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远:2011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8 次 更新时间:2011-12-17 10:52

进入专题: 农村经济形势  

宋洪远  

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经历了异常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根据对13个省(区、市)农村固定 观察点调查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增长、控通胀、保民生做出了重要 贡献。

宋洪远说,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二是农产品价格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三是 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挑战;四是我国今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有望实现;五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要求十分紧迫。

宋洪远告诉记者,今后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入;加大非农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政府公共投入导向上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

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良好:预计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5%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 政策。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资金为9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际投入规模将首次达到1万亿元。宋洪远告诉《经济》杂志记者,在这些 投入下,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务院研究部署粮食和农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和农业 生产的政策措施,部署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农业部门全力以赴开展农业抗灾减灾,加强技术指导和科学服务,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产品价格也普遍有所上涨,部分产品涨幅明显。其中生猪和糖料价格涨幅较大,多数产品涨幅超过10%。

同时,各地继续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外出务工规模进一步扩大。

此外,2004至2010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实现了6%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今年以来,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有望超过去年的8.5%。

农业生产与供求形势:部分品种价格波动剧烈

201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宋洪远指出,受成本上涨及宏观经济影响,农产品价格整体出现上涨格局,很多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部分品种如棉花价格波动剧烈。

今年早稻实现恢复性增长,中晚稻丰收已成定局。预计稻谷产量为20003万吨,比上年增加2.2%。我国稻谷产量将实现“八连增”。连年增产使国内供 需情况大为好转,从前些年的供求偏紧转为略有盈余。但是由于生产、加工、运输成本增加以及最低收购价上调等原因,稻谷价格呈现稳中上涨格局,预计后期大米 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此外,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受供给偏紧影响,都将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而油料和糖料均因产量影响,价格仍将大幅上涨。

生猪存栏自2011年2月起止跌回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9月生猪存栏4715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76%;能繁母猪存栏4845万头,比去年 同期增加3.09%,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总数的10.3%。受生猪供应偏紧,饲料原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度飙涨。预计 后期生猪供应量将逐渐上升,但随着猪肉消费高峰期的再次来临,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棉花产量面积双增长,预计产量72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0.1%,前期棉花价格急涨快跌剧烈波动。后期随着国家临时收储预案细则的出台,棉价 才止跌企稳。预计国内棉价将呈现弱势震荡格局。奶业因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后期随着消费的季节性增长以及养殖成本上涨,生鲜乳价格将止跌回升。

改革不断推进:农村主要政策措施积极落实

2011年9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13个省(区、市)的111个县(旗、市、区),以及其中的9808个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户进行了问卷调 查,重点了解今年以来国家财政投入、农业支持、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 况。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的比重上升,用于农村的比重保持稳定。全部调查县平均每县预算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 的17.2%上升到19.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1.0%下降到20.3%。

耕地占用税收入用于农业的比重、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双双下降。耕地占用税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6.5%,其中用于农业的部分 预计下降1.6%,占耕地占用税的比重为60.6%,比上年下降了5.0个百分点。土地出让收益预计比上年增长13.0%,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部分预计下降2.5%,占土地出让收益的比重为56.7%,比上年下降了9.0个百分点。

各项农业补贴略有增长,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有所加大。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来看,有45.5%的调查县补贴金额比上年增加,有10%的 调查县补贴金额比上年减少,有44.5%的调查县补贴金额没有变化。从良种补贴来看,县均补贴总额比上年增长3%,增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从农机 具购置补贴来看,有97.3%的调查县对购置农机进行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品种范围扩大;从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来看,有59.8%的调查县对农户进行了 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全部调查县平均,保费补贴金额比上年增长13.3%。

国有粮食部门的粮食收购价格继续提高。国有粮食部门的小麦收购价格为2.03元/公斤,比上年提高9.1%;水稻收购价格为2.71元/公斤,比上年 提高12.8%。产粮大县得到的奖励补助资金较快增长,部分项目和补贴资金到位较慢。其中,“全部取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 水库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政策落实进展缓慢,还有75.5%的调查县没有取消。国家确定的“东北和内蒙古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 菜生产基地”、“新一轮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资金到位缓慢。

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相关政策落实较好,但部分补贴资金增速缓慢、部分补贴资金有所减少。在“五大惠民工程”建设上,除了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 化室”的建设投入分别增长21.4%和2.7%以外,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均有所减小。有80.2%的调查县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没有实现广播电视村村 通的县中,通广播电视的村占72.2%。有综合文化站的乡镇占总乡镇数的92.6%,有文化室的村占总村数的61.5%,有农家书屋的村占总村数的 76.2%。通油路或水泥路的乡镇数占总乡镇数的比重为97.7%;通油路或水泥路的行政村数占全县行政村数的比重为86.1%。

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实施力度继续加大。全部调查县均被纳入“家电下乡补贴实施范围”,各县平均补贴品种为11个,与上年相同。县均累计发放的补贴金额 为11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8%,带动家电销售总额92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5%。有46%的县提高了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 县均享受购置补贴的彩电销量7620台,电冰箱9745台,洗衣机4928台,空调4013台,热水器3673台,摩托车2277辆台,电脑1834台, 汽车419辆,手机366部。有77%的县家电下乡补贴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国有农林场职工。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业务的市县比例在提高,且融资规模有所扩大;二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继续 发展;三是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有所改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也平稳开展。全部调查县中有48%的县为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县。2011年1-8月,县均获得上 级财政保费补贴7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上级财政补贴占保费总额比重为53.0%,比上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县均保费总额为1377万元,比上 年增长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48%的调查县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承担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有41%的调查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被纳入“国家示范社建设行动计划”范围,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县中,有90%的调查县财政对培训合作社人员给予支持,有93%的调 查县免收合作社税务登记工本费,有57%的调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贴息或低息贷款,有64%的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国家涉农建设项目。

主要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继续存在

近些年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但在自然资源与劳动等要素约束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主要农产品国内供给能力有所增 强,但影响农产品市场结构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农业生产国际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 的发展,但也给我国的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了挑战。我国今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有望实现,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仍存在一定的变数。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 方式,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要求十分紧迫。宋洪远指出,未来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及其特点是:主要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

宋洪远建议,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其次,加大对农业资金投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三,加大非农产业 发展支持力度,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与收入来源;第四,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供给水平;最后,从制度上淡化农民工与城镇居 民身份的差别,从政府公共投入导向上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

    进入专题: 农村经济形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29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