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治:追忆高华老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37 次 更新时间:2013-07-27 12:00

进入专题: 高华  

黄文治  

12月27日晨,在合肥的家里,我如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查阅微博,浏览的过程中,一条痛悼高华老师的微博,几乎把我惊呆了---高老师于2011年12月26日晚十点十五分病逝。即使我很早就已经知道高华老师2007年就确诊有肝癌,但是一看到这则消息,我还是感到非常的吃惊与突然。工作了,本打算找个时间去看望和拜访高老师的,现在这样的机会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心里甚为失落与难过。

高华老师的代表作是《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这本书我读的不算早,记得非常清楚,是2005年那个暑假的夏天。当是我是本科毕业,硕士还没有去读。我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此书的信息,就让夫人当时还是女友的英帮我打印出来,我花了整个夏天才读完,说真的,当时我对中共一无所知,看到这样的书也不甚知解,更别提评判了。但是书后面附了很多后记,尤其是萧功秦老师的一篇后记,看后极为喜欢。应该说,那是我读的萧老师第一篇文章,就是这本书的后记。

后来硕士毕业我有幸成了萧老师的门生,因为高老师是萧老师的挚友,萧老师上课经常提到高老师作品及其为人为学的品格、修养。我也耳濡目染,渐渐对高老师熟知和敬仰起来,并与高老师有一定的邮件联系,而高老师的文章及著作我读的也随之增多。但是高老师患有肝癌之病,我最早却不是从萧老师那得知的,我是从合肥安大同学杨波峰处得知,后来回上海才在萧老师处得到确认。非常之惋惜。

我第一次见到高老师是在2009年华东师大。当时我成功报上6月24日-28日的华东师大第一届国史班。国史班28日安排了高老师一个学术讲座,主持人许纪霖老师说这是压轴的讲座,题目是有关当代民间历史书写的。高老师嗓音极美,讲座内容旁征博引、见微知著、深度挖掘,我们这一届国史班的学员听的都有点“醉”的感觉。记得讲座中,高老师大力推荐秦福铨的《博古与毛泽东》一书,并随口问了句:“谁看过此书?”我因当时已从萧老师处复印到此书并且读完,因此面对高老师此问题,全场只有我回答看过此书。高老师显得很吃惊,立马问我:“你是谁的学生?”我说:“是萧老师学生”,他又问我:“是哪个萧老师”,我说:“是萧功秦老师”。他转头对着许纪霖老师说,“哦,明白了,萧老师是我推荐给他的。”这是第一次与高老师一问一答的接触。讲座末了,我又大胆地问了一个问题,是有关苏维埃革命失败后中共红四军代理参谋长龚楚及其他高层领导人的群体性变节问题。这个问题,当时我也有些研究,写过一篇长文读后感,并给高老师电邮过。在文章中,我通过读《龚楚将军回忆录》及《我与红军》等书,认为龚楚的变节是因为其已从革命的理想主义步入经验主义的摇篮导致的。高老师听后震了下,随后即问:“你是不是那个发给我龚楚回忆录读后感文章的学生?”我说“是的”,他说:“写的不错”。我知道,那是他对我的鼓励。因为高老师接下来的回答很直接,也很简单,他说“那是恐惧啊”。我当时颇不以为然,事后随着自己档案、回忆录资料阅读量的增多,我也渐逐认同了高老师的这个认识,觉得龚楚回忆录在此点上有装扮。这是在国史班上的第一次接触,日子记得很清楚,2009年6月28日。

6月29日下午,高老师又受到萧老师的邀请,在上师大做了一场学术报告,题目是有关蒋介石为何在大陆失败的探讨。高老师带了一个华东师大博士生---姜超(现在我们已经很熟悉)---来录音。记得高老师报告,是在当时上师大文苑楼708大会议室。高老师报告很受欢迎,不但座无虚席,还有很多学生站着旁听。高老师在这场报告中,深刻探讨了国共内战力量对比及形势,提出国民党军事失败是其败走台湾的最主要的原因,此点给我启发与印象颇深。

晚上是萧老师请高老师在西园饭店吃饭,朱学勤老师及萧门弟子作陪。在去饭店的路上,我把我博士论文研究的兴趣点及收集资料的状况跟高老师汇报和请教了下,问问高老师可有什么建议。这个问题,其实国史班讲座期间,我也请教过杨奎松老师,杨老师建议我从国共党人进驻乡村后地方精英的因应角度去深度挖掘。现在我觉得这个选题很好,只是我当时未能及时理解杨老师的真意,因此忽视而未考虑。几天后我又将此问题请教了高老师。高老师当时跟我讲了很多,有一点我现在依然还记得,就是他让我从中共的“政治保卫局”角度去研究。这个选题我准备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选题,而重新选择并开启了自己的中共民众动员之路的研究。之所以放弃高老师的建议,原因有三:其一、后来去查资料,发现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屈指可数,无法支撑一篇厚实的博士论文选题;其二、自己的学养还无法驾驭;其三、学术环境依然不宽松。现在高老师去世了,我心里始终觉得亏欠了高老师,像千斤重担的债务一样压着我,虽然博士毕业前,我也跟萧老师说过即将展开此选题的研究,但是现在依然收获不多。即使如此,我心中却已暗下决心,今后边收集资料边研读,这个选题我肯定还会继续,以此告慰高老师生前之期望。

席间,三位老师和萧门学生之间谈了一些学界之事,现在已经很难再回忆清楚。席毕,我们同门与三位导师握手别后,萧老师领着高老师及朱老师去其家畅谈去了,之后的情况我也就不得而知。

后来因缘际会,高老师的博士生,包括姜超、刘彦文、李翔、马立民、曾辉等,我基本都已熟知,有些我们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相互交流也比较多。随后,高老师所有网络文字及期刊网文章,我都已拜读完并收集成册。像这样将老师发表的作品全部编辑成册的,除了萧功秦老师、秦晖老师、王奇生老师、杨奎松老师、朱学勤老师的,还有就是高老师的了。高老师成果不多,国内出版的书籍就更少,目前我手上基本都已收集齐全,包括《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革命年代》等。这些书有些是从萧老师那里复印来的,有的是从张宏卿师兄那里复印来的,有的是我从当当网上购买的。来源虽不同,但基本读完。我想以后还会继续深读,因为高老师的东西非常耐读。另听说高老师28万字遗作《高华历史笔记》一书1月8日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第二部分为《断裂与延续》;第三部分为《历史叙事的技艺与观念》;第四部分为《在海峡的那一边》;第五部分为《读书有感》。我非常期待。

关于高老师的作品,我不想多评价,只想引用同门谢涛弟给萧老师的私人信件来说明这个问题。谢涛说:“一、《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固然是高华老师留给世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但高华老师之后,有高华老师之志者大有人在,有高华老师之才者却罕见来者。究其因,无它,缺天赋也,这不是勤能补拙所能弥补的。二、世人大多关注《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的影响,却少有对《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的写法剖析,或者即使剖析,也显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并不是说高华老师没有史学理论的素养,而恰好相反,这说明时下所风行的史学理论创新,是何等的搞笑。我曾经私下琢磨过高老师的大作,我觉得他更像一个传统的手艺人,胸有成竹,仔细打磨一件艺术品。他的作品,写的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而不是一个个刻板的脸谱和机械的框架。所以读高华老师的作品,很容易就有一种‘现场感’。萧老师强调治史当有悟性,是不折不扣的治史良言,高华老师不但有极强的悟性,而且还能够把这种悟性所领会的现场感传达给观众。三、高华老师对毛的分析,与现代史学界完全是不搭界的,他更像是从荀子韩非子的法家角度去剖析毛。古人治史,崇尚知人论世,高华老师的知人论世,我认为其底子就在这里。高华老师深知权谋却为人光风霁月,这才是真正的境界!”

高老师史德、史才与史识兼备,尤其是史识能力,即萧老师所说的历史感悟能力极强。这方面,我与谢涛弟在宿舍都有讨论,有同感,谢涛的私人信件这里全文引用。

后来,当我读完高老师这些作品后,就更加如饥似渴。我又托姜超跟高老师电话联系,从高老师那里得到不少高老师私下给其门生上课的视频录音。这些视频录音,记得当时自己是一口气听完的,里面有很多思想的灵光,至今依然启发、浇灌与滋润着我的学术研究之路。目前,这批视频录音我还保存在电脑里,作为永久的纪念。

读其书、听其音之后,我跟高老师联系也逐渐增多,多是我给其群发一些东西,也包括我自己的一些作品等。这期间,共识网、爱思想网也时常转载一些高老师的新作,只要一发现,我即先睹为快。说到这里,我要提一个小的揣度故事。当时因自己不清楚高老师与病魔斗争的实况,又看到病中高老师笔耕不辍,时有宏文问世,因此我甚至坚信高老师肝癌是误诊了。有一次上课,我甚至跟萧老师如此说:革命战争年代,高老师父亲是地下工作者,反右、大饥荒年代,高老师肯定吃过伊拉克蜜枣,这种蜜枣病毒很多。高老师是因吃伊拉克蜜枣而染有肝病,但是没有医院确诊的那么严重。高老师研究毛及中共党史,深知我党及其治下机关的厉害,为了减轻当局对其已有及正在进行的学术研究的压力,故而相信了医院的误诊,同时外间也在加剧传播这种误诊……这当然是我的揣度,跟萧老师说时,萧老师也未置可否。后来我跟姜超谈起此事,我们也都希望这个揣度是正确的。但是很遗憾,事与愿违了。2011年12月27日早上的一条微博信息彻底摧毁了我的这个揣度、这个牵挂与这个期盼,我们永远地失去了高老师。

27日下午,萧老师给我们同门学生来信说,“我周四晚上去南京,晚上去高华家,向他夫人问候,后天上午八点半是大殓仪式,下午参加《看历史》的追思会。晚上返回上海,我会把大家的哀思转达给高夫人。从电话里得知,高华老师是肝内大出血而突然去世的,此前精神状态还可以,我上次打电话给他,他还说想和我一起去四川参加会议,他的突然去世也免去了他肉体必将受到的越来越大的折磨。也是一种解脱。最遗憾的是,在四年时间里,他没有把他的许多深刻精彩的历史感悟写下来传给后人,只留下他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作为我们这一代学者献给一百年后的子孙们的礼物。我们要学习高华的是他的那种对历史的感悟能力,那种洞察力,那种担当道义的责任感。”看到萧老师信件,我才知道高老师去世时的一些真实情况。

接下来,我一直在网间关注高老师去世的消息及追悼会的境况,几乎搜遍并查阅了所有这方面的资料,包括生前照片、追悼文字及挽联等。当我从追悼会实况视频中看到萧老师吊唁并缓缓从高老师仪容前走过时的那短短40妙钟,我感觉时间都停滞了,萧老师那种痛失好友时的孤独、不舍与相惜,看得我心碎的滴泪。作为学生的我,本想也该去参加高老师的追悼会,因我刚进新高校,再加上学校期末监考与12月29日下午及晚间的学院集体活动都羁绊着我难以脱身并亲自去吊唁高老师。晚上参加完活动回来后,即嘱托李翔兄代我向高老师灵前献一束白玫瑰,来寄托我的遗憾、我的痛苦与我的哀思,不知道高老师您在天堂能否感受得到。

于今岁末最后一天,写下这些追忆文字,也只是一些小事情。网络里有一对挽联写的非常之好,我改动了一个字来悼念高老师。上联为:师独射日,九州几人传董狐笔;下联为:天不永年,四海万众悲太史才。高老师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仅有的几位真正的史德、史才、史识兼备的学术大师之一,我觉得对高老师最好的悼念,不光是悲痛与追忆,而更在于师者之后,更有后继者。斯人已殁,其道犹存,正如萧老师所说的,我们后辈要学习高老师的是他的那种对历史的感悟能力,那种洞察力,那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

高老师,您一路走好,我们爱您!

本文来源《开放论坛》,2011年12月31日。

    进入专题: 高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96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