思想上真正接受,在行动上积极贯彻。要把忠诚教育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二要防治精神“颓化”。现在,在某些程度上一些人的精神世界贫乏,思想空虚,缺少精神支柱。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校正生活的航向,追求高雅生活情趣,提高思想境界。三要防治意志“退化”。有些人对党缺乏信心,对党的事业缺乏信心。在工作中朝气不足,暮气有余,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享乐主义思想滋生,陷于名利不能自拔,革命意志消退,工作激情减弱,党员意识淡薄。因此,要防治意志“退化”,昂扬向上,奋发有为,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勤俭的生活习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不断筑起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实长城。

(作者系中共赣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进入专题: 信仰建设   反腐倡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98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廉政文化研究》2011年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