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2005年宏观经济调控怎么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91 次 更新时间:2011-09-06 10:18

进入专题: 胡鞍钢  

胡鞍钢 (进入专栏)  

要预测2005年宏观经济调控怎么走,先要客观地评估和评价过去一年进行的宏观调控。我们采取的是“一致性”评估方法,即宏观调控政策的好坏是否与初期宏观调控目标具有一致性。客观评估去年宏观调控。

我把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4年经济目标归纳为八个,包括:增长的目标、创造就业的目标、通货膨胀的目标、农民增收的目标、货币发行量的目标、投资增长的目标、财政赤字的目标(包括国债发行)、国际收支等等。我们来做一个事后评估,或者说做一个第三方评估。

首先来看经济增长率目标是7%左右。当然中央有自己的考虑,是不希望将这一目标定得很高,给一个强有力的信息,目的是告诉地方政府,不要单纯地追求更高的增长率,要强调新的发展观,要协调发展。第二个就是凸现了创造就业目标的重要性。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政府首次提出创造就业和治理失业是它的一个发展目标。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岗位。2004年1到10月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已经达到800多万,城市登记失业率1到10月份在4.3%左右,全年有可能控制在4.3%左右,低于目标值4.7%。第三个目标是通货膨胀率,原来目标定的是2%,现在看来已经控制不住了,可能在4%,也可能到5%。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指标,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还是处在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而不属于高通货膨胀率或者恶性通货膨胀率。第四是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原定计划增加5%,2004年1到10月份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10%,不光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也应该超过了1985年以后的过去20年。另外就是货币发行量,原来定M1、M2在17%左右,差不多可以达到。还有就是投资增长率,原来计划控制在12%,现在看来是要超过了。财政赤字也提出来要进一步地消减到GDP的3%以内,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也可能是在2.2%、2.3%左右。最重要的是,从国际收支平衡角度来看基本平衡,原来预计8%的出口增长率,现在看来可以达到30%以上。今年全世界的出口增长率是9%,我们是它的3倍以上。

而且,此次宏观调控获得的最大的经验就是第一次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宏观调控,我们经历了五次宏观调控,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这是第一次。发展什么,不发展什么,保什么,压什么,用五个统筹来解释就比较清楚了。不是单纯的总量控制,而是总量控制与结构性控制的结合。

此次宏观调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比较快地稳定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只是局部行业出现了“大起”,因此不是全面的软着陆,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现在的基本任务是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2005年宏观调控目标

2005年宏观调控目标将会是去年宏观调控目标的延续,只是加了一条“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到1000万”。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条呢?因为十五计划提出创造两个4000万,一个是城镇就业40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4000万。后面那个看来没有做到。如何帮助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由长期财政赤字向长期财政平衡转移,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称之为中国财政政策的重大转型,这是从总量来看。从结构来看,就是要从以经济建设为目标的财政转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

基于以上目标,可以概括几个主要结论。首先来看,在高速经济增长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所以中国不在于是否高增长,而在于是不是稳定增长,只有稳定增长才可能是持续的增长。另外宏观经济稳定是公共产品,十年前我们称之为中国的公共产品,十年后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已经成为亚洲地区的公共产品,进而成为全球的公共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有赖于宏观经济稳定。这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验。第二,谁来提供公共产品。很显然就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一个中心职责就是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调节器,这是它的首要职能。第三,宏观经济调控在各个国家都是要搞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转轨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还需要不断学习与探索。宏观调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艺术,要从实际出发,适时、适度、灵活地进行。最后,和十年前相比,宏观经济调控已经对周边国家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更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我在2004年10月18日的会上提出了需要四个层面的国际合作。

首先,第一个层次就是全球发展战略。这就包括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OECD等等层次的国际合作。

第二个层次,我们要与专业型的国际组织进行战略对话,就像国际能源署、国际钢铁协会。最近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由于中国运输钢铁、粮食的上升,全球远洋运输的价格大幅上涨。所以全球远洋协会也邀请我们参加。

第三个层次就是在亚洲层次,加速在这一地区的一体化。我们要与亚洲开发银行加紧合作,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或东亚经济一体化。三年前中央推动东盟“10+1”,对东盟最穷的国家免债务,并且实行零关税,让泰国的水果蔬菜先进来,做到先予之,也不是说要取之,但是要做到双赢。

最后就是要加强国际间的双边合作,包括和美国、日本、印度、泰国、韩国等国家的双边合作。以更加自信、开放和和睦的方式进行合作。所以温总理提到以和为贵,和平发展。如果和10年前的宏观调控对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已经开始提供全球性、地区性的公共物品,所以我们的领导人要花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时间和老外打交道。我们已经成为全球化最重要的成员。当然,中国还面对许多重大的挑战,我的观点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危机是常态,应对危机是一种能力,而提高这一能力有赖于我们的学习。

进入 胡鞍钢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胡鞍钢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6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