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随笔(八):错把欧元当马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77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4:55

进入专题: 孔寒冰  

孔寒冰 (进入专栏)  

2001年最后的几个月,德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迎接欧元的到来,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商店里的各种商品标价都标明欧元和马克两种价格。但是,买东西付款时,人们还得用马克,因为欧元2002年1月1日才正式启动。可能是出于推销商品的动机,许多商品的价签上欧元的价格写在下面而且比较大,马克的价格写在上面而且比较小。欧元的面值高,1个欧元等于1·96个马克。我在柏林头三次买东西,有两次都在这方面出了错。

在家准备出国时,由于比较忙乱,我有许多该带的东西都没有带,拖鞋就是其中之一。到柏林后第一次上商店,我就要买拖鞋。因为只呆半年,我想买个便宜点的,于是在一堆拖鞋中拿了一双标价10马克的。付款时,收银员告诉我不是10马克,而是10欧元,结果我花了近60元人民币买了一双在国内不超过10元钱的塑料拖鞋。

另一次是买双肩背的包。德国虽然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人们的平时的衣着非常朴实。在大街上走的男女老少多半都有一个双肩背包,装的东西多,携带也方便。入乡随俗,从来没有背过这样包的我,也决定买一个,于是,在一天下午来到了一个比较大的专门卖箱包的商店。商店里的各种各样的包有很多,令人眼花缭乱。我挑了好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式样、大小、颜色都比较称心的包。看标签上的价格时,我又犯了上次那样的错误,只注意到写得比较大的70,而没有细看后面货币的名称。我高高兴兴地拿着包到了出口,拿出100马克给收款的小姐。那位小姐接过钱后,并没有立即扫描商品和找零钱,而是看着我,而此时的我也看着她,等着找零钱。过了一会儿,见她还没有动,我便问到,有什么不对吗?这位小姐笑着告诉我,包的价格是149马克。这时,我才明白过劲来,原来不是70马克,而是70欧元。500多元人民币买了个双肩包,钱虽然贵了些,可货却是正宗的并且在欧洲十分流行的名牌--野狼皮,质量非常好,还是物有所值的。

从这两件极小的事儿上,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平时很少上街买东西,心也比较粗;可另一方面也说明商家也有意地利用这种双重定价来迷惑人。本来,这时欧元并没有启动,流通的仍是马克,聪明的德国商家在价签上将没有流通的欧元价格写得很醒目,许多顾客交款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挑选了很长时间,多半也认可多掏腰包了。说到这儿,我想起每年夏天,北京街头的西瓜摊上,小商贩上有时一块价牌上用很大的字写着:5角1斤。冷眼一看,还真挺便宜的,但仔细一瞧,在大的标价旁边还有一行小注:7斤以上8角,7斤以下5角。他们卖的西瓜绝大多数都是7斤以上的,小聪明的经商之道,看来全世界都是相通的。

进入 孔寒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孔寒冰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html
文章来源:燕园评论首发(www.yypl.net)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