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森: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65 次 更新时间:2011-11-03 23:49

进入专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彭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尤其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主要原因。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尽管转变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已经提出多年,但进展比较缓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第一,对需求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长期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2000-2009年,由35.3%升至47.7%,其中2003-2009年连续7年均在40%以上;而消费率持续下降,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6.4%下降到35.1%。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一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2000-2007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51.4%下降到39.7%,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由65.5%下降到57.5%,下降了8个百分点。二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较多,家庭储蓄率从19.9%上升到22.2%。三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资源性产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充分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导致投资需求过于旺盛。因此,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0-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5.9%上升到47.4%,其中工业由40.3%上升到41.5%,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从39%上升到41.8%。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资源性产品、生产要素价格偏低,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体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财税体制不够合理,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现行税制中地方政府的财源过于依靠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税负较重,准入和监管也较严。因此,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要素价格、财税体制等改革。

第三,对要素投入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重要特征。从要素投入角度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应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同时,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深化经济以及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

此外,从对外开放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同时也必须稳定和拓展外需。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发挥以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进入专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02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