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亚洲,除了军演我们更需做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0 次 更新时间:2012-04-19 12:19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郑永年 (进入专栏)  

中国的东边已经有牢固的美、日、韩同盟。这个联盟以美国为统领,且已经高度制度化。在中国的西南面有印度洋。顾名思义,印度洋是印度必争的势力范围。中国和印度洋没有直接的通道,现在试图通过缅甸来打通这个海洋通道。这就说明,中国几乎也没有希望通过印度洋成为海洋国家。因为这里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一,中国和缅甸的关系。缅甸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也在理性地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游走在中国、印度,甚至美国之间。其二,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印度也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并且充满着民族主义情绪。其国内强硬派一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和潜在“敌人”。印度不会容许中国把印度洋成为海洋国家的通道。其三,印、美关系。一旦美国视中国为对手,那么印度很容易倒向美国。美国和印度近年来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多边军事合作和协调也已经开始,例如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军事合作。

因此,对中国来说,成为海洋国家的唯一希望在于南海。这就是为什么说南海是未来中国的生命线。现在美国人谈南海航道的安全与稳定的问题,好像话语权在美国这一边。实际上,这应当是中国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是中国有关方面的不作为才拱手让渡给美国的。无论是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还是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资源进口的大国,南海航道的安全决定了中国的经济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的问题。邓小平当年在南海问题上提出“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是为了给国内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在今天的国际环境里,这个提法又有了新的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含义。很显然,对经济体系运作的威胁可以直接威胁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含义。

中国不能求得这些问题的解决,但外界则对中国抱有很高的期望。例如在朝鲜核武器危机上,在缅甸问题上,世界本来对中国有很大的希望,期待着中国能够下大力气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非常吻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几年下来,人们发现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力,并且中国也并没有很强烈意愿来解决这些问题。倒是来自远方的西方国家则时刻关注着这些问题并施加影响力。中国被视为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尽心尽力”,这更使得西方国家有理由来干预这些问题。西方的干预当然会影响到中国。这是个悖论。你自己不想也没有能力解决问题,那么别人就有了充分的理由违背你的意志来解决问题,结果对你不利。

出现这种窘况表明中国在亚洲战略上有很大的反思空间。有两个问题很突出。一是与其他区域相比,对亚洲的人财物力投入不够。中国往往说得多,说得高调,但做得少。中国的周边外交中有很多很好的概念,例如上述睦邻、安邻和富邻,但实现这些目标的行为则相对偏少。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结合自身的国家利益和亚洲的利益,出台了非常有效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外界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视中国为一个负责任的亚洲国家,并对中国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此后,中国对亚洲外交的投入很少。上面提到,中国的重点转移到了和大国打交道。而对国外的投资或者政府援助大多去了非洲和其他地方。中国对亚洲的穷国家有援助,但很多年里,中国的援助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多。

也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周边外交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在同周边国家外交中,外交部似乎并非主角,或者被边缘化。地方政府和很多经济部门则成了主要执行者甚至是决策者。地方政府和经济部门往往从短期的和物质的利益出发,很难把政策放在国家利益中来执行。在一些地方官那里,有了一些钱就觉得很了不起,对周边国家政府不尊重。也有地方政府大搞公共工程,对境外国家产生深刻影响。在很多年里,周边国家实际上已经积累了对中国的很多抱怨。只是没有办法,这些国家需要中国的继续帮助,因此没有发声罢了。这对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反而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国出了钱和力,但因为执行不当,反而导致了很大的抱怨。但有一点很明确,很多国家觉得中国的“钱”很不好用,一旦有机会就去找日本和韩国的帮助。在这一点上,中国有关方面的确需要考量中国的软力量问题,问一问,花了很多精力,但到底哪些国家是你真正的朋友?

还有一个重大的方面就是过分迷信多边主义,而无意中忽视了双边关系上。多边和双边关系有个发展过程。中国从前只相信双边,不相信多边。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拒绝接受多边主义。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转型,中国现在更重视多边。在亚洲,中国不但参与和加入现有多边组织,而且更是积极地组织多边关系,例如上述的上海合作组织和六方会谈。但是实际上,很多问题不能通过多边主义而还是要通过双边关系来解决的。中国和周边国家中大多数问题需要通过双边关系来得到管理或者解决,例如领土纠纷问题。即使在经贸领域,因为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需要中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双边关系。多边关系是个基础,必须在多边关系的基础上在双边关系上多做文章。国家间的信任更需要双边关系的推进。也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对多边和双边关系的理解也过于机械。例如,上面所说的南海主权纠纷问题就过于注重传统意义上的双边关系,而忽视了多边关系之内的新双边关系形式。再者,和其他区域相比,中国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放在和本区域国家间的元首外交关系。令人迷惑的是,中国传统本来在亚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正是在亚洲,中国的软力量严重缺失。

进入 郑永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47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