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纾解中产阶层困境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3 次 更新时间:2012-07-30 23:52

进入专题: 中产阶层   经济社会发展  

王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社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这是成为导致诸多经济社会矛盾问题频发的重要根源。显然,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在我国社会结构中的比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我国中产阶层主要面临着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飙升、就业状况的恶化、子女教育费用的沉重等问题,由此导致许多中产阶层陷入困境,甚至随时有可能跌入贫困阶层。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扩大中产阶层在社会中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相关政策力度,纾解中产阶层当前面临的问题,保护中产阶层。

一、中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社会结构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我国城市中的中产阶层已然形成,在社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城市中中产阶层的形成和群体的不断扩大,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成果的体现,是我国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和扩大也是我国社会构成趋向平衡不可缺少的社会元素,标志着我国社会形态已经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演变。目前,我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5%,并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其中中产阶层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中产阶层在大城市社会中的比重显然远远高于中、小城市,目前已超过40%,每年的增长速度也超过3%,到2020年中产阶层将达到总人口数的40%。

由于,我国中产阶层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地位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中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当前,我国城市中业已形成的中产阶层,拥有一定的财产和较好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稳定有着超过其他阶层的诉求,反对一切可能的不安定因素,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社会动荡的反对者,因此我国城市中的中产阶层自然是我国社会最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中产阶层又是我国社会消费中购买力的主体之一,是当下我国政府拉动内需和扩大消费需要发动的群体,这部分人如果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就能够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国城市中的中产阶层是中国社会新兴的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然而对于我国这一新兴的中产阶层来说,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面临着种种危机和挑战,意味着中国中产阶层生存的环境并不轻松。目前,我国的中产阶层大多来自新生代,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主体,是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中坚群体,每一个年轻人都渴望成为中产阶层的一员。中国的部分年轻人,也就是新生代的中产阶层,他们用父辈多年积累下的钱或是为购买房屋支付了首付款,或是是为购买汽车支付了首付款,然后将每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还贷,不仅还贷压力沉重,而且时常担心由于失业而失去还贷能力,从而从中产阶层消失,成为社会的下层群体。由此,中国新生代的中产阶层,一方面他们过着他们父辈早期从来没有的生活,是社会下层群体羡慕的相对优越生活;另一方面,心理压力始终伴随着还贷和失业的压力在不断加重,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敢怠慢,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复杂心态显然多于其他阶层。

我国中产阶层的形成和群体的不断壮大,是我国社会的一种稳定结构,表明我国社会结构在逐步走向成熟,但这种维系社会稳定的中产阶层,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不能不令人担心和忧虑。其中最令人担心和忧虑的问题是:房屋或汽车贷款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带来的生活压力;结婚后子女教育费用压力带来忧虑;随时有可能失业和收入减少的精神压力。另外,成长于繁荣的年代年轻人,尽管学历普遍提高,但就业却在下降,收入却在减少,反映出目前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以及就业的错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是我国社会未来中产阶层的主要来源,这一代具较高学历的年轻人在寻找工作时,不单要面对现实“忍受”低薪,甚至要面对失业。这一代具较高学历的年轻人不仅大部分很难融入中产阶层的行列,甚至由于怨气的逐渐积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由于,在社会构成中中产阶层的形成和群体的壮大,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中产阶层就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需要努力尽量避免中产阶层面临种种困惑。

目前,我国城镇化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人加入了中产阶层的行列,或许还有许多人将要融入其中,中产阶层的覆盖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正逐步扩展。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中产阶层面临住房和教育费用等价格的不断上涨,越来越感到不堪重负。为此,当前我国正在能力挤压存在于房地产市场和教育费用中的泡沫现象,因为房地产市场和教育费用中的泡沫,已经导致我国新兴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地承受着各种压力,从而有可能使部分新兴中产阶层脱离这一行列,甚至有可能使他们出现在贫困的行列。因此,保护中产阶层就成为我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对于具较高学历的年轻人,政府需要调整教育、经济、房屋等政策,研究如何纾解年轻人面对的低收入和就业以及置业难等问题。

二、我国中产阶层面临的种种问题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与现代社会相伴的中产阶层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增多,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和谐的因素和不安全的隐患,社会利益分化冲突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多发期。城市中产阶层的困难现象和社会利益分化冲突的严重性日益受到中国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13亿)的47%以上,并正在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55%或接近60%,其中城市中产阶层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中国面临着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中产阶层趋于贫困化以及社会利益分化冲突的多种矛盾。从目前中国社会状况看,客观存在着城市人口膨胀与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愈发明显,社会阶层发生了重要变化,普遍存在的社会贫困现象使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中产阶层趋于贫困化以及社会利益分化冲突问题带来的社会风险日益突出,各种新旧矛盾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效应。

目前中国城市中产阶层趋于贫困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失业一方面导致原有部分中产阶层趋于贫困人口加快;(2)城市中产阶层问题日益突出,形成了特殊的群体;(3)城市中产阶层县有很强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即不满情绪的敏感性和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由于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过大,并在分配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现象,城市中产阶层问题也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主要问题。

由于这三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仍不健全和救济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城市中产阶层趋于贫困数量不断增加,加大城市贫困化趋势。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人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和密度的加剧带来的中产阶层趋于贫困化趋势却越来越突出,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更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城市中的一些中产阶层趋于贫困人口从暂时的贫困逐渐走向长期的贫困化,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贫困群体。与此同时,在社会贫困群体中,多数贫困人口不仅其终身贫困甚至延续到其后代,改变贫困命运的机会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越来越渺茫。

为此,近年来中国有关学术界在贫困问题研究中,普遍涉及到城市贫困问题,加强了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另外,目前中国城市中,社会阶层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然影响到社会阶层的均衡,一旦城市贫民阶层发展到一定规模,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阶层均衡将随时有可能被打破。由于中国城市贫民阶层是城市中的绝对弱势群体,不仅在生活没有保障,而且在社会中受到歧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机会不均等、权利不平等等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往往会有机会和权力被剥夺的感觉,这样的境遇容易使他们滋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不满情绪不断积累和酝酿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激化社会矛盾。

三、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

在现代社会中,中产阶层的形成和群体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中产阶层的形成和群体的扩大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早些时候,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世时曾提出的“使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后来提出的“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都是希望大幅度减少中国社会贫困阶层,使中国社会构成中中产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加快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

由于,在社会构成中中产阶层的形成和群体的壮大,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每一个政府所期望的,因此保护中产阶层就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需要努力尽量避免中产阶层面临种种危机。

从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状况看,中产阶层在社会构成中的比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社会结构调整始终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批匹配。因此,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扭转社会结构滞后的局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为此,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前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推进集约型的城镇化,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我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显然,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思路,是对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视,其中在一定意义上也包括了进一步扩大中产阶层的覆盖面,涵盖了对新兴中产阶层的保护措施。

我国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尊重城镇中产阶层在社会构成中的主体地位,协调城市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中产阶层。我国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低收入市民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其目的就是既要减少城镇的贫困人口,扩大中产阶层的覆盖面。

总之,让更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同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相基本吻合,不至于相差太大,使中产阶层不在担心自己资产的增长速度甚至赶不上通胀带来的压力。

四、我国国富而民强发展的首选

是国富而民强还是国富而强国和强军?这是世界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媒体反复讨论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自然也不例外。世界进入新世纪后的头10年,世界上的主要大国为了加强未来战略的主动权,根据各自的地缘政治与战略部署展开了新一轮的军事变革或转型,将世界军事变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以军事强国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升综合国力并适度增强军力和推动军事现代化发展,完成军事变革和转型无疑自在情理中。但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增强军力也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厘清国富而民强还是富国而强国和强军的相互关系。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巨大的的物质财富,但如何分配和使用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优先考虑国富而民强还是优先考虑富国而强国和强军,或是国富而民强与富国而强国和强军并举,就需要深思熟虑和通盘规划了。显然,目前我国的财力还没有达到国富而民强与富国而强国和强军并举的程度,而优先考虑富国而强国和强军又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目前的民生政策,国富而民强的发展路径就成为我国政府的首选,而国富而民强需要从扶持中产阶层入。

从我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民生工程”看,我国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例如了未来发展的纲要。其中,城市中的养老、基本社会保障、世界性难题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市人口住有所居等问题的解决,中国中央财政预算投入了大量的保障性资金,并且类似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将发展落在了扶持产阶层的国富而民强上,体现的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而富国而强国和强军则让位于国富而民强。

    进入专题: 中产阶层   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93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