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1 次 更新时间:2012-06-13 09:15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金民卿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不是直接贯通的。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有大众化的内在需求和理论张力,但并不表明它直接走进了大众,深入了大众心灵,所谓“应然不等于实然”;另一方面,作为实践主体的社会大众,虽然需要理论指导和引领,但他们既不可能从自身的实践中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可能自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它的逻辑进程,分析它的实现途径,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顺利贯通起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并不直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要把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社会大众当中,用以武装他们的头脑,指导他们的行动,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化。可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的真正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的标志。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大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产生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无产阶级社会大众的实践。这种与社会大众的天然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可能性前提。但是,它也不是天然大众化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大众性的生活常识体系和习惯性的话语体系,而是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在内的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的科学体系。因此,作为深邃的真理体系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生活和无产阶级实践的高度理论抽象,具有特定的话语体系、逻辑层次、概念系统和理论架构,其深度意义并不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和长期学习才能够把握,社会大众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经过理论阐述、讲解。

从社会大众的角度看,一方面,他们要在社会斗争和生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政治解放、精神解放和社会解放,从自在的人上升为自为的人,从必然性状态上升到自由性状态。实现这个过程,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另一方面,历史经验证明,社会大众通常不可能自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他们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接受恰当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列宁曾明确指出,“纯粹工人运动就能够创造出而且一定会创造出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的说法,是自发主义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同志也一直特别强调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

这就告诉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天然大众化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庸俗化理解,是把马克思主义降低为一般性的常识或经验。同样,认为社会大众能够自发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天然马克思主义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放任了群众的自发性,实际上也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大众的理论武装和思想领导。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大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端,会不会根本无法联结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其大众化运动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马克思主义不仅走进了社会大众的实践当中,成为指导社会大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导,而且社会大众也在其理论指导下不断实现着自身飞跃。

  

知识分子堪当“船和桥”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个逻辑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思想家个人的思想向群众意志“飞跃”,也就是把理论输送到社会大众的头脑当中。那么,谁可能成为这个“输送者”呢?

成为“输送者”的一个前提性条件是有能力掌握理论。而掌握理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拥有系统化的理论思维,具有理解和把握理论体系的能力和素质,唯此才能掌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把理论输送到社会大众的头脑当中。从理论上看,有能力担当“输送者”的是那些关心并从事理论创造、阐发、传播的知识分子。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输送者”。因为: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充分认识、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就被译介到中国,但为什么没有被输送到更大范围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中去呢?其中原因复杂多样,但有一条是根本性的,即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没有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第二,仅仅了解甚至熟悉马克思主义,并不必然使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五四时期的胡适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但他是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因此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

那么,什么样的知识分子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输送者”?历史富于启迪。马克思主义产生伊始,马克思和恩格斯迅速把自己所创立的科学理论传播到工人运动中,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扩大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范围,逐渐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把马克思主义输送到工人群众的实践中,一个首要前提是他们熟悉并坚信自己所创立的理论。毛泽东同志亦然。五四运动前,他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有趣的混合物”,但是经过五四运动洗礼,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理论,认真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后来回忆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就是说,只有那些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知识分子,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

当然,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知识分子要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所谓真学,就是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所谓真懂,就是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掌握并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所谓真信,就是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敢于捍卫马克思主义,乐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分析社会、理解人生的科学理论指导。所谓真用,就是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真正运用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必须大众化

  

知识分子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个环节,是可能性理论主体的生成,接下来的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大众化。这个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理论主体的必要阶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社会大众的现实性过渡环节。

如果知识分子仅满足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与社会大众发生联系,那么,他们同样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主体,充其量是学院化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曾对这种知识分子进行批评:“我们如果仅仅读了他们的著作,但是没有进一步地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没有企图在理论上来思考中国的革命实践,我们就不能妄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如果一个人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是不是就算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呢?这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

反过来,知识分子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主体,就必须与社会大众紧密结合,实现自身的大众化。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大众化,他认为能否同社会大众相结合以实现自身的大众化,是革命知识分子同反革命知识分子的分界线,也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分界线。他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要实现大众化,一项重要工作是结合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理论水平,切实运用大众化的科学方法,真正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社会大众之间的过渡环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输送到社会大众的思想深处。知识分子在理论输送中要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内容明确,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简明多样,并且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在逐渐提高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最终消除理论与大众之间的区隔。

  

社会大众要马克思主义化

  

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已然到达了社会大众,但是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于此,尚有一个社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环节。

社会大众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化?主要原因是社会大众存在着实现自身解放的内在需求。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这样的社会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把自身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政治压迫、精神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政治解放、精神解放和人身解放。这个解放的历史主体是中国的社会大众,工人阶级是其中的领导阶级。但是,工人阶级必须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才能成为现实的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但是,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生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思想不能自动产生,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满足于工人阶级的自发倾向,必须积极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和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明确要求:“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简言之,实现社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纠正群众的错误思想观念,使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大众的实践中发挥其改造世界的目的并通过实践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

  

(作者: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28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前线,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