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成仿:北朝鲜走向常态国家的两个必要条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9 次 更新时间:2011-12-23 22:07

进入专题: 北朝鲜   金正日  

储成仿  

我是2005年8月去参观朝鲜的。2011年12月 17日金正日去世,一时间朝鲜的事成了全球范围的一个热门话题。乘着这股朝鲜热,在此,我也想把我对朝鲜的一些观感和想法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首先,从全球国家形态看,像朝鲜这样一个封闭的,日常食物(粮食、肉类、蛋类等)极度匮乏,只有传统农业(无袁隆平发明的良种、无化学肥料、无机械化耕作),只搞核弹制作(所谓的先军政治),没有现代工业、商业、化工、汽车制造业(在平壤街道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是车辆特少,不存在堵车,小汽车有那么一些,但都是进口的,如很扎眼的奔驰牌),无(有一些还是无?)日用品轻工业(羊角岛国际酒店里的电视机是福建福日牌的、洗嗽用品都是中国造),无现代能源(朝鲜最大的问题是缺电),无现代传媒(电视频道大概只有两个且播放时间极其有限,据说朝鲜百姓大都收看中国的原12频道),无(听说现在有了一些但控制很严)手机、网络(从丹东过境时我们被告知不许携带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否则就打道回府、别过境),只有一个主体思想(其实就是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十六个字),只有一家世袭大位的国家,与现代国家相比较,这个国家,毫无疑义,不是一个常态国家,而是一个变态国家。

从全球宏观大方位大时段时空变迁的历史和未来演化的趋势看,像朝鲜这样一个变态国家的生存条件是不可持续的。假设朝鲜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金氏僭主及其支撑者们能够通过高压、蒙骗、洗脑等手段裹挟国民一意孤行,那么,我就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国家的未来就必然从相对与国际社会切割开来到绝对与国际社会切割开来,且渐行渐远,最终的结局是彻底自行边缘化、回到人类远古时期的各自孤立的自生自灭的部落社会。然而,我以为,这种事在人类5000年前是可能发生的,但在当今世界,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是零。

根据以上逻辑路径我们可以推定,朝鲜的未来之路不可能有两条或多条,只能是一条,那就是从一个变态国家转化为一个常态国家。

那么,朝鲜如何从一个变态国家转化为一个常态国家呢?根据我2005年8月份在朝鲜参观所得到的一些观感以及近日对朝鲜所发生的事的粗略观察,我以为,朝鲜由一个变态国家走向常态国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或者说,朝鲜在从一个变态国家走向常态国家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两件事,这就是:

第一,金氏世袭必须且必然结束。

为什么说朝鲜从一个变态国家转化为一个常态国家必须且必然要结束金氏世袭呢?理由是这样的:众所周知,金氏家族政权赖以存续的理论基础、思想主张或行动准则是一个什么所谓的主体思想另加一个什么所谓的先军战略。由此可以推定,只要是金氏世袭不辍,则金氏世袭者就不可能改变或抛弃这个其政权赖以存续的理论基础或行为准则。如果这个政权赖以存续的理论基础或行为准则不改变、不抛弃,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定,这个国家就只能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紧随其后的必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从变态转化为常态。由此,我的认知结论是:朝鲜如果要从一个变态国家转变为一个常态国家,这个国家就必须且必然结束金氏世袭,不仅如此,还要结束包括太子党集团、红二代、官二代的变相世袭。

第二,南北统一必须且必然实行。

2005年8月我在朝鲜参观后的一个强烈的观感是:这个国家欲想从一个变态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常态国家的一个途径必须且必然是实行南北统一。这个观感,在我参观了板门店后得到了更加有力的强化。尤其是,在参观了平壤的统一大道后,我得知,金日成当年希望统一的欲求是强烈的,他给韩国开出的统一条件也是宽敞的。但南北统一问题,名义上是两国内政,但实际上却是国际政治大国之间各为其利的勾心斗角。对于此点,2011你12月21日选举网转载的贺卫方先生的博文《哭别人也是哭自己(作者原标题:国家利益与正义原则)》一文所提的观点,我是赞成的。所以,我以为,朝鲜这个国家欲想从一个变态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常态国家的一个必须且必然的途径是实行南北统一,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信以为然的。

    进入专题: 北朝鲜   金正日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51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