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小凯:大分流(三)——共产主义的起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74 次 更新时间:2012-06-18 22:19

进入专题: 共产主义  

项小凯  

在近代三种政治思潮中,共产主义无疑最受争议。一方面,即便是那些最反对共产主义的人,也无法否认共产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在共产主义实践的巅峰时期,全球有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都处于宣称共产主义的政府的统治之下。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抗中,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事务,都无法避免冷战因素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从朝鲜、古巴、中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的执政党,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共产主义党派,甚至包括活跃在印度的游击队,共产主义都起着核心意识形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即便是共产主义的支持者,也无法否认共产主义在政治实践方面遭受重大失败的事实。曾经最强大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于上世纪90年代初突然崩溃。而东欧的卫星国,多数已在数年前开始寻求转型,以告别共产主义。今天,仍然宣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政权只剩下5个,而且大部分都开始引入市场经济等自由主义成份。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边缘化,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作为一种应激产生的政治潮流,共产主义在构建强大国家政权、推动快速工业化、统一意识形态、社会动员等方面,可以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二战前苏联仅用短短十年功夫,就让重工业大有起色,并在二战中挡住了德国强大的军事进攻;中国内战在短短数年间就形势立判,令世界为之瞠目;即使强大的美国,也无可奈何越南的内战泥沼;越战成为美国最晦暗的伤痛记忆。

然而,宣称建设平等美好社会的一些共产主义领导人,却犯下最严重的历史错误甚至罪行。斯大林的大清洗和集体农庄,毛泽东的大饥荒和文革,波尔布特的大屠杀,无不是20世纪中令人震惊的社会灾难。人们常常难以理解,为何共产主义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会产生如此大的分裂?该如何解释共产主义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特性?在本篇,笔者将考察共产主义的起源。

共产主义思想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乌托邦。乌托邦一词,来自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中所描绘的完美理想国度。几乎每个民族、每个宗教、每种文化,都用着不同名词,称呼它们自己心中的乌托邦。它或者被称作大同世界,或者被称作伊甸园,或被称作极乐净土。乌托邦曾经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家园。

从某种角度来说,卡尔•马克思,这位近代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所带来的正是一个乌托邦。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马克思首先是一位历史哲学家,他的所有理论的出发点,都来自于他的唯物史观——也叫做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和历史决定理论,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否定黑格尔所主张的绝对精神是历史的推动力。他相信这个推动力来源于物质,而他所选取的物质力量是社会生产力。同时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史,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贯穿人类社会;阶级斗争必然导致革命,而革命将破坏一个旧世界,带来一个新世界。历史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只有在此阶段,私有制会消失,阶级会消失,国家会消失,人类历史走向最终自由。这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完全是围绕着他的历史哲学所建立。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而不是科学。如果按照科学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理论,如历史不可逆地阶段性向前发展,共产主义国家率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内部没有阶级,之间没有战争等等,均被证伪。

尽管曾参与过一些政治活动,马克思本质上仍是一位理论家。很多细节问题,如关于共产主义制度模式、经济模式,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基本不予考虑。另外,马克思偶尔提过“无产阶级专政”这样的词语,但具体意义为何也语焉不详。总之,马克思理论的最大效果——在某方面,就是在政治理论方面提供了一个加强版的乌托邦。

但是在物质决定论,还是意志至上论这一点上,作为理论家的马克思,与政治运动实践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有着本质区别。尽管有所摇摆不定,马克思仍然克制了在理论方面改造社会的冲动。然而这些实践者们,则是名符其实的社会实验者。马克思的乌托邦理论,成为他们动员社会、进行社会试验的意识形态工具,而马克思理论的核心生产力决定论,则被他们抛弃。

列宁是造成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裂的始作俑者。在政治斗争中,列宁发展出一套建党理论,声称只有无产阶级的先锋分子才具有革命的领导权。这其实是一种精英主义。相比之下,法西斯主义的精英分子来自于传统社会的精英阶级,而列宁领导下的精英分子,则来自于颠覆传统社会的新兴革命积极分子。

此外,列宁延伸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发展出“民主集中制”体制,与同时代的德国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堡所主张的民主体制不同,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民主的集权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举行立宪选举,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仅获得少数席位。列宁于次年1月调用军队强行解散议会,并向抗议的民众开枪射击,造成“一•五惨案”,成为布尔什维克专政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打压同样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温和派孟什维克,并严令禁止内部派别,使组织的权力日趋集中。列宁也发展出一种秘密情报机构——契卡(苏联克格勃的前身),以“反革命”的名义拘捕、镇压异己分子。

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力不可低估。实际上,坚信历史将朝着共产主义发展,坚信自己站住历史最终胜利的一方,是共产主义者的核心正统性来源。同时,列宁的建党理论,引入精英主义,使得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样,在政治文化方面,通过加强理论的宣传,提高组织忠诚度与社会动员力;而在政治制度方面,通过集中权力以加强控制,使得共产主义——准确地应该说是列宁主义,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内在分裂的政治文化双轨制模式。自列宁开始,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分裂属性,就已经无从避免。

为什么在俄国、中国这样的国家,在近代时期共产主义潮流最终成为主导?首先,在政治文化方面,这些国家都经历了漫长的中央集权专制。1547年俄罗斯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第一位沙皇,逐步将俄罗斯建立为中央集权国家。而中国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出现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长期的集权专制,成为一种自我反馈强化的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政治运动的走向。

俄国与中国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但是社会受过教育的人员极为稀少。据估计,直到19世纪末,俄国的受教育人口集中在社会精英,主要是世袭贵族、宗教神职人员和工商业上层,仅有约200万人,占总人口的约2%。而中国清朝在19世纪中叶,社会受教育人口集中在士绅,人数估计在100多万,加上数百万满族人,占全国约4亿人口的2%左右。相比之下,英格兰在17世纪男性识字率已经超过30%,在18世纪已经达到60%。与英格兰的自由农民、中间阶层、贵族所构成的立体社会不同,19世纪的俄国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平面社会,构成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而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只占极小一部分。

在这种平面社会的结构下,绝大部分国民——农民,终生生活在某个村落,极少迁徙。他们对财产没有个人支配权。在中国,土地与家产是属于家庭或者宗族的;在俄国,公社式的土地分配是非常普遍的村落形态。农民的生活无时不刻不受这种家庭宗族集体的干涉。国家政权的正统性,仅仅建立在极少数精英分子的认知基础之上,与绝大部分国民的认知无关。在大部分时期,中央皇权在权力博弈中占有绝对优势。

与英格兰的个人主义式的生活方式不同,俄国与中国的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在传统生活上是集体主义式的。而共产主义,作为最激进的反对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它不但反对多元化的思想,还反对自由主义的基石——私有产权。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列宁主义式的共产主义,难以在英国与美国等这样的国家流行。个人主义与共产主义互为天敌。而在德国与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中坚力量,源自传统社会的容克或武士等精英分子,他们的力量过于强大,压制了主张社会革命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在这些国家无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只有在俄国与中国这样的国家,集体主义传统浓厚,而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又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共产主义才能得到发生发展的机会。

俄国与中国的共产主义都是在应激情况下发展起来。俄国在1904年到05年的日俄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引发1905年起义;而之后俄国又陷入一战的泥淖,严重的经济危机与强烈的反战情绪,导致在1917年爆发两次革命。俄国在与新兴国家德国与日本的对抗中,处于严重劣势,这使得本国精英产生强烈的赶超欲望。而共产主义恰恰为社会试验提供了一个乌托邦图景。信奉共产主义的新兴社会精英,取代了传统的精英分子,成为了政治运动的主流。

在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外辱不断,救亡图存成为最强烈的民族情绪。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共产主义同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但是,作为当时落后的农业国家,近代工商业只在中国少数沿海等城市有所发展,不但比之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就是比俄国也要落后很多。据统计,俄国在19世纪末的产业工人人数为200万左右,占全国近1.3亿人口的不到2%。而中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城市工人仅有100多万,仅占全国5亿人口0.2%。工业人口过于稀少,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主张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政治斗争方式很难展开。而毛泽东、张国焘等政治实践者,创造性地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列宁式的政党组织与中国传统农民起义结合起来,在之后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最终取得成功。而同时,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语境下又进一步走向分裂。

在近代史上,俄国与中国,都曾经产生过自由主义思潮,但在传统浓厚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在政治斗争中被淘汰。而传统的社会精英分子,由于过于薄弱,无法有效对抗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则更由于中日战争等历史原因,导致力量消长的逆转。由于共产主义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分裂特性,这些国家的共产主义政权一步步走向集中,以至后来都产生了极权体制。

    进入专题: 共产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4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