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宁:避免新一轮四万亿刺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0 次 更新时间:2012-09-06 22:32

进入专题: 四万亿  

朱宁  

近期经济数据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现踌躇之态。海外经济动荡,出口引擎熄火,经济放缓,居民消费停滞,房地产调控,投资减速。虽然20%的投资增速让发达国家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叹为观止,但相比于2009-2010高达50%的基础建设投资增速,投资无疑是出现了负增长。

很多专家正确地指出,投资放缓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根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思路,提振经济当然还需重启投资闸门。就在中央政策决策之时,地方政府的自救活动已经全面展开。近期各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投资项目,让市场有了一种梦回2009年春的感觉。

与此同时,也有声音传来,认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欧生病,中国吃药;生命垂危者者煎参汤,头痛脑热者打肾上腺素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发达国家增长停滞,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新一轮带有全球化印记的"滞涨"局面。当前,中国经济政策所面临的两难局面,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2008-2009年刺激政策,貌似解决了短期的腠理之疾,其实加重了长期的膏肓之病。

刺激政策出台与否?力度如何?货币政策从松从紧,节奏快慢?房地产调控能否坚持,代价多重?这些问题固然紧迫,但不能因为紧迫而导致政策制定者放弃政策制定过程对中长期目标的追求。

扯得远一点。经济学的体系涵盖规范的和实证的经济学。所谓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且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所谓的'规范',就是选择和处理解决问题的标准。从某些角度来讲,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经济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是有关更长期的理想状态的问题。

与此不完全对立的,是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实证经济学独立于某种特定的伦理观念,不涉及价值判断,主要关注"是什么"和"怎么办"的相对短期的问题

在过去二十年,西方经济学研究,在经历了高速的数量化转型之后,终于出现了从实证经济学向规范经济学范式的再平衡。与此同时,我国近期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却好像反其道而行之,对短期具体问题越来越关注,和价值判断越行越远。

2008-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是非常自然和正确的选择。凯恩斯就曾经在其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到,要想刺激经济,创造就业,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牵头,带动私营部门雇佣劳力,在地上挖个大洞,然后再雇佣更多的劳力把大洞填平。

近期出台的大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金额接近4万亿,导致众多市场参与者展开无限遐想。消息传来,市场信心为之一振。如果投资者愿意以历史为鉴,那么当下地方政府的四万亿项目,有可能很快就会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八万亿,甚至十万亿的投资。如果货币和信贷政策再能在同时相应放宽的话,这一次经济刺激的力度可能会不输,甚至超过上一轮2008-2009的刺激政策。

这不但让很多目前财政状况窘迫的地方政府大大松了一口气,也为习惯了以投资和信贷为主要发动机的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憧憬。民间资本也闻风而动,各地房价的企稳回升,鲜明地反映了"稳增长"政策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规范经济学来说,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应该怎么发展"?"稳增长"政策是能奏效两年还是能保障长治久安?

短期的投资项目和货币政策的松动,势必可以缓解短期内GDP增速的下滑,保障短期的就业水平。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间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只是因为暂时的外界环境的恶化。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固然加快了中国外贸出口下滑的速度,但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经济进一步发展而逐步降低,是众多发达大国都切身经历的发展轨迹。

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很可能会导致在2011-2012年表现得很明显的某些现象更为严重。某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利率及其他价格信号的严重扭曲;金融体系对系统风险的低估以及对民营企业融资功能的逐渐衰减;企业和个人追求超额回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固然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但必须指出的是,上一轮的四万亿,对以上问题的加剧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尤为令人担忧的,是新一轮刺激政策对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发送的错误的信号和预期。美国过去二十年的美国经济,就是一个经典案例。格林斯潘希望通过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人为地延长美国经济扩张的周期,结果则是到现在众人皆知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和由此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

倘若中国的投资者,也盲目地相信只要经济增速放缓,宽松政策就会不期而至,那么泡沫只会越吹越大,泡沫破灭的结果也越来越严重。

归根结底,边际效益递减,目前为止仍然是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如果真的以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可持续增长,和中国社会民生的不断改善为标准的话,那么新一轮的四万亿投资项目刺激,恐怕必须避免!来源: FT中文网

    进入专题: 四万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0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