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酋午:人与社会的竞争协同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6 次 更新时间:2012-04-09 23:40

进入专题:   社会   竞争协同  

郑酋午  

1·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人无所谓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人,是一切社会物质和一切精神产品的唯一创造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的实践和创造。社会存在本身主要是人的本质力量和自然结合的体现,只有利用好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内部各要素才能活动起来,形成竞争与协同局面并产生相互之间的推动力,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及充分促使整个社会发展的现实依据。但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充分利用的前提,这是由人的潜在价值主体取向的多重性、其大小的不确定和其潜在深度的相对无限性以及人的价值实现的自主性所决定的。

2·具体的社会是由人群组织起来的系统

人类所特有的追求美好、追求幸福、追求自由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之的本质特征又使其主体地位成为可能。同时,也要知道单个人构不成社会,必须至少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才能构成社会,这个社会要延续需在两人中必须要有一个是不同性别的人。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也必须要发生各种关系,没有关系,孤零零的个人分开在不同的地方,也组不成社会。所以,具体的社会是由人群(至少是不同性别的两人)组成并以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和关系组织起来的系统。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改造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3·人的社会化

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同时,人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也不断社会化。原始人需要进步、现代的儿童需要成长,这种进步和成长实际上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拥有先天主观性结构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具有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的生理特征和相对先天性主观性结构的文化遗传因素,它只是具有人的类本质,而还不具有社会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必须具有社会性,必须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并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刚刚出生的婴儿只具备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和相对先天性主观结构的文化遗传品质不具备社会性品质,因此他(她)必须度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时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完全的人。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角色学习过程即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人的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在提升自己的社会性、能力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是在通过实践 不断创造历史。这实际上也就是人与社会的竞争与协同关系。人类的历史是人这一社会主体创造的,人是自己历史的行动者和创造者。现实的和整体的人、正在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有智慧的人的存在。人创造历史的伟大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于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人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4·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系统主义哲学的系统层次原理告诉我们,由于各种原因人也是分层次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普通人和杰出人物。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先进的政治代表人物提出的进步思想、主张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能够成为实现某种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先进的政治代表人物往往是进行社会变革的有力领导者和组织者;某些政治代表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推动作用。又比如,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技术专家和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能不断促进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并能提高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能推动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再如,杰出的企业家的经营活动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文明。由此可见, 任何杰出人物都能给予历史进程以重大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时间内决定历史发展的状况,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决定历史的基本的长期趋势。因为社会进步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根源于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竞争与协同以及社会系统与环境的竞争与协同。正是由于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竞争与协同和社会系统与环境的竞争与协同的共同运动,人类社会才由野蛮进入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多次农业科技革新和近代以来的三次重大的工业科技革命的杠杆,推动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将以世界大同代替区域国家和各国政府,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尽管这种基本趋势在某些时候表现得不明朗,但任何个人都不能够加以改变。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和创造过程。正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由于各个个人的意志由各自特殊的生活条件所决定,因而这些个人的意志和意向往往相互交错,甚至相互冲突。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结构中的和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中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与社会的历史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群体的单个成员,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作用大些,可以称为“杰出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以称为“普通个人”,应充分肯定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杰出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杰出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杰出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伟大人物,无不是在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里,意识到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社会需要,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满足这些社会需要的责任,并把满足这种社会需要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来加以解决。杰出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组织者和完成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杰出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既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也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品质。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 表社会进步和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有它的必然性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杰出人物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对历史任务的认识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们左右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杰出人物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般地说,他们的面貌是由其所属的组织决定的,他们对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离不开组织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可以超越一定时期创造历史。他们可以凭借一定社会条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以他们的才能、经验、意志、性格、品质和身体素质等情况,在历史事件中打上深刻的个人烙印,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者企业、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甚至有时候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的变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杰出人物首先发现或者提出来。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问题的愿望比别人强烈。透过历史的迷雾不难发现,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黑格尔的《法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是这样一种人,他能用言辞把他的时代的意志表达出来,他告诉他的时代,什么是那时代的意志,而且能去完成它。他所做的是他的时代的精髓与核心,他使他的时代现实化了。

5·社会形态

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着自身,人通过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来求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的同时,就是人对自身关系、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也即是对社会关系的改造过程,也就是对自身本质的改造过程。社会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它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而社会形态则是社会的具体形式,带有独特的特征。社会形态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从现实的社会共同体当中抽象出来的。比如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历史上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升、概括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实行私有制,实行自由劳动制度。至于这此国家各自的民族特色、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形态的性质。

6·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什么

系统论揭示,系统是不断演化的,同理,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也是不断演化的,所谓社会的演化指的是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变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换,社会演化,或者说,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什么?

弗洛姆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矛盾的存在境遇。人所达到的每一阶段,都给人留下了不满和困惑,而这种困惑又促使他去寻求新的解决道路。人吃饱了、喝足了、性欲得到满足,人依然不满足。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仅仅才是开始。他追求力量,追求爱,追求毁灭,他冒险去追求宗教的、政治的和人道主义的理想;而这些追求正是构成人生的独特性并赋予其特征的东西。的确,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在他存在的全部范围内追求统一和一体性体验,以便找到新的平衡。在弗洛姆看来,孤立于自然和他人是人的最大恐惧和困境,因此人本能的追求再次与自然和类的统一,以摆脱由于孤立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如此,弗洛姆认为历史发展的终极力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而更要 紧的是精神需要。这种需要的产生源于人类自身矛盾的存在境遇,是不可撤销的。这个看法,能从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应该说看到了人的作用,如果说历史和社会发展取决于人矛盾的存在境遇,那么,这种情况社会历史的任何时代都有,因此说不清为何后一时代比前一时代进步。

有人说,文化是社会形态演化和社会结构范式转换的最终动力。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的发展使人类能根据它的有利条件来改变环境以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文化本身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文化每时每刻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是不能由此认为文化就是社会形态演变和社会结构范式转换的最终动力。因为一般说来文化是精神性的东西,它应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力量要改变历史、转换社会结构范式恐怕还要通过物质力量或者人的实践来完成;就是文化里的科学理论要对社会起重大作用也还要通过技术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够。

有人说,政治革命是社会形态演变和社会结构范式转换的最终动力。所谓革命是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系统的根本性质,暴力革命就是用暴力手段改变社会系统的根本性质,和平革命是用和平手段改变社会系统的根本性质。根本性质是由基本结构决定的,革命既然是改变社会系统的根本性质,那么也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系统的结构。很明显,政治革命是改变社会结构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从旧制度旧结构向新制度新结构变革必须借助政治革命,但是,社会发展不到一定阶段,经济、科技发展不到为政治革命特别是和平革命的发生提供成熟条件的情况下,革命根本就不会发生。

有人说,经济发展是社会结构范式转换的最终动力。世界历史证明,农业社会结构范式向工业社会结构范式的转换都是在经济充分发展之后,没有充分的经济发展,这种转换不具备条件。但是我们认为不能由此得出经济发展就是社会结构转换的最终动力。因为谁都知道,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正是这三大科技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如果没有这三大科技革命就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总量。因此,符合历史逻辑的社会结构范式转换的最终动力应该是科技革命。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社会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统一体,所谓社会结构就是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对于社会这一个大系统应从静态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静态的角度,即分析社会系统的结构,过程的角度,即分析社会系统的功能。社会结构实质上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规范模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有其社会结构规范模式,这种规范模式我们简称为“范式”。农业社会有其结构范式和亚结构范式,工业社会也有其结构范式和亚结构范式。这两种社会形态,在历史上都出现过,工业社会形态现在还存在并且已发展到第三阶段,以后随着第四次非线性科技革命(至少要五十年或者要一百年)的出现和完成,工业社会将转向大同社会。纵观历史,可以将农业 社会的社会结构“范式”主要特征归纳有如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政治上的专制制度、一元化的文化。从劳动者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转变这个角度来看,农业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奴隶社会阶段、农奴社会阶段和封建社会阶段;工业社会的结构“范式”其主要特征如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多元化的文化。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业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自由市场经济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垄断市场经济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公私混合的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亚结构范式。结构“范式”和亚结构“范式”是会转换的,比如,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大部分国家已由农业社会结构范 式转换为工业社会结构范式。那么,现在要弄清的问题是促进这种社会结构范式转换的最终动力是什么。

人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生活、实践,人虽然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制约,但最终还是通过人来改变现存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正是人才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这种说法没有错,但这种说法不具体。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结构的改变,由原始社会结构范式向农业社会结构范式转变是农业科技的出现促使的结果,由农业社会结构范式向工业社会结构范式的转变是工业科技的出现促使的结果。这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到有了一定的科技之后,社会结构的转换才能真正到来。由此可见,准确地说,正是科学家和科技专家发明了相应的科学技术之后,才形成强大动力促使社会结构转换和推动社会进步。没有这个基本前提,一切都是空想。这也就说明,科学家、科技专家的杰出作用绝对不能低估。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英国发生,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生产结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信仰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全面确立了起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和德国发生,电器时代接着就到来了,西方社会由自由市场经济进入垄断市场经济阶段,大部分的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了民主制度。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发生,美国终于成为唯一的世界性超级大国;人类进入了现代化新工业阶段即信息时代;西方发达国家走出了资本主义的误区,进入了公私混合加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阶段。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以来到现在已有四五十年,在这四五十年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和现实都充分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跨越式发展的最根本和最终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使人在各方面成为人,就在于它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对于社会生产的增长来说,科技投入生产实践的问题是关键性的。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在革新的过程中,自然科学的和技术的创新才成为真正的社会推动力。从根本上说,科技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科技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能够实际地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以一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组织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产能、按一定的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组织和社会结构范式的竞争与协同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产能的发展开始的,新的生产组织适应生产产能的发展要求而建立起来时,随着生产产能的进一步发展,相对稳定的按一定的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组织便同生产产能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这时,就要对生产结构、生产组织进行局部性的调整,并在社会结构上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不相适应的情况。但是当生产产能进一步发展,要求从根本上变革生产结构、生产组织时,就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社会结构范式,建立新的结构范式,以适应生产组织和生产结构的变革的要求,形成并巩固新的生产组织和生产结 构,使生产产能从旧的生产组织、生产结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是这样,社会过程从生产组织的发展到生产产能的解放,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了社会发展,形成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使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然而促进生产产能和生产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的最后力量只能是科学技术。社会结构范式、生产组织和生产结构的竞争和协同是通过阶级、阶层、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社会组织等等的竞争和协同表现出来的,阶级、阶层、职业群体、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竞争和协同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阶层、职业群体、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等等的竞争协同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竞争和协同等基本形式。阶级、阶层、职业群体、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竞争和协同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应当注意,它们的竞争 和协同只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社会革命是它们竞争和协同的最高形式,社会改良是与社会革命不同的社会演进的一种形式,两者都是由它们的竞争和协同引起的。但是必须看到,造成不同阶级、阶层、职业群体、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出现、发展和消亡,主要是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而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科技。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物质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它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实践的基础,并推动后者的运动、发展。科技是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力量,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组织、生产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化,必须适合科技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生产组织系统与社会组织系统虽有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作用不能越出科技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范围。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科技革命是一种在历史上和现实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最终动力。

7·四种社会形态的更替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有三种亚社会结构范式:奴隶主社会、领主社会和地主社会)、工业社会(也有三种亚社会范式: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混合经济阶段)和世界大同四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依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英国发生,英国率先进入工业化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发生,美国率先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混合经济阶段。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理论准备工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完成,这样的基础理论要转化为技术可能要用五十年或一百年的时间才发生,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一段时间后,世界将进入大同世。这四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这两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运动。尽管自然过程是一种自在的形式,是以自发的、无目的的活动为自己开辟道路;而社会过程是自为的形式,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交互作用,但是社会过程的自为性并不能否认它的客观性。总的来讲,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推动力和阻力两大类。推动力要强大过阻力,必须是在科学家和科技专家发明出重大科技成果之后,社会发展只能是在重大科技革命之后,出现新人形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要强大到足于摧毁旧的既得利益势力,才有可能推动社会变革。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与社会是竞争与协同的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结构对人起着的制约作用,但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冲破现有社会结构,这个一定条件主要是指重大科技革命的发生。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新的重大科技革命产生和科技能量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只解决自己时代一段时间里的任务。工业社会是社会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真正的人类历史应该从这个对抗形式消亡之后算起。一个系统的存在,除了内部竞争协同还有外部的竞争协同,正是这种内外的交织,为具体民族、具体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多种可能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究竟哪一种变成现实,取决于各种实践力量的对比。这种选择不能超出“可能性空间”,当然,这个可能性空间会随着科技革命的出现而不断扩大。历史前进能够跨越,但总趋势不可能倒退。

8·人是类本质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人与动物的区别,二人与人的区别。前一个可以称为类本质,这个是最重要的,这一原则体现出人有共同性,因为人有共同性就必然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是有普世价值;后一个则是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体现出人与人的相对区别,人与人还有不同,有个性差异、有地位不同。当人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时候,就不存在“人是什么的”问题,人和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东西,是以意识的形成为标志,意识形成的外在表现是人能通过能动性创造性创造出创造物,这是智慧的出现。人和动物在生理上也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大脑的构造还是形体的外部特征,人都是最高级的,用沙士比亚的话说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并不只 在于这种独特的生理特征,而还在于它的生存方式。认识到人的类本质,这是一大进步,但这仍只是一个的问题,它还解释不了人和人的社会差别。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作为实践的主体形成人的类本质,它和动物相区别;作为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家庭的等等)的主体形成人的社会性,它使人和人相区别。人是类本质与社会性的统一,但前者不包括后者。人性的问题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涉及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的整体统一。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命特征、人脑的绝对和相对先天主观性结构等特征都是自然属性。因为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它受到一定的制约,是需要后天实践才能得到的。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反过来,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的自然属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9·社会地位

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正是在人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而存在。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绝对先天主观性结构特性、相对先天主观性结构的文化遗传特性的类本质与社会性的整体统一。与人的本质紧密相关,人的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满足程度。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作的贡献。人们一般以个人的社会地位来衡量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一般由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限定。它常用来表示社会威望和荣誉的高低程度,也泛指财产、权力和权威的拥有情况。分先赋性地位和自获性地位,前者取决于性别、年龄、家庭关系等,后者往往与所受教育、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有关。社会地位通常也是指社会成员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而在社会关系中的相对位置及其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社会地位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无论这种位置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社会分工需要而形成的。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层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主要由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所决定,这个社会就是封闭型社会(或传统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子女主要继承着父亲的阶级位置,阶级继承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形式;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阶层位置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如自己学习得到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技能等),这个社会就是开放型社会(或现代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子女的社会地位主要由自己努力取得的人力资本所决定,代内流动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形式(家庭背景对子女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教育”这个中介变量上)。真实的情况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在自己历史的具体时点上,都不可能处于完全封闭或完全开放的两极,而可能介于这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越是工业化社会,先赋性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就越弱;越是传统型社会,先赋性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就越强。换言之,伴随社会的工业化与职业分化,子女社会地位的取得将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即工业化水平越高,职业分化得越细越密,受教育程度对人们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就越大。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社会分层理论只是从成员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寡等方面进行的,而未能考虑社会成员的角色。然而正是由于角色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主体性成员和依附性成员。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依附性成员通过各自与主体性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权利与地位。在任何社会中,成员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根据这种异质性以及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等社会结构特点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等。从理论上讲,社会成员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则也是依靠他们个人所具备社会资源的多寡等。然而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集体意识较强的社会里,群体而非个人构成了社会的分析单位,如社区以及初级群体类的家庭等。而且通常的情况下,群体的 外显地位也主要由这个群体里社会地位最高的个体的地位所决定。按照成员在分层理论和研究中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将这种个体称为主体性成员。这也即表明这类成员在表征其社会地位的各项指标均是以该社会个体自身为主。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依附性成员,由于所自身具有的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他们的社会地位在被表征时处于从属的地位,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并非是该个体自身所占有的理论地位,如职业地位,而是以与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家庭成员或熟悉的个体的社会地位等群体内某成员的社会地位作为判定其实际应用性社会地位的标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色借用。通过从属和角色借用的行为,依附性成员提高了个人的地位。但是由于社会关系强弱度的存在,不同类型的依附性成员所获得的依附性资源的渠道也是不尽相同的。根据依附性成员获得依附性关系的形式或手段,也即依附性成员与主体性成员的关系,我们将依附性成员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血缘性的依附性成员,它主要是指通过婚姻或血亲的关系获得一定依附性资源的社会成员;第二类是业缘性的依附性成员,这类性质的社会成员主要指由于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与主体性成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和主体性成员建立了一定的业缘关系,进而也就具备了相应的依附性条件和基础,如同事、秘书等;第三类是地缘性的依附性成员,它们主要指曾经或现在与主体性成员生活于 相同的地理位置而与主体性成员保持着某种地域关系网络,进而获得了社会依附性资源的资格,如老乡、哥们等。尽管依附性成员的类型不尽相同,但是在获得依附性资源的过程中,他们有着较为相似的方式与手段,即都是在利用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使得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社会关系是依附性成员获得依附性权利与地位的根本保证,也是唯一的一条途径。失去了这种关系,也即他将被主体性成员排斥于该群体之外或是被一定程度上的边缘化,这也就意味着他无法再从属于主体性成员和借用主体性成员的权利与地位来获得某种社会资源,满足个人的最大化利益需求。而若是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社会联系程度,那么情况将又是另一种境地。

10·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

社会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但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人的发展,因此以人的进步为标准考察发展方式的演变有着最为重要的意义。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以物的依赖为基础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财富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依据这种划分,我们认为,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经历了“无视人的存在并剥削人的价值”、“利用人的能力”和“为了人的发展”等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佳状态,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对未来开放的无穷的历史进化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具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内容和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中心任务和决定力量。当代世界社会发展应当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标导向和手段选择,以优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依赖条件和推动力量的发展战略。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合理性和精神价值就无从显示,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将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实质与核心。

人类的社会发展观念和模式是不断演变的,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工业文明社会,人类所选择的基本上是一种片面经济增长主义的发展模式,而为当代人类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社会发展模式主要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发展模式和以生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这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也已经被确定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整体发展,显然,它同样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与核心的,例如社会生产本质上就是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实质与核心在于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社会政治本质上是人的交往方式与关系形式,政治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人的政治需要的上升与政治理念的创新以及人的政治活动方式的转变和政治实践能力的提高;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实质与核心则是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推动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每个人的现实 存在及其交往关系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内容。相应的社会发展实质上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则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根据、主体和本质,也失去了手段、内容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和决定力量。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中惟一的能动主体。人作为社会系统中惟一的能动主体对于社会发展起着如下的关键性的主体作用:人是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者;人是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者;人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人是社会发展任务的完成者。没有人的积极活动和能动性的发挥则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定性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社会整体系统的文明进步,所有这些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都是人的自觉活动的产物和其主体素质的客观显现。没有人自身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是引发、促使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和实现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与否对于社会发展效果具有重大的规定作用。所谓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具体说它必须具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性、符合社会条件的可行性、符合人的 目的的道德性。人能否选择和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这直接地取决于自己是否具有健全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人格养成以及出色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如此,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因为社会发展目标本身还只是一种蓝图设计和观念模型,它的实现要依靠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显然,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则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略就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保证。社会发展成果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实践中所创造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成果,要创造这些社会发展成果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产力,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但其中最为根本和关键的还是要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各种具体的社会发展成果实质上都是人的发展的外部形式与表现。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则无论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还是精神文明成果与制度文明成果都不能创造和展现。由于以上原因,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 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发展是人自觉活动和努力追求的结果,社会的每一具体进步都是由人设计、由人主导、由人策动的。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发展来看,没有人的奋斗和人的发展,任何文明成果都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随着人的需要、知识、观念、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变化,关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组织、制度等等都将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为强大的主体力量和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11·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内容相比,应当处于绝对优先和相对突出的地位。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诸如生产力发展、政治法律进步和文化事业繁荣等等,都是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支持条件。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意味着在社会发展整个过程中都要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行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都应当保障人的权益、捍卫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和方向,则意味着社会发展误入了歧途、发生了社会异化,这是应当加以防止和矫正的。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命题所导出的另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中心任务。其原因是因为不仅 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目的,而且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根本手段。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和率先现代化,则任何其他社会现代化目标都不可能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价值标准,所以,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认识、决策和实践过程中,要真正把人作为主体、中心和根本目的,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在对于社会发展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则要坚持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相统一和以人的发展标准统驭生产力标准的原则,把人的生存质量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运行质量、健康程度和效益高低的一个中心指标和关键内容。

12·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三者是共存的

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看成是个统一的整体,即在讲人的全面发展时,既要讲人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又要讲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两者缺一不可。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看成是个相对的共存。也就是说,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并非是各自的独立,而是共存的,并在这种共存中形成各自相应的主客体关系,只讲人与社会这对主客体的共存,把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的共存抛到九霄云外,必然会产生短视行为。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看成是个互为的系统,这种互为系统既包括互为的前提、互为的基础,也包括互为的功用。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它与社会和自然的互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有历史的过程性、过程的内化性、内化的差异性、差异的转换性和转换的正向性等。

    进入专题:   社会   竞争协同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06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