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六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6 次 更新时间:2012-02-12 14:23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陈才天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第六章 语言理解与行为转换的心理中介物

强调物象是意识物质的特性。

如果说语义是语言与事物在意识中的联系的话,那么,行为动作就是语义与事物在身体之外的联系。

一方面是流行的词义概念论、句义命题论、语篇意义论的语义理论的影响,这种意义论语义理论,不能诠释言语指令产生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也不能解释通过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不能使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贴近事物本身,反而愈来愈远;它很难诠释语符含义的心理样态,有违语言交流的目的:认知事物。

另一方面,加拿大心理学家恩德尔•图尔文(Endel Tulving,1972)对语义记忆和情(节)景记忆进行了区分。并经实验证明两种记忆发生在不同的脑区(前者,主要在大脑皮层的额叶部分;后者是视知觉表象,主要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部分)。但是,图尔文没有超越这种语义理论的巢臼,没有指明语义记忆的心理表征究竟是什么?只不过是含混其词,“以一般知识为参照,可以有形式结构,如语法结构。”(王甦,112。) 那么,“知识”的心理内部表征又是什么呢?没有下文。把语义记忆划归语法结构,这显然是太牵强附会的做法。艾伦•佩维奥( Allan 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表像编码系统和言语编码系统,又称双重编码假说。其中的“言语编码”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语义编码,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符号编码。两者纠缠不清。而语义仍是指“概念”、“命题”、“意义”(参见第1章•二•(五))。因此,语义记忆的心理学研究如果始终不渝的处在意义论的语义理论架构中,是不能前进的。因此,揭示或规定语义的心理内部表征,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此外,功能等价假说的表象理论和心理实验证据,强有力的支持了物象理论。但是,功能等价假说的表象理论没有研究表象与操作物体的心理转换,没有考察表象与语言表征的心理转换,更没有阐明根据言语产生操作物体心理转换的依据是什么?这些认知心理课题,是物象心理学要完成的任务。

一、 语言理解产生操作物体动作(行为)的心理依据

心理学家沈德立、张述祖认为,“目前是把动作和语言分开研究,将来恐怕会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趋势。因为语言和动作始终是协调在一起的。”(张述祖,592。)物象心理学的语义理论将适应这种心理研究的新潮流,将有力推动把言语与动作结合起来研究的心理学发展方向。因为语义是语符代表(意指)事物的物象心理的观点,能够诠释言语指令产生操作动作的心理依据和神经生理心理结构。

在生活中,由语言理解产生行为是普遍的事情。然而,心理学轻视语言与行为心理转换,如同行为主义心理学轻视意识的心理作用。除了“程序性知识”涉及行为外,认知心理学基本没有涉及语言转换操作的课题。但是,心理学如果沿袭符号学的语义是概念、思想或意义的理论,则不能实现对语言理解产生操作的认知心理依据和结构的解读。

语义是语符代表事物的物象。物象、物象结构是语言与操作之间的心理中介物。只有把语义转换成物象结构才能产生肢体操作对象物的行为。例如,“你把灯点着”一句是意指一个事件的结构。它包括操作者、灯具、火种的关系。操作者在头脑中要形成“我点灯”的物象结构即将灯点着程序,并按点灯的程序操作才能完成。 “我点灯”事件的结构如下:

1、下灯罩,

2、拿火柴盒,

3、划着火柴,

4、点燃灯芯,

5、丢掉火柴,

6、上灯罩(1与2,5与6可互换)。

意念性失用症病例表明,患者在脑损伤之后,不能完成“点灯”的任务。患者可能取下灯罩即停滞不前,不知下一步再做什么;或是灯罩尚未摘下,却先擦着了火柴,却不知该将火柴与灯芯接触,而听任火柴烧到手指;还有可能是擦着了火柴还未点燃灯芯却提前吹灭了。表现多种多样。总的情形是动作的程序和步骤乱了,系列化的操作无法顺利完成。由此可见,动词“点灯”和“你把灯点着”的含义不是概念、命题、意义,而是点灯这个事件的物象结构。点灯者头脑中点灯物象结构完整,才能完成操作。如脑损伤患者,不能形成完整点灯物象结构,就不能完成任务。

教练用语言向运动员传授动作,如自由体操“空翻转体720⁰”和吊环“空翻两周并转体360°下”等。运动员需要通过语言理解转换成肢体动作物象结构,并进行肢体动作的物象思维,才能产生自己的肢体动作。【参见6•3•2。】

语言理解产生行为是将语义转换为物体、事件物象结构的思维转换(参见第8章),并根据需要将物象结构转换为肢体操作物象思维的认知心理过程。

二、言语理解转换物象与情绪变化

物象心理学把语言理解转换的物象看成是意识物质的运动。也就是说,语言理解心理转换的物象作用使思维、行为和情绪发生改变。例如,美国发源和盛行的认知治疗法,一改心理学认为语义是概念、命题、意义在驱动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传统理论。“意象”在认知疗法中通行着,并以意象的作用考察患者心理生理的变化。A.贝克(Beck)等(1979)提出认知行为治疗。所谓认知疗法,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言语理解的“意象”心理生理作用,使患者的思维、行为和情绪发生改变,达到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目的。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朱迪斯文•贝克(judith S•Beck)认为,“想像教授高大的形像站在她面前,皱着眉,一脸的怒容。”“这样的图像或想像,就是我们所称的意象”。(贝克,255~256。)然而,在物象心理理论看来,这“意象”实质上就是言语意指事物的物象。认知疗法运用言语“意象”作用医治患者心理疾病,则是语言理解心理转换物象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请看贝克在书中这段话(我们认为,如果将文中的“意象”改换成“物象”的话;那么,不仅没有改变原意,而且更具有适恰性。):

有时,当治疗师仅用“意象”这个词时,患者难以理解,其同义词有:内心的图像,白日梦,幻想,想像,回忆。如果莎丽不能理解意象,治疗师可以换不同的词或者将意象引出来(如是在该会谈中治疗师的目标是帮助她认识意象)。也可以引出一个中性的或积极的意象。(“描述一下你家的外观”,或者“想像你正走向这幢楼,你看到了什么?”),或者引出她在痛苦情境下的意象。如下:

T :“想像一下,当你向教授提问时,他是什么样子?他看上去高兴吗?”

P:“我没有想到他是什么样子。”

T :“现在能想像一下吗?能否想像你向他走去?你什么时候接近他的?”(帮助患者特征性地思维)

P:“可能是星期二,那时他在办公。”

T :“在办公室吗?”

P:“是的。”

T :“哪幢楼里?”

P: “本尼特办公大楼。”

T :“现在你能想像一下吗?星期二,你来到本尼特大楼……。走向他的办公室……在脑海中能看到这些吗?门是开着还是关着?”

P:“关着的。”

T :“能看到你在敲门吗?当他听到敲门声时说了什么?”

P:“他说,‘进来’”。(模仿教授粗鲁的声音)

T :“看到自己进去了吗?他的脸是什么样?”

P:“他皱着眉。”

T:“然后发生了什么?(治疗师和患者随着想像进入最让患者感到痛苦的时刻)你刚才所见到的场景就是我们所称的意象。你认为这周当你考虑去见他时会有类似的想像吗?”

P:“也许会有……我拿不准。”

T:“当你感到不安时,找出你的意象,同时找出自动思维,以此作为家庭作业,怎么样?”

P:“好的。”

认知治疗过程,就是理解语义的心理生理治疗疾病,而不是用医药的物理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生理机能治疗疾病。总结有二点:⑴改变患者思维、情绪是通过语言理解转换物象的认知心理生理作用完成的。⑵认知疗法实现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等精神类疾病结果表明,它支持物象心理学理论:语言理解转换物象即意识物质的生理功效,改变思维、情绪、行为的观点。

三、语言理解转换虚构物象的价值心理的依据

语言虚构物象是神话故事、宗教信仰、文学创作的主要心理特征。语言理解转换虚构物象产生的心理价值,是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物象心理学揭示语言虚构价值的心理依据,是由语言理解转换虚构物象。物象这种意识物质能够给予读者提供思维的对象,并使读者心理生理产生或恐惧或愉快的情绪变化。例如,在第4章•三•(二)中列举《西游记》中一段虚构哪吒首战孙悟空的描述,这是神话故事是语言虚构物象的典型之一,虚构的故事物象、情节物象使读者产生恐惧或是愉悦的情绪。读者在感受和体验虚构物象中陶醉,其乐融融。

又如,宗教经典中的“上帝”等,也是语言虚构物象的典型。这些虚构物象成为信徒心目中的偶像和精神支柱。我们很难把它们当成概念、命题、意义而对教徒产生宗教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心理依据。所谓“上帝”物象是由方位词“上”即在人之上和“帝”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共同构的拟人物象。

再如,佛教经典虚构的“三世二重因”说的“前世”物象、“今世”物象和“来世”物象等,也是语言理解产生精神信仰的某种情绪。其中“来世”一词理解转换的虚构物象心理是,一个人死后还要转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信徒为了求得“来世”发达富贵或平安的心理追求,而在“今世”乐善好施就成为一种愉快的情绪。或许,有人由于对在“来世”这种虚构物象中可能受惩罚的恐惧情绪,而自动禁止或中止作恶行为。这是语言理解转换虚构物象产生的情绪影响生活方式的典型例子。

我们阅读小说作品,头脑中形成了虚构故事物象、情节物象和人物物象。如果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就把语言虚构物象变成一种真实的事物。

社会民俗心理也是一种物象联想产生的精神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物象这种意识物质构成的心理样态成为思维的对象物。

参考文献:

1、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重排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3、[美]贝克(judith S•Beck )博士:《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翟书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98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