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领:“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华文明将再一次崛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34 次 更新时间:2012-11-21 09:32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柯领 (进入专栏)  

改造国民性问题,是20世纪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共同思考的核心问题。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化的大师、民国时期的第一任教育总长与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去德国留学的时候,受西方人的启发,他认为近代中国人的身上最缺乏的就是审美精神,因为美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只有美才能让中国人摆脱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人欲横流主义的纠缠。于是回国后,就倡导“教育救国”,“美育救国”,“以美育代宗教”,在1912年4月发表的关于讨论教育方针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的文章里,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这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7月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同年9月,这一新的教育方针由教育部公布实施,这一教育方针特别突出了美育的重要价值,蔡元培一直想写一本《美育》的学术专著,可是由于公务太忙,一直没有时间写,只写了几篇小文章,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遗憾。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发现“以美立国,以法治国”是建设国家的根本规律;美是内治,法制是外治;学校教育要以“美育”为主,努力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社会教育要以“宗教”为主,通过社会自发的宗教组织与宗教活动,努力提升人的心灵美感与人格品质,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普遍规律。有人说: “李泽厚也说过,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立命,美育代宗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和你的观点异曲同工吧” 。我回答说:是的,和李泽厚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不过,我并不认为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而是伦理学才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儒家可分为政治儒家与心性儒家两大流派,政治儒家“以德治国”是主流、是家长制的等级的伦理,是一种反个性,反创新,反“自由、平等、博爱”与反普世价值的伦理体系,这是中国社会官本位与人格普遍萎缩并使社会长期停止不前而又周期性地动荡的根本病根,而道家、禅宗与心性儒家是美学,是一种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天地境界的美学,主张自由与个性解放并反抗条条框框的政治儒家伦理,对中国压抑人性的等级社会与功利社会起平衡作用。事实上,美学恰恰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里说:“雅典生活中主要的元素,便是个别的独立性和美的精神所鼓动的一种教化”。(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p243)也就说古希腊是一个美的个性的社会,也就是一个美学的社会,当今的欧美文化就是在希腊文化与希伯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整个社会有一种浪漫的审美精神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品格,现在,在欧美国家生活的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到这种精神与这种品格的存在,所以,我同意,“欧美文化是现代世界的入口”这样一种说法。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对全世界的人民都具有吸引力。显然,美育不可能代宗教,美育与宗教是互补的,应该共生,学校教育以美育为主,社会教育以宗教为主,当今的欧美,已经是这样做的。中国还是一个“以德育为本”的国家,条条框框太多,社会品质与生活品质还比较粗糙,学校缺少美育,社会缺少宗教,还需要不断的向欧美学习与向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以美学来改造社会,才能逐渐进步并由内而外地提高社会方方面面的品质。。。

根据我的体验与观察,欧洲与美国的思想,认识论与方法论都很先进,就缺“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这种视野和感觉,主要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美是万物存在的最高理由。美是天地人的共同精神,是宇宙、人生与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里说,历史是根据太阳的光线从东方开始在西方终极的,人类历史开始于中国和蒙古,要逻辑地经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尔曼世界”,日尔曼世界就构成了人类历史与文明的终点。而我认为,要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三位一体洗礼后的中国所创造出的“东西方合一”的文明,才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从而完成了“正—反—合”三段式的辨证循环,也就是历史与文明的轨迹是“中国—印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日尔曼—中国,中国是起点也是终点,这样才完成了人类文明精神的循环。剑桥大学的著名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里,强烈地表达了一种观点: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希腊文明模式与中国文明模式”的互补。(见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译P33-43),我对此观点深表认同。西方自然观是原子思维方式,东方自然观是元气思维方式,被系统生态自然观所整合。在我看来,西方文化主“动”、主 “阳”,阳盛阴衰;东方文化主“静”、主“阴”,阴盛阳衰,要“动静互补”与“阴阳平衡”方能可长可久。由美的鉴赏力与整合力造成的混血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事实上,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是很有美感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中国的 “元气、阴阳、五行、八卦”的哲学与美学、名山大川、书法、国画、养生、中医、风水、太极、儒家的心学、道家的哲学、禅的艺术与藏传佛教、气功的修炼体系等是一种静默的美学,这是一种天地境界的修炼美学,达到了人类精神美感的最大值,刚好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因为西方文化侧重的是人文美学,重视对现实世界的“原子论思维方式的科学观察、实验、慨念、判断、推理”与“自由、平等、博爱”的体验以及对“神性世界”的向往。人文美学与天地境界的美学是一个互补的结构,中国人应该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优越感,这些传统价值会逐渐被发掘出来将影响全世界进行文化转型,建设21世纪全球的生态社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希望与新的文化生长点,将为人类文明灌注“天人合一”的灵魂。

欧美六十年代以美国加州为中心兴起的“回归心灵”——“向东方行”的新时代运动(New Age),正在渐渐地席卷全球。新时代运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后现代哲学、科学、心理学、音乐、绘画艺术、超能力、通灵、水晶研究、外星人、古文明等题目,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生命观与宇宙观。新时代运动现今已在各层面如文化、电影、著作、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展开。“爱自己、走向天人合一、活在当下”是新时代运动强有力的口号。这是一场发生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静悄悄的革命:在当代,学习实践东方哲学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天人合一,易经,太极,瑜珈,禅学,密宗,道德经,风水,中医,气功,超觉静坐,苏菲玄秘学,马哈拉志等等拓展心灵意识的法门大大风行起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发现了东方智慧之后,抛弃了毒品而回到心灵经验的正确道路上来。人类在经过了一个黑暗充满暴力的“双鱼座时代”,正进入一个充满爱心和光明的一千年,也就是“水瓶座时代,也就是“新时代”,是心灵真正得到自由解放的时代。一种新的人类正在诞生,这些人是经历了身心的大变化,彻底改变了自己而得到了自由心的革命者,这些人是绝不以自己的私心作为生活目标的人。现在,参与拓展心识的人每年有上百万,上千万,各阶层的人都有,他们形成一个网,比革命计划还要广大,比革命活动还要深远,是一个“秘盟”,正在触发一项在历史上最可观的文化重振事业。他们包括思想家,教师,文员,科学家,政府雇员,立法者,艺术家,百万富翁,的士司机等各个范畴的人,正在形成21世纪一个与主流体制并行的静悄悄的文化运动。。。如果说,以希腊精神为主的欧美文化使全球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那么,以“天人合一”精神为主的中国文化将会成为使全球,实现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型的主力文化。我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与中国政府充满了期待与必胜的信念。

还好,现在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创新国家”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重大转型。由重视国家,国家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转向重视个人,重视个人的尊严与幸福,重视个人的自由选择与自我实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一次关于文化深层价值观的伟大的变革。所谓“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很大的慨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唤醒自我,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从而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与实现自我。人一定要活在自我的感觉中,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人最本质的力量与创造性是根源于自我而发展出来的,没有自我就没有人权,也就没有幸福、没有创造。所谓人权,就是人天生就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要在宪法的主导下,个体要脱离国家、脱离家庭的监护状态,成为有独立判断能力与独立行动能力的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成为自己,成为自己期待的那种人。这样个体才有自由度与人的尊严,社会才有更大的创造性,人民才有更多的幸福感。

以上的论述,就是我的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美学”解决方案,希望得到读者真诚的赞美与善意的批评。教育是事关人类自身命运的最后一道难题。它是人类通向自由的最后一把锁。欢迎加入到探寻教育之密钥的队伍中。

2012年5月23日于旧金山

作者简介:柯领,旅美华人,自由学者。1963年生于四川乐山五通桥,198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曾在重庆师范学院学习教育学并跟随唐自杰教授研习心理学。先后担任重庆大学音乐协会会长、重庆市学习潜能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爱达经理学院教务长。积二十多年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苦心孤诣的研究,在人学、心理学、教育学、商业教育模式这四大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均有重大突破。2004年定居美国旧金山,创办美国全人教育国际机构,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全人教育模式”。2011年1月1日在中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教育专著《追问教育的本质?》,2011—2012年在中国《校长》杂志发表了四篇著名的文章:《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解答钱学森之问:重建中华民族的教育文明》、《教育中一个新世界观的诞生》、《对中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建议:课程·教材·教法》。

进入 柯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78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