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伟:不要有太多的“美国阴谋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08 次 更新时间:2011-12-18 15:57

进入专题: 阴谋论  

刘亚伟 (进入专栏)  

2011年春节前,胡锦涛主席将要访美,这次访问意义重大。2010年可能是中美关系出现问题最多的一年,问题不解决对今后若干年中美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影响将不可想象。今天的中国在扶摇崛起,而美国则在相对衰退。双边关系因为国力平衡的失调而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两国首脑的会晤因此特别重要。中国当前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转型,没有美国和西方世界的配合,转型也许难以顺利完成。此外,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在今后两年都将面临最高领导人的换届,在换届之前把中美关系的发展拉回正轨极为重要。

然而,中美两国的关系的顺利发展目前面临两股暗流,它们不仅来势凶猛,而且迎合两国国内矛盾的不断加剧和日益微妙的国际政治博弈。在美国,这股暗流是“中国威胁论”。这一暗流的始作俑者是新保守主义和部分自由主义的学者、退役和在职的军方和情报部门人士、国防工业的代言人和面临暂时经济困难的普通百姓。他们不断鼓吹“中国崛起”、“美国衰退”,高呼所谓列宁主义的“北京共识”正在取代以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作为发动机的“华盛顿共识”,危言耸听地警告崛起的中国与衰败的美国必将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崛起的德国和衰败的英国的冲突,双方必有一战。意在把民主党赶进政治荒原的共和党人趁机兴风作浪,指责以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人对中国政府卑躬屈膝,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必须大幅度调整对华政策,迫使北京改弦更张,重振美国雄风。

在中国,这股暗流是“美国阴谋论”。这股暗流主要来自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既得利益集团。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高谈民族的百年屈辱,危言耸听地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亡我之心不死”,正把人民币汇率、购买外债、贸易逆差、气候转暖、中亚反恐和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警惕都当作绞索一条一条套在中国的脖子上,疾呼“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中国模式”将高歌一曲唱响全球。中国媒体的畸形开放使得这股暗流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中国维稳的国策和最高领导层换届的开始也使得这样的心态或认知极其容易变成对美政策的坐标和导向。

尽管两国都有从根本上颠覆双边建设性和合作性关系的暗流汹涌,中国的高层却一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反复告知世界和国人,中国今天是、将来也永远是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对霸权没有兴趣,对赶超(美国)没有能力。这样的工作不仅需要高层解释,也需要更多中国民间参与,向外界表达。

与此同时,要消除“美国阴谋论”,也需要中国的美国观察家和美方人士向中国人多做释疑工作:一、美国有媒体和言论自由,媒体观点未必是美国政府意见;二、美国是选举国家,政客常拿中国说事,不足为奇;三、美国国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美国的立法和政策,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只能循序渐进,难以立竿见影;四、美国如果真要遏制中国,不会与中国有如此紧密的经济和金融联系的,也不会欢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五、中美差距还很远,侈谈美国衰败不仅会被外界看成是浅薄,甚至被认作是狂妄。

中美因为历史、文化和制度的不同,不可能事事都能达成共识,因国家利益和安全可能发生分歧甚至冲突。但必须警惕的是,因为意识形态的趋向和既得利益的得失,中美两国都有试图破坏和颠覆中美关系大局的人和集团,且国内政治的需要和国际关系的多变常常使得它们得以兴风作浪。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中美两国领导人必须像老一代领导人一样,有勇气和远见,为中美关系的长治久安奠定新的框架和基础。如当年为中美建交立下汗马功劳的布热津斯基最近所指出的,中美需要第四份“公报”:“这一公报不仅可以保证中美这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身份和文化的国家可以公正地对待对方,也可以使得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历史性的重要角色。”来源: 环球时报

进入 刘亚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阴谋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34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