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宏:淘书三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83 次 更新时间:2012-09-02 18:33

进入专题: 淘书  

刘宝宏  

凡令人痴迷之事物,必有乐趣在其中。回顾自己十余年来的网络淘书生活,虽说是费时、费力、占空间,但个中乐趣依然令人“乐淘淘”。于我而言,淘书之乐趣,并不仅在于一册册心仪已久图书的不期而遇,更在于对所学所研经济理论的“灵机一悟”。那种灵光闪现般的快感,不在市场里“闲逛”的人实难体验到。不少人倡言,真实世界是经济学的实验室。确实,经济理论也需要“干中学”。下面,就撷取淘书过程中的三件趣事——捏码、捡漏、抢毛——与大家分享。

一、捏码

捏码是布衣书局盛行的一种交易制度。一般规则是:1)捏码的书均在100元以上;2)可以用网站短信或电话与书店联系,书店会与第一位在价格上达成一致者进行交易; 3)不公开报价,捏得者承诺不对外透露价格。自2006年布衣书局推出捏码制一来,持续引起了广大书友的议论、不解甚至批评,老板“胡同”也是顾左右而言他,从未给出过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明。大家不解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采用这种神秘兮兮的定价制度而不是公开叫价或拍卖定价?

拜今日网络发达之福,搜索之后知道,捏码这种交易制度在我国古已有之。捏码是方言里谈价格的意思,也称捏码子。在古代,人们在民间交易的时候,互相捏掩盖住的手指商谈价钱,手指就是所谓的码,也就是价码。以牲口交易为例,在交易时,卖主、买主、经纪三个人对要价、给价、议价都先不说出口,而是在袖筒里(如果衣袖短,便用帽子、褡裢或手巾等物遮罩)捏指头。变换手指、传递数字、互相沟通,指头成为讨价还价的砝码。[约定俗成的规矩是:捏食指代表一,捏食指和中指代表二,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代表三,再添上小拇指代表四,五指全捏代表五,捏大拇指和小拇指代表六,捏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代表七,捏大拇指和食指代表八,食指一弯曲代表九,把食指单独一转表示十。口诀为“五全掌,六角角,七撮撮,八撇撇,九弯弯,十戳戳”。]比如一匹马的卖价是2970元,议价时,先捏食指和中指,并说是这个千,再将食指弯曲,说是这个百,再捏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十,这样就组成2970元这个数字。把价钱在袖筒里捏摸好,买卖双方基本都能接受,经纪在高声公开唱价的同时,把牲口解下桩,把缰绳塞在买主手里,卖主往往还要阻拦一番,最后由经纪“一锤定音”,双方成交。

记忆所及,张五常研究多年的玉石市场定价机制与捏码制类似。在《经济解释》(卷二)“从玉石市场看隐瞒信息”一节中,张五常写到,“拍卖开始,十多个卖家环绕方桌而立,一个工作人员把一篮子原石放在桌上。拍卖官拿出毛巾,掩盖着右手伸出去。竞投的人逐个把右手放进巾下,以手指出价。一个一个地这样做,动作快得惊人,不到一分钟所有的人都出了价。拍卖官每个买家都认识,而每个买家所出之价他都记得。”[ 张五常:《供给的行为》(《经济解释》卷二),香港花千树,2002年,第318页。]对于个中原因,张五常给出的解释:“隐瞒价格显然是买方的要求。我是专家,愿意出某价购买某玉石,你知道我是专家,若价格公开你跟我出的价提升少许竞购,我的专家讯息岂不是给你免费利用了?”。[ 同上,第317-318页。]换言之,不公开叫价,而是采取“袖里乾坤”的定价方式,是专家保护自我专业知识(人力资本)的一种方式。

回过头来看布衣书局的捏码制,除利用短信或电话而非在“袖筒里”或“毛巾下”讨价还价这一表面形式差异之外,与牲口交易、玉石交易的定价制度没有实质区别。按照张五常的思路,布衣书局之所以采用捏码制,是因为买家为了防止自己的“眼力”通过出价而被别人利用,从而引发“跟风出价”。但是,这解释与捏码制的推行者是卖家而非买家显然相悖。并且,无论是玉石还是旧书交易,一般都具有惟一性,其他人仿照专家的出价“照单抓药”往往行不通。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牲口还是玉石交易,捏码之后的成交价都要公开,但是,布衣书局却明确要求,捏得者不得对外透露价格。这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我的观察,布衣书局实行捏码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合约后机会成本。一本旧书的价值几何,由于个人偏好不同,即便是专家,恐怕也难有几人说得准。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其定价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收购方的布衣书局而言,是要冒着风险给初始卖家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始能成交,但其转卖价格几何,估计老板心里有时也难免敲边鼓。合理推论,倘若布衣书局的转卖价远远高于收购价,且价格公开,则势必会引发原卖家的“心里不平衡”,从而影响布衣书局未来的生意。比如卖家极端地提高后续售卖价格,甚至“毁约”要求退还所售图书等。无疑,这一系列的合约后机会成本都是布衣书局所要尽量避免的。支持上述推论的证据有两个:1)捏码的书均在100元以上。布衣书局日常销售的图书成百上千,为何独独100元以上的才捏码?原因大概在于,100元以下的普通图书不容易出现太大的“价格差”,从而原卖家的“心理失衡”程度也会相对小;2)捏得者承诺不对外透露价格。这意味着,原卖家永远没有一个比较的基准。如此一来,大家一团和气,没有是非!概而言之,原本由承担巨大不确定性而理应赚取的利润,因担心引发“不公感”而只能“羞答答”地赚取。这就是布衣书局采取神秘兮兮捏码制的本源,也是企业家才能缺乏社会普遍认可下的一种扭曲现象。值得玩味吧?

二、捡漏

捡漏是淘书中的一大乐事。所谓“漏”,并没有统一确切的标准,但其核心却必定是,买家所付之价与愿付之价存在较大程度的分离。正所谓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较大是也!这也是乐之所在:拣了便宜,谁能不乐呢?问题是,市场为什么会出现“漏”?又如何才能捡到“漏”?

“漏”的出现是卖家对市场“无知”的产物。一本旧书价值几何,这可能要看版本、品相,还要看稀缺程度,更要看市场需求强度。也就是说,给旧书定价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干好的活儿。旧书虽通常比不上文物金贵,但两者的定价之难以及所需的专业知识之广却有共同之处。所以,即便是行内高手,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而一般卖家则更可能是连连“出漏”。市场里的情况支持上述推断。一般来说,“漏”一般出现在下述卖家之中:1)新书店。由于是初试身手,对市场的行情摸不准、吃不透,凭个人感觉或偏好定价者居多,“漏”所难免;2)偶尔卖书者,尤其是网络论坛内直接开贴而非有固定书店的卖家,更是时常“出漏”。比如,某大学教授因故清理图书,所定之价可谓“处处皆漏”。我从中拣了一本布坎南的英文原版《成本与选择》,只花20元。殊不知,即便100元,我也可能买下。这教授定价20元,或许是因为这书只有区区一百多页码吧?当然,由于新书店或偶尔卖书者并非天天有,“漏”也不是时时在。这意味着,“漏”的出现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即便是常在市场里“混”的人,能否拣到“漏”,也要靠一点点运气。

运气之外,能否捡到“漏”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眼力”。“运气”与“眼力”孰重孰轻,尽管有争议,但我更看重“眼力”。简单的理由是,假使没有“眼力”,即便再大的“漏”,也可能在你眼皮子底下“溜走”,不成其为“漏”。所谓“眼力”,包括对旧书版本的知识掌握,对市场行情的了解,也包括对旧书价格未来走势的揣测,等等。概括来说,是淘书家的一种专用人力资本。所以,从这一角度看,“漏”的价格溢价(消费者剩余),实际上可算是对“眼力”的一种间接定价,是对淘书家专用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潜在激励。是的,没漏的市场不会有专业大师的出现!

令人惋惜的是,随着网络搜索技术的进步,网络书店里的“漏”越来越少。即便是在旧书业颇有名气的布衣书局老板“胡同”,也时不时要到网络书店搜索“比价”之后再给图书定价。可以预见,随着这一趋势的强化,“眼力”的价值必然大幅度下跌,而就整个旧书行业而言,所谓的“专家”也必然越来越稀少。是技术发展的悲剧么?现在下定论或许为时尚早,但却实在令人乐观不起来。更令人伤感甚至气愤的是,不少店家发现自己的图书被买家“捡漏”之后,会偷偷地或以各种名目取消订单,以至于买家下订单之后能否真正“捡漏”,还需要看店家的“良心”决定。这实际上等于直接否定了“眼力”或“专家”的价值。对个别店家而言,可能是一本书的“盈亏”,对于整个旧书行业而言,无疑是对旧书专用人力资本投资的致命打击。长此以往,市场必将了无“捡漏”的乐趣。悲夫!

三、抢毛

抢毛中的“毛”特指毛边本。简单来说,毛边本就是书的边缘未经装订工具裁剪的书籍,也有人称之为毛装本或未裁本。阅读毛边本,读者需要准备一把小刀在手边,一边阅读一边裁出页码。据说是大文豪周作人、周树人两兄弟引领了毛边本的盛行,成为“毛边党”的鼻祖。近年来,“毛边风”又开始风行,布衣书局可谓这潮流的肇始者之一。对于毛边本的好坏以及是否适宜阅读,属于个人偏好问题,我们这里不予评论。吸引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布衣书局销售毛边本的特殊方式——“抢”。

利用业界良好的社会关系,布衣书局隔三岔五都有毛边本销售。令人费解的是,对于相对众多“毛边党”而言显然十分稀缺的毛边本,布衣书局总是以“平价”(书定价)销售。可以想见,由于“狼多肉少”,喜好者能否购得一册,主要看能否及时点击鼠标、提交订单。这种毛边本定价与销售方式,带来的负面效果显而易见:由于众多网友集中登录布衣书局的网站,且几乎是同时点击、提交订单,网络堵塞、瘫痪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以至于老板“胡同”下决心“耗资不菲”重新升级了服务器之后也没有显著改观。同时,“抢毛”未成功者也是怨声载道。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对于稀缺资源,为什么不用市场定价而用“抢”这种方式呢?比如可以在原书定价基础之上,稍微提高售价。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价涨量减。如此一来,必然只有那些偏好程度相当强的买家才会“掏腰包”。结局是,偏好者得书,网络正常,没有民怨,皆大欢喜。再如,可以通过网络拍卖的方式销售,让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强度随意出价,同样也是可以除弊留利。是提高售价销售或网络拍卖交易手续繁杂吗?答案明显是否。是为了制造紧张气氛,让书友抓紧订购么?答案也不可能对。因为,倘若下订单之后出现反悔或感觉不合适,布衣书局允许书友自行取消订单。如此一来,抓紧订购又有何现实意义?那么,在利弊得失如此明显甚至在“民怨四起”的境况下,布衣书局为何还依然坚持“抢毛”?

令人费解的现象通常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制度的选择通常围绕着交易费用的大小考虑,但是,从交易费用大小比较,平价销售、高价销售以及网络拍卖等很难分出优劣。有一天,看老板“胡同”的“贩书日记”突然惊醒了我,“抢毛”的秘密原来在于节省“催款成本”或订单结算的“监督成本”!个中道理要从布衣书局的“困扰”说起。布衣书局是老板“胡同”入京求学“意外”创办的个人公司,经营几年来,最大的“困扰”之一是资金周转不畅。本来就是小本起家,图书一次性收购占压的资金又比较大,而却要一册册卖出零散收回,特别是不少订单往往是积累一些时日方才支付,而通过站内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催款也是烦人劳己,所以,资金难免时常捉襟见肘。在“贩书日记”以及网络论坛中,不止一次见“胡同”感叹经营之不易、资金之短缺。于是之故,通过把毛边本“平价”销售,让售价与真正的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个价格差,无疑可以起到“效率价格”的效应,加之书局同时配套规定毛边本“三天内必须结算,否则取消订购”,这势必会“迫使”订购者及时结算订单,从而节省书局的“催款成本”!比如,黄裳的《来燕榭少作五种》毛边本,布衣售价62.8元,有书友购后转手即卖至300余元。在“效率价格”如此明显的情况下,又有几人会在订单提交后心不在焉、不及时结算,等待被取消的命运呢?制度的选择有时要从企业整体或更大的范围角度考虑,才可能做出更好的解释。这或许是“抢毛”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理论启示。

刘宝宏[ 作者现任教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选自〈〈经济学家茶座〉〉第46辑)

    进入专题: 淘书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9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