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文: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一种政党理论的比较视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5 次 更新时间:2012-03-27 10:59

进入专题: 政党制度  

邱永文  

政党和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政治现象。深入持久地研究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很有必要。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研究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合理存在确立了现实依据,而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研究为中国政党制度存在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奠定了理论支撑。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存在及其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也是政党理论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不承认这一点,就不存在政党理论研究;但政党及其政治活动在世界各国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这正是政党理论研究的基本动力和意义所在。政党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政党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各国政党运行的差异,以此相互比较借鉴,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政党和政治制度,为本国的政治发展提供参考。所以,政党理论研究必然也须采用某种程度的比较研究。

一、中国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

“政党既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么,各种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政党之间无疑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事实上,在我国,首先是认识到了政党之间进行比较的可行性,才有了科学意义上的对政党的研究。”[1]政党既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它自身的存在和活动必然要遵循某种普遍规律,即政党的产生、政党的性质和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

从政党的产生来看,政党既是一定政治环境的产物,也反作用于它所存在的政治环境。[2]政党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组织,政党的性质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政治纲领是其阶级性的反映。政党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肩负着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团结、组织和率领本阶级群众以及同盟者进行共同斗争的重任。第二,政党制定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纲领或章程,用以组织和领导本阶级群众和同盟者为实现其政治目标而共同斗争。第三,政党有一套组织系统和一定的纪律约束,以便为实现其政治纲领或章程进行有效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发挥其领导和指挥作用。第四,政党同社会特别是国家政权紧密相联。政党之间总是围绕着维护或者夺取国家政权而进行着斗争。

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政党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但是,其起源、性质和特征,则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政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政党具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首先,中国执政党的产生具有“中国特色”。

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谈及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时,曾把政党分为“内生党”和“外生党”两种类型。[3]前者是诞生于体制内的政党,后者是产生于体制外的政党。体制内的政党是议会内部反对派别联合形成的,它是现行政治体制内的政治活动的结果。体制外政党,即现行的政治体制没有提供这种政党合法存在和活动的空间,而这种政党的存在和活动也是以推翻现行的政治体制为目的的。这种政党产生和存在于民族解放运动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中。“政党是这些国家中未来社会的缩影,政党被看作是独立变量。社会和政府依赖政党组织,依赖政党领导者的决策以及政党向社会施加的安排。”[4]中国共产党在从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当做“非法”政治组织而存在的。而它自成立之日起,也先后以推翻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为目标。它的产生既区别于西方的体制内政党,也不同于认可殖民地政治系统的印度国大党等政党。就其纲领和组织结构而言,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纲领和严密的组织机构,与领导民族独立国家的政党如缅甸的自由同盟等也有很大区别。

其次,中国执政党的性质和特征具有“中国特色”。

政党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根据政党的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等。根据政党的政治纲领划分,政党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根据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代表党和团结党。[5]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征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修订的党章中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表述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比有明显变化。即由阶级性特色向民族性特色转化,将阶级性和民族性合二为一,既要体现其鲜明的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又要注重体现其作为执政党的维护整个政治系统正常运转的整体民族利益的一面。就其属性来看,既有传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某些特征,又符合现代世界一般政党的发展趋势。

最后,中国政党制度具有“中国特色”。

政党制度也被称为政党体制。“无论什么样的政党,其目的都是为了掌握政权,由此形成的各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网络或结构,就叫政党体制。讲得通俗点,所谓政党体制就是政党从政模式。”[6]政党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党制度明显的“中国特色”,表现在政党之间就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政治上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在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起源于政治运动,是在动员社会、改变社会、重构社会关系中出现的,它先是重构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力量,而后才表现为连接国家和社会的纽带。在政党与国家政权关系问题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活动产生了公共权力,而后成为国家的领导者。政党领袖首先是党的领导,其次才是政府首脑,表现为党对国家权力的全面控制。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背景、性质和特点以及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反映在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上具有“中国特色”,与西方政党制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有明显的不同。

中国近代的政治系统是中国旧有的传统政治势力、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力量共同塑造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下产生的,有其独特和鲜明的政治纲领,这就决定了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现有政治系统的反抗者和改造者。经过政治运动和社会动员,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重塑了旧有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新的政治系统、公共权力和国家。在此过程中,重塑了与国家政权、社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所以,戴维·阿普特说:“在反抗殖民地政权过程中诞生的政党,很容易发现,这些政党实际上变成了准国家。对于执政党而言,意味着政党已经将党的功能和责任与国家和行政机关的功能和责任混同在一起了。”[7]认识到这一明显的不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功能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力量、影响、作用,而价值则是功能发挥出来后所体现的意义所在。

政党制度的功能和政党的功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政党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政党制度的良好构架和运行,政党制度的功能则是政党功能发挥制度作用后的具体体现。而政党制度发挥作用又是以一定的政治系统为基础和条件的。所以,政党制度的功能发挥内在地由政党的功能决定着,外在地由政党制度与政治系统的互动关系决定着。

根据政党在不同政治系统中的具体活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政党的功能。有的从社会与政党关系的视角探讨政党的功能,有的从政党的组织结构和制定纲领方面探讨政党的表达功能和沟通功能,有的力求全面地概括政党的功能,列举了政党的目标制定、利益表达、社会化和动员以及精英的形成与遴选功能。[8]萨托利则简单地将政党的功能概括为表达、引导和交流。[9]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系统中,政党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发展中国家的政党,由于往往肩负着领导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除了一般政党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创造民族认同感、唤醒对政治体系的参与意识、提供政治教育和训练等功能。”[10]

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和政党之间关系三个方面。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原有政治系统的颠覆者,而且是新的政治系统的构建者。即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政府政治体制内的政党,而是摧毁原有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的政治组织,也是新的国家的构建者。这种特定的政党和国家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首要功能是政治稳定功能,即维护现有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在政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政党制度表现为动员、影响和塑造社会的功能,即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表现为对社会的控制功能。在政党关系上,则发挥着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和巩固、完善多党合作的政党关系的功能。

政党和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政党和政党制度必定服从和服务于民主,反映其存在和意义。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但不是恒定不变的。当现有政治系统的合法性不再依靠政党制度的功能表达出来,中国的国家、社会和政党关系必然出现调整和重构,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也必然遵循世界政党制度的一般规律,向着民族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注释:

[1][6] 王长江主编《政党政治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第163页。

[2] 这种政党和政治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还不仅仅表现为如迪韦尔热所谓的以议会为衡量标准的“内生党”和“外生党”。在西方以外的许多地方,政党是既有政治系统的变革者和新的政治系统的构建者。

[3] 参见《西方政党政治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总序。

[4][7] [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138页,第141页。

[5] 参见[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53—156页。团结党源于改变社会、重构社会关系、发展一种不同的意识和道德的渴望,通常在动员社会中出现。政党活动具有组织性、整体性,政党要求党员必须绝对服从。代表党是承认既有的政治体制,在协调制度的框架内运作,具有高度制度化的领导角色。

[8]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2页。

[9] [意]G.萨托利《政党和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3页。

[10] [美]约瑟夫·拉帕隆巴拉、迈伦·韦纳《政党和政治发展》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转引自王长江主编《政党政治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作者单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

    进入专题: 政党制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59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