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量度指标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25 次 更新时间:2008-07-21 13:07

进入专题: 工业化  

赵国鸿 (进入专栏)   郭睿  

[提要] 中国在21世纪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和谐的发展。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很大区别,要准确判断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制定相关政策、评价政策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度指标体系是必需的。

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从国际经验看,在今后一段时期中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将发生急剧变动,这既是我国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又将是各种矛盾、问题集中凸现的阶段。2004年的局部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充分反映出这一点。

我国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中国工业化必须走一条新的道路,摆脱长期以来对粗放型增长的路径依赖,为此,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执政党确立的我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国情作出的根本性战略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工业化路径的重大转换。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治愈粗放型增长的顽疾,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真正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涵,要科学、合理地衡量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效果、制定工业化相关决策,就需要建立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一条自然演进的工业化路径,因此需要不断根据新型工业化指标的反映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在此作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设计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指标体系能较真实、全面反映新型工业化的任务、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状况,要突出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下工业化的新变化。

(二)指标设计既要坚持简要,不搞得过分繁琐,又要能全面真实反映新型工业化状况。这样既利于数据采集的方便性,又便于操作与实用;既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又简明易懂,使决策者和公众能从指标值做出准确判断,便于政府相关决策。

(三)指标体系要反映国家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性导向,引导社会和企业为之努力,避免继续延续片面依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四)指标设计要考虑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可比性,便于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关指标的比较,校验我国的发展绩效。

二、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原则,笔者认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可以包含以下指标。

(一)人均GDP。人均GDP是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英克尔斯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指标和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都将其作为最重要的考察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是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按2000年价格计算,2020年我国GDP要超过35万亿元,超过4万亿美元(按2000年汇率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7.18%;按14亿总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000元,达到人均3000美元。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3%,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即使考虑今后十几年增长基数的扩大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保持GDP年均增长7.2%左右还是能够实现的。

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计算出的人均GDP美元值与其他国家比较并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发展的真实水平。一般认为,通过美元汇率计算的人均水平明显偏低,而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人均水平又高估了中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中国实际人均水平应在两者之间。据研究,中国实际人均水平大体是用美元汇率计算人均水平的1.5倍以上,就是说,2000年中国人均GDP800美元,实际人均水平应在1200美元以上。这样,翻两番的起点值就提高了,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和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 ,2020年,人均GDP应在4000--5000美元左右。

(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将由“金字塔”型变为 “倒金字塔”型。从产业结构水平看,2003年第一产业比重2003年为14.8%,第二产业比重52.9%,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45.9%,第三产业比重32.3%。根据对1985-2003年三次产业的发展来看,第一产业18年间从28.4降到了14.8%,平均每年下降0.76%,第二产业平均每年上升0.54%,第三产业平均每年上升0.21%。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偏低,导致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点将在人力资源一章具体论述。在政策导向上,我国要在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增长质量。今后10几年,第一产业比重还将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大致保持在45%-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将加速不断上升。“根据对《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的1999年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23个大国三次产业的分析” ,结合我国的历史趋势和实际情况,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指标为10:(45-50):(45-40)。

图1

数据来源:根据1985-2002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整理绘制。

从就业结构看,1999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劳动力分别是50.1%,23.0%,26.9%。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50.0%,第二产业21.4%;第三产业28.6%。198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曾高达68.7%,20年下降了18.7个百分点。但1998年之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基本上保持在50%左右,说明近年来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乏力,这需要在政策上予以调整。

未来10多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到202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将降到30%左右,即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70%。

(三) 信息化水平指数。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和主要特点,因此表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对衡量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必不可少。信息化牵涉的面很广,既涉及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又涉及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既关系企业,又有关政府和公民;既有关基础设施,又涉及服务,因此要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比较困难,有的地方用每百人计算机数或上网比例等来代表,都比较片面。2002年3月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产品和服务、信息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用指数方式做出了评价,2000年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数为38.46,2020年的标准应大于100。

(四)技术进步贡献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得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进步贡献率指标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约在40%左右,如史清琪的估计结果是40%。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周方的测算结果为:1978--1996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8.96%。到2020年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应该达到50%以上。原国家经贸委组织的课题组研究结果也认为2011-2020年我国技术进步贡献率应在50%。

(五)R&D支出占GDP比例。这一指标反映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也是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1990—2000年,日、韩、美R&D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8%、2.7%、2.5%。2001年高收入国家的R&D支出/GDP平均值达到2.6%。 我国1996年R&D支出/GNP为0.61%,1998年达到0.69%,近年增加较快,200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1287.6亿元,占GDP的1.23%。我国要真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20年这一指标应该接近日、美、韩1990—2000年的比例,达到2%以(六)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这一指标反映国家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较差。新型工业化必须将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本强国,将人口负荷变为动力,要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近几年我国教育投入增加较快,但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也有待调整,1975年以来美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基本在7%以上,近20年来日本的比例也在6%以上,韩国也在7%左右。而我国2001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4.83%, 2002年按教育部的统计,教育总经费占GDP的比例为5.35%。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到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GDP应(七)人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较好地反映出一国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的年限还比较短。根据OECD资料,1999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 (见下表2-1);UNDP的研究认为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4年,世界高收入国家为10年,美国为12.1年 ;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2年。从这些研究来看我国人均受教育的时间有待提高。2003年年底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力争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2004年初又公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可以预料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我国将更加重视教育工作,投入更多,全面实现9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有望实现,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同时,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将得到较快发展,2020年,我国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应大于10年。

表1 部分国家人力资源相关数据

劳动力/万人 25-64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综合生产率(购买力平价美元) 每百万人口科学家和工程师/人

    1999年 1999年 1990-2000年

美国 14018 13.17 60165 4103

英国 2920 12.85 44025 2678

日本 6780 12.78 45469 4960

德国 3976 12.58 50824 2873

韩国 2152 11.50 31219 2139

法国 2608 11.46 54866 2686

新加坡 198 10.9 40741 2182

墨西哥 3900b 8.87 22667 213

巴西 7689 4.9 15695 168

中国 71240 7.97 5449 459

印度 45872 5.1 4850 158

印度尼西亚 9900 5.0 6468 -

巴基斯坦 5000 3.9 5324c 78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八)能源平均利用率或万元GDP能源消耗。这一指标反映一国节能水平,既体现经济增长的集约性,又体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每万元GDP消耗的能源是一定时期标准能源总消耗与GDP之比,是从实物消耗方面进行衡量。2003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亿吨标准煤,GDP为116694亿元,万元GDP能耗为1.44吨标煤/万元。国研中心课题组研究的结果表明“2020年,按2000年的价格计算,我国千克煤当量的产出可达到20元” ,合0.5吨标煤/万元,与目前世界能耗平均水平相当。上海市的经验证明了经过努力,我国是可以将能源消耗率大大降低的,到2004年止上海用5年时间使万元GDP能耗由1.42吨标煤降到1.13吨标煤。

(九)万元GDP水消耗量。水资源是人类赖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的缺乏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形成制约,甚至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应将淡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的资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因此,万元GDP水资源消耗量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为5497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28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为537立方米。2020年要通过各种节水措施、技术将人均综合用水量控制在420立方米以内,保持2002的水平,这样,万元GDP水消耗量为155.4吨(人口按14.8亿,GDP按40万亿元人民币计算)。

(十)工业“三废”处理率指标表明一国在经济发展同时环境保护的水平。根据中国社科院学者朱庆芳的研究,2001年实现值为76.1%,到2010年应达到85% ,2020年达到90%以上。

(十一)城市化率。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紧密相连的,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市化率的上升,对于新型工业化也是这样。我国的城市化率现值是偏低的(见表2),制约了工业化步伐,因此未来要创造条件加速城市化,从而促进新型工业化。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我国1990年城市化率为26.4%,到2001年为37.6%,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1992-2003年的平均增速1.17%;2003年达到了40.53%。结合诺瑟姆(Northam,R. M.)慢-快-慢的城市化三阶段论和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 ,如果政策得当,我国城市化率在达到70%前保持每年增长1%是可以实现的,这样,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60%左右。

表2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1995年)

工业占GDP(%) 城市人口(%) 人均GDP(美元)

低收入国家 38 29 430

中等收入国家 35 60 2,390

上等收入国家 32 75 24,930

世界平均水平 33 45 4,880

中国 48(50) 30(40.5) 620(1090)

印度 29 27 340

注:中国一行括号内是2003年数据。

资料来源: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十二)失业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新型工业化要重点调控的指标。劳动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国家有责任采取措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在未来20年就业的压力非常大,每年新增的城市劳动力、结构调整需要重新就业的劳动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叠加在一起,数量很庞大,必须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才能把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2001年为3.6%,2002年为4%,2003年失业率为4.3%,实际上加上统计漏报和隐性失业,失业率可能要更大一些。2020年要在就业人口大大增加的情况下把实际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十三)基尼系数是用于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可反映贫富差距,这一指标有其特殊意义,因为通过它可以发现收入分配差距状况,从而指导政府采取税收等措施对收入进行调节,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2-0.3时,为相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时,为中等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超过0.4时,不平等程度偏大。1990年代以后,中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1988年基尼系数为0.382, 1995年上升到0.445,2002年达到了0.454。 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可以预期2020年基尼系数将降到0.4以下,国研中心课题组也持同样看法。

(十四)外贸结构由出口额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构成,它反映了我国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后我国这两个指标上升很快,2003年工业制成品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74.8%变为2002年的9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5.2%,这两个指标都比较高了,根据对《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的1999年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23个大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比重的分析,2020年我国这一指标应在80以上。 在将来,关键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指标后面没有反映出的东西。我国的这两个指标上升如此快主要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剧增及其带来的加工贸易的增加,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加工贸易的价值链较短,增值少,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也相对较小,如2003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总额的89.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5.5%。未来要注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增值率,扩大本土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十五)市场化指数反映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由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的,因此市场化指数对于新型工业化就很重要。根据《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的测算,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到2001年大约为69%,得分2.51 ,属于已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与欧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在《经济自由度报告2002》中给我国的评分是3.55 (2000年),属于经济不太自由的国家。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The Frazer Institute)在《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2003》中给我国的分值是5.28 (2000年)。2020年我国将建成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按传统基金会的分值应该在2.00-2.95之间,按其分类,属经济大部分自由的国家。

归纳以上指标,可得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如表3。

表3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指标 2020年 2003年 已实现程度(%)

一、收入水平 人均GDP

(美元)

4000-5000

1090 27.2-

21.8

二、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产值比例(%)

10:(45-50):(45-40)

14.8:52.9:32.3

--

非农产业就业比例(%)

≥70 50

(2002年值)

71.4

三、信息化

与技术进步

信息化指数

>100 38

(2000年值)

38

技术进步

贡献率

≥50

40

80

R&D费用/GDP

(%)

≥2 1.23

(2002年值)

61.5

四、人力资

源开发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7 5.35

(2002年值)

80.5

人均受教育

年限(年)

≥10 7.62

(2000年值)

76.2

五、可持续

发展 万元GDP能源

消耗(吨/万元)

0.5

1.44

34.7

万元GDP水消耗量(吨/万元)

155.4 537

(2002年值)

28.9

工业“三废”处理率(%)

≥90 76.1

(2001年值)

84.5

六、城市化 城市化率

(%)

≥60

40.53

67.6

七、社会 基尼系数 ≤0.4 0.454 88.1

失业率

(%)

≤4

4.3

93.0

八、外贸

结构 制成品/出口

(%)

80

91

100

高技术产品/制成品(%)

≥25

25.2

100

九、

市场化

市场化指数

2.00-2.95

3.55(2000年值)

56.3-83.1

上表牵涉的指标较多,比较繁杂,笔者认为下述核心指标可以用来简要表征新型工业化,指导我们的政府相关决策如表4所示。

表4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指标

指标 2020年 2003年 已实现程度(%)

一、收入水平 人均GDP(美元) 4000-5000 1090 27.2-

21.8

二、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产值比例(%) 10:(45-50):(45-40) 14.8:52.9:32.3

--

三、信息化

与技术进步 信息化指数 >100 38(2000值) 38

R&D费用/GDP

(%)

≥2 1.23

(2002年值)

61.5

四、人力资

源开发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7 5.35

(2002年值)

80.5

五、可持续

发展 万元GDP能消耗(吨标煤/万元)

0.5

1.44

34.7

六、城市化 城市化率(%) ≥60 40.53 67.6

参考文献:

1.夏永祥:《新型工业化与小康社会》,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3.12.26。

7.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中国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

8.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9.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2002.3。

10.朱庆芳:《“全面小康”指标对比分析》,《中国数字报告》,中国时代出版社,2004。

11.www.heritage.org《经济自由度报告2002》电子版。

12.www.fraserinstitute.ca《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2003》电子版。

13.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 2001》.

14.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1.

原文发表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

进入 赵国鸿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工业化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9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