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秉元:毛泽东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纪念毛泽东诞辰118周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2 次 更新时间:2011-12-11 23:52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毛泽东  

吴秉元  

提要: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文中第一部分是讲毛泽东提出在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后,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国家。第二部分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三部分是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最后指出,要认真吸取苏联搞正主义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我国修正主义者、走资派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强国。必须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路线上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认真贯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才能建设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

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文明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指导了革命文化的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加广泛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在本文中,我想探讨一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贡献。

一、建设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国家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已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就只有经过建立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这样的时代,资本主义文明制度已经过时了,已经走上衰朽没落的阶段了,它已经不会给人们带来光明。毛泽东指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60页)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再走资本主义是走不通了。诚如毛泽东所说,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

因此,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奋斗的唯一正确的目标。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说过:“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是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24页)毛泽东在这里提出的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新中国,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要逐步达到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文明先进的新中国。所以,在全国胜利后,毛泽东便进一步明确号召全国人民,“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5、9、411页)

要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并且依靠这个强大的政权,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条件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才有可能做到。也就是说,只有在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条件下,人民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才能支配生产资料,从而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必须进行文化建设呢?毛泽东早就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24页)又说:“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同上书第659页)毛泽东继承和发挥了列宁关于文化变革的理论,指出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不可缺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社会的政治、经济实行了变革,文化也必须实行变革,文化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有政权的巩固,要有经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还必须有思想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种思想文化建设,是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所以,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经极其深刻地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72-273页)这就说明了改造世界,包括物质的改造和精神的改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毛泽东反复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抓好经济建设,也要搞好思想文化建设,要建设一个物质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应当看到,毛泽东在建国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是我们应当坚持和发扬的。例如,他在建国初期就说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6页) 1955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奋发努力,在提高马列主义水平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一方面要搞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经济建设工作。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要求“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5页)这些论述,都明确地提出了把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都同时搞好,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现在,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继承、坚持和发扬毛泽东的这些宝贵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我国本来是个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但是,我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只有少数的地主、官僚买办阶级有文化,而广大的农民、工人却没有文化,或很少有文化。毛泽东说:“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9页)这就是说,在旧社会,是靠工农的血汗造成了文化,而工农自己却不能享用文化。

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不仅要使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而且要在文化上也获得翻身解放。按照我们党和毛泽东的要求,不仅要使我国从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经济上富裕发达的国家,而且一定要使我国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要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说过:“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11-112页)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文化教育的发展,广大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当今世界上,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是依赖于文化科学的发展的。毛泽东十分重视列宁讲过的一句话: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所以,他认为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

在反动阶级统治下的旧社会,要迅速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又实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就具备了迅速提高广大群众文化水平的社会条件。毛泽东说:“农民组织了合作社,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迫切地要求学文化。农民组织了合作社,有了集体的力量,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他们可以自己组织学文化。”(《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55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教育文化建设。

毛泽东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需要同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反动派、地主资产阶级在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同时,进行思想文化的斗争。这就是要用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1954年至1955年,我国曾经对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梁漱溟和胡适等人的反动文化思想开展了批判。毛泽东提出,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9页)并且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拖延时间不愿意改革的思想,是不对的;另一种是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对的。在我们党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改革工作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带来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的兴旺发展。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把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把农民看作是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这是十分正确的。在社会主义时期,也应当重视这一点。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注意采取工农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这也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党估量了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在1958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党中央就提出,必须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文化教育事业,其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逐步地做到一般的乡都有中等学校,一般的专区和许多的县都有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完成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积极地进行汉字改革:消除“四害”,讲究卫生,提倡体育,消灭主要疾病,破除迷信,移风移俗,振奋民族精神,开展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培养新知识分子,改造旧知识分子,建立一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其中包括技术干部的队伍(这是数量最大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

教育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对此是十分重视的。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主张坚持马克思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他要求青年们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在他主持制定的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曾经要求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普及小学教育。要做到一般社有业余文化学校和农业中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文化水平。农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除了国家办学外,必须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提倡勤工俭学。并要求青年团在农村开办供农民学习技术的技术夜校,逐步开展文化娱乐工作和体育活动等等。

毛泽东还主张在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党委领导和坚持群众路线。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进学校学文化、学技术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工业化,为了为人民服务,为了集体利益而努力进行学习。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们的学生应该明确地认识到,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党和毛泽东要求:在学校里必须认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必须使儿童和青年有系统地一步一步地掌握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从事生产劳动的习惯,使他们既能从事脑力劳动,也能从事体力劳动。要用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来武装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扫除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要使教育为劳动人民服务,要使文化为劳动人民掌握。

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也极为重要。应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自然科学比在旧中国说来已经有了良好的顺利发展的条件。毛泽东曾经反复强调,我们的各级干部要重视学习自然科学,要学习科学技术。他说:“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面貌全部改观。”(《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88页)这就是说,需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有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他要求各行各业干部都要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他向党和国家的干部指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同上书第142页)

毛泽东反对在科学技术方面墨守陈规,反对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他主张一定要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以便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地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文学艺术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又一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而得到发展的。毛泽东在1942年5月所写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说过:“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12页)又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同上书第809页)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会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后,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应当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这就需要努力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学艺术,使之成为在社会主义时期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为此,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工农兵的实际生活中去,和工农交朋友,多多写那些实际生活中的成千上万的社会主义英雄人物。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20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其基本精神在社会主义时期应当使之更丰富完善。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等方针。1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阐明了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重要思想,提出要有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要产生很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提供了很宝贵的理论指导。我们党在文艺战线上,鼓励文艺家们经过艰苦努力,用思想性和艺术性更高的作品来教育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并积极领导群众的文艺活动,培养教育从劳动人民中涌现出来的文艺人才。“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文艺工作者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我们应当使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们党和毛泽东对于新闻出版事业,对于出版适应广大农民所需要的通俗读物和书籍,发展农村广播网、电影放映队、组织文化娱乐,以及发展卫生、体育等都很重视。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们党对计划生育和绿化工作等,也早就提出过要求。我国政府第一次提倡计划生育,是在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的:“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他认为,人类在生育上完全无政府主义是不行的,也要有计划生育。他提出:“政府要设一个部门来研究。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增长。”(《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他主张计划生育要公开作教育,中学也加一门节育课。达到男女老少,家喻户晓。到了1957年我国人口增长惊人,毛泽东又强调说:“人口非控制不行。”“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起来做,那是不行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1页)1973年,他提议成立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国家要拔出一定的经费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此外,我们党对于改革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习俗,树立新风尚,也作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帮助,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总之,我们要建设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建设。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毛泽东经历了二十七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很好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有关科学论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加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依靠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领导,才取得胜利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都要依靠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曾经反复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显然,其中就包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我们党要领导中国人民把我们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抵制和克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人民。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担任这个领导任务,就是因为它是以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的党。当然,党要领导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应有马列主义革命理论,还要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实行正确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发扬党员在一切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对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毛泽东说过:“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作用,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00页)

正因为这样,党的思想和作风搞端正了,对于领导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极为重要。我们党一定要搞好自身的共产主义思想建设,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方向,要端正党风。毛泽东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70页)

与加强党的领导分不开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用马列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建设。毛泽东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33页)。为了很好地发挥马列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在1955年,毛泽东提出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并使他们获得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并建设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1957年,毛泽东又号召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并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唯物辩证法,提出了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963年,他又提出,要在广大干部中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国家。他多次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每一个省市自治区都要把理论工作抓起来。

马列主义的指导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马列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灵魂和统帅的东西。进行教育、文化、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建设,特别需要马列主义的指导。在思想战线上,有些人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出资产阶级思想的倾向,鼓吹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等等,就是由于背离了马列主义指导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把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必须加强马列主义的指导。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和应用,要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不可能的事情。

(2)做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

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要有正确的思想和政治作统帅,作灵魂,这就要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毛泽东一贯十分重视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深刻地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95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同样是如此。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坚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封建主义思想、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侵蚀人们的心灵,就很难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也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要做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即共产主义世界观,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批判资本主义思想和修正主义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以便明确社会主义方向,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例如,我们党在教育方面,对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就作过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这就是要求:“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同个人主义观点作斗争),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观点(同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主张劳心劳力分离的观点进行斗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斗争),……轻视政治思想工作,和拒绝在学校中设政治课,不论用什么借口,都是错误的。”(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9月19日))

怎样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党一贯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也注意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既重视表扬先进模范,表扬好人好事,也注意批评错误的东西,批评歪风邪气;对思想问题采取慎重的科学态度,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采取疏导的方法,反对简单粗暴的方法。

抓住典型,树立先进标兵,表彰先进模范人物,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让大家有学习的榜样,有前进的方向,这也是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在社会主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向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先进事迹,在广大青年中,在全国人民群众中,起了不可估量的精神推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传和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思想和事迹,这是很有效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

(3)建立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组织精神生产,更离不开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队伍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我们党和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一直都是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应尊重知识分子,把他们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把对于知识分子实行正确的政策,看作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曾明确指出,要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没有这种团结,这个专政就不能巩固。这说明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离不开革命知识分子的。同时,毛泽东还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成员就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工农服务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财富就是依靠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他认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因此,毛泽东指出:“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4页)

周恩来同志在1956年1月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把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一起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他说:“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形成的联盟,将随着我们的工作的发展,而一天比一天更巩固,更强大。依靠这个联盟,我们一定可以在不很长的时间内,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国,一定司以在不很长的时间内,实现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号召——‘我们将以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见《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4日))

要很好地依靠知识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毛泽东曾经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造就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一个阶级的政权,没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那是不行的。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一定要造就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包括从旧社会来的经过改造真正站稳工人阶级立场的一切知识分子。在建国初期,开展批判胡适、梁漱溟等人的唯心主义时,他就说过,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间,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干部队伍,使我们广大干部同人民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起来。后来,他又反复强调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写道:“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这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伟大任务。在这个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宏大的新部队没有造成以前,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不会充分巩固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2-463页)

毛泽东还要求各省、市、自治区要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己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材,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要有自己的出色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和记者。各级特别是省、地、县这三级都要有培养知识分子的计划。他希望,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全体人民,人人都要懂得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这个任务,人人都要努力学习,要使自己成为各行各业的内行。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以便造成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部队。

为了建设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要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加强自己的学习。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23页)他主张,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站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站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这也是对一般知识分子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时期,他又进一步提出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的著名论点。他说:“我们的文学艺术家,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我们的教授、教员,都在教人民,教学生。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06-407页)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无疑是需要的,一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到工厂、农村去,熟悉工农的生活,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向工农群众学习,去掉自己头脑中错误的东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吸取群众的智慧,总结群众的经验;三是要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正如毛泽东所要求的,要作好先生,首先要作好学生。

毛泽东还提出,要求知识分子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他认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单有红还不行,还要懂得业务,懂得技术。所谓红,就是要解决世界观问题,要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即共产主义世界观,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不能把红与专看作是不相容的两个对立物,红与专是应当辩证地结合的,应当是相辅相成的。红要通过专,通过做好具体的业务工作表现出来,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把业务工作做好了,才是真正的红。只有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很好地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只有建设起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才能很好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产,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事业,才能繁荣我国的现代科学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

(4)要批判地继承思想文化遗产

我们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吸收我国以往的思想文化遗产,并吸收外国的一切有用的思想文化遗产,加以创造和发展,才能产生社会主义的崭新的思想文化,

毛泽东说过:“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设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17页)对于发展文学艺术是如此,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整个思想文化也是这样。

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很丰富的文化典籍,在思想文化遗产方面有许多珍贵品。毛泽东要求我们,对历史遗产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他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整理、分析、批判和总结我国从古代到现代的思想文化遗产,是一项大工程,是需要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作艰巨的努力,才能做好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67-668页)我们知道,新文化总是从过去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重视批判继承的问题,不能割断历史,要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但又不能颂古非今,不应赞扬任何封建毒素。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正是为了发展新文化。毛泽东特别提醒我们注意,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对于学习外国的文化,也决不可轻视。毛泽东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5页)他认为,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要特别努力向外国学习。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关于批判地学习外国的东西,毛泽东认为,一方面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另一方面要注意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东西。在吸收外国的东西时,要像我们对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66页)

毛泽东指出,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要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采取闭关自守的办法,对于外国的东西,一概拒绝,一概排斥,这显然是不对的;另一种是采取所谓“全盘西化”的办法,不加分析地形式主义地一概照搬,全部照抄,这也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教条主义的错误。这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是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利的。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当是,在学习外国的东西时,一定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与我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毛泽东一贯强调,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运用它。毛泽东指出,对于外国的文化,学习的时候要用脑筋想一下,要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十月革命就是俄国革命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在政治方面是如此,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这就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有它的共同性,也有它的多样性,有一般规律,也各有它的特殊规律。所以我们在学习外国的东西时,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要学外国的长处,吸取其有用的东西,来整理中国的,创造我们自己的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有民族特点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东西,独树一帜。这就是说,应当越学越中国化,而不是片面地越搞越洋化。毛泽东认为,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喜闻乐见的标新立异。

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思想文化遗产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把它们溶化在我国现在的东西里面,才能够创造出社会主义的新的高度的新文化。

(5)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

毛泽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8页)提出这样的双百方针,是毛泽东思想的具有创造性的内容之一,是对马列主义的一个新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双百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以后,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毛泽东说:“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同上书)

双百方针是合乎唯物辩证法的,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毛泽东说:“我们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48-349页)他认为,斯大林由于对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联系不起来,不承认对立统一,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所以在政治上也就犯有错误。毛泽东认为,为了避免这种形而上学的错误,应当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是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不同了,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内部来解决。这种矛盾必然要反映到思想文化方面,它可以通过人民内部的讨论、争鸣来解决。在文学艺术方面,应当允许发展多样化,允许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应当允许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不能利用行政力量,强行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因为,历史证明这种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的方法,是不利于科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的。

双百方针既是符合辩证法的,又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愈辩愈明,真理可以在自由讨论中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同意见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分辨是非。正如毛泽东所说:“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为了判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验的时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8页)这就是因为,人们的认识本来就是辩证的发展过程,通过自由讨论,可以多方面地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加以分析比较,容易得到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而认识又是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加以证明,补充和发展的过程。双百方针也正是依据这种认识发展的规律而制定的。

双百方针,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实行的。双百方针,是在马克思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实行的,并不是不分香花和毒草,让毒草任意泛滥。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实行双百方针,究竟以什么来衡量是非,分辨香花和毒草呢?毛泽东曾经提出过六条政治标准,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两条(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3页)。我们要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违反了这些根本原则就是错误的有害的,是我们必须反对或禁止的。

实行双百方针,就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养成正常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反批评的风气。对于错误意见要说服,不要压服。要使人家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争论,不要一看到发表错误意见就一棍子打死。这样才有利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有的人自以为一贯正确,如学阀一样,在学术问题上不容许别人提出不同看法,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想一棍子把别人打倒,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毛泽东说过:“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你写错了,那么,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在我们的社会里,革命的战斗的批评和反批评,是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发展科学、艺术,做好各项工作的好方法。”(《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4页)

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扶植新事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比旧社会好得多了。但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意见的事,仍然是常有的。有的是有意压制,有的是由于鉴别不清,而阻碍了新事物的成长。正因为如此,对于科学和艺术上的是非问题,应当始终采取慎重的态度,要提倡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展开自由讨论,允许反复争论,而不可轻率地作结论。这样才能有科学的态度,才便于推动科学和艺术的顺利发展。

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15页)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方针,才能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充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迅速发展。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都要充分依靠群众。我们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建设具有高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最后,必须郑重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应当认真吸取苏联搞修正主义导致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他们把苏联共产党变成资产阶级性质的“全民党”,搞“全民国家”,变无产阶级专政为资产阶级专政,取消了马列主义的指导,葬送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复辟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走向了亡党亡国。如今我国的修正主义者、走资派,也正在重蹈苏修的覆辙,他们抛弃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吸收资产阶级加入共产党,使党变成修正主义的“全民党”,大搞资本主义私有化改革,在中国复辟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变无产阶级专政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专政,财富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造成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两极分化,基尼系数已上升到0.57。外资控制我国的经济、生态环境污染、资源大量损耗、贪污腐败、道德堕落,社会风气败坏等等,都已经到了极严重的境地。2006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已超过9万多起,如今国家花的维稳经费已超过了国防军费开支。我们知道,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从来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现在他们搞所谓“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文化领域大搞私有化、市场化,实际上就是为维护、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他们要建设的只能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而不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要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回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来,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建党路线,建设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坚强的共产党,恢复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恢复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认真贯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才能在我国建设具有高度文化的文明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

2011年12月8日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毛泽东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06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