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四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58 次 更新时间:2012-01-10 13:46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陈才天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第四章 物象种类

我们在第二章提出了物象概念,讨论了物象属性、结构和功能。在第三章讨论了物象加工即认知事物形成物象心理的各个通道、环节、方式和过程。本章讨论物象分类。我们把由感官眼、耳、鼻、舌和肤等直接接受物理刺激信息形成的物象称为直观物象,把智力认知宇观、微观事物形成的物象称为非直观物象。然后,按认知对象划分物象种类。本章还涉及想象物象和物象4大来源。讨论物象种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论证认知心理的物象性质。在理论上,把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与事物本身区分开来。

一、直观物象

我们在第1章•二•(一)和第1章•二•(二)小节中分别讨论了表象理论与图像说的局限性。直观物象与“记忆表象”类似但不是等价的。因为直观物象包括对于事物的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等成分的认知,而“记忆表象”内涵只是“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林崇德,550。)所以,直观物象与表象、形象概念是不等价的。

通过感觉知觉认知直观事物的种类繁多。从承受的角度划分,人的感觉分为外受(五官)、内受(饿、渴、性)和本受(肌肉运动觉)三大类。从信号源性质即刺激的性质划分,感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化学的、热的四大类。视觉是对光波即电磁波的反映;听觉是对声音即机械振动的反映;嗅觉、味觉是对气味、滋味(皆为化学刺激)的反映;皮肤的温度觉是对温度即热的反映。它们都是感官直接感受事物信息,经过感觉和知觉物象加工形成认知直观事物的心理样态我们称之为直观物象。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将直观物象划分出如下4个种类:自然物象,情绪物象,自我物象和无物之物象。

(一)自然物物象

自然物象的对象、范围。自然物象的对象是,人的感官阈值能够接收物理化学信息以及智力认知的所有物体与事件。自然物象的范围包括:自然物体、环境,人工物–物质产品、艺术品,社会事件等。

在人们头脑中记忆的自然物象,是感官接收自然物体物理化学信息,经过感受器信息加工与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智力、思维等物象加工形成的心理样态。人工物与社会事件具有与自然物同样的物理化学信息的属性,所以我们把人工物划归自然物物象的范畴。所有的事物都是在时间空间中存在和变化,比如飞鸟物象就不同于站立未动的鸟物象。因此,物象始终与时空相联系。社会事件是由人的活动形成的,属于物理信息传递的物象加工,我们也将其纳入自然物象范畴。

人的意识是依据头脑中的物象来联系外界事物,因此,物象具有一定的特性。我们在第2章•二节中讨论了物象诸多的特性。这里需要强调物象结构和同一性。物象结构在理论上与事物结构具有同一性。比如,我们回忆起自行车结构物象与实物具有一致的特性。否则,就无法实现意识与事物的联系。在认知心理学中,功能等价假说的表象理论是支持物象加工理论的。功能等价假设就是视觉表象的内部表征,其运作方式和实际物体的感知机能类似。功能等价心理表象得到“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实验的有力支持。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这两种实验。

首先,“心理旋转”实验由罗杰•谢泼德(Roger Shepard,1971)和他的同事做出。(索尔所,265。)谢泼德运用视觉线索来研究记忆中视觉刺激的心理旋转。在他的实验中,某形状物旋转的度数从0度到180度。因变量是作出判断所用的时间。这些实验的结果显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和旋转的度数呈现线性函数关系。也就是说旋转的度数越小,所需要的判断时间越短;旋转度数越大,所需要时间越长。这些数据表明:被试图像的内部表征每旋转50度需要1秒。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和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内部加工是旋转量的一个有序函数。所以,一个特定的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和真正的旋转度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用两个维度——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和旋转的度数——来考虑旋转,两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其次,“心理扫描”实验由斯蒂芬•柯斯林(Stephen Kosslyn,1973)和他的同事进行的。(索尔所,267。)柯斯林的表象扫描实验基于以下假设:表象拥有空间特性可以被扫描,长距离的扫描比短距离的扫描花费更长的时间。在一个实验中(1973),柯斯林让被试记住一组图片,然后每次想其中一张,同时要“聚焦”在所想物体的某一端比如物体是高速游艇,就要看船尾的部分;接着,问被试原图片上是否具有某个特征。结果显示,决策的时间和扫描的距离有关。比如说,从船尾到船头的扫描花费的时间就比从舷窗到船头的时间要长。那些被要求回忆出整个图像的被试所需要时间不会因扫描距离不同而不同。这样看来,心理表象似乎是可以被扫描的,扫描所需要的时间和扫描真实图片相似。

根据物象理论,表象是物象的属概念。上述两个表象心理实验并不能涵盖物象加工的全部内容。物象与表象不是等价的。比如,我们不仅仅回忆起自行车的结构,还知道车轮、把手、三角架、座垫、踩板、链条等各自的作用和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车胎材料的性质。但是,对于自行车的记忆表象,并不包含这些关于自行车结构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作用、性质等成分的认知心理样态。而对于自行车的记忆物象加工必然包括自行车的形状、结构和关系、作用、性质等。因此,物体自身的或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性质、功能(作用)、价值等,都是自然物象的组成部分。

脑神经生理心理学证据表明,形成自然物表象是大脑右半球的优势。然而,形成自然物象也许需要全脑的功能合作。

语言、文字也属于人工物。具有物理信息的特性。听觉和视觉对于语音、文字的认知是物象加工的过程。语言符号物象主要分为两类:语音物象和文字物象。文字是视觉兼听觉的双重知觉物象。语音物象是听觉认知音节、音频声波的心理样态。在一种语言中,每一个音节代表一个含义即意指一个事物。因此,语音物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听觉信息加工与物象加工的系统。参见第3章•五•(二)。

语言符号物象就是神经语言学所说内部语言的形式,是大脑的左半球优势。这是公认的,但有极少数左利手者除外。

(二)情绪物象

人不同于一般自然物,具有强烈的心理情绪的特性。情绪表现也是属于物理化学信息。我们把情绪从自然物中划分出来讨论,是由于人独立于其他自然物并由人的活动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重要的认知对象的必要性。情绪是受到环境刺激引起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外显性生理表现。情绪物象是我们观察他人特定身体变化的物理化学信息形成的认知心理样态。

人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刺激使身体–生理产生反应即由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分泌系统的活动而产生情绪。它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情绪的外部表现模式是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人们通过表情来认知判断他人的情绪变化。我们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判断离不开情绪物象,因为人的情绪是以过去时态发展的。我们需要回忆他人的情绪模式即物象,才能做出判断、评价,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面部情绪物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他人面部肌肉活动变化的认知心理样态。情绪属于“心理生理学”而不是“生理心理学”。因为情绪表现是由环境包括言语刺激的认知引起。当代生理心理学对情绪发展的研究以面部表情区分出10种基本情绪模式,它们是兴趣、愉快、痛苦、惊奇、愤怒、厌恶、惧怕、悲哀、害羞和自罪感。(潘 菽,257。)每一种情绪都有特定的面部肌肉活动模式。例如,羞愧时因血管舒张而脸红,恐怖时因血管收缩而脸苍白。对于人们记忆中他人的面部表情变化,用表象加工是欠适恰的。因为一个人产生某种情绪是环境与他的关系、性质、价值、目的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人们对他人的情绪记忆是物象加工,而不仅仅是表象加工。比如,脸红,可能是害羞、羞愧,也可能是心情愉快。

言语情绪物象是人们对他人在说话时的音调和节奏速度等方面的认知心理样态。例如,愤怒时声音高而尖,且在颤抖。根据研究发现,在戏曲表演中,一个“啊”采用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出坚定、狂欢、惊讶、激动、失望等13 种不同情感。言语表情是说话人所处的环境、关系、性质、价值、目的等心理活动有密切联系。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表情,表象理论是不能解释的,只有物象加工理论才能胜任理解言语表情的心理活动。

身段情绪物象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他人身体动作表现的认知心理样态。用以表达情绪的身体动作,以手和脚为主。如快乐时手舞足蹈;惧怕时手足无措。身段表情也是人与所处环境、关系、性质、价值、目的有密切联系。社会心理学有肢体语言的说法,比如同样一个鼓掌的动作,有的发自内心的赞扬,有的出于应付。因此,人们对于他人身段情绪的认知过程是物象加工,对身段情绪的认知不能用表象理论来解释。人们对他人的身段情绪记忆是物象记忆。

情绪物象是情绪识别的心理依据,是我们认知、判断他人心理活动并作出适当反应的心理依据。

(三)无物之物象

世界不仅仅由事物的“有”构成,同时包括事物的“无”。不仅“有”是直观的,“无”也是直观的。“无”是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变化的成分,它被人的感官所感知;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无”的认知心理样态即无物之物象。如电灯灭了;一个人死去了;太阳落山了等。又如,当你驾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须看到前面没有物体阻挡才能通行;它形成了一种无障碍物道路的心理样态,并且是行程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物之物象也是可以被记忆的时空物象,它是认知“场”或环境的心理样态的组成部分。(《老子》•道经•11)中有:“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其无,有器之用”;“当其无,有室之用”;“无之以为用”等,就是对于无物之物象的描述。

二、非直观物象

近代以来,人类认知世界的层次越来越深入。从100亿光年的外层空间,到基本粒子和更细微物质层次的普朗克距离10–³³厘米。它们超出了人的感官阈值。还有,人的社会关系及其规律等,也不是感官认知的对象。我们在第2章•一•(二)小节中涉及对宇观、微观事物的认知心理,就是非直观物象心理。非直观物象是由智力认知形成的,在第3章•四节中讨论了智力物象加工。非直观物象形成涉及语言数学符号的隐喻、类比。由于表象理论不能容纳“非直观物象”,所以,佩维奥言语编码的观点(参见第1章•二•(七))影响很大,并且在认知心理学中地位稳固。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揭开宇观、微观事物认知心理的实质。非直观物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呢?这种认知心理活动涉及语言符号的起源。

(一)宇观物体物象

宇宙中的物体,除了太阳和发光星体在黑夜被眼睛看到外,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

其它任何物理信息。太阳、星体的实际大小与我们眼睛看起来大小的差距很大。

人们利用光学远望镜、射电远望镜的观测,都不是星体直观的物理信息,是经过仪器信息加工转换的图象显示、呈现在人的视觉观察之下。对宇宙及其天体的认知是智力,虽然它离不开视知觉的参与。比如,太阳有多大?它离我们有多远?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天文学家根据行星视差计算出太阳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角半径等于15′59″63,由此算出太阳半径为695990公里;日地平均距离经测定为149597900公里,光速约8分2秒钟到达。这些数字给予我们提供了认知太阳的心理样态即太阳物象而不是形象。太阳物象包括它的颜色、温度变化对人体影响的体验,以及数字描述的体积和日地距离等因素构成的认知心理样态即太阳物象。表象理论不能完整解释科学认知太阳的心理样态。

例如,大熊座中的一个不规则星系M82,它离我们距离约1000万光年。这是一个由符号隐喻形成的空间物象。我们知道光速每秒钟约30万公里,由此推算出光年–天文单位。我们心理上有1公里、10公里100公里、1000公里等空间距离物象,这是经验体验。有1分钟60秒时间物象、1小时60分钟时间物象,有1天24小时时间物象,有1年365天时间物象。这些都是经验体验。由此形成了心理上1000万光年空间距离物象,它是一种抽象物象。但是,星系M82距离物象,却不是由M82视感觉信息加工形成的,眼睛根本不可能观察到它的存在。除了少数天文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了M82,并采用光普仪信号计算出M82离我们的距离。我们心灵中M82距离物象,似乎离不开语言数学符号,佩维奥的言语编码就是这个观点(参见第1章•二•(七))。但是,符号含义是既定的(社区约定),是在天文学家观测到M82之前,我们头脑中已经形成拥有了的:公里(长度)、光速(秒/30万公里)、年(时间)、量(数)等物象。它们是读者认知M82的前提条件,它们构成了我们心理上M82距地球1000万光年,这一抽象距离物象。它体现了物象超越事物物理时空的特性(参见第2章•一•(二)和第3章•四)。因此,它不是一种“感性形象”的表象心理,而是智力物象加工认知的抽象物象心理。这是人脑的神秘之处,电脑不能模拟达到这种认知状态。

(二)微观物体物象

人的感觉器官是宏观感受系统,但它们受到阈值限制。这种阈值与微观对象的尺度相比,相差多个数量级。量子理论的发展,把人类认识带进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尺度。人类认识一深入到微观领域,便面临着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处境。王天思认为“由于在微观认识中‘现象’一词只能是指在观测主体领域的观测结果,而不能再像我们在宏观领域那样指不依赖于观测者而独立存在的事物状态,间接感受成了微观认识理论的基石。”(王天思,3。)人们根本就不可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微观粒子,这是人们难以想像而只能用抽象的数学或方程式等隐喻表示出来的一种人类认识的临界尺度:原子的直径10–⁸ 厘米;一个核子的典型长度是10﹣¹³厘米。读者通过理解符号含义转换形成微观物体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从而达到感受微观物体的体验。

形成微观物象的认知心理,涉及语言符号的起源。比如,尺度的心理样态由视觉尺寸长度形成的。我们亲眼见到过 1 米的长度,它由100厘米构成,1厘米由10毫米构成。因此有了这些长度的记忆物(表)象。“10–⁸”是负幂数。原子的直径10–⁸ 厘米,意指原子长度1亿分之一厘米。所以,对原子认知是一种数字符号隐喻形成的物象。是一种以直观长度物象为参照的认知心理样态。虽然,隐喻形成的物象与直观物象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必竟不是直观的,也不是由感觉信息加工形成的物象。视力阈值达不到这个层次。因此,感性表象心理实验无法测验非直观物象心理。物象心理学需要设计新的测验方法、标准,对非直观物象进行心理实验。

通过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对原子进行操作、或在百万倍电子显微镜“亲见”原子结构和形状的认知心理样态,已不是视觉信息产生的直观心理上的“形象”或“表象”。因此,我们需要用物象一词来描述这种认知心理样态。参见第2章•一•(二)和第3章•四节。

(三)社会关系物象

社会关系物象是认知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样态。社会关系的主要特点是非直观性,虽然它离不开感官对人的社会活动的直接观察。人的社会活动方式是直观的,但要认知某种活动的性质、作用、价值等,并不是感觉和知觉物象加工完成的,而是智力物象加工的结果。如社会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商品价值、法律关系、人的情感等社会关系,只有智力才能形成认知社会关系的心理样态。比如,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隐藏在资本背后的秘密”。 “剩余价值”就是一种非直观的社会关系物象的描述。

实验心理学已经涉及非感性材料的智力认知测试,比如社会舆论的测定。但心理学家却将其当成“感觉的直接测量”。(郭秀艳,274~276。) 例如,塞林(Sellin ) 和沃尔夫冈( Wolfgang,1964)对犯罪行为的舆论研究,让被试分别对21种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计的实验。其实,这是一种智力认知心理活动,而不是感觉层面的认知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实验中,被试的认知心理样态不是表象性质的,而是智力物象加工过程:犯罪行为与受害者关系、社会危害性程度、价值观念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物象的判断和评价。

(四) 自我物象

自我物象是每一个人心理上对自己的存在、活动、思维、目的、信心、信念、信仰、生理功能的感受和体验。它们是以物象的性质产生于心灵意识之中的。自我存在物象包括对于自己躯体感受性和自我在何处及其社会关系位置两方面的体验。前者如自己手、腿、脸、生殖器等部位的认知心理样态;后者如自己的职业性质、工作和生活等场所,以及自我在家庭成员与社会中身分地位等自我体验。自我活动物象,是对以前做了些什么事情的具体情景的记忆,如自我与友人在河边嬉戏,或与同事出差,或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的情绪记忆,或自我在经营中与顾客完成了一笔交易的记忆等。它包括似于图尔文的情(节)景记忆的心理样态。自我思维物象,如我的写作在某一阶段,或我要修改某项计划,我要怎样做,它们是认知心理学中“策略性知识”的对象物即智慧心象自我体验。自我目的物象,如我的心里想着自己要做什么?或者心里想要求别人做什么?做什么是人的目的、理想、心愿等目的性心象的自我体验等。自我生理功能物象,如我喜欢吃什么食品、饥渴感、性需要、身体舒适度、心情烦躁、病痛的回忆等。自我物象心理是可以与语言分离的,也是可以不需要语言帮助的。人们用语言交流自已的情感、意向,都是对自我物象的表达而已。直接证据有聋哑人对于自我生活、劳作行为、社会关系的认知,就是自我物象的思维和体验。他们完全脱离了语言的福利。

(五)意向物象

意向物象是认知他人目的性的心理样态。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人与人的交往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即意向性。认知对方的目的即意向性,是社会心理的常态。意向物象是一个人认知他人想着、准备做什么?怎样去做?或者企图要求别人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是人的目的、理想、信仰、心愿、规则等目的性意向。怎样做是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策略性知识”即智慧性意向。人们一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理解他人言论而获得他人的目的、理想、意愿、策略、技巧等意向物象。又如对他人信心、信念、信仰和(群体)规则等的认知心理样态,也是意向物象。还有,对比喻的理解达到认知作者的意向性如解读诗歌等。因此,意向物象是对他人心灵活动的判断、推导等认知方式形成的心理样态,是智力物象加工的结果。

意向物象心理的边界是广阔无垠的,也是模糊的。它也不是感官信息加工的产物,而是智力认知加工的成果。比如信仰物象等。

三、想象物象

想象是人类认知心理活动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的心理活动都具有创造的特性,虽然创造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在心理学中,想象心理活动是可以分类的,如梦、幻想、理想、虚构、假设、猜测、创造性想象等。物象理论认为,这些类型想象的认知心理活动主要的共同的心理特征,是物象形态的、而不是表象形态的,也不是语言文字方式的。因此,我们提出想象物象观点。想象物象可以解释儿童想象发展和想象游戏的认知心理活动。

想象物象不同于想象表象。心理学中想象表象观点认为,“想象表象是人通过想象过程而创造的新形象。……。其材料来自记忆表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林崇德,1366。)显然,想象表象把想象局限在直观的“形状”方面,而忽略了、排斥了想象对于对象的性质、关系、价值、功能等方面。由此可见,想象表象观点没有涵盖人类想象心理活动的全部内容。根据物象理论,想象物象观点内涵既包括想象表象,也含有对于想象对象的性质、关系、价值、功能等方面,还包含想象非直观事物结构、关系、性质、作用等方面。比如,古希腊的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中的“原子”,就是在没有直观“原子”物理信号的刺激情形下,产生的一种猜测、推导的想象物象。并用“原子”一词隐喻它。此外,想象表象观点认为,“想象表象源自客观世界,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林崇德,1366。)但是,人类想象能够超越客观世界。比如,佛教中有“前生”与“来生”的想象心理。这是想象表象不能包容的。还有,无意识想象即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如梦、梦境,也是想象表象不能容纳的。物象理论认为,梦是一种想象物象心理。

综上,想象物象与想象表象的区别在于:想象表象只是想象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想象物象则是各类想象心理活动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一)想象物象-1:假设物象、理想物象、创造物象

1,假设物象。假设是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所谓“根据事实提出”,绝不是仅仅根据客观事物的感官信息形成的直观表象或形象,它还包括事物的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等因素。因此,假设是在物象认知心理基础上产生的,而不仅仅是事物直观的“表象”或“形象”。所以,假设是一种想象物象的认知心理活动。

2,理想物象。“理想是一个人追求的自认为有价值并需要经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林崇德,756。)在这里,如果说“目标”是一个视觉心理表象的话,那么,“价值”和“努力”就不完全是视觉表象了;而是“目标”的作用、利益、关系的选择和“努力”的意向性持续增长心象。所以,理想的心理样态是理想物象。心理学中,研究理想的心理样态有着丰富的内容:如理想父亲、理想化、理想化形象、理想角色、理想精神家园、理想自我等。这些“理想”的心理样态均不能用心理学中的“表象”或“形象”来做出完整的解释。即便是“理想化形象”和“理想自我”也不能直接判定为视觉心理表象,因为它包括“把自己塑造成尽善尽美的形象”,这里的“尽善尽美”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仅仅是视觉表象。

另一类理想是建构新社会关系的心理样态,也是理想者的一种想象物象心理。在人类每一个时代,都有思想家、改革家。“他们都提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努力想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组织”。(奇凯岑特米哈伊,287。)所谓“想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组织”,就是企图建构实现某种社会价值关系的组织体系。他们的心理样态不能用“表象”或“形象”来描述。比如,马斯洛的“理想精神家园”,还有,孔子天下大同,柏拉图理想国,莫尔、傅立叶和圣西门社会主义,马克思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都与价值观、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利益分配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这些“思想”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物象。因为它们既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存在形式,也不是感官信息形成的“表象”或“形象”。

3,创造物象。心理学中,创造性想象局限于“作家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构思想象”和“发明家对自己将要发明的工具形象的构思想象”,(林崇德,153。) 忽略了发明家对创造对象的性质、功能、关系、原理等因素的思考心理活动。比如,科学家对飞机发动机的创造过程,不是只思考发动机的形状,而是要根据材料力学、热力学、机械功力学、空气动力学、电磁学等原理的非直观物象综合利用的构思想象。可见,创造性想象没有全面、完整的揭示科学发明构思想象的认知心理活动。因此,我们把科学家发明的认知心理活动称之为创造物象。

在我们这个充满语言的社会里,几乎每一个创造产品的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符号交流。米哈伊(Yimihayi • Qi covet Cen Mihat)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最重要的创造事件就是创造一整套新的符号体系的事件” (林崇德,287。) 物象理论认为米哈伊的观点,在认知心理学上看是一种本末倒置,或者说,米哈伊只是看到了创造认知心理活动一种外显的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创造物质产品的认知心理过程中,创造物象发生在文本描述、绘出图纸、做出模型之前。

(二)想象物象--2:虚构物象

虚构物象是想象社会生活中不曾有过物体、事件的智力认知心理样态。虚构物象一般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如吴承恩在《西游记》第四回中有一段虚构哪吒首战孙悟空的描述:

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剑、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悟空见了,心惊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好大圣,喝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

神话故事是语言描述的虚构物象,是生活中不曾有的物体、事件认知心理样态。然而,听读者却在感受和体验虚构物象中陶醉,其乐融融。其原因就在于物象这种意识物质的神经生理心理作用,能够向思维提供认知的对象,即物象使脑神经情绪生化物质发生改变。

文学家的创作活动,首先在心灵意识中虚构某些人物、故事情节即虚构物象。然后才思索选择语词造句表达出来。艺术创作的虚构不能仅仅用“形象”概念来描述。虚构的某一类事件、人物的性质、关系、价值等本质特征是艺术品的内容之一。因此,文学家的创作活动是一种虚构物象的活动。说谎者首先并不是寻找语词,而是思考虚构某种事件的物象。说谎(恶意的或善意的)者借助社区对于语词意指事物的诚信绝对性,使听读者信以真。善意的虚构是为了使听读者信以为真时会对双方有利,如医师或亲友对病人隐瞒病情等。恶意的谎言虚构是为了使听读者受损而对说谎者有利。

阿德勒人格理论中的虚构目标,是一种虚构物象的心理活动。它是个体想象的、用以指引行为的目标。其创设是无意识的,只对个体有有意义,目的在于克服自卑感,获取优越感。阿德勒认为,健康的个体依据环境改变虚构目的,以此作为应对生活的手段,神经症患者无视环境因素,视之为生活动现实。如果说虚构目标是一种虚构形象或表象的心理活动是不适恰的。此外,虚构症是一种记忆障碍。它表现为患者在回忆中将实际上未发生的事或体验说成是确有其事,以虚构的事物来填补自己遗忘的某段经历。这也是一种虚构物象的心理活动。常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外伤、中毒性精神病和麻痹性痴呆。

虚构物象可以转换成为某种物质形态的产品。比如,神话故事可以转化为动画片、网络游戏、电视剧等物质形式,这时虚构物象演变成为实物。但是,这些艺术形式的内容仍是虚构的。智力认知能力能够判断事实物象与虚构物象。当观众欣赏或游戏玩家操作时,认知心理上已作出了真假值的判断。

(三) 想象物象--3:梦物象、幻想物象

1,梦物象。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一种极端形式的无意想象。其主要特点是无意识性和被动性及梦境的离奇与怪诞。物象理论认为,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物象的心理样态发生、展开和进行的,语言极少参与梦的过程。觉醒后对梦的诉说是阐明语言与物象关系最好例子,对语义的定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心理学家卡尔金斯(Calkins)曾做过统计,结果表明梦想表象以视表象最多,听表象和触表象次之,色表象味表象和嗅表象很少。梦是物象心理学的有力证据之一。梦境是梦想物象。现代生理心理学观点认为,大脑的生理活动为梦的产生供了必要的基础。一般认为,梦过程是从脑干巨细胞的放电开始的。这种放电不仅导致眼球双向水平快速移动和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征性脑波,而且也在脑的其他区导致高度的激活;正是对各个脑区的这种高度激活作用,导致了各种离奇的梦境。由此可见,梦是大脑物象加工的有力证明。脑细胞放电是生理生物学的表现,而在心理上是物象加工。

中国《周公解梦》共计有929个梦境。(可达,236~262。)周公将感官直观的自然物(含人工物)物象、符号物象、情绪物象的梦境与社会关系物象联系起来,作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凶吉征兆的预测。例如,“忽大风国有号令”;“妻有孕主外私情”;“龟入井宅富贵至”等。《周公解梦》是一种典型的物象社会心理学说。

2,幻想物象。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因此,幻想是以想象物象加工的方式进行的。幻想是个人愿望产生超越现实生活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即幻想物象。幻想物象具有创造的性质,是一种创造思维活动,但缺少科学性。正确、积极的幻想是理想。它基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推动人们克服困难,不断创新;可使人的思想超越现实,许多文学、艺术创作乃至科学发明都源于幻想物象。幻想物象与虚构物象的不同处在于,虚构是以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型材料建构起来的物象。而幻想物象则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和发生的材料。如神话故事、宗教信仰等。幻想物象一般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西游记》中的天庭、玉皇大帝、龙宫、孙悟空七十二变。还有佛教中“前世”、“来世”,基督教中“上帝”、“天堂”、“地狱”,伊斯兰教中“真主”等。这些东西都是作者的幻想物象,它们并非来自物理世界中物体信息。它们就是一种“白日梦”。 它将现实中的某些事物物象与梦幻或幻思的物象进行组合形成在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物体、事件的物象。当我们听读这些语言描述时,心灵意识中也会呈现这些幻想物象。这与语言理解转换物象相关。艺术家将《西游记》中的幻想物象转换成动漫电视、绘画或人演电视剧等,直观物体、事件供观众欣赏。但观众的智力认知能力能够判断其真假。

幻想物象为什么能够成为宗教信徒们心目中所向往追求的目标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幻想物象是一种意识物质的存储形态(参见第2章•二),它可以成为思维的对象。这是个体宗教心理的认知神经生理基础。这些幻想的宗教物体或事件物象,可以成为人们心灵的偶像、归宿。幻想物象如果指导行动就发生谎诞行为,如对宗教祈祷仪式就是如此。

幻想物象的心理样态,还有许多表现。比如(儿童)幻想发展、幻想性虚构症、(儿童)幻想游戏,以及幻觉妄想综合症、幻肢等幻觉体验。

(四)想象非直观的物象

想象非直观物象有两大类型:一是假设,二是幻想或虚构。

1,科学假设中的非直观物象。根据智力对宇观和微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表明,物象并不一定由感官接收物理信息所产生。科学假设是一种对宇观或微观物体结构、性能、关系、作用等想象物象的模型。虽然,想象微观物体的结构都是视觉物象的特征,但同时也包含有其性质、关系、作用等因素。所以假设非直观物象超出了表象的范畴。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并未看到苯分子结构,但他追求苯分子视觉物象。苦思冥想(非语言的),梦寐以求。他在梦中想象出(看到)由一些小环连接起来的一条蛇首尾相连成环形状态。由于梦物象的启示,他很快发现了苯分子六角形的环形结构。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 Thomas Young,1801)认为,光是一种通过以太穿行的波,是一种充满着空虚的空间的、几乎不可探测的物质。正如波通过水或空气的介质进行传播一样,光是在以太中进行传播的波。正如空气和水中的波具有波长、频率和振幅一样,光也具有同样的性质。这就是托马斯•扬想象的“光是一种波”非直观物象。又如,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物象的行星模型假设等。

数学模型是一种科学假设物象,它是想象非直观物象。数学模型用数学结构来表征变量间因果关系(或协变关系)的关系仿真式。数学结构由非空集合组成,这个集合就称之模型的论域。若一个数学结构使得形式理论(形式系统中的一组公理或公式)中的每一个公式在这个结构内解释为真,则这个数学结构就称之为这个理论的一个模型。由于数学模型精确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协变关系,一旦认定为真,就可用来精确地预测变量的变化方向及其大小。霍金对宇宙起源于大暴炸(它发生有100亿年前)的假设非直观的物象,就是用数学模型描述的。

在宇观领域,假设非直观物象往往是一种运用类比、隐喻为直观物象的认知心理样态。比如,天文学家的宇宙“黑洞”物象假设。然而,假设非直观物象一般是由已知的事物物象进行的逻辑推导得出的。科学假设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得到实验有效的回应,所以才称得上假设物象。

2,幻想或虚构中的非直观物象。幻想、虚构非直观物象的典型例子是宗教神学。比如,佛教中“前生”、“来生”,基督教中“上帝”、“天堂”、“地狱”等。还有神话故事,如《西游记》中的天庭、玉皇大帝、龙宫、孙悟空七十二变等。

四、物象四大来源

物象是感觉、知觉、智力认知事物以及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因此,物象心理学理论认为,物象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来源:

首先、感官、知觉直接获得事物信息加工与物象加工后形成的对于外界事物的心理表征,其中主要是视觉物象。现实生活中,对一个事物的观察和体验,常常有多个感官参与。比如,我们的视、触、味、嗅等四种感觉信息综合形成苹果物象。所以苹果不在眼下时,我们能够对苹果形状、颜色、硬度、水分、酸、甜、香味做出回忆。并依据苹果物象记忆区别其它水果或物体。

其次、智力对宇观、微观事物结构、关系、性质的猜测、推导、想象产生的物象。如爱因斯坦通过洛伦兹力的推导发明的相对论,和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等。虽然,他们最终都是语言表述出来的。但是,他们在发明、发现和创造过程中的思维状态主要是物象思维。这是认知对象所决定的认知心理样态。在语言表达时,一般运用隐喻或类比视觉物象来描述。

第三、想象产生的物象。我们在第4章•三节中讨论了多种不同性质的想象物象。它们都是个体心理上的物象来源。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想象物象都是知识的表征。比如梦物象、幻想物象和虚构物象等。不过,可以断言,它们都可能成为知识表征的对象或内容。虽然这不是科学知识,但它是一种文化知识。比如《周公解梦》中列举出929种梦物象,还有神话故事的动画片等。

最后、通过语言理解转换形成的物象。心理学将此情形看成是再造性想象。如林崇德等人认为,“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解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林崇德,1644。) 比如,一个从未到过中国东北地区的人,根据他人口头或文字描述,可以想象出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等。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纸想象出未来建筑物的形象等。物象理论认为,语言理解就是将语义转换为语言符号意指事物物象,物象是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但是,语言理解心理转换形成的物象与“再造想象”的观点,虽然相近,却不一致。因为再造想象局限于事物直观的形象,并没有涵盖语言理解转换形成的认知事物性质、关系、价值、作用的心理样态。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理解转换形成的物象是个体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世界的方式,可以传承前人发现发明的科学知识。这也是文盲人与文化人的差别。心理实验表明,被试记住的不是这些句子中所使用的具体字词或句子的表达形式,包括句子呈现的顺序。被试所能够准确记住的是句子所表达的一般意义。但是,物象理论认为,被试所能够准确记住的不是句子所表达的“一般意义”,而是句子表达所形成的抽象物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潘 菽,荆其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4、王天思:《微观认识论导论》一种描述论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

5、郭秀艳:《实验心理学》,杨治良审订,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美)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7、可达:《预兆与梦》,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

    进入专题: 物象心理学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06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