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酋午: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宇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6 次 更新时间:2012-04-03 23:27

进入专题: 系统论   宇宙  

郑酋午  

1·世界观是哲学的主要方面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整个图景及其一般性质的观点。按照现今对世界观与哲学这两个词的习惯用法,世界观是一种哲学,即最一般的哲学,而哲学有多种多样,有本体论(或叫形而上学)、现代宇宙哲学(宇宙观)、历史哲学(历史观)、人生哲学(人生观)、价值哲学(价值论)、道德哲学(伦理学)、审美哲学(美学)、实践哲学(实践论)、认识哲学(认识论)等等。可以说,世界观在哲学中是处于的核心地位,所以世界观是哲学的主要方面。世界观在哲学史上有多种名称:在中国有道学、理学之称,在西方有本体论、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等等之称,尽管这些称呼之间有许多观点上的差别,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对世界作整体研究、综合研究或一般研究。世界观的内容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不外 乎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的一般图景,一是世界的发展及其一般规律。世界观包括世界的本质或本原、世界的一般性质、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世界的发展及其一般规律包括世界的演化过程以及贯穿于这个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2·系统主义世界观是系统主义哲学的核心

按其内容,系统主义哲学包括本体论(或叫世界观)、宇宙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和历史哲学等,因此,系统主义世界观只是系统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是核心部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仅有世界观方面与认识论方面,还有实践论与评价论方面,这些方面都应由不同哲学分别加以充分论述。系统主义对于世界本体问题的回答始终是,即世界本原是系统的,但究竟是物质系统还是精神系统目前还无法最后确定。换一句话说,虽然我们无从确切断定世界本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但我们可以切确知道的是它是系统的。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现代宇宙学中的正在膨胀的“宇宙”应该说除人的意识外是物质的。我们这里不谈本体论,只是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个正在不断膨胀中的宇宙。

3· 各种宇宙模型

现代宇宙学的“宇宙”(Universe)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所构成的多样又统一的物质系统。宇宙是指我们所处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它包括无机和有机自然界、生命界、人类和人类社会,现代宇宙学所说的宇宙除了人的意识外都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的。使用整个星系作为透镜观看其他星系,目前研究人员最新使用一种精确方法测量了宇宙的体积大小和年龄以及它的快速膨胀。这项测量证实了“哈勃常数”的实用性,它证实宇宙的年龄为137.5亿年。同时,该结果证实了宇宙暗能量的强度,我们知道,暗能量对宇宙的膨胀起到了加速作用。

对宇宙的研究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但那时的人们的看法很幼稚,一直到了18世纪中叶才慢慢成熟起来。康德等人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又在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4· 宇宙系统的结构

用系统论考察宇宙系统,可以知道,宇宙系统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的、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物质性系统。

宇宙系统的结构为:(1) 行星系统,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大行星系统,太阳系一共有八颗大行星,比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了大行星以外,还有60多颗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星、难以计数的彗星和流星体等;(2) 恒星系统和星云系统,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他们绝大多数是恒星,恒星就是像太阳一样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星球,我们银河系内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恒星常常爱好"群居",有许多是"成双成对"地紧密靠在一起的,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绕转着,这称为双星,还有一些是3颗、4颗或更多颗恒星聚在一起,称为聚星,如果是十颗以上,甚至成千上万颗星聚在一起,就形成一团星,这就是星团系统,银河系里就发现1000多个这样的星团系统;(3)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随着测距能力的逐步提高,人们逐渐在越来越大的尺度上对宇宙的结构建立了立体的观念,这里第一个重要的发展,是认识了银河系,它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了解了银河的形状,二是认识了河外天体的存在;(4) 星系团,当我们把观测的尺度再放大,宇宙可看成由大量星系构成的"介质",而恒星只是星系内部细致结构的表现,这样,为了了解宇宙结构,需要关心星系在空间的分布规律;(5) 大尺度结构,今天人们把10Mpc以上的结构称为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大小是104Mpc),至今大尺度上的观测事实远不是十分明确的,但有迹象表明,星系在大尺度上的分布呈泡沫状,即有许多看不到星系的"空洞"区,而星系聚集在空洞的壁上,呈纤维状或片状结构,这一层次的结构叫超星系团,它的典型尺度为几十兆秒差距。总之,若把星系看成宇宙物质的基本单元,那么星系的分布状况就是宇宙结构的表现,现在看来,直至50Mpc的尺度为止,星系的分布呈现有层次的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

5· 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所居住的宇宙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不断的膨胀中。1931年,美国天文学家以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在银河系外仍有很多银河系,并且在不断地膨胀,这才使得宇宙膨胀的理论得到证实。到了上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预测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那么它爆炸之后必定会有残馀物质留在太空之中。这遗留的物质就是电子波(辐射波),其所代表的温度约为零下273度,这假设在当时并没被证实。在上世纪60年代时,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为电讯研究架起天线时发现一种特殊的噪音,这噪音所代表的温度为零下260度左右。与此同时,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们也在凭理论找寻大爆炸后的余波,后来这两组工作研究联合表示,这天线所收到的噪音即为大爆炸后的余波,其温度约为零下270度,这一发现证实了大爆炸的理论。

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多年前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再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 “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称为开宇宙;要是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膨胀过程迟早会停下来,并随之出现收缩,称为闭宇宙。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是从一个极小的点诞生的,从那里诞生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从而由物质小微粒聚集成大团的物质,最终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在大爆炸发生前,宇宙中没有物质,没有能量,更没有生命。

6·系统主义哲学站在宇宙整体观的立场去观察万事万物的流变

根据系统论可知,宇宙是一个系统,它包含各种各样的子系统,简单划分可归类为物理系统与生命系统。生命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它的基本构成为变机、化机与控机。信息论主要涉及变机,而控制论涉及化机与控机。根据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可知系统存在四大种控制:顺序控制、反馈控制、智能控制及DNA控制。这与无维时空理论的四大状态一一对应。但是还存在更重要的控制--思维控制,这是思维科学中的控制论,思维控制也划分为四大层次。思维控制的提出标志着大统一理论中最后一大难题--思维的科学原理已经完成。到了上世纪70-90年代,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论、分形理论正方兴未艾,随着系统科学的大发展,二十一世纪初系统主义哲学已构建完成并流行了起来。系统主义哲学主要是站在宇宙整体观的立场去观察万事万物的流变。对于宇宙的认识,不是单靠还原论和分析法,把一切物质还原为分子、原子,甚至粒子和夸克所能济事,而是整体地去了解宇宙场中各系统之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方才济事。宇宙现象不是单靠微观所可明了的,更需透过宏观去看其“整体统一”的原理。20世纪的物理学走向简化归纳的路,以为找到了最基本的粒子,就会了解物质的构造,正如李政道先生所云:“微观的基本粒子与宏观的太空科学、生命科学,需要统一研究。”(《联合报》2000年1月5日刊登李政道先生所述21世纪科学、物理学将兼具宏观与微观,该报记者李彦甫笔述。)

7·第三种生命观——机体论生命观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对于宇宙的研究与讨论都是哲学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宇宙起源问题、宇宙生命系统问题、宇宙与人的关系问题更是成为哲学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宇宙的形成、运动,相互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形成了各种“自组织系统”,但各“自组织之系统”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相互互补的。在宇宙中,生命界与无生命界是不能强为划分的。人类不是孤立地去分析某些层面,而是整体协调地去看其系统组织的原理。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eig von Bertalanffy)是现代著名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他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生物学实验成果和思想成果,深刻剖析了长期进行激烈论争的机械论生命观与活力论生命观的本质特征和思想根源,提出了超越机械论与活力论生命现的第三种生命观——机体论生命观的基本原理。

机械论生命观主要表现为“分析与累加”的观点、“机器理论”的观点、“反应理论”的观点。其特征是:把有机体分析为许多基本单位,再通过将这些基本单位累加的方式解释有机体的性质;把生命过程的有序基础视为预先建立好的机器式的固定结构;把有机体看作本质上是被动的系统,只有当它受到外界刺激才作出反应,否则就是静止的,这些机械论观点在近现代生物学理论都含有。同时,活力论是由于机械论未能解释生命的主要特征而出现的另一极端思想,但它本质上仍把活机体看作各个部分的总和,看作机器式的结构,设想它们是由灵魂似的操纵者控制的,从而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同样陷入困境。

根据生命有机体的等级秩序、逐渐分异与逐渐集中化、均等潜能与等终局性、动态有序、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自我调整、节律-自动活动等特征,系统机体论的基本原理应该是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有机体是一个原本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生命系统是比物理系统更为复杂的系统,有其独特的规律,生物学定律不只是物理-化学定律在生命领域的应用,而是比后者更高层次的定律,它不能还原为后者。应以精确的方式建立生命界所有层次的组织定律即是系统定律。

8·人的意识系统与人体系统一道对客体进行实践活动

宇宙不仅是系统的统一体,而且是多维的统一体、物质能量的统一体,不同时空、不同层次、不同维、不同境界的物质和能量都统一到系统中,系统就不只是前面所述的单向层次与结构功能、单向层次的矛盾对应关系,而是多维时空的对应关系,其内涵庞大、复杂得多。但不管系统的内涵如何复杂,其物质能量的统一不变,天人合一的追求不变、关系不变。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系统是宇宙整体系中的子系统,与宇宙不同时空、不同层次、不同维、不同境界的存在相对应、同构、相通。宇宙构成多维、多层、相对稳定、运动发展,滋生出万物生命。因此,人也应顺应宇宙规律、宇宙特性。

在无机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生物界,在生物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物质、生命和人类以生物圈和食物链的形式构成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形成了绚丽多彩、无限多样和生气勃勃的生态系统。现代科学表明,在生态圈里只有人才有意识,而人的意识是人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的意识系统与客体系统竞争协同、进行认识;人的意识系统与人体系统一道对客体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意识系统与人体系统竞争协同,可进行人体系统的心情调节、心理改善、四肢活动、表情活动和修炼心性;人的意识系统也与文化、社会、道德、思想理论对应、同构。由于受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人脑与精神的关系是实体和属性的主从关系,即人脑作为实体是主,精神、意识作为人脑属性是从。按照这种观点,很难解释得通处于“从”地位的精神通过“主”地位的人脑神经系统去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如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去解释大脑和精神的关系,精神系统是在人脑神经系统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更大的系统,人脑与精神的关系不再是主从关 系,而是两个开放系统之间的关系,由于精神系统与人脑神经系统是整体与部分、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精神作为系统整体完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支配、控制处于低层次的人的形体。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的活动也是有层次的,正如一切复杂的体系都形成结构层次。不知经过多少层次,最后达到高阶活动,这就是意识。上一层次的大脑活动能影响或控制下面层次的活动。就是说意识可以影响或控制人的生理功能。人有意识,而物没有意识。有意识就是人能够用大脑的思维活动影响神经系统,把人体这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略加改变,使得巨系统空间原来的相对稳定的点或环变成不稳定的了,而另一个点或环变得更稳定,人体就移入这一功能态;也可能是由于意识作用人体巨系统会出现原来系统没有的 相对稳定的点或环,出现新的功能态。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人能通过意识作用从一种功能态进入另一种功能态。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是在精神、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如果精神不作为系统整体首先支配、控制人的形体,任何行为活动都不可能发生。如果精神、意识与人体已经分离,精神、意识不能支配、控制人的形体,那么意味着人已经死亡,死亡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行为的。意识与人的生物体、大脑和思维过程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意识是人脑对自身的支配性,对客观外界的感知性、认知性和创造性,很明显,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和意识系统是同时出现的。

9·社会系统

当两个以上人的行为发生联系时,一个社会系统便已存在。所有的社会系统都存在于多元的复杂性环境之中,为了避免社会系统为其环境所轻易吞没,就需要社会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复杂性的机制。这种选择在系统同它的环境之间划出一个边界。选择基本功能的必要条件是对降低与某一相关行动系统的有关环境复杂性的需要。功能过程(机制)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去降低环境的复杂性:时间维度、物质维度、符号维度。

对于社会系统而言,任何时点上的个体行为都是在意义上相互联系、组合的。在此过程中产生出社会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互动系统、组织系统和全社会系统。

互动系统是简单系统,因为它们只包括能够共存、能够被感知并能相互交谈的个体。

组织系统的主要的功能是在长时期内稳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它们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协调个体的动机、意向和执行某些任务的需要。组织系统对一个复杂社会秩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在时间、空间和符号三个维度上组织人们从而降低环境的复杂性。

横贯互动系统和组织系统,综合一切相关影响的沟通行动的系统就是全社会系统,或称国家系统。在降低系统复杂性的过程中,全社会系统或国家系统使用高度一般化的交往规则,如货币和政权。在历史上,全社会系统曾被地缘政治所局限,而在当代,则出现一个向统一的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

社会系统在其运作过程中显现出分化、冲突与整合。在简单的社会中,互动系统、组织系统和全社会系统是融为一体的。但随着社会日益扩大和复杂,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分化不断加剧,并不可还原为单一系统,这些系统的分化对更大的系统提出一系列难题。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分化、冲突可能造成对系统破坏,然而,社会整合过程维持消除了这些破坏性倾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系统层次内部互相“嵌套”。除了这些嵌套过程外,人们在各种功能领域中的不同组织的活动时所出现的偏差,也促进了整合的实现。当组织分化形成一个社会公认的机制,法律、保安、法院等社会控制部门也就随之建立起来,并在降低社会冲突中发挥作用。这就是说,具有特定功能的不同组织的产生代表着一种新 “社会技术”,一旦这种技术被应用于某个范围,也就能应用于另外的范围。

进化是系统在与其环境的联系中不断分化的过程。社会文化进化方式与生物进化方式类似,社会系统拥有与生物进化机制功能等价的机制。社会进化是互动系统、组织系统和全社会系统或国家系统相互之间的分化,以及这三类系统的内部分化。在此过程中,互动系统日益区别于组织系统的性质,同样,组织系统则更明显地与全社会系统相分离。尽管这些系统层次相互渗透,但它们按各自特有的方式动作。同时,不同种类的互动系统不断增加,组织系统在规模、数量上增加以及组织活动的专门化,从而显现出其内部的分化。全社会系统则从构成它的组织系统和互动系统中分化出来。

从历史发展看,社会进化包括系统分割、社会分层、功能分化三种不同分化方式的运动。当简单的社会开始分化时,它们通过系统分割而创造相似或相同的子系统,但系统分割限制了一个社会复杂性,并因此也限制了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于是,社会文化的进化便选择其他的分化方式。进一步的分化产生分层系统,这种新的结构形式使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复杂,进而产生功能分化。在功能分化中,沟通过程围绕对社会系统的特定功能而形成,由于一些功能对系统有较多优先权,这样一种系统造成了不平等。但在功能分化的社会里的不平等并不造成严格的子系统等级,而是使每个子系统有更多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又使子系统在应对各自的环境中具有较大的弹性。这些子系统自主化的结果,又增加了全社会系统协调 和适应环境的灵活性。社会进化主要是在如何改变社会及其子系统与时间、物质和符号三个维度的关系来进行。

一个达到分化临界点的系统必须发展作出约束性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产生是由于复杂性的增加,但这种能力也为进一步分化创造了条件。为了作出约束性决定,必须使用权力这一特有的沟通媒介。运用权力作出约束性决定具有解决冲突、缓和紧张状态、协调复杂系统和行动功能。如果一个社会能发展有可能执行这些功能的政治系统,那么它们就可以较好地应付自己的环境。

10·宇宙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

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宇宙的物质、生物、人类、社会构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客观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在宇观世界里,总星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等都是系统,同时它们又构成了一个巨系统——宇宙;在宏观世界里,大气环流、水汽循环、物质交换、能量转化、植物、动物、人类社会等等也都是系统,同时他们又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地球生态系统;在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夸克等等同样是系统,同时它们又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微观世界;在生命世界里,生物体都是由肢体、器官、细胞组成的系统,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矿物质、水、各种维生素等组成的子系统,同时它们又共同构成了整个生命系统。这些系统都是以质量、能量、时间、空间、层次、结构方式存在的系统,都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 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物质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在现实时空中自身作用、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物质系统是指宇宙、星空、阳光、大气、水、热,各种化学元素以及各种自然资源构成的自然界物质系统;生物系统是指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构成的生物圈、食物链和相互关系;社会系统是指由一定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构成的人群。物质系统是母系统,生物系统是物质系统的子系统,社会系统是生物系统的子系统。时空变换、斗转星移,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阳光照耀、大气环流、水和物质循环等等是各种自然现象,这些是物质系统各子系统和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在地球上,由于具备了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气温,具备了构成生命的各种化学元素,在这些物质地不断运动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单细胞生命、微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动物等等。生命的诞生、物种的起源是物质系统长期发展的结果。生物系统的各生命之间,由于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各种生物处于了优胜劣汰的进化阶段。在生物系统最高等的灵长类动物中形成了一支类人猿群体,由于它们适应了环境的变迁,采取杂食,吸收了更多的营养成份,使得大脑和四肢更加发达,能够思维、站立行走、发现客观规律、创造、发明、使用生产工具,适应了各种生存环境,在“生存斗争”中取得了优势,从而逐步进化到人类阶段。人类的诞生、社会的形成、历史的发展是物质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受到物质系统和生物系统的制约。所以,整个宇宙就是以自然界的物质、生物和人类及社会各个系统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这种系统论的生态思维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它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竞争协同,开启了一种新的整体论思维方式。作为生态文明中孕生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生态思维超越了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定向,把对局部的思考纳入到对整体的思考之中,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强调世界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这里的“生态”,不仅包括生物群落与其地理环境竞争协同的自然系统,而且包括地理大区域生态系统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整个宇宙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物质转换、能量流动、信息沟通的多样性运动错综 缠结、竞争协同的有机统一体。尽管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界变换过程中显示出的目的性、中介性和复杂性及其变换结果,即自然的人化、信息的符号化和能量的社会化表现了人类社会的超自组织性,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自我调节的功能相适应才能得以持续下去。因此,从系统论生态思维审视,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必须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同时,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存在应该珍惜养育着人类的自然界,自觉地承担起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

    进入专题: 系统论   宇宙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87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