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泉: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标志与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1 次 更新时间:2012-05-28 14:41

进入专题: 云南   民族文化  

杨福泉 (进入专栏)  

云南省致力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强省多年,迄今已经取得了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成就。云南文化使世界充分领略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看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个性;云南文化使世界看到了中国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扶持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及其实践。现在,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推进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工作,使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更加明确,从而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为世界提供文化多样性保护发展的范例,让文化造福民众,裨益社会。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繁荣发展可为世界提供有说服力的范例

  

文化多样性如何保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不同民族如何实现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共同繁荣,以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这是世界性的难题。长期以来,世界上因为民族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信仰、习俗、生活习惯等)的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和纷争很多。云南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为世界上各民族文化如何实现相互尊重与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云南的经验和做法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要成为对世界有说服力的范例和标杆之一,还需要做很多努力。因此,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应该在文化多样性保护、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方面树立良好形象,提供更加有说服力和可资借鉴的范例,使世界了解26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如何裨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并促进社会和谐,可佐证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

  

国家经验是由地方经验构成的,由很多的个案和实例汇聚成的是,整体和个体经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具体的地方经验,也就说不上国家经验。在当前我国面临一系列民族和宗教方面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之际,在多民族和谐共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诸多经验的云南,别具重要意义。云南经验是重要的中国经验之一。

云南的意义在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形成对新中国民族政策评价的一个参照坐标。云南2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力地证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的成功。我国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国策促进了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而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为我国的国际形象增添了不少独特的光彩。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不断彰显和加强云南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及其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的成功提供了更多有说服力的范例。

  

文化建设可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提升幸福指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能塑造民族精神,培育科学的民族信仰,增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对国民进行心灵教育和精神熏陶。当今世界,以思想和精神文化感染力、制度吸引力、价值观感召力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力等为代表的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

美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欧文•拉兹格在《多种文化的星球》中曾精辟指出:“归根结蒂,区别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社会的不仅仅是金钱或自然资源的财富,而首先是它的人民的价值观念、积极性和创造力。”物质文明的强大对一个国家来讲非常重要,但仅仅只有丰富的物质文明而精神世界荒芜、国民道德沉沦、见利忘义、没有自我约束和起码的做人准则,那国家也只会是物质的巨人、精神的侏儒。民族精神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内核。而民族精神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包括国民道德修养、文明素质的提高,包括国家的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不断完善。

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全省各族人民通过文化建设,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各民族裨益社会和民生的道德伦理得以加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民众的幸福感体现为高尚、高雅的精神追求和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的统一,形成和平安宁的社会风气和淳厚朴实的民风。不久前,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条由不丹提出的非约束性决议,即将幸福这一概念纳入国家“发展指数”的考核中,该决议赢得66个成员国的支持。将幸福纳入国家发展指数的想法源于不丹提出的“国民幸福指数”(GDH),用这一概念衡量生活质量,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云南也可以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践,探索出具有云南特色、符合云南省情、民情实际的国民幸福指数。云南在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方面一时难以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但无数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固然是提升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绝非唯一的或决定性的因素。云南人的幸福指数里,可以包括人无我有、具有云南特色、云南精神的独有因素。而云南幸福指数的推出,也可以进一步丰富中国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

  

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裨益民生

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之一,不断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而促进旅游,而旅游的发展则反哺文化。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云南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5%的6个省区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虽然和其他5个省区相比,云南在经济总量上还有较大差距,但云南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直接造福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则又形成云南的一个突出特点。

近年来,云南各级政府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在村民委员会或自然村一级开展“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活动,各地都有不少文化富民的生动例子。云南各族民众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歌舞音乐、民间手工艺、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里推进文化富民的相关产业,各民族文化直接造福于民。比如鹤庆新华村白族的银器铜器产品不仅在云南受到欢迎,还远销到其他藏族聚居区;大理、丽江、迪庆、腾冲、西双版纳等地的乡村文化旅游、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文化村正逐步发挥民族文化产业的功能,造福于民。在政府的引领推动下,社区民众独资运作、公司加农户、公司与社区合作、个体与集体合作等多样化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例子不断增多,正形成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的格局。

加大云南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力度,让文化更广泛有效地造福民众,这应该是作为民族文化强省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促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建设

  

如何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充分展示我国的软实力,是至关重要的工作。顾名思义,“桥头堡”即国家的门户,是国际上认知中国的重要渠道。在桥头堡建设中,特色和优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云南的优势不仅仅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区位优势,而是多方面的。以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而论,云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声誉。如何让云南独特的、我国其他省区所欠缺并很难替代的优势和云南的形象不断在东南亚、南亚国家深入人心,笔者认为,除了一直在大力推动的经贸、交通、旅游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之外,我们还应加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在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并大力推进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在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绿色产品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让云南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国门。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吸引东南亚、南严国家的游客前来云南。云南这个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应当树立充满人文魅力、生态环境魅力、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相互尊重、和谐共存的“七彩云南”形象,让人们通过云南认识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造福民生、造福人类方面的亮点和长足进步。

  

可促进绿色云南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桥头堡建设的五大战略之一是把云南建成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这与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也有密切的关系。云南省各民族在世世代代休养生息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地方资源可持续利用知识,有系统的生态理念、智慧和伦理道德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深入领会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几个战略目标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应充分发挥云南在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魅力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弘扬云南各民族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智慧,以生态文化促进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绿色云南的建设,使云南成为一个文化和生态良性互动、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共存的典范地区。

  

进一步打造充满文化创新精神与活力的示范区

  

各民族的文化是繁荣兴旺于一时,还是能持续发展繁荣,长久地造福于民,并使得民众的素质、品格和精神境界也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这是衡量云南是否是文化强省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应致力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培养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人,使云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能薪火相传。

另一方面,文化是不能固步自封和停滞不前的,传承和创新应该是互动的,这就意味着云南在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使之成为断了香火的“绝学”和“绝活”,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极富云南个性魅力的艺术创新之作,并不断培养出能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使云南成为充满文化创新精神与活力的示范区。

原载《中国民族报》,2010年5月4日

进入 杨福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云南   民族文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82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