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湾:路径清晰的共产主义

——和谐关系哲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67 次 更新时间:2012-07-18 19:44

进入专题: 实践哲学   知识资本   马克思悬置   波德里亚局限   共产主义  

老湾  

[说明:本文系《关系哲学讲义》(线装书局2012年版)中的第二讲,其主要观点来源于《知识资本论》(线装书局2011年版)一书。]

[摘要]:实践哲学就是关于哲学第二矛盾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代表了其最高成就。马克思关于劳动“两个尺度”的理论,直接成为和谐关系哲学之知识劳动价值论的来源。没有进一步以“两个尺度”为基础将人类劳动统一起来,导致了马克思哲学中的一系列“悬置”,它们被统称为“马克思悬置”。对之攻击最为激烈的哲学家中,就有携带着“符号”武器的波德里亚。

马克思看见了人,却没有看见人的工具——符号;波德里亚看见了符号,却没有看见符号背后的人。知识价值论中的知识关系,作为“人”与“符号”的统一体,充当了马克思同波德里亚握手和解的媒介。知识资本社会则成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的未来,成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可执行版本。

[关键词]:实践哲学,知识资本,马克思悬置,波德里亚局限,共产主义。

所有关于哲学第二矛盾的哲学,都可以归入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人类的实践哲学导入一个正确的轨道——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之间如何实现相互统一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作为主体的人首先是完整的人,不是人的片面和片面的人。既不是尼采哲学中的人的“权力意志”和仅仅作为“权力意志”的人,也不是柏格森哲学中的人的“本能”与“智慧”和仅仅作为“本能”与“智慧”的人,更不是弗洛伊德哲学中的人的“性冲动”和仅仅作为“性冲动”的人。尼采哲学、柏格森哲学、弗洛伊德哲学,虽同样是作为实践哲学,却仅仅关注人的片面和片面的人。

在马克思哲学中,作为主体的人还是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的人,人的自由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成为马克思哲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这一最高目标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甚至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都是为迎接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而进行的必要准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称,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都实现了认识与实践能力、伦理行为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完满统一。转换为关系哲学语言,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每位公民,不仅实现了充分发展的自由,也实现了与全体公民的充分和谐,还实现了真善美的完满统一,每个人都是真善美的完满统一体。

显然是出于时代的需要,马克思实践哲学集中关注了“劳动”和“剩余价值”领域,集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集中探讨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必然命运,马克思哲学也因此被理解为革命的哲学,甚至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的哲学。但需要指出的是,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最终目的,只是马克思哲学的必要手段。只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分析出这一手段的必然性,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它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必然命运。马克思哲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无产阶级革命也因此被确立为马克思哲学即时的最高目的。

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要完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就必须将它纳入哲学三大矛盾中进行系统考察。

一、哲学三大矛盾与马克思实践哲学

提起马克思哲学,以下诸多关键词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等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运用这些关键词完整描述马克思哲学体系,如何描述诸多理论话题在马克思哲学系统中的组织、结构、地位等,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与此等价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究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抑或以实践辩证法为核心?众多马克思哲学研究者对此也是莫衷一是。

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只要将马克思哲学置入哲学三大矛盾的统一中,并将马克思哲学中的诸多话题与哲学三大矛盾建立起对应关系,最后再确立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话题,就能完整还原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体系。

哲学第一矛盾对应于马克思哲学中关于全部存在的辩证法,遗憾的是这一话题被马克思哲学提前省略了,关于这一话题的思想只能从马克思哲学的其他话题中部分地被逆推出来。例如马克思关于“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全部人类历史进步的结果”的著名论断,就不仅涉及到了存在者的连续性话题,还将人类的历史进步看成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如果将“人的五官感觉”这一特定的存在者a替换成普遍意义上的存在者A,再将“人类的历史”作为一组连续的时空关系b替代为普遍意义上的宇宙关系B——后者都是前者的大写,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存在者A是被宇宙关系B规定着的结果。这样的结论离和谐关系哲学的“存在即关系”命题应当不远了。马克思的另一句名言“人,就其本质来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更是直接指出了人的社会本质就是人的社会关系。推而广之,人的伦理本质就是人的伦理关系。类似这样的结论离关系哲学的伦理学公式“善=人&人”也相距不远。

马克思哲学关注的重点不是全部存在者,而仅仅是人类社会。所以就很有必要通过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类社会中诸多存在者的论述,逆推出马克思哲学关于全部存在者的思想。加上马克思所处的哲学时代正是需要抛弃绝对抽象的时代,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话语中的抽象的人,自然也就被马克思哲学中那些活跃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的人所取代。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第一矛盾话题的提前省略,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第一,直接导致了马克思哲学中的诸多概念和命题如“劳动”、“价值”等,缺乏完全统一的基础。实现全部哲学概念和哲学命题相统一的基础只能是哲学第一矛盾。第二,由于“劳动”、“价值”诸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没有获得统一,导致了马克思哲学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际上是分裂的,剩余价值论话题更多地涉及到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则被漠视了。脑力劳动的缺位成为马克思哲学的第一个“悬置”。上述两大后果共同决定了第三个也是最为严重的一个后果——劳动本质的缺位。马克思告诉我们说,劳动创造了财富,甚至还间接指出是劳动中的“两个尺度”(即“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创造了财富,但并没有从终极的意义上告诉我们是劳动中的“什么”创造了财富,因此也就没有从终极的意义上解释劳动为什么能创造财富。脑力劳动的缺失,加上劳动本质的缺位,被本文合并描述为“马克思悬置”,具体详见下文。

对哲学第二矛盾的充分关注和近乎完美的表述,突显了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巨大历史贡献。和谐关系哲学关于主客体和谐统一关系的理论描述,就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

在哲学第二矛盾中,马克思哲学首先确立了完满统一且具体的人作为出发点,再以全面均衡发展的个体作为归宿点,平等、自由、独立等要求被“内卷”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中。连接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是另外三个哲学概念,它们分别是:实践、劳动、价值。

马克思哲学中有三种实践。一是认识和生产实践,曾被我们简称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通过该实践,人类不仅可实现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连续与统一,更因此而证明人的主体地位。二是伦理实践,曾被我们简称为改造社会的实践。通过该实践,人类可以打碎旧的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是审美实践,也曾一度被我们等同为艺术活动。通过该实践,主体可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自由。如改用关系哲学的语言将马克思的三大实践重新解释并予以完善的话,就成为和谐关系哲学的真善美三大实践。

人类的三大实践必然都与劳动有关,所有的人类实践都必须通过劳动才得以完成,实践本身就是劳动,你在劳动的时候——无论从事何种形式的劳动,也肯定是在参与某项实践。如果说实践和劳动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只能说:实践是劳动的集合形式,众多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人类的某项实践;劳动是实践的完成形式,也是实现人类实践目标的唯一的现实途径。需要提醒的是,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劳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质生产劳动给予了充分关注,而对非物质生产劳动关注得不够。

劳动为什么能够实现人类的实践目标呢?马克思哲学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为何能创造价值?马克思哲学给出的回答是,劳动实现了“两个尺度”——人的“内在尺度”和任何物的“外在尺度”——的外化。“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将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何将“两个尺度”外化到对象物身上就能创造劳动价值?马克思哲学虽没有给出现成答案,但从下一段文字中可推导出来。“从理论上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或者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或者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意识的无机自然界,是人为了宴乐和消化而必须事先准备好的精神食粮;同样的,从实践方面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为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同上)。人正是通过“两个尺度”的外化,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转换为关系哲学的语言可表述如下:外化了“两个尺度”的劳动,成为主体实现自身同宇宙关系相连续、统一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哲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抓住了哲学第二矛盾的本质特征,它将哲学第二矛盾表述为主体改造对象世界使之与自己实现和谐统一的关系,该关系是主体在宇宙关系中连续统一的实践形式,是以实践为载体、劳动为手段、和谐为目的的哲学第二矛盾。客体对象成为主体“无机的身体”,则是哲学第二矛盾的实现形式。宇宙中的任何存在者均成为主客体的统一体,当是马克思哲学的应有之义。对马克思哲学的最大误解,就是将它简单化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张也随之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

哲学第三矛盾在马克思哲学中被演绎为唯物辩证法,“唯物”二字确立了存在与意识相互连续的先后顺序,“辩证”二字则描述了存在与意识相互连续的具体形态。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辩证法,属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唯物辩证法,因而属于唯物辩证法的组成和补充,而不是关于自然、关于宇宙、关于存在者自己的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所关注的依旧是哲学第三矛盾,而非哲学第一矛盾。

曾几何时,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被教条化和简单化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加上马克思时代的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牛顿物理基础之上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对牛顿物理的冲击,延伸到哲学领域,就变成对唯物主义的冲击。辩证唯物论的基础概念——物质——更是成为被攻击的首要目标,在现代物理的各种场理论中,在量子理论的波粒二性面前,传统的“物质”概念变得模糊起来。“唯物”二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怀疑,“辩证”二字因失去“唯物”基础也被指责为臆想的教条。

在关系哲学看来,“唯物”二字具有以下含义。第一、承认物理宇宙关系先于哲学宇宙关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也是关系哲学的基础。第二,哲学宇宙关系只是物理宇宙关系的一段过程,正如人类社会只是物理宇宙的一段过程一样。相对于宇宙全程来说,人类的过程既短暂又偶然。第三,哲学宇宙关系和物理宇宙关系是连续统一的,且统一为宇宙关系。因而在关系哲学中,存在就有了两种形式:物理存在形式和哲学存在形式。前者是以质能时空统一关系为载体的存在,其关系背景可追溯到宇宙关系的质能时空统一形式。后者是存在于哲学宇宙关系中的存在,彻底摆脱了质能时空统一关系的限制,成为物理宇宙关系的符号形式和映射形式。

通过对物理宇宙关系、哲学宇宙关系和宇宙关系的运动形式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给出“辩证”二字的全部含义。而“辩证”的终极来源,只能是三大哲学矛盾,甚至你可以说仅仅是哲学第一矛盾——存在者自身的矛盾是哲学三大矛盾的终极基础。至于“辩证”二字全部含义的具体内容,则散见于和谐关系哲学的整个体系中——该体系还有赖于更多关心它的人。唯物辩证法教科书中的所谓“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等,也可以在关系哲学语法中获得新的含义。

如能做到上述两点,即用关系哲学的观点重新解释“唯物”和“辩证”二字的具体含义,也就实现了关系哲学同唯物辩证法的和谐统一。

意志哲学、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哲学等,和马克思哲学同属于实践哲学,过去也曾将它们称之为人本主义哲学。叔本华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1818年,正是马克思诞生之年。随后的十多年里,这部划时代巨著却一直鲜为人知。直到马克思成为青年学者之后,它才开始被社会广为接受。这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至少说明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哲学史上的人的转向才开始在受众层面获得觉醒。随后是尼采,再后来是柏格森、弗洛伊德等。处在叔本华和尼采之间的,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将上述诸多哲学统称为“实践哲学”时,则“实践”二字等同为“人同宇宙关系之间的关系”,也意味着将人致力于实现自身同宇宙关系连续统一的全部努力,都统称为“实践”。

如前所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抓住了真善美三大实践中的主体——只是马克思尚未用关系哲学的语言明确表述出来而已。意志哲学、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哲学乃至后来的心灵哲学等,也抓住了实践关系——哲学第二矛盾——中的人,但仅仅是人的片面和片面的人。可做如下类比:培根们开创的认识论哲学抓住了哲学第三矛盾——存在与意识的连续与统一,可类比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后来的语言哲学只是抓住了存在与意识关系中的语言分析工具,可类比于实践哲学中的意志哲学、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哲学等。

意志哲学、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哲学等,既是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合理反叛,也是对人类实践哲学的一种畸形呼唤。本质上都只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种补充(同时还得去掉其中的“畸形”因素),唯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是实践哲学的主体。这里的“畸形”二字,意味着它们或将片面的理论主张普遍化和绝对化为世界的本质,或将片面的人和人的片面普遍化和绝对化为人的本质和本质的人。追究其原因,一是源自于本体论的诱惑,导致它们将各自的核心概念(生殖意志、权力意志、性冲动等)或普遍化为世界的原因,或绝对化为宇宙的本体。二是源自于对哲学三大矛盾认识的混乱,将自己所谈论的哲学第二矛盾话题强行上升为哲学第一矛盾。三是出于矫枉过正的时代需要(新理论诞生之初矫枉过正往往是必须的),形成了一些过于极端的理论主张。

也就是说,倘若能去掉人本主义哲学的“畸形”因素,则它们就可以成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补充。更进一步说,倘若能将马克思哲学、人本主义哲学的个在化语法,全部还原为关系语法,也就能实现关系哲学同马克思哲学、人本主义哲学的和谐与统一。

如果说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主体形式,那么实用哲学就是实践哲学的操作形式和工具形式;如果说马克思哲学从整体上抓住了主体在宇宙关系中连续统一的关系本质,那么实用主义哲学则是从该关系的过程入手探讨实现该关系和谐的具体操作问题;如果说马克思哲学描述的就是哲学第二矛盾,那么实用主义哲学描述的就是实现哲学第二矛盾和谐的工具——知识——在实践中(也即哲学第二矛盾中)的意义及可靠性。实用主义哲学同马克思实践哲学之间的区别,可类比于语言分析哲学同本体论哲学之间的差别。也正因为如此,谈论实践哲学就必须谈论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主张,“道路的用处不以便利于山贼劫掠的程度来测定。它的用途决定于它是否实际尽了道路的功能,是否做了公众运输和交通的便利而有效的手段。观念或假设的效用所以成为那观念或假设所含真理的尺度也是如此”(杜威《哲学的改造》第85页)。在实用主义看来,一切概念、思想乃至理论体系,都来自于人类实践中的假设和猜想,最终还需要通过实践验证其效用。如果它们在人类实践中获得了成功,那么它们就是有用的知识或真理。并且这些知识也不能因此而成为教条,还必须在人类实践中通过应用而发展。需要提醒的是,实用主义实际上否定了哲学第三矛盾的意义,知识不需要经过哲学第三矛盾检验,不需要讨论存在与意识是否和谐的问题。直接将知识拿到哲学第二矛盾中,检验它在帮助主体实现主体自身同宇宙关系连续统一的过程中是否有效就足够了。

蒯因的行为主义意义理论则是实用主义在语言哲学中的新发展,是实用哲学在语言哲学新土壤中的一次美丽绽放。主张词语的意义当由人的行为来解释,实际上是将哲学宇宙关系作为工具搬运到哲学第二矛盾中获得规定和意义。其整体主义科学观,同我们所主张的“哲学宇宙关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哲学第三矛盾在实用主义哲学中已经被消解,直接将第三矛盾以工具的形式搬运到哲学第二矛盾中、接受第二矛盾的检验,是实用哲学的共同主张。将知识视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工具这本身没有错,但因此而消解哲学第三矛盾、消解哲学宇宙关系,则是有问题的——知识工具的独立性被同时消解了。其关联性的后果就是,人所倚赖的工具只能在他的实践中获得存在,这样的工具你是无法存放到工具箱里的,工具自身也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获得发展。实用主义建立了知识工具同人类实践的紧密联系,也因此否定了知识工具的独立性,其贡献同时成为其缺陷。

难能可贵的是,实用主义反对一元论的社会历史观,主张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而生命哲学、意志哲学、心理分析哲学等,所持的多是一元论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实践哲学因为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也遭到实用主义的抨击。

至此,我们不仅在哲学三大矛盾的背景下重新解读了马克思哲学、人本主义哲学、实用哲学的共同联系与各自差异,也同时说明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因为抓住了哲学第二矛盾的实践本质,抓住了人在宇宙关系中如何实现连续与统一的问题,自然成为全部实践哲学的根基和主干。而人本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以及我们无暇提及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都只能是实践哲学的片面和补充。

二、“马克思悬置”与“波德里亚局限”

对马克思哲学最为严重的攻击来自法国的让?波德里亚,因为他所集中攻击的地方正是马克思哲学所悬置的地方。更为严重的是,马克思所悬置的地方又正是现代社会得以长足发展的地方。如果要给该地方立一块指示牌的话,波德里亚一定会在指示牌上写上“符号”两个大字。

“因为劳动不再是一种力,它成为各种符号中的符号。它像其他事物一样被生产,被消费。它按照一种完全的等价关系与非劳动、与休闲相互交换,它可以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切领域相互替换。……符号形式征服了劳动,掏空了劳动的任何历史意义或里比多意义,在自身的再生产中吸收了劳动:这就是符号的操作,它在空洞地影射自己所指称的事物之后,在自身得到重复。”(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第11页)

波德里亚看到了现代社会甚至是后现代社会的符号特征却没有看见符号背后的“人”,马克思看见了符号后面的“人”却没有看见符号。在波德里亚看来,一切存在都在“仿象”中被“掏空”为符号,劳动当然也不例外。符号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换,“自由”的含义是指:物质与精神的界限、时空顺序等限制均已被打破。符号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死亡”,具体到经济生活中就是为了被“消费”——后现代社会本质上就是“消费社会”。波德里亚不仅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符号特征,甚至还看到了人类劳动的符号特征,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但他所描述的符号只是一种纯粹空洞的符号现象——即被“掏空”了一切内容的符号,这成为他的不足之处。他没有看到符号背后的本质,甚至拒绝承认符号背后有本质。进一步追究其根源,是因为他虽然看到了现代社会符号化的结果,却远没有看到这一结果背后的深层原因。这一原因有哲学层次上的——存在即关系,纯粹的关系本身只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也有社会层次上的——“死的劳动”(即资本)在被符号化以后,取得了“对活的劳动的霸权”。该霸权不是像波德里亚所理解的那样,源自于符号自身的原因,而是资本背后的人的贪婪使然。

与波德里亚相比,马克思哲学看见了人和人的劳动,但没有进一步描述出劳动的关系属性及由此而来的符号特征,没有在“存在即关系”的基础上将劳动、商品、资本等与存在概念统一起来,这些不足被本文描述为“马克思悬置”。与马克思相比,波德里亚只看见了满世界飞舞的符号,却没有看见符号背后的人,被本文描述为“波德里亚局限”。如果能让他们二人握手,就能实现符号与人的统一,就能实现人类劳动之知识本质与符号特征的统一。

如果说“马克思悬置”直接来源于尚未被统一起来的劳动的定义,那么“波德里亚局限”则来源于他关于劳动的“唯一定义”。诚如波氏所言,“马克思以蔑视这种‘非生产性劳动’的方式回避了劳动的真正定义”,接着他又指出,“只存在一种类型的劳动,因此只需要一个基本的定义,可惜马克思弃之不顾的正是这一定义。”并且断言,“如果今天有一个所有劳动都符合的唯一定义,那么这个定义就是劳动/服务的定义,就是这个杂交的、古老的、未经分析的范畴,而不是那个经典的、被假设为普遍的、‘无产阶级’雇佣劳动的定义。……任何劳动都被降低为服务——劳动作为时间的纯粹在场/占有、消费,是时间的‘贡赋’。显示劳动,这就如同显示在场,显示效忠。”(以上文字引自《象征交换与死亡》第20至21页)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波德里亚虽然准确指出了马克思哲学在劳动定义上的悬置,但他自己关于劳动的“唯一定义”则因为没有看见符号背后的人而陷入空洞化的局限。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仅仅是由生产性劳动被生产出来的,非生产性劳动(如波德里亚所言的“服务”性劳动)不仅没有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甚至连它能否创造价值之类的问题都悬而未决。以上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给我们的直接印象。但问题的另一面是,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两个尺度”的理论,则为劳动本质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马克思在《手稿》中言及的主体自身的“内在尺度”可描述为以主体需求为载体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对象物的“外在尺度”可描述为以劳动对象为载体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前者大致对应于需求知识,后者大致对应于工艺知识加材料知识。劳动的过程就是“两个尺度”和谐统一的过程,劳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物的知识关系的整合以达成人的需求关系的实现。因此,劳动的本质就是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和谐,也即知识关系的和谐,知识劳动才是人类劳动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劳动。和谐关系哲学也正是从这里出发,最终发现劳动的本质是知识。

以最简单的码头搬运工劳动为例。货船上的麻包作为上一道工序的劳动成果是码放整齐有序的,本身可以被描述为一组和谐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该劳动对象可以被描述为知识关系。搬运工人所干的活,就是将该组知识关系转化为下一道工序中仓库形式的知识关系——如果货物被要求搬运进仓库的话。那么,由上一组知识关系转化为下一组知识关系,就构成了搬运工人的劳动本质。搬运工人的劳动本质,可以描述两组知识关系的和谐关系。接下来,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在搬运工人的劳动关系中,哪些内容可以被替代?又有哪些内容不可以被替代?结果我们会发现,搬运工人的体力劳动可以被运输车部分地替代,甚至可以被运输机器加自动化完全地替代,但劳动过程中的两组知识关系不可以被替代。对搬运工人来说,你必须遵循两组知识关系付出你的体力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脱离了两组知识关系规定的体力劳动未必就创造价值。不仅如此,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将仓库里的货物搬运到货船上,那你的体力劳动就是在制造出负价值!必须经过别人的再次劳动——将你搬到船上的货物再次搬运回仓库来,才能恰好抵消你的“负价值”劳动带来的损失。

和谐关系哲学因此断言,在任何形式的人类劳动(及其产品)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知识。劳动的本质因而被归结为知识,知识构成了劳动的本质和核心内容,人类劳动也因此被称为知识劳动——或者说知识劳动才是人类劳动的本质和人类的的本质劳动。是知识劳动也仅仅是知识劳动创造了价值,准确的说是知识劳动中的知识创造了价值。劳动及其产品的价值也只有一个来源,它就是知识。换句话说,没有什么东西能保证与知识相脱节的体力能独立创造价值。相反,脱离了知识关系的体力不仅有可能不创造价值,甚至有可能制造负价值。体力劳动只是知识劳动的载体,体力劳动因成为知识劳动的天然载体必须被赋予价值!

波德里亚用来定义一切劳动的“服务”,本质上可以被描述为知识关系,而不是什么时间的“贡赋”,时间、体力等因素都只是特定知识关系的载体。和波德里亚不同的是,马克思看见了劳动中的人,看见了主体在宇宙关系中连续统一的问题,看见了哲学第二矛盾,所以才有了“两个尺度”统一的思想。虽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没有来得及揭示出劳动的知识本质,但这一本质已经蕴涵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之中了。“马克思悬置”在马克思哲学中就可以自行修补,而“波德里亚局限”还得求救于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人”才能得以弥补。

需求、劳动、财富、市场和资本等经济学概念都可以描述为知识关系,它们也因为首先被描述为知识关系而后才被描述为符号的,而不是因为它们首先被描述为符号而后才被描述为知识关系的。知识关系是它们的存在本质,符号关系只是它们的存在形式。波德里亚的局限是:只看见了后现代社会的符号形式,而没有看见符号背后的知识关系本质。

需求作为知识关系,可以被描述为需求者的需求(作为物物关系)同需求对象物(作为物物关系)之间的和谐关系。劳动作为知识关系,可以被描述为通过对劳动对象内部作用者之间的物物关系的选择和重组,实现其内部作用者(作为物物关系)同主体的内部作用者(作为物物关系)之间的和谐。所有的财富因为凝结了劳动知识关系而具有价值,那些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因作为人类劳动知识的载体被赋予价值。市场和资本都可以被描述为需求之物物关系同供应之物物关系之间的和谐关系。因而它们都可以被描述为知识,知识关系也因此成为它们的共同本质。需求、劳动、财富、市场和资本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均在和谐关系哲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实现该统一的原始来源,恰恰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两个尺度”的和谐统一关系。

符号是关系的简写形式,关系在前,符号在后。经济学要素的符号化还根源于主体的自由特性,资本证券化过程就是企业股权的符号化过程,也是经济主体获得对股权未来收益日渐自由的过程。就资本而言,资本所承载的知识关系才是资本的本质所在,而资本证券化只是一种自由的符号形式而已。

现代社会“符号的解放”,表面上是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疏忽,而本质上乃是符号背后的人的贪婪使然,是人的贪婪——表现为资本的贪婪——对符号自由特性的滥用。波德里亚只是看见了前者,而没有看见后者。

在抽象货币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股票、证券、外汇、期货等财富关系符号,由于其纯关系、纯形式而获得了通向未来(今天就可以享受未来的经济成果)的自由特性。它们本质上都属于未来财富关系而绝不是即时财富关系。这是财富关系符号不断获得自由的结果,但其自由特性却被资本欲望滥用了——过度支取未来社会财富。带来的严重后果是,股票、证券、外汇、期货等财富关系符号不仅在买卖中自己就能“创造”出社会财富,而且能“创造”出远比本来价值多得多的财富。如果仅从表面上看,那些疯长的金融产品似乎是在向未来支取财富,而实际上则是其背后的资本在侵吞着现实中的社会财富!在证券市场已经国际化的今天,这样的侵吞行为远比马克思所描述的工厂主们在生产领域里的剥削行为要严重得多。上述现象延伸到生产领域,就演变成生产资料、产品和劳动力的价格疯长行为。美国2008年前的房地产——次贷——金融股票,就共同形成了一条疯长的链条。链条上的所有行为,在波德里亚看来都是因为“符号的解放”。

“这是符号的解放:它摆脱了过去过去那种指称某物的‘古老’义务,终于获得了自由,可以按照一种随意性和一种完全的不确定性,展开结构和组合的游戏,这一游戏接替了以前那种确定的等价法则。劳动力和生产过程的层面上也有相同的操作:生产内容的所有目的性都被摧毁了,这使得生产可以像代码一样运转,比如像货币一样逃进无限的投机中,脱离生产真实的参照,甚至脱离金本位制的参照。货币与符号的浮动、‘需求’与生产目的性的浮动、劳动本身的浮动——所有这些词项都可以相互代替,它们带来了无边无际的投资和通胀……所有这一切,不论是索绪尔还是马克思都没有预见到:他们还处在符号与真实的辩证法的黄金时代,这同时也是资本与价值的‘古典’时期。”(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第4至5页)

正如波德里亚所言,马克思没有预见到这一切,当然也就没有关于这类话题的现成解释。如单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马克思哲学所存在的悬置,致使它在这类话题面前丧失了话语权。而其背后的原因乃是因为人的贪婪,引发了对财富知识关系自由特性的滥用,套用波德里亚的话说,引发了符号的过度解放。符号的解放之所以会过度,是因为人和资本的贪欲膨胀——这和《资本论》所揭示的情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由于波德里亚没有看见符号背后的人,也就无法区别符号的正当自由与过度自由之间的差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则将资本和人的贪欲——因借助符号的自由特性而拥有巨大破坏力——彻底暴露出来,才让全世界的思想者恍然大悟。

主体与符号的易位存在,限制了波德里亚的思想高度,也决定了他对后现代社会的反讽特色。借助知识劳动及劳动背后的主体,马克思哲学可拯救波德里亚逃出符号重压、逃出人与符号关系的混乱。

人本是符号的主体,符号本是人的工具,这样的一组关系是人与符号之间的合理关系。但在波德里亚看来,符号才是本质,人不过是符号的载体而已。这样一组被颠倒的人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被笔者称之为主体与符号的易位存在。显然,它可以直接从波德里亚哲学中被推导出来。

就词汇的来源而言,“易位存在”一词是通过波德里亚借来索绪尔的“易位书写”概念改造而成的。波德里亚讨论诗歌语言的“易位书写”,目的是想证明语言领域“也存在着象征交换模式,这一模式似乎是反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消除价值和法则的场所:这就是诗歌语言。”所谓“易位”,既是词法关系中“能指”与“所指”之间编码关系的易位,也是句法关系中线性法则(即时间一维性特征)的易位。易位的结果就是音节对意义的消散,“正是这种消散恢复了语言的快感”。因此,“诗歌是语言反抗自身法则的起义”(以上引自《象征交换与死亡》中的《易位书写》一文),它和消费对生产的消解、符号对价值的消解等如出一辙,同归于象征交换。

波德里亚的“易位书写”当属于哲学概念,这正是他和索绪尔的不同,是易位存在——能从波德里亚哲学中还原出来的哲学概念——在语言领域里的具体表现形式。翻译成关系哲学的语言,“易位书写”当可理解为:语言关系无意义的重组,语言快感本身就是诗歌的目的,意义在诗歌中完全多余。这就像价值在消费中成为多余一样,因为消费本身已成为目的。

无论是经济生活中的消费,还是诗歌中的快感,它们的本质都被波德里亚解释为“象征交换”和“死亡”。甚至连人类劳动本身也被解释为“缓慢的死亡”,因为原始社会奴隶们的劳动权利,是用免于“暴死”(即作为俘虏被屠杀)作为条件交换而来的——“暴死”被交换成“缓慢的死亡”。你甚至可以用“死亡”二字来解释波德里亚哲学中的全部概念,“死亡”也因此成为波德里亚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语言法则——只是波德里亚本人并没有这样说出来而已。其哲学主张如:消散语言法则、消散词汇的能指与所指等,本质上都可以被描述为“死亡”。

如何理解波德里亚哲学中的“死亡”语法?笔者认为,其终极原因是主体和符号的易位存在:波德里亚用符号消解了主体,主体因此成为符号的载体,而不再是符号成为主体的工具。将人描述为符号的载体而不是将符号描述为人的工具,是波德里亚哲学的出发点。出发后的波德里亚哲学也不再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意义已经被消散;也不再遵守过去的时空顺序,因为符号本身是没有时空顺序的。人类社会中,也就不再是生存决定死亡,而是死亡交换生存;经济活动中,也就不再是生产决定消费,而是消费交换生产。波德里亚想据此证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

这里面既显示出波德里亚哲学的反讽特色,也显示出其思想局限。人的贪婪引发了符号的过度解放与膨胀,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无奈现实。波氏哲学的“死亡”语法,无疑是对这一无奈现实的反讽与批判。只是他在反讽与批判之后,没有(甚至也拒绝)寻找其背后的原因,也就无法追寻到更为深层的人的原因:这个世界自从有了人,好的或坏的事情的终极原因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人。这一结论是由哲学第二矛盾给出的,波德里亚恰恰没有触及它。令波德里亚不解也不屑于回答的问题是,符号关系的混乱因何产生又将如何结束?在和谐关系哲学看来,这一问题如无法回答,就意味着波德里亚哲学将永远处在符号的重压下无法出逃。而能够解答这一问题的,正是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主体,是主体的劳动和劳动所承载的知识关系。

三、知识劳动价值论与社会基本资本

所有的符号都在宇宙关系中,所有人为的符号都只能是在人同宇宙关系之间的关系中。波德里亚所描述的全部符号,都属于人为的符号,从本质上说,它们都可以被描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都可以被描述为知识关系。它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创造者,只能是哲学第二矛盾中的人,也即三大实践关系中的人——在马克思哲学中被描述为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同人为符号之间的关系,最终可以被统一在关系哲学的“知识劳动价值论”中。

知识劳动价值论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同时能让我们直观到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上的诸多不合理。知识劳动价值论不仅第一次统一了人类的全部劳动,第一次合理解释了财富的终极根源,也为我们全面检讨财富以及社会资源分配方式的合理性问题提供了参照。

知识劳动价值论由以下要点构成:劳动的本质是知识,体力只是知识劳动的天然载体,人类的全部劳动都可以被统一为知识劳动;财富的本质是知识,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均因为承载人类知识而具有价值;市场的本质是知识,它源自于人类的需求知识,创生了企业的供应知识,借助资本完成了知识关系的集聚,通过劳动完成了知识关系的转移。将劳动价值论本身描述为一组关系,则劳动(和分工)、商品(和财富)、资本(和地租)、需求(和市场)四位一体,它们乃是同一组知识关系的不同形式而已。四者之中,需求是该组关系的起因和动力,劳动是该组关系的本质和内容,商品是该组关系的形式和载体,而资本则成为该组关系的媒介和聚集手段。(可参阅《知识资本论》的相关内容)

如果我们关于劳动的概念和视野足够广阔的话,则知识劳动价值论就足以覆盖人类实践的全部领域,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波德里亚笔下那些膨胀着的符号,绝大多数也都可以被描述为劳动对象或劳动产品——即它们都属于实践范畴,都可以在知识劳动价值论中获得解释。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判断那些符号该不该膨胀?如何查找符号膨胀的背后原因?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那些符号原本不应该膨胀,准确地说是不应该过度膨胀——如果容许有“合理膨胀”这样说法的话。其依据就是人的本质——人作为真善美的完满统一,该统一要求人所创造的一切也必须遵守真善美三大关系的和谐原则。如果说合理膨胀是被容许的话,那么过度膨胀就一定是不和谐的。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的社会制度有问题。倘若社会制度没有问题,人的贪欲是可以被适当抑制住的,符号的过度膨胀也就不会发生。

还可以这样设问:第一,既然劳动和财富的本质都是知识关系,而我们的社会又显然不是依据知识关系来分配财富的,那么原因是什么?第二,既然社会财富是由知识关系创造和决定的,那为何不能依靠知识关系来规范符号关系的和谐?符号的膨胀,可以被描述为符号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其理想状态之间的不和谐。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让我们立刻意识到:人类社会肯定有它自身的问题。

马克思曾将人类社会的上述问题归结为“剥削”,所有的剥削阶级都得依靠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最终实现对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即剥削。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可以划分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两大对立阵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需要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消灭剥削和剥削阶级。马克思只是告诉我们,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形式收回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但真正能够被收回的只能是那些有形的物质资料,至于那些无形的、隐藏在物质资料背后的知识关系则很难收回。按和谐关系哲学来看,收回的只是劳动知识关系的载体,而不是劳动知识关系本身。共产主义社会里的劳动知识关系,如何同其物质载体进行有效结合?马克思并没有给出答案。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寻找新的视角,它就是社会基本资本理论。

寻找社会不合理的深层原因将我们导向社会基本资本,社会基本资本的概念来自于社会阶层理论,而社会阶层理论则是关于全体社会资源分配、并对分配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理论。全体社会资源包括财富、荣誉、地位、影响力等,一度被人们称为“善”,其本质应该属于“善”的中介物而不可能是“善”本身。在关系哲学看来,“善”被描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物作为中介才能得以完成。这些“善”的中介物其实就是各种社会资源,通常所说的社会“不合理”现象,多数是指社会资源分配方式与结果的“不合理”。

我们不妨将全体社会资源比喻成商品,那么社会资本就相当于全体社会资源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与抽象货币稍有不同的是,社会资本依旧是社会资源本身——是某一种社会资源充当了其它社会资源的“一般等价物”而已。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第一,社会资本不仅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即拥有了它就可以交换其它的社会资源,更具有全体社会资源结构关系中的内核功能——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是以社会资本为内核组织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资本将该社会命名为相应的社会资本形态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资本是货币,我们就可以称资本主义社会为货币资本社会。第二,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社会资本是完全不同的,该社会资源的组合关系也因此而完全不同——这就好像生活在不同时代里的人们会拥有不同的货币及商品组合一样。

分析不同时代的社会资源组合状况,也就是在分析不同社会的社会阶层模式。特定时代社会资源的组合形式,不仅影响着该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形成和相互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历史进程。两个相邻的不同时代必然会发生社会资源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革,因而也就必然伴随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分析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资源结构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本形态,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变化趋势,也就构成社会基本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笔者正是通过对不同的人类历史阶段进行上述分析,从中发现了不同的社会资本。对应于原始社会的是年龄资本,奴隶社会的是血缘资本,封建社会的是土地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是货币资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是权力资本,未来社会的是知识资本。相应的人类历史阶段也就被我们描述为年龄资本社会、血缘资本社会、土地资本社会、货币资本社会、权力资本社会和知识资本社会。在由全体社会资源构成的社会资源结构关系中,社会资本是该结构关系的组织者和主导者。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猜测出符号膨胀的根本原因了。知识创造了全部社会财富,但社会财富的分配乃至全部社会资源的分配,都不倚赖于知识,它们只倚赖于不同时代的社会基本资本。反过来说,只有当知识成为社会基本资本,符号的膨胀才有可能最终被遏制。

对符号资本主义的批判可实现马克思与波德里亚的和解,而实现和解的基础正是知识劳动价值论。按社会资本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属于货币资本社会——即货币作为社会基本资本的社会,可划分为实体资本主义和符号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资产证券化是符号资本主义的开始,也是货币资本在经济生活中获得进一步扩张的标志性事件。如果说货币是财富的符号,那么证券化的资产就是“符号的符号”。它可以通过出卖自己的增值能力实现资本的增值,实际上是在透支着未来财富。按照这样的逻辑,它还可以走得更远:用“符号的符号的符号”去透支未来的未来,由此而引发了华尔街金融创新,美国房地产次按金融产品就属于此类创新的结果。

符号资本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和社会进步的结果。一是它丰富了货币资本的分配方式,改善了社会阶层结构。更多的人拥有货币资本和投资,中产阶级的兴起日益成为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二是它获得了对未来财富的自由,同时帮助发行人和持有人预支未来财富,以加速社会的发展。三是通过对冲机制可抵消未来市场波动风险,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以上三点共同构成了符号资本的社会属性。然而符号资本的私人属性——贪婪属性——却将整个社会拖入了波德里亚所描述的“消费社会”,消费不仅主导着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还形成了统摄一切的强制即“消费强制”。

如单从表面上看,消费主导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本性使然,但其背后的原始动力,则是资本拥有者的贪婪使然。令人可笑的是,少数人的贪婪在被一个富丽堂皇的名词“发展”包装起来后、竟然能被全社会迅速接受。在追求“发展”的名义下,每一分钱的资本都可以贪婪地追逐利润,每一间工厂都可以尽情地消耗资源以生产出奢侈的产品,销售商们在充分挑逗人的贪欲以促销商品,证券投资者们在疯长的行情中攫取财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挥霍明天甚至后天才能赚取的钞票,而全社会都可以在今天挥霍资源。结果就是,少数资本家的贪婪蔓延为整个社会的贪婪,用今天的“消费”刺激明天的“消费”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谋”(注:按波德里亚只见符号不见人的逻辑,上述现象均归因于符号关系的消费强制)。表面上看是价值规律失去作用了,而其原因则是整个社会都发疯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发疯后的必然代价。

您或许会问,知识这个时候去了哪里?不幸的是知识此时已经成为符号资本的俘虏和帮凶。财富的本质是知识,符号资本的增值同样也是知识劳动(具体化为证券市场知识)的结果,符号资本也没有改变劳动的知识本质。但贪婪的符号资本却绑架了劳动知识,歪曲甚至凌辱知识。它所传递给市场大众的知识(及信息)都是被资本权力强暴过的虚假知识,即虚假的未来财富关系。不仅知识所创造的财富被资本掠夺了,就连知识本身也被符号资本篡改了,这也正是符号资本主义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明白了以上内容,我们就能从波德里亚的符号中看见贪婪的“人”,也能从马克思的实践主体身上看见“符号”,知识关系作为“人”与“符号”的统一体,充当了马克思同波德里亚握手和解的媒介。

社会基本资本理论可最终还原经济实践的伦理本质,为实现经济学的目的和谐、目标和谐与工具和谐的统一提供了新的途径。依笔者看来,经济实践的本质是生产实践形式的善,从属于伦理学而非认识科学中的生产科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的和谐。第一,经济实践的目的是要确保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不是要破坏这一和谐。此和谐被我们命名为经济关系的目的和谐。第二,经济实践的目标是要充分实现全体经济主体(表现为全体公民)对全部经济客体(表现为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和谐。该和谐可通俗地描述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公民日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被我们描述为经济关系的目标和谐。第三,为达成上述目标并最终服务于经济学最终目的,就需要最大化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财富增值的最大化。该和谐被我们描述为经济关系的工具和谐,本质上属于经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其和谐的含义等同于账房经济学的含义即财富在数学上的增值。

以往经济学中的工具和谐一直没有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之上,其结果就是所有的工具和谐都只是各种经济数据在数学上的和谐,都是账房先生所理解的那种和谐。社会基本资本理论恰恰是关于人与人关系的理论,社会基本资本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它通过全体社会资源的组成关系(可描述为物与物的关系),传达着该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的社会阶层关系,社会阶层关系属于伦理关系。以资本主义社会(即货币资本社会)为例,实体货币资本(和符号货币资本)与生产生活资料、社会地位、社会荣誉乃至知识(信息)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该社会特定的社会阶层关系。通过对该组关系的分析,我们就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认识到货币资本必然被知识资本取代的历史趋势。

经济实践中的目的和谐决定了经济学的伦理学属性,属于善;目标和谐则决定了经济学的实用功能(实用属于广义的审美关系),属于美;至于工具和谐则突显了经济学的认识和生产实践功能,属于真。人类经济实践也因为自身的“三大和谐”实现了真善美的完满统一。只是这样的完满统一,只有在未来的知识资本社会里才最终得以实现。

四、知识资本社会与共产主义理想

知识资本社会就是以真善美三大知识作为社会基本资本的社会。相对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物来说,它是劳动本质和劳动价值的第一次回归,社会财富首次呈现出它的知识本质;相对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来说,它是人的本质的第一次回归,真善美完满统一的知识关系,不仅成为主体掌握客体对象的有效工具,也奠定了主体实现自身真善美完满统一的基础。知识资本社会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同归宿,是人生而平等伦理理想的最终实现,也是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可执行版本。

我们正在跨入知识资本社会的门槛,它由以下一系列重要事件构成。首先是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所谓知识经济,一是指知识(含信息,下同)作为主要产品的经济,二是指知识作为主要推动力和主要资源的经济。两者共同表明知识不仅成为重要的产品,更成为经济的重要资源。其次是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社会阶层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新一代知识型富豪,还是新一代学者型政客,他们的崛起无不与知识有关。再次是知识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并有逐渐形成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趋势。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知识、权力、民意之间形成和谐的三角联动关系。最后是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颓势已经呈现。全球银行业利润不断降低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这就是货币资本衰落的信号,也是知识资本崛起的前兆。至于跨入知识资本社会门槛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对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建工程。虽说到目前为止,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建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但至少已经开始启动。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都能听到知识资本的脚步声。笔者坚信,社会主义国家将携带着美好的人类社会理想,携带着对资本主义深刻矛盾的先见之明,资本主义国家则携带着成熟的市场工具,携带着主权在民的思想和宪政制度,最终走向融合。这样的融合不是通过无产者的革命,而是通过知识资本的确立最终实现的。甚至不是通过暴力方式,而是通过全球和平协商的方式、即通过知识生产的方式实现的。在笔者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用生产资料所有制语言描述着的知识资本社会,而知识资本社会则是用社会资本语言描述着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理想被世人逐渐忘却的今天,知识资本社会将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可执行版本。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负有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都负有和平进入知识资本社会的使命。这既是知识资本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知识资本是劳动本质和财富本质的回归,选择社会财富的终极来源和本质(即知识)作为社会资本,是人类对社会资本选择行为的最后一次校正,是人类在选择社会资本过程中唯一一次的正确选择,也是最后一次的选择。社会资本也因此回归了财富的本质和劳动的本质。

知识劳动创造了财富,但其成果先后被年龄资本、血缘资本、土地资本、货币资本甚至权力资本剥夺了;人类在伦理实践中丰富了伦理知识、在审美实践中丰富了审美知识,但却从来没有按照真正的知识组建起自己的社会,而是按照不同的社会资本构建了相应的社会形态,知识反而被歪曲、被阉割、被凌辱。知识资本社会第一次还原了人类劳动的本质和社会财富的本质,最为彻底地回归了人类的理性。

知识资本真正属于人的创造,理论上它可以无限发展。主体世界的无限自由和客体世界的无限丰富,共同决定了知识的无限发展。年龄资本、血缘资本和土地资本(作为自然资源)都被自然力严格限定在某个域值之内。货币资本也被实体财富严格限制着,超过这一限制货币就会贬值。权力资本的限制来源于国家行政资源。唯独知识资本理论上没有发展的限制。就主体来说,他生产知识的过程是无限的,人类不会自己停下他追求知识的脚步。就客体来说,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本身也是无限丰富的。知识资本也因此具有了无限发展的前景。

知识资本在它的二次分配中具有自由生长的特性,知识资本被少数人生产出来以后,可以被人无限传播、无限分享。知识传播过程是知识资本接受者的再生产过程,也是知识资本在接受者中间进行二次分配的过程。和别的社会资本不同的是,你获得知识资本的过程并不以他人失去相应的知识资本为代价,且这一过程可以无限传递下去。新知识在任何主体那里都可以自由生长,新知识在主体世界里的传播和接受都是充分自由的。因为知识彻底摆脱了物质束缚,获得了纯粹的关系形式,所以也就摆脱了物质的不自由,拥有了关系的充分自由。

知识资本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因为决定生产力的就是知识本身。知识资本社会也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知识资本社会的经济实践知识将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知识。知识资本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资源的稀缺,从此将表现为知识资本的稀缺。如果我们缺乏某种资源,根本上是缺乏获得该资源的知识。如果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一定是知识本身出了问题:全球环境危机和金融危机都是由于人类知识不完备造成的。货币资本的贪欲则利用不完备知识留下的漏洞,一方面加速了环境危机,另一方面制造着金融危机。

知识资本还是天生的共产主义者,知识资本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不以收获社会财富为目的,仅仅以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反过来说,如果知识的主要收益依旧是财富的话,那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总是由少数人先创造出来的,又总是自由地被传播、被分享,知识资本的上述两大特性共同决定了知识资本的自我调节功能。当某项新知识为全社会所广泛掌握,也就同时“沉淀”为社会公有知识,成为普通社会资源。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分享过程,也是新知识由知识资本“沉淀”为普通社会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资本主动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调节功能。一是由个人知识向公有知识的调节,少数人的个人知识被分享为社会公有知识;二是由社会资本向普通资源的调节,当该知识属于少数人的个人知识时它具有资本价值,当该知识属于社会公有知识时它仅具有普通资源价值;三是始终维护知识资本与社会财富之间的动态和谐,虽说新的知识资本总是被不断创新出来,但由于它们又总是要在传播与分享中“沉淀”为普通资源,所以知识资本的总量总是得到有效控制,知识资本与社会财富之间的动态平衡永远不会被打破。

作为知识资本的新知识,不仅从它诞生的那刻起就在财富收益方面先天获得了公有化的气质——大量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并不具有该资本的财富收益权,而且其不断传播的过程也是不断公有化的过程——知识资本自己就能实现公有。知识资本原来是天生的和自觉的共产主义者!新知识不断公有的同时,不仅完成了它向普通社会资源的“沉淀”过程,还同时维护了知识资本同社会财富以及其他社会资源之间的动态和谐关系,维护了知识资本的币值稳定。不会贬值的知识资本也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事件,不会诱发社会的动荡,更不会被别的社会资本形式所取代。

知识资本社会的分配原则可以概括为“各尽其所能,按知识分配”,它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可执行版本。因为知识资本在财富分配方面的公有性质,“按知识分配”的结果,不会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在拥有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差异,只会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在拥有社会地位、荣誉、影响力方面的合理差异。

知识资本是货币资本的天然取代者,它必须取代货币资本,也只有它能够取代货币资本。消灭资本主义的不是工人阶级的革命,而是全体人民通过拥有知识资本最终取代货币资本。生产资料的公有(此即共产主义理想的经济基础)不是靠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而是通过知识资本取代货币资本实现的——知识资本的公有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在共产主义理想已被世人逐渐遗忘的今天,知识资本社会将会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可执行版本。

知识资本取代货币资本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知识资本的萌芽阶段。知识产品开始大量涌现,知识经济的飞速成长成为一种趋势,知识开始显示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尤其是开始参与修订货币资本社会的经济规则,使其逐渐适应知识资本社会的理想。这一阶段开始于上个世纪末,乐观的估计将于二十一世纪内完成。可以这样估算,奴隶社会作为人类社会主体的时间大约为4500年到5000年,封建社会的时间跨度约在1500年上下,后者大约是前者的1/3。如果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跨度也只有封建社会的1/3的话,大约也就500年左右。照这样推算,到二十一世纪末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将携手走进知识资本社会。

其次是知识资本的确立和发展阶段。货币作为经济资源退居次要位置,并不再是社会资本。知识作为社会资本的地位被确立。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被知识关系规定着的货币成为财富的有效符号,成为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贸易金融秩序的有效载体。知识生产、发布和传播机制已经标准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不仅仅是过去的货币资本全球化,更是未来的知识资本全球化。而知识资本的全球化又必将导致知识资本的生产、分配机制的全球化。知识关系的真实、准确、透明、及时和标准化,成为实现知识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权力受到法律知识的有效约束,成为服务社会大众、服务公共意志、服务知识资本的有效工具,权力本身也已经成为按知识关系产生的公共意志的载体。这样的公共意志显然是高度理性的。

最后是知识资本的成熟阶段,即全球范围内的知识资本形式的共产主义。首先它是全球性的,知识资本在全球范围取得了胜利;其次它是成熟的,知识资本以它天生的公有性质支配着生产资料与货币,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实现了共产主义蓝图。

知识资本社会是人的本质的完满实现。首先是教育公平成为知识资本社会平等的基础和出发点,知识资本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事业是从教育公平出发的。每个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平等地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自由。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教育公平,每个人生产知识资本的起始条件就有失公平,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这样的社会也就不再是知识资本社会。

全民终身义务教育成为知识资本社会努力的方向。知识资本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接受终身教育将像一日三餐那样地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就每一个人来说,学习的具体内容虽然可自行选择,但其所选择的结果又完整覆盖至真善美三大领域。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为培养一个劳动工具而学习,是知识资本社会终身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自由也因此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手段是信息化的、科学化的和人性化的,教育资源对全民开放,教育渠道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类技术攻关团队、兴趣爱好者集体、专业研究会和自由沙龙等官方和民间学习组织,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新知识的生产车间。充分自由的、创造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成为知识资本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乐趣,成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知识资本社会的根本目标,成为知识资本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每个人既是“真”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率真的性情和科学的态度、对大自然和人类知识的敬畏之心、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构成了合格公民的科学素质;又是“善”的——对所有人的仁爱善良之心、对良好社会秩序的敬畏与遵守、对家庭、朋友和社会的责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构成了合格公民的伦理素质;还是“美”的——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和眼睛、对大自然和生活本身的审美情怀、温文尔雅又个性十足的风度气质、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构成了合格公民的审美素质。每个人都是真善美的完满统一体。每个人既是行业专家,又是艺术家,还是道德高尚的人。每个人的体质是健康的,心灵是和谐的,生活完美且富有情趣。真善美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成为知识资本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极少数不幸成为非健全人士的公民,同样拥有健康的心灵和美好的生活,拥有同样的公民权利并受到全社会同样的尊重。

全体公民的自由联盟构成了知识资本社会的国家本质,每个公民都成为维护国家正义的基石。在国家和社会伦理关系中,他们从来都是积极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每个人都能对国家正义和社会伦理形成自己的影响。他们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对家庭、社区、单位、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都有着坚定而真实的爱与承诺。但他们又绝对不是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是天然的和真实的。他们会积极参与政治社会活动,参与投票和选举,但绝不迷恋权力。他们信仰自己的宗教,但怀着宽容的心接纳不同教派的人士为朋友,也拒绝让宗教成为国家本质。他们带着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接纳新知识,他们会运用知识和技巧创造财富、和睦社会、享受人生,但永远拒绝成为意识形态的奴隶。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知识和思想都仅仅是人类自由发展的工具而已。

他们还同时承担着对客体世界的责任,尊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个客体,关心它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心它们和人类共同的命运。因此他们也是非常节约的群体,虽然他们不是清教徒。他们不会滥用人类对自然的权力,也不会漠视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能力。他们会尊重每一块面包、每一片菜肴、每一滴水和每一滴汽油的价值,也会尊重每一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力量。对自然环境的关注进入了人类道德范畴。

最后,他们还是和谐的世界公民。他们懂得欣赏和尊重别国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他们与各国人民广泛交流,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关心他们的幸福与情感。作为世界公民,他们彼此负有责任。但他们同时懂得尊重国际关系准则,尊重别国的法律制度,尽管它们可能会差强人意。他们甚至还会关心生活在别国的珍稀动物的命运,关心别国的环境问题。他们会通过国际社会认可的特殊形式,关心和帮助别国人民。如果他们认为本国的某项政策伤害了别国人民的利益,他们可能会走上街头进行抗议。他们中的部分人会因工作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拿着不同国家的护照,拥有不同肤色的同事和朋友,自己的家人也可能会散居在世界各地。他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

2009年7月10日

    进入专题: 实践哲学   知识资本   马克思悬置   波德里亚局限   共产主义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55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