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均衡社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9 次 更新时间:2011-12-05 21:24

进入专题: 均衡社会  

鲍盛刚  

什么是均衡社会?首先均衡社会是有限有效的市场体制与有限有效的计划体制的混合,因为完全市场与完全计划体制都是不均衡和不可持续的,前者导致贫富不均,后者导致贫困。其次,均衡社会是市场与计划有机的结合,双方相互补充,相互牵制,而不是相互抵触,互不相容。最后,均衡社会中政府是平衡器,平衡市场与计划,市场与社会,以及资本与劳工的关系,保证社会均衡与持续发展。

首先,均衡社会是有限有效市场与计划的混合,是有限资本主义与有限社会主义的混合,因为完全资本主义与完全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导致不均衡与不可持续。资本主义完美吗?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都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导致的,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彻底改变了世界。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根据亚当·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应该不存在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的驱动力是利己主义,正是这种利己主义引发了人类的创造力,导致财富的激增,同时利己主义可以被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转化为一种道德高尚,如屠夫和面包师为我们提供食物,不是出于他们的善良,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即从我们这里得到对肉和面包的支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历史没有那么简单纯朴,而是充满尔虞我诈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根据亚当·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该体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

那么社会主义完美吗?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对剥夺者剥夺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根据马克思设计,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大家吃大锅饭。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了另一种经济危机的出现,即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其次,均衡社会是市场与计划体制的有机和谐的混合,而不是相互抵触的混合。经济学家米塞斯认为市场与计划体制是不可能混合的,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内在逻辑,“要么停止干预市场的自由运作,要么把物质资料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全部管理权交给政府——除此之外我们根本别无选择。”但是事实正好相反,我们看到的只有两者的混合,而单纯的市场或者资本主义,和单纯的计划或者社会主义已经不存在,资本主义已经被代之以市场为主导的混合体制,社会主义已经被代之以政府和计划为主导的混合体制,问题是迄今为止这种混合依然内部相互抵触,以至于反复无常,而不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达到均衡与可持续。

资本主义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但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不平等。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但同时也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极度匮乏,于是人们寻找第三条道路,试图混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彻底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他们开始启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面对日益恶化的社会贫富差距,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高社会福利。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是否因此得以解决了呢?遗憾的是并没有,凯恩斯方案只是一种止痛剂,它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社会不平等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还染上了社会主义的毛病,高福利,低效率。于是上世纪70年代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呼吁回归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因为政府干预扭曲和破坏了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的功能,那么回归亚当·斯密与重新私有化是否拯救了资本主义?事实上并没有,而是导致目前在美国出现的1%与99%相互对立的社会问题,由此重新陷入制度的困惑与反思。

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和东欧的解体,也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改革。中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即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打破大锅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供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正因为如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集中体现在中国经济总量指标上,到2010年,中国GDP按照现有市场汇率已经达到6.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那么这是否意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中国找到了一种最理想的和最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中国引进市场机制,社会财富增加了,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首先是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2004年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与最低收入10%的家庭财富差距是32倍,到2009年,该财富差距达到40倍。其次,供应不足问题解决了,但是内需不足问题产生了,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中国正在染上资本主义的毛病即不平等与有效需求不足,当然中国不可能因为现在的不平等,再回到过去绝对平等的年代,因为中国人穷怕了,但是习惯于平等的中国人,对于不平等的容忍显然又是非常有限的。

最后,均衡社会要达到均衡与可持续性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是一个平衡器,平衡市场与计划,市场与社会以及资本与劳工的关系。现代社会主要是由市场,政府和社会组成的,政府一方面要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确保社会资源最有效的利用,以及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增长,同时另一方面又要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以达到社会公平与公正,所以政府在均衡社会中的定位应该是中性的,任何偏向一方将会导致社会均衡的打破,如果偏向市场和资本,将导致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和劳工失去保护屏障,如果偏向社会和劳工,则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甚至导致公司的外逃和产业的转移。在均衡社会中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政府是规则和法制的制定者,以确保规则的透明与公正,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其次,政府应该是规则运行的监督者,对任何违规行为加以处罚。其三,政府应该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者和承担者,没有政府的参与和主导,就不会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体育竞技与其游戏规则无疑体现了一种完美的秩序,一方面我们可以尽情享受赛场上运动员精彩的搏杀,另一方面我们又能体会到比赛的公正和无情。那么这种秩序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体育竞技是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面前机会均等。其次,裁判的作用,没有裁判显然比赛会变成一场混战和恶斗,变成毫无秩序可言。其三,观众的作用,观众既是观看者,同时又是裁判,一方面他们观看比赛,另一面他们又监督着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和裁判,所以运动员,裁判和观众三者的关系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裁判根据比赛规则判定最终的输赢,运动员可以提出异议,对运动员或者裁判的不合规则行为和举动,观众则会起哄和愤怒,正是运动员,裁判和观众的相互监督关系保证了比赛的秩序和最大限度的公正性,同时运动员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努力,才能获得比赛的成功以及成功后的快感和荣耀。与此对比,在均衡社会中,市场犹如竞技场,每个人只要愿意遵循规则,都可以参加比赛。政府是裁判,仲裁确保比赛的公正。社会是观众,监督政府与比赛的公正性。三者缺一不可,各司其职,否则比赛就不可能进行,均衡社会也就不再均衡。

理想社会是既能确保经济发展繁荣,又能确保社会公平与公正,而这一理想只能通过均衡社会得以接近和实现。均衡社会建立在有限与有效的市场体制,以及有限与有效的政府相互混合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混合是有机和谐的,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牵制,政府失灵由市场弥补,市场失灵由政府修正,由此达到社会的均衡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尽管这不是最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但是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选择,因为它避免了完全市场与完全计划体制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断裂与革命,从而确保社会均衡与可持续性的发展。

作者简介:

曾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国际政治硕士

曾获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比较政治学硕士

任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后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

现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在加拿大海外集团工作

兴趣: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

通讯地址:杭州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631室, 310006.

    进入专题: 均衡社会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68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